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妇科肿瘤10年发展概略

2022-11-23孔文志王建东张师前

癌症进展 2022年15期
关键词:卵巢癌妇科宫颈癌

孔文志,王建东,张师前

1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妇科,济南 250012

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北京 100005

中国妇科肿瘤诊疗事业近十年飞速发展。妇科恶性肿瘤的防筛诊治理念日益完善,治疗手段不断更新,肿瘤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疗模式全面推进、以宫颈癌为代表的一级预防的前移、肿瘤精准治疗等日新月异;一系列国内权威指南相继发布,为专业妇科肿瘤科医师提供诊疗依据;大型临床试验为妇科肿瘤科发展奠定基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妇科肿瘤医师为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这10年,中国广大妇科肿瘤临床及科研工作者孜孜以求,践行着“心有所畏、行有所止”的科学精神,为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励精图治,奋发作为,现就中国妇科肿瘤10年发展概略予以梳理,恐难一篇概全,但可管窥一豹。

1 规范指引,夯实妇科肿瘤专业基本功

1.1 打牢根基,步步为营

目前妇科恶性肿瘤的基础治疗以手术和放化疗为主。手术是外科医师的基本功,手术方式及入路问题同样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发生一些改变。宫颈癌微创手术治疗自2008年提出后,一度被国内妇科医师过度追捧,直到2018年经腹腔镜宫颈癌手术(laparoscopic approach to cervical cancer,LACC)研究得出结论,早期宫颈癌微创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后患者复发或死亡风险增加。此后国内多项回顾性研究同样证明了该结论,国际及国内指南因此更新了早期宫颈癌的手术入路方式,将开腹手术作为宫颈癌的标准术式。在新研究结论出炉以前,应当尊重现有研究结果,更加全面客观地分析宫颈癌腹腔镜手术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在临床实践中应更加着眼于无瘤原则基础上临床技术的改进与提升。此外,卵巢癌淋巴结切除问题、子宫内膜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问题等均有了更新与改变。

1.2 MDT协作诊疗,个性化综合诊疗

化疗是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的常规治疗方式。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应用最为广泛。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高龄患者增加,晚期肿瘤患者常合并营养不良、胸腹腔积液、低蛋白血症,MDT诊疗优势突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推进麻醉、营养、疼痛科等相关科室协作;MDT标志着妇科肿瘤的治疗理念由“病”转移至“人”,突出个体差异,重视个体化治疗。2018年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于2018—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肿瘤MDT试点工作,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全面推进妇科肿瘤MDT工作,国内数十家医院被评为妇科肿瘤MDT示范中心,并且建立中国妇科肿瘤MDT平台,规范引领,推进示范。

1.3 学科规范发展,完善国内指南

既往中国妇科医师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主要参考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国际妇产科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FIGO)指南、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ESMO)指南等国际指南,国内专家共识或中国指南寥寥无几。近5年,中国妇科肿瘤专家基于中国实际情况,从临床最热点问题出发,共同编纂了常见妇科恶性肿瘤的各类指南、共识、专家意见等,此外对于宫颈神经内分泌癌、宫颈原位腺癌、绝经后卵巢肿瘤、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相关子宫内膜病变、黏液性卵巢癌、外阴阴道黑色素瘤、子宫肉瘤等罕少见且较棘手的妇科恶性肿瘤也制定了专家共识,为广大妇科肿瘤同道提供了临床诊疗依据,为推动中国妇科恶性肿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多维度推动妇科肿瘤事业高速发展

2.1 宫颈癌的三级预防

中国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率为 97.6%,其中 HPV16和HPV18分别占59.5%和9.6%。中国女性高危型HPV总体感染率为19.0%。

2016年7月,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二价疫苗在中国女性中使用,2017年4月四价HPV疫苗被批准使用,2018年5月九价HPV疫苗被批准使用。国产二价HPV疫苗于2020年批准上市,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同时在部分城市进行HPV疫苗免费接种试点工作。宫颈癌防控有望成为中国落实健康中国癌症防治战略的重要突破口。

宫颈癌的二级预防即宫颈癌筛查。有研究表明,如将筛查与疫苗接种相结合,2021—2100年可避免7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和250万宫颈癌死亡病例,到21世纪40年代末中国可实现消除宫颈癌的目标,节省约1000亿美元成本。高危型HPV DNA检测和液基细胞学检查是最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手段,中国部分地区采用醋酸/碘染色作为初筛的替代手段。中国近几年宫颈癌筛查推进到包括全国农村宫颈癌筛查项目(National Cervical Cancer Screening Program in Rural Areas,NACCSPRA),这是在农村地区逐步扩大宫颈癌筛查服务的举措,代表着宫颈癌筛查在全国范围内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2.2 肿瘤生殖学

近几年的妇科肿瘤诊治中尤其关注年轻女性的生育力保护。早期宫颈癌、早期子宫内膜癌、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临床实践更加个体化、人性化,并且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家共识。

2.3 妇科肿瘤精准化诊断治疗

来自中国的研究揭示了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同源重组修复(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repair,HRR)和错配修复缺陷基因胚系和体系的突变频谱、相关遗传性基因突变情况以及乳腺癌易感基因(breast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BRCA)1/2和其他HRR基因突变在中国卵巢癌患者中的治疗意义;绘制了中国卵巢癌患者的基因突变特征图谱,筛选出诊疗及预后相关标志分子;通过对肿瘤基因组计划库的数据挖掘识别铂耐药相关基因变异,建立了基于化疗耐药相关基因的卵巢癌进展预测模型,为探讨铂敏感与预后关系的机制提供方向。此外,根据大型临床试验的研究结果,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 polymerase)抑制剂显著延长了新诊断晚期卵巢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贝伐珠单抗、奥拉帕利、尼拉帕利等靶向药物陆续在中国上市并纳入医保,为晚期卵巢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

子宫内膜癌全面进入分子分型阶段,治疗方式也迈入了精准治疗时代。2013年的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项目将子宫内膜癌根据临床预后进行分子分型,包括聚合酶ε(polymerase epsilon,POLE)突变型、高度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型、低拷贝数型和高拷贝数型。POLE突变型和MSI-H型子宫内膜癌因高突变负荷和免疫原性而适于行免疫抑制剂治疗,并且已付诸临床实践,成为子宫内膜癌新的治疗手段。

2.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的妇科肿瘤防治

自2019年1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以来,国家高度重视,医务人员迅速行动,积极投入到这场与病毒作战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国内妇科肿瘤专家根据中国疫情防控策略,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科学精神,牵头撰写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疫情期间妇科恶性肿瘤诊疗专家共识》,为全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就诊与治疗提供了依据,发出了中国妇科肿瘤界的声音。通过对妇科肿瘤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科学精准防护、兼顾肿瘤治疗及疫情防控的平衡,为妇科肿瘤患者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卵巢癌妇科宫颈癌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导致卵巢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卵巢癌高危人群需要预防性切除卵巢吗
中国首个宫颈癌疫苗厦门诞生
如何选择不同效价的宫颈癌疫苗?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宫颈癌术前介入治疗22例近期疗效分析
VEGF在宫颈癌术后放疗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