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赜
2022-11-23叶荣国
孙 娜 叶荣国
(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思想政治教育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实践活动。从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论的独特视角出发,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前提下,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理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践理路。
一、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内涵阐释
发生认识论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将发生看做是一种状态的转变,即事物从萌芽、产生、发展的变化的状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相关专家将发生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之间建立联系,从发生学的视角,开启了“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这一基础理论的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就是“运用发生学方法,特别是借鉴认识发生论的方法来探讨和揭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根据、机制、规律所形成的概念。[2]07”阐明思想政治教育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从初级到高级的动态发展过程。事实表明:历史进程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3]254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自身的规律可循,思想政治教育发生同样具有内在的规律。事物的基本矛盾决定着其发展的基本规律,而基本规律也反射出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但除了基本规律之外还存在自身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体规律,对于这些具体规律的认知与把握,有利于我们进一步细化对基本规律的认识。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为背景,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以及介体这三要素出发,抓住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规律,能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更深入地进行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探赜。
二、主体主导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运行方向、运行状态,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及其实现程度。[4]144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思政课教师通过利用一系列的教学手段,整合教学资源,借助特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们进行思想的熏陶与洗礼。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思政课的发展问题多次强调,要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教师的能力能否充分发挥与能否办好思政课息息相关。因此,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需要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素养,建设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5]。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更是如此,要扣好学生成长的第一粒扣子,教书更要育人,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六点要求,鼓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教师做学生成长的引领者,肩负起铸魂育人的使命。
第一是政治要强。政治立场的坚定不移,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的基本素养。思想政治的本质就是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不论是在原始社会、阶级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带有政治性色彩和意识形态的气息。抛弃了政治教育,便抛弃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最本质的东西,在这种形态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只会沦为奢谈。[6]政治教育是首要,居于主导地位,思想政治教育老师要始终牢记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学会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鼓励学生积极关注国家大事,正确理解国家方针政策,培育合格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第二是情怀要深。情怀是激励人前进的精神力量,思想政治教育教师要有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敬畏情怀和对育人事业的奉献情怀,除了完成日常的教学任务,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成长变化,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家国情怀。以高昂的精神状态上好思政课,不断增强自豪感和归属感;以谨慎的姿态铸魂育人,不断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坚定的信仰引导人,不断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情怀深,深在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心,深在对祖国山河的深沉依恋,深在对“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人文关切。
第三是思维要新。教师要不断学习马克思主义相关基础理论,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坐标思维,指导教学实践。除此之外,教师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借鉴过去经验教训,善于结合学生思想道德发展实际和学生学习情况,创新教学方法;结合时事热点,充实教学内容;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环节,做到多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让学生在思考中,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第四是视野要广。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教师从“传道授业解惑者”不断发展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完成从“一桶水”到“源源不断的水”的蜕变。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本学科知识,为学生答疑,还要有广博的学科外的知识,为学生解惑,是专家与杂家的结合体。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四史”,不断深化历史视野;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拓展知识视野;关注国际要闻,不断开阔国际视野。通过纵向及横向对比,将知识和道理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
第五是自律要严。严以律己、严以修身,严以做人,教师是学生品行的引导者、示范者、督促者,教师要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品行,从而不断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引导。课上课下,人前人后,教师始终都要严格要求自己,身正为范。做人要真实,谋事要诚实,与人交往要厚实。
第六是人格要正。医德如何,十日之间分生死;官德如何,十年之间见治乱;师德如何,百年之间判盛衰。[7]教师的道德修养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长远性,不光是一代人的成长,甚至是几代的发展。德高为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人格端正,自然会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敬佩之意,从而向教师看齐,不断增强学术认可度和品行践行度。身为人师,当用自身高尚的品格感染学生、感召学生、感动学生、赢得学生,做到以春风沐之、以细雨润之,成风化人于无声处。
三、客体主动率:提高学生主体能动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一般意义上指广大的学生群体。把握住“培养谁”的问题,尊重客体的主体地位、培养客体的主体能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能更加顺利的开展,更好地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作为一项带有明显的道德培育色彩的特殊教育活动,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修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具有明显的现实性和“自觉能动性”。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落实教育目的,尊重教育客体的主体地位是首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具体的人,而人的思想品德的发展具有明显规律性、差异性和可塑性。首先,人的道德发展并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具有明晰的从他律走向自律的规律性过程。其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并不是千篇一律、毫无二致的,而是具有明显的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教育对象也是一个个独立且不同的存在,客体由于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生活的社会环境的不同,使得个体思想品德发展具有显而易见的差异性。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道德素质并不是僵化不变的,而是会经由环境和教育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具有明显的可塑性。根据以上道德发展的特点,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当作“容器”,只是一味地强制性灌输,而应该充分尊重客体的主体地位,遵循道德发展的客观规律,承认客体的差异性、独特性、能动性,坚持以人为本。
在尊重客体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不断培养客体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调动客体的内在动机亦至关重要。客体只有形成了一定思维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具备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才能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客体,才可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2]277教师的“教”要结合学生的“学”,尊重学生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实现教学相长。根据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特点,合理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切实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首要做到与客体共情,进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客体参与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而接受和认可基本内容,内化为意识,外化为行为。
四、介体联结率:注重桥梁搭建
介体联结率,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过程中,介体发挥着联结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客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媒介的作用。[2]277
介体是桥梁和枢纽,离开了介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就变成两个互不干涉、互不关联、相互独立的存在,这不仅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发挥出切实的作用,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发生。因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序展开,就需要中介发挥出自身的桥梁作用,使主体充分引导,客体主动并自觉接受,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其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介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了思想政治教育教什么的问题。鉴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带有一定的价值引导和价值塑造的特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的确定,就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思想道德实际密切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应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五个方面。[8]174五个部分的内容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渗透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在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在传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时,统筹规划,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不断优化内容结构,突出层次性,体现差异性。
其二,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和艺术,如此才能漂亮地回答出“怎样教”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内容繁杂,方法多样。为了达到教育目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针对不同的群体要坚持因材施教,适当地选择以及合理地运用教学艺术,此外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挖掘其他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促进学科间的有机结合,推进课程思政。随着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亦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掌握教学方法是重要一环,但具有渲染性、感染力的教学艺术同样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例如避免纯理论说教,语言的通俗易懂;时机的切实把握;分寸感的精准拿捏等,同样能强化教育的内容,精准落实教育目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其三,载体承载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主要包括管理载体、活动载体、大众传播载体等。载体的选择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而且选择的教育载体要与受教育者的需求相契合,遵循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内在规律,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要与其他要素相协调,管理载体中渗透大众传播载体的手段,活动载体中嵌入管理载体信息,大众传播载体中体现活动载体和管理载体的魅力,综合运用多种形式的载体,发挥综合效应,并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合理调整和创新。适宜、适当的借助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交互作用率:形成发生合力
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与其他的教育活动之间有着不可忽视的关联性,并不断与其他活动相协调。在思想政治教育发生过程中,各种因素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推动、相互交织的复杂作用机制,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是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2]277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主体、客体、中介三要素彼此的相互沟通、相互作用无不使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复杂的关系。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要协调好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发挥出各要素之间的合力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关键一招。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活动。主体组织的活动离不开客体的参与配合,客体的活动离不开主体的正确引导。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主导性与客体的主动性相结合是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不可少的条件。[9]82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但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不同阶段占据不同的地位,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组织教学活动的引导者角色,又要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坚持在主体间性理论的指导下,促进主体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融通,不断达成共识。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的原则,既要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的组织规律,又要切实了解客体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尊重教育主体的主导作用和教育客体的主体地位,促进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协调。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有机系统,需要不断协调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系统功能的最优化。在各种复杂的关系中,充分利用和充足发挥多种因素的作用,借助各种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其他资源之中,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例如利用英雄人物的事迹,发挥榜样模范的作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者参观中国好人馆、名人馆等相关公益场所,让其身临其境的接受高尚道德情操的洗礼,熏陶自身的思想,从而在无形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广泛发掘数字化资源,使教学与现代技术相结合。
最后,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事。[4]153家庭、学校、社会都是教育的重要渠道,将不同渠道的影响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相结合,才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家庭对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基础性、长久性、渗透性的影响,对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学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个性化、社会化的过程,而社会是推进个体思想品德不断发展,加快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朋辈群体由于其独特性和自由性,在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过程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群体中各种思想的交流与混杂,如不加以引导,容易产生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各有所长,要促进家庭、学校、社会、朋辈群体相互配合,形成一
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共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
概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高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长期坚持。肤浅地表现出来的思想意识的统一,简单地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接受,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对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思想的复述,并不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真正体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的基本规律,不断促进受教育者理论思维力的形成和提高,让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产生正确的实践行为,是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应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