APP下载

乡村振兴战略下沂蒙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

2022-11-23李天广

临沂大学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沂蒙民俗文化民俗

李天广

(山东女子学院 传媒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我党面向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谋划了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伟大梦想。[1]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在2018 年9 月颁布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乡村振兴涵盖乡村的产业发展、教育规划、文化传承、生态环境、社会治理等多个方面。[2]民俗文化承载着一定地域人们的精神世界,沂蒙传统民俗文化能够彰显沂蒙地域人们的生活理念和追求,能够激发人们的文化自信。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乡村经济、提高村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息息相关。[3]“民俗文化+”能够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是乡村经济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传承沂蒙民俗文化,需要从政策、路径、机制等多方面全面展开,能够助力构建沂蒙魅力乡村,促进沂蒙乡村振兴。

一、沂蒙民俗文化的传承现状

沂蒙是个地理范畴,是指沂蒙山区及其相邻地区。 一般认为临沂和日照全部以及临近的枣庄、潍坊、淄博、青岛、济宁以及江苏省北部的部分区域都属于沂蒙的地域范畴。沂蒙境内丘陵、山地分布广泛,土地贫瘠,环境相对封闭,历史上曾经交通十分落后,远离经济发达的国家中心城市,地理位置偏僻。康熙年间的《蒙阴县志》记载“蒙处万山之脊,舟车不通,人民稀少,内货不出,外货不入”,是其真实写照。 沂蒙地区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后又受周文化的浸染。 战国以后,长期受到儒家文化教化和齐文化的影响。 多种文化的杂糅交汇,共同孕育出独特的地域文化——沂蒙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是沂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史上贫穷的生活生产环境条件密切适应,朴素实用。 朴素实用的民俗文化体现着沂蒙劳动人民的认知方式与审美情感。 由于沂蒙历史上特殊的封闭地理环境和多种文化的交融传承,在漫长的历史岁月流逝中,沂蒙民俗文化具有了独特的地域性特征。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沂蒙民俗文化日渐衰微。 具体表现为:

(一)民俗文化依存的基础被侵蚀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多数乡村呈现出渐趋衰微的迹象。沂蒙地区和全国的情况大体相似,大量的青壮年农民到城市求学、打工、经商,被城市的生活条件和优质教育资源所吸引,部分农民在城市买房安家生活,时尚新颖的体现时代特点的现代文化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农村青壮年人口数量急剧下降,空巢老人数量急剧增多,“空心村”的情况比较普遍,古老的建筑年久失修,甚至凋敝倒塌。 儿童、老人成为农村中的常住居民。 原本封闭的社会环境被打破,村民的背井离乡使传统的民俗文化失去了传承的主体,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起源于农耕社会的传统民俗文化逐渐受到冷落,原有民俗文化中承载的尊老爱幼、勤俭节约、忠厚传家、邻里和睦的传统美德,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逐渐衰微。 拜金主义、追求物质享受和奢侈浪费之风屡禁不止,高额彩礼、天价宴席和铺张浪费的婚礼、丧礼不时出现,虚荣攀比的风气有所抬头,道德滑坡、荣辱不分的现象有所显现。原有民间技艺传承人逐渐高龄化,年轻人对民俗文化缺乏兴趣,传承脉络有断代的危险趋势。另外,单调乏味与时代脱节的农村文化生活不能给乡民以丰富的精神生活,宗族、家族势力弥漫的乡村社会,法律意识淡薄。 民俗文化依存的基础正在被逐渐侵蚀,面临着延续的危机,甚至出现了被现代文化取代的迹象。

(二)民俗文化和产业发展关联不够

沂蒙地区物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但与民俗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其他地区相比,资源利用率还比较低。曾经广泛被使用的民俗手工艺品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被工业制成品取代。 从表面上看,民间工艺品使用数量的减少和技术进步、材料发展有关,但更主要的还是信息时代工业品的物美价廉,人们的生产生活理念转变以及对传统民俗文化的淡漠所致,“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文章没有做好。 临沭柳编、沂南徐公砚、蒙阴沂蒙花布、郯城剪纸等传统民俗,都未形成较大的产业,没有做优做强。独特地域民俗文化元素没有和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未能展现地域民俗文化旅游的鲜明特色。 沂蒙地区山水灵秀,沂蒙72 崮风光优美,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未能和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有机结合,没有做好“民俗文化+旅游”的文章。 尽管许多地方已经尝试借助民俗文化来发展经济,但由于缺乏深入调研和研究,对“民俗文化+”发展思路理解还不到位,开发投入力度不够强,民俗文化没有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引擎。

(三)传承手段的落后

沂蒙民俗文化虽源远流长,但传承方式仍然以口耳为主。 受外在的物质和社会等因素制约,多是师徒相承、家族传承,传承面狭窄,只有很少的人能获得传承机会,属于小众传承方式。民间歌舞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也逐渐衰微,十分明显。民俗文化传承人面临断层,传承队伍后继乏人等问题凸显。进入21 世纪,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传统的传承模式制约着其受众的规模、时间、空间,传统的口耳相传、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严重限制了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文化+互联网”的传承文章没有做好。

二、传承沂蒙民俗文化的价值

(一)传承民俗文化能够增强沂蒙文化自信

沂蒙地区地理环境特殊,在相对稳定、长期闭塞的地理环境内,受自然环境和人文社会等因素的综合影响,经过长期的历史传承和积淀,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共同的人文面貌和人文精神,即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持续影响和熏陶着生活在沂蒙地域内的人们,形成了特定的思想观念、处事原则、性格特征和风俗习惯。 美国民俗学者萨姆纳(Sumner)认为,民俗文化是劳动大众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群体创造、约定俗成并代代相传的一种生活共识,它反映了一定地域或一定时代的社会思想观念形态和民俗生活方式。[4]地域的民俗文化是该地区人文精神的代表。精英文化是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是民俗文化的精髓,毋庸置疑,精英文化在传承中处于优先的统治地位,但离开了民俗文化这个源泉,也会失去根基。重新审视民俗文化,重新思考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在传承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在改革开放以前,外界提到沂蒙地区,总是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的代名词。许多人认为,沂蒙民俗文化是沂蒙地区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的根源,要建设美丽新沂蒙,应该抛弃传统民俗文化。沂蒙人民在传承沂蒙文化的同时,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多年的艰苦创业,各项事业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临沂市已经成为山东省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排名靠前的强市。 这些成就告诉沂蒙人民应该有文化自信,其“文化”中即包含传统的民俗文化。当今时代,独特性民族文化与多样的世界文化逐渐兴盛,独特的沂蒙民俗文化将是提高沂蒙地域人民文化自信、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

(二)民俗文化寄寓着人们的美好理想

无论是沂蒙物质民俗还是精神民俗都体现着沂蒙人民的价值取向,是当代社会的活态传承形态,其内在价值和内容展现了沂蒙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期待和向往。

沂蒙红棉袄是沂蒙节日或人生等重要仪式上的标志服饰。 出嫁的新娘穿红棉袄,寓意婚后家庭红红火火;过生日的儿童和老人穿红棉袄,寓意健康、长命百岁。 沂蒙红棉袄被认为能避邪消灾,给人们带来好运和幸福,是承载沂蒙人民美好寓意的重要服饰。

色彩绚丽的民间印花布为沂蒙民众广泛喜爱。沂蒙民间印花布作为沂蒙传统民间工艺的瑰宝,时代久远,工艺独树一帜,色彩艳丽饱满,图案多样精美,风味朴实无华,寓意丰富深刻,富有浓郁的沂蒙地方特色。它完全根据传统经验手工制作,根据婚庆嫁娶、寿辰、祭祀以及生产生活的不同场景分别设计图案,借用树木、山石、花鸟、兽虫等隐喻平安幸福,包含着祈福风调雨顺、多子多福、早生子、人长寿等心愿,具有象征或隐喻意义。沂蒙印花布充分展现了沂蒙人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富有浓郁的地域乡土韵味。

沂蒙砚台久负盛名。沂蒙地区书法家辈出,晋代书法大家王羲之,其楷体、行书、草书都达到了当时的巅峰,被后世誉为“书圣”。唐代颜真卿,楷书端庄雄浑,世称颜体。临沂城市号称书法名城。沂蒙砚台历史悠久,驰名中外。金星砚,传说最初由王羲之制作,又被称为羲之砚, 不仅是良好的书写工具, 还具有很高的收藏观赏价值, 可与广东肇庆的端砚相齐名。2006 年,沂蒙金星砚台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沂蒙另一久负盛名的砚台是徐公砚,因唐代徐晦最早使用而得名,颜真卿、柳公权、米芾等多位历史上的著名书法家都曾使用过徐公砚。 徐公砚还曾被作为国礼赠与多国政要。 沂蒙砚台久负盛名、雕刻精湛、意境深远,融合了雕刻艺术的精髓和沂蒙人民对书法、对生活的憧憬。

剪纸是沂蒙民俗文化的又一奇葩。剪纸的形象内涵丰富,构思和造型巧妙出神,从有法到无法,从形似到神思,寓意深刻。 在节日时令方面,迎春节、闹元宵、舞端午等的传统节日的剪纸包含着象征隐喻功能。 如春节贴“窗花”,寓意迎春纳福;“剪纸为灯”,燃灯观灯闹元宵驱赶妖孽;端午剪“五色瘟纸”,带“红手环”“红脚环”,以驱五毒。在人生仪礼方面,沂蒙传统的婚丧嫁娶、婴儿百日、老人过寿等礼仪事项中的剪纸,也起到表达祝愿、烘托氛围、寄托情感的功能。沂蒙剪纸装点生产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历史,表达了民众的生活祝愿、道德评价和审美观念,具有教育、传情、娱乐等多种社会价值。

沂蒙舞蹈、民歌、戏曲源远流长。从春秋“夷狄之乐”,到近现代的“秧歌”,各具风格与特点的沂蒙民间舞蹈,历经一千多年的薪火相传,流传不衰,受到沂蒙人民群众的广泛喜爱。扑蝴蝶是沂蒙地区一种广受欢迎的极具特色的大众舞蹈。 在革命战争岁月里,我党利用扑蝴蝶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歌舞戏曲形式宣传革命的道理,传播我党的使命任务,开展“参军”“支前”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沂蒙民歌是沂蒙人民歌颂生产、生活的艺术创作,是我国民歌的艺术瑰宝。 以《沂蒙山小调》为代表的脍炙人口的沂蒙民歌被广为传唱,表达了沂蒙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柳琴戏形成于清代中叶,旧时又叫拉魂腔,唱腔音乐起源于沂蒙地区曾经广为传唱的姑娘腔、花鼓调,花腔丰富多彩,拖腔独特鲜明。 唱词长于铺陈叙事,通俗易懂、生动传神,能够展露人物的内心世界。 特别是小丑角色,幽默诙谐,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广为人们所喜爱。 柳琴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沂蒙民俗文化资源丰富,物质民俗和精神民俗不胜枚举。 沂蒙民俗文化体现着沂蒙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追求、对生产劳动和美好事物的讴歌和赞美。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应该进一步挖掘沂蒙民俗文化的人文价值意蕴,使之发扬光大。

(三)民俗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社会物质财富大量聚集到城镇,广大的农村发展相对滞后。构建假日经济,拉动内需,实现经济内循环,促进城乡和谐互动共同发展,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共识。 我国的节假日大多和传统的民俗节日有关,包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氛围,成为人民交流感情的重要纽带。 节假日与休闲观光、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节日经济和节日文化[5],不仅能有效地扩大内需,增加农民收入,同时也能促进民俗文化的传承。 沂南县的草莓采摘节,在每年的春夏之交举办,品尝新鲜草莓,欣赏民俗表演,吸引临沂市区和周边城市的人们参与,带动当地人勤劳致富;兰陵县的蔬菜丰收节在每年的中秋节到重阳节之间举办,人民享受农产品收获喜悦的同时,也能体验传统的民俗风情,在沂蒙地区有着重要的影响;临沂龙园的民俗文化旅游,每年吸引着临沂周边数十万游客慕名而来,是民俗文化旅游的一个成功案例。城区的市民可以通过这些民俗文化活动远离城市林立的高楼大厦、喧嚣熙攘的闹市、精细的机制食品,走进富有浓郁民俗风情的村落,品尝有机的农家饭菜,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欣赏独特的民俗文化表演,体验民俗工艺品制作,购买民俗工艺品。因此,大力发展有机种植业、生态观光农业,建设富有民俗特色的农家乐,引导城里的人民去田园采摘,体验劳动,享受民俗文化生活特有的情趣,满足人们对田园世界的向往心理,形成特色的地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在传承民俗文化的同时使农民勤劳致富的一个重要商机。沂蒙传统的工艺民俗产品如千层底布鞋、砚台、沂蒙花布、沂蒙黑陶、柳编、刺绣荷包等,可以借助假日经济和互联网等方式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国外,这样既能丰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能在传承民俗工艺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 沂蒙人民依靠地区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发展独特的城乡互动的地域经济,打造出齐鲁乡村振兴的沂蒙模式。

(四)民俗文化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和谐发展

钟敬文先生曾说:“一则神话,可以坚固全团体的协同心;一首歌谣,能唤起大部分人的美感;一句谚语,能阻止许多成员的犯罪行为。”[6]同一地域的人民大体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民俗文化、心理状态和处事原则,从而增进彼此的了解,使不同团体、社区、群体和谐共处。沂蒙民俗文化是沂蒙人民世代相传的精神家园,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它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而社会稳定从根本而言,就是要构建文化认同,形成文化认同,才能将个人、群体、社会、国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共同体,从而构建出团结稳定和谐进步的局面,为社会发展进步造就良好的环境。源远流长的沂蒙民俗文化正是构建文化认同和精神信仰的重要基因,潜藏于地域内成员的精神世界中。 市场经济引导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也容易使人忽略其他方方面面。 正如艾伦·布鲁姆所说:“人类文明的发展,尤其是到了自由市场经济出现的时候,其带来的后果威胁了人类的幸福生活,解构了共同发展的社区。”[7]民俗文化包含着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的生存发展理念,向人民传递着千百年来先辈们对人生、社会和发展的智慧,提醒人们团结友爱、正直做人、诚实做事、尊重自然、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我们对那些民俗文化中包含的朴实无华的发展理念表示由衷地称赞,它们提醒人们不要过度索取,要抑制贪婪的欲望,引导人的社会活动走向无私崇高,不允许盲目发展破坏社会、环境和人的和谐发展。沂蒙民俗文化蕴含着天人合一、和谐发展的哲理,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区团体的共同发展进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将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与振兴乡村文化相互融合,可以提升人民对民俗文化的认同感和地域文化的自信心,为实现全面小康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精神支持。

三、沂蒙民俗文化传承途径

传承沂蒙民俗文化是沂蒙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沂蒙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一)培育民俗文化主体

广大农民对传统民俗文化饱含感情,是传承民俗文化的中坚力量。因此,应该在广大乡村普遍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传承教育活动,编制沂蒙民俗文化读物,在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文化的课程,将民俗文化融入教材和课堂。 利用居民传承、学校传播、民俗文化机构场所传承,多措并举地培养民俗文化传承人,拓展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传承空间和途径。[8]通过树立品牌、打造典型、建立样板等方法,以多种路径和手段展示传承民俗文化内容,使得广大农民沉浸在民俗文化之中,潜移默化中学习并传承了民俗文化。

(二)组织引导民俗文化传承

社会主义建设新的时代发展的特点,要求传承民俗文化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传承的方式、方法和机制。在政府倡导、社区引导、媒体报道及村民加入等的多种形式下,实现传统民俗文化的代代传承。[9]

地方政府应该注重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多措并举调动民俗文化传承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构建从点到面的文化传承体系;调研当前传承状况,做出长远的具体的谋划;定期举办一系列的民俗技艺培训和民俗文化产业化培训,引导村民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民俗文化培训中,学习利用新媒体的技术传承民俗文化,参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民俗节日的各类活动,传播民俗文化、体验民俗风情,建设特色民俗文化村。要特别关注那些不易传承、富有特色并急需抢救的民俗文化的传承。 地方政府应积极打造民俗文化传承的各类平台,比如广播、电视、报纸、新媒体等平台应在传承民俗文化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在市级电视台、微信公众号中,定期播放民俗文化的系列节目,对传承民俗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在社区定期开展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展演比赛活动,引导年轻人积极参加,鼓励表彰优秀的传承人。在制定乡规民约时统筹设置民俗文化传承的系列条目。 喜闻乐见的民俗文化、有效规范的民俗制度,积极参与的传承队伍,定会提升民俗文化传承的效度。在坚持原生态传承的理念下,通过居民生态传承、各级政府组织倡导、学校民俗文化教育及记载等形式,沂蒙人民能够更好地拓展传承民俗文化。

(三)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经济密切链接

传承民俗文化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但同时也可以创造经济收入,为经济发展做贡献。随着现代知识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创新, 出现了研究民俗文化和经济发展的消费民俗学、经济民俗学,让群众对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有了更多兴趣。[9]因此,传承民俗文化和发展经济建设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传承民俗文化为发展经济创造新机遇,发展经济为民俗文化传承提供物质保证。“民俗文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和内容,让传承民俗文化拥有了坚强的物质基础。

民俗文化旅游是沂蒙旅游产品不可或缺的部分,开发民俗景区可以带动沂蒙当地经济发展。沂蒙砚台、沂蒙剪纸、捏面人、虎头鞋等沂蒙民间工艺品广受人民喜爱,民间工艺品逐渐实现由日常应用转向欣赏艺术和纪念留存的功能,可以增加民间工艺品的销售额和附加值。支持民俗工艺品企业发展壮大,让民俗文化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增收的机会,让经济发展成果更有动力促进民俗文化传承,才能更好地传承民俗文化,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

民歌、戏曲表演实现了艺术和商业的有机融合。组建戏曲、民歌、体育等文化演出团体,创建实体的或虚拟的民俗博物馆与民俗工艺品展销会,为民俗文化资源的传承搭建展示的平台,能够给展馆创办者和工艺品的制作者带来经济效益,同时满足民众对民俗文化欣赏和体验的需求,实现开发性传承民俗文化。 比如实景演出《蒙山沂水》,展示了沂蒙民间歌舞、民风、民俗,进而让观众更全面、更清晰地了解沂蒙风土人情,映射出沂蒙音乐的巨大魅力,展现了沂蒙大地的历史变迁,讴歌了沂蒙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不屈精神,取得了巨大的艺术和经济上的成功。

要打造民俗文化的产业链,实现沂蒙民俗文化产业联动发展。 实现沂蒙民俗文化产业联动发展,推动民俗文化全产业链品质提升,是实现沂蒙地区民俗文化产业传承和乡村振兴的非常必要又紧迫的任务。 可以尝试整合现有沂蒙民俗文化产业资源,理清各类文化产业链的关联,推动沂蒙民俗文化全产业链协调健康发展,坚持文化创意和创新,汇集创意机构、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打造沂蒙民俗文化的系列产业与园区,实现民俗文化产品的创意、生产、销售的联动发展,民俗体验、民俗经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文旅融合发展[11],这些举措定会促进沂蒙民俗文化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提升。

有效衔接泰安曲阜民俗旅游可以促进沂蒙民俗旅游的发展。 曲阜三孔、泰安泰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后,近年来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民俗文化旅游活动,民俗文化旅游成为城市的新名片,民俗文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提升。沂蒙民俗文化旅游无论理念、还是发展成果都远落后于泰安曲阜,基础薄弱,甚至出现差距逐渐拉大,客流被虹吸的退步现象。 面对不利的局面,要实现沂蒙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升级,不仅要注重发展策略,更应该采取措施,奋起直追。既然曲阜、泰安已成为山东民俗文化旅游的典范,沂蒙地区应因地制宜,凭借独特的山水、民俗节庆文化,注重和泰安、曲阜民俗旅游的有机衔接,均衡联动地推出沂蒙民俗文化旅游系列产品,将游客吸引来沂蒙地区,实现沂蒙民俗文化产业和其他地区民俗旅游的无缝衔接、联动发展。

(四)更新传承传播手段和宣传创意

传统的传承路径、手段与新兴的传播技术相互融合,可以实现传承上的创新。[12]传统的传承手段和创意明显地出现了传承效率低下、效果欠佳的情况,新兴的传承技术和手段更受欢迎,效果也更加显著。

地方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鼓励民俗文化传承的政策,引导人力和物力,聚集热爱民俗文化的人才,对民俗文化进行调研,保护性收集、整理、加工和制作。乡镇社区可以将现存的文化场所统筹规划,建设富有当地特色的民俗大院,作为传承民俗文化的场所,举办民俗文化的体验和表演活动,展示民俗文化工艺品和民俗用具,播放民俗视频、收藏借阅民俗书籍画册。这样既能给民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场所,又能营造良好的传承氛围,同时丰富了当地人的业余文化生活。

还可以借助人工智能、5G、VR、AR、仿真等信息技术,以图片、短视频等富有创意的形式,将民俗文化在微信、QQ、快手、抖音等社交软件上以现场直播、分享朋友圈等方式转发、传播,这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而广泛传播到广大人群,依托新媒体平台进行民俗文化的传承将成为一个重要而又有效的传承方式。 沂蒙民俗文化在时间碎片化的时代,应该借助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社交软件使民俗传承实现突破性进展。

推进沂蒙乡村全面振兴、农村全面进步,民俗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不可低估。沂蒙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极具特色的工艺品多种多样,这些地域鲜明、风格独具的民俗文化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浸染着人民的思想和行为,只有努力地稳定和传承,才会有我们绚丽多彩、富有泥土芬芳的文化艺术生活,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沂蒙人民只要把传承民俗文化与发展经济社会建设相结合,走好“民俗文化+”的路子,就能够积极传承民俗文化,助力沂蒙乡村的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沂蒙民俗文化民俗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清远非遗民俗日历
提高民俗文化意识,延续民俗文化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民俗中的“牛”
初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探究
漫画民俗
探析伏牛山文化圈特色民俗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