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陈云《支部》中“堡垒的作用” 的历史考究与现实思考

2022-11-23张美兰

攀登 2022年1期
关键词:堡垒基层组织支部

张美兰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吉林 长春 130022)

党支部建设是党组织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我们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向来重视支部的建设与发展。党内第一次专门对支部作出全面而详细论述的著作就是陈云的《支部》。1939年6月,陈云在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上发表了《支部》一文,1984年收入《陈云文选》时改为《党的支部》。这是我们党内最早的关于支部建设的专门论著,《支部》对当时抗战形势、党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党支部的地位、作用、组织原则、基本任务等方面,系统回答了“为何建支部、如何建支部”的基本问题,为党的支部建设提供了基本思路。探究这篇重要文献对我们这个百年大党继承和发扬党支部建设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提升党支部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支部》这篇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文献,标志着党的支部建设理论的形成。在《支部》一文中,对党的支部作了科学界定,使党的支部建设有了较完备的规范。尤其是陈云提出:“支部不但要在组织形式上具有核心的堡垒的姿势,而且要在实质上真正能起核心的堡垒的作用。”“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是党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1]。并且提出:“要从联系群众、发展党员、教育党员、领导工作四个方面切实发挥“核心的堡垒的作用”[2]。这个“堡垒的作用”也是我们一直沿用至今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术语,我们有必要充分理解其内涵并在实践中真正予以践行。

一、关于“堡垒的作用”的寻根究源

(一)“堡垒”的含义

“堡垒”在新华字典中这样解释:军事上防守用的建筑物。堡垒本来是一个军事术语,像我们常说的碉堡、地堡、桥头堡,都是作战中攻防的支撑点。我们总说把党的一个个支部建设成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这个战斗堡垒其实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防守,另一方面是进攻。就好比“矛”与“盾”,既能有效地保护自己,也能有力地杀伤敌人。我们的党支部引用过来其实也取自它这两个方面的含义,既能攻又能防。攻:能带领群众冲锋陷阵,完成各项工作与任务。防:能帮助群众守卫家园,保卫我们的发展成果。因此,基层组织在整个党的组织体系中如同一个个堡垒一样,坚固支撑着党组织整个进攻与防御的体系。

我们党具有严密而完整的组织体系,形成了由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构成的完备的组织系统,基层党组织分为基层党委、党总支、党支部三个层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强大组织优势的体现。党支部就是基层组织中最基础的构成细胞。2018年我们党出台了《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们党第一部关于支部建设的基础主干法规。《条例》对党支部的地位与作用作了清晰界定: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是开展党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党支部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进中发挥着工作托底、任务落实和组织保证的重要作用”。[3]

(二)中国共产党支部打造基层堡垒的建设历程

重视支部建设是我们党从创建到发展壮大的进程中形成的优良传统。支部作为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时期确实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体现出了组织优势、政治优势。

1.建党初期我们党逐步重视支部的创建,“堡垒”初步建立。在党的创建初期,全国只有50多名党员,我们党对创建自身组织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对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也缺乏深刻的认识,党的一大党纲没有规定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建党伊始组织建设比较滞后,党员队伍发展相对缓慢。到了1922年,党的二大《党章》中开始明确规定“凡有党员3人至5人均得成立一组”,“组”便是当时党的基层组织的最初形态。1923年党的三大后,党的基层组织的称号发生了改变,由“组”改为“小组”,人数调整为5人至10人。“组”“小组”就是今天我们党支部最初的形式,但直到党的三大党对基层组织如何设置,并未作出明确规定,这一时期我们党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正处于最初的探索阶段。

大革命时期,我们党开始重视支部这个党的建设的重要基础环节,推动党的力量迅速壮大。到1923年党的三大,全国党员总数为420人。但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后,当时我们致力于国共合作,全心全意帮助国民党发展组织,而忽略了自身的组织发展,从1923年到1924年,全国党员仅增长200余人。

1925年,党的四大是我们党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转折点,党的四大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中指出:“组织问题为吾党生存和发展之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章程上‘有五人以上可组织一小组’,应改为‘有三人以上即可组织支部’”。“支部的工作,不能仅限于教育党员,吸收党员,并且在无党的群众中去煽动和宣传,帮助他们组织俱乐部,劳动学校,互助会……。”可见,党的四大开始我们党把“小组”改为“支部”,并认识到组织建设的重点应转移到支部建设上来,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党的四大初步奠定了党的支部制度基础,成为党重视并加强支部建设的历史起点。正是由于党的四大关于支部的一系列正确措施的颁布,改善和加强了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为推动党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926年7月,我们党在上海召开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会议,会议集中讨论了北伐中党的组织路线、国共合作策略和民众运动政策等问题,提出组织工作是党指挥群众运动的枢纽,党只有扩大自身组织,加强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才能保证革命进程的顺利进行。会议还提出了一个特别重要的口号:“一切工作归支部”,并指出各支部里都应有全党的各样工作,并建立强有力的支部干事会。这个口号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的支部建设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支部的地位更加重要,承担起了党的所有工作任务,今天我们对支部的重要作用的界定中提到的支部是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就是这个口号的发展与衍生。同年,我们党还在《支部的组织及其进行的计划》中特别提到支部的战斗力量:“支部是党的战斗的武器——党要有战斗的力量,是要有组织的广大群众。党的支部是代表党的一部分有组织的群众,党的所有支部,就是党的生力军之总合。”[4]“战斗武器”的提出就为后来的支部是战斗堡垒的界定奠定了基础。

1927年4月,我们党在武汉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党的五大党章中第一次把支部单独列为一章,重新调整了支部的组织设置,并对支部的工作任务作出了新的规定。这也体现出我们党在创建的初期对支部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加深。

2.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提出支部建在连上,“堡垒”建设迅速发展。1927年9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队伍进行了“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三湾改编”推动了支部建设,“对部队进行改编,在团、营建立党委,连队建支部,班、排里面设党小组,这是红军中党的组织的重要原则之一”。连以上设立党代表,党代表由党的支部书记担任,从组织上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连以上设立党代表,党代表由党的支部书记担任。把支部建到连队上,便于党组织与士兵、群众直接联系,有利于做思想政治宣传工作,更容易抓住每一名士兵的心、每一名老百姓的心。支部建在连上,加强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组织上奠定了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

苏区时期,党的组织建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中央苏区当时探索并推行以乡为单位的党支部构建模式,苏区普遍建立起了党的支部组织,基本上以乡为单位建立党支部,以村为单位建立党小组。在中央苏区鼎盛时期,拥有60个行政县,党员总数已超过13万人,约占全国党员总数的44%,占中央苏区人口总数的3%。[5]苏区中央局非常重视支部建设,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支部工作的条例法规来巩固和发展基层党组织。如建立中心支部和模范支部来促进支部发展壮大,加强支部领导力;通过支部改选活动健全支部组织生活等,这些完备的制度为支部成为战斗堡垒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3.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支部建设日益发展,“堡垒”建设逐步成熟。建立统一战线前,长期的白色恐怖使多数地区基层党组织基本无法开展有组织、有领导的工作,党的组织力量亟待增强。全面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我们党在党支部建设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措施和方法。1938年9月,张闻天在六届六中全会上作了《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组织问题》的报告,提出党目前的中心任务之一就是有计划地发展党员和建立支部,使党成为全国性的党,并对党的支部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1939年3月,时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的陈云撰写了《支部》这篇文章,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基本文献,标志着党的支部建设理论的形成。陈云着重阐述了支部的地位、任务、设置原则等相关问题,指出“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是党的力量增长的主要源泉”。并首次提出支部要发挥“堡垒作用”,他在《支部》中强调:“支部要在实质上真正能起核心的堡垒的作用。”陈云的《支部》一文是我们党支部“堡垒”理论探索的起点。

党的七大的召开标志着党的支部建设理论的成熟。党的七大党章全面论述了党的支部建设理论,指出“党的基础组织,一般称为党的支部”[6]。党章中系统总结了党自创建以来支部建设的实践经验及“战斗堡垒”的思想,标志着党的支部建设经过长期实践探索后,党支部的“战斗堡垒”的定位在理论上已经趋于成熟。1948年2月,中共中央发出由周恩来起草的《老区半老区的土地改革与整党工作》的指示,决定“除尚未巩固的新区以外,一切党的支部,均应公开”。[7]这是解放区正式实施公开建党方针的体现,标志着我们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转折。从此,党的支部由秘密活动时期转入公开活动时期。

4.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支部成长壮大,“堡垒”建设不断探索前行。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支部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到1949年底,支部增长到20万个,党员总数增加到450万,其中1949年一年就增加了140万。[8]为了纯洁和巩固党的组织,1950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发展和巩固党的组织的指示》,明确提出当前党的支部建设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整顿和巩固。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通过了《关于整顿党的基层组织的决议》。决定用3年的时间完成各地整党工作。整顿和整党活动加强了党和群众的联系,增强了支部的纯洁性,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极大提高,保证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各项任务的完成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全面展开。

为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加强党的建设,1956年,党的八大通过的党章对于党的支部建设作了比较系统的规定,第一次用“党的基层组织”的概念取代了以往使用的“党的基本组织”和“党的基础组织”这两个概念,将支部的一般任务扩大为八项任务。但是受到一系列政治运动的影响,八大的很多正确措施未能实施,“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党的十一大首次在党章中提出“党的基层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这代表着我们党更加清晰定位了支部堡垒的作用。

5.改革开放以来党支部“堡垒”建设在发展中逐步转型。改革开放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我们党的支部建设也开始欣欣向荣。1982年,党的十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反映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新要求,并明确了“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的地位和作用。各领域党支部建设逐步得到调整并发展起来。1984年《关于加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党的工作的几点意见》及1986年《中国共产党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出台,对企业党支部的功能定位、职责任务和工作方法等作出全面规范,有力推动了企业中党支部战斗堡垒的建立与发展。标志着我们党的支部建设领域的扩展。1989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建设这一重大任务,进一步提出党支部要发挥政治优势和核心作用,代表着党的堡垒建设这一核心功能的加强。1992年,党的十四大党章中明确提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9]将支部的“堡垒的作用”清晰完整描述了出来,使党的基层组织的功能表述更加完整。从党的十四大一直到党的十九大我们党一直如是描述支部的战斗堡垒功能。

6.新时代党的支部建设迎来新发展,是“堡垒”建设的新起点。党的十八大以来,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在新时代提出了加强党的支部建设的新举措。[10]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任务,“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11]明确了以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引领支部建设工作的方针。2014年,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指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基础工程。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使党的支部堡垒的作用和功能更加完善。

2016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部署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出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抓实基层支部,突出日常教育。2017年,我们党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各级党组织牢固树立了大抓基层的导向,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2017年,党的十九大上首次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界定党支部的职责任务。指出:“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12]这是对党章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功能定位及职责任务的具体化,报告中对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13]至此,党支部“战斗堡垒”的定位清晰明确地展现出更深刻的意蕴,也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加强党的支部建设的新成果、新经验。

二、对陈云《支部》中“堡垒的作用”的现实思考

(一)准确理解陈云《支部》中“堡垒的姿势”“堡垒的作用”

陈云在《支部》中提到支部既要有“核心的堡垒的姿势,更要起核心的堡垒的作用”。理解支部的“堡垒的姿势”“堡垒的作用”要从两方面着手:“姿势”即外在形式,首先要建立起我们最基层的党组织,一座座堡垒要在阵地上拔地而起;“作用”即内在功能,最重要的是发挥堡垒的作用,决不能空有形式,不注重支部功能的发挥。所以,陈云在《支部》中这样阐述:“支部必须建立起它自己的基本工作,分配和责成每个党员去执行。”[14]从党的二大党章我们党就明确规定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这个组即最早的支部,一直到党的十九大党章都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建立起最基本的基层党组织,就是建立起“堡垒的姿势”,建立起党的肌体的基础——党支部,我们党完整严密的组织体系的根基在基层,需要基层党支部的全覆盖。但是仅有“姿势”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是要发挥“核心的堡垒的作用”,即功能的发挥。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中支部充分发挥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真正成为我们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支部坚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支部做到了把党的政治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强大组织优势。可见,在各项工作中党的支部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虽然,当前支部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实践中仍然存在需要提升完善的方面。

1.部分支部书记对加强基层党建的认识有待加强。一段时间以来,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对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组织生活开展不够规范,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党内组织生活流于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认真严肃;党建工作内容不丰富,缺乏时效性、针对性,党的思想政治宣传内容枯燥乏味,方式方法单一,缺少活力与吸引力。党内政治生活的表面化、形式化、娱乐化、庸俗化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对“三会一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针对性不强、质量不高、检查指导不力的问题依然不同程度存在。

2.过于重视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忽略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党支部作为政治组织缺乏对群众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宣传,认识偏差的产生必然导致关键时刻不能组织凝聚起群众,党支部的组织力降低,不能调动起群众的积极性与信服力。党组织是政治组织不是普通的事务性、事业性组织,绝不能等同于一般民间团体和社会组织,必须亮出本质属性,突出政治功能,发挥政治优势,以此来引领、团结和凝聚群众。

3.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吸引力有待提升。部分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存在弱化、虚化现象,老百姓感受不到党组织的存在,在意识中没有把党组织当成战斗堡垒,即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明显。比如,存在宣传功能不足的现象,在宣传教育群众方面,作用发挥不力,部分群众认识不到位,思想落后,出现消极情绪,满腹牢骚,都与基层党组织教育不到位有关。例如,一些贫困群众只关心组织补助,不从自身找原因,不能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这就需要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引领。如何领导和引领群众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这是每个党支部应该努力的方向。

4.党支部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有待改进。党支部有服务群众的功能,必须讲究方法,服务方式方法不对,适得其反。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既不糊弄群众,也不能被群众牵着鼻子走。不能助长“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风气。要注重教育和提升群众的思想境界,不能只讲个人不讲国家、只讲权利不讲义务。要杜绝“命令主义”与“尾巴主义”,“在一切工作中,命令主义是错误的,因为它超过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群众的自愿原则,害了急性病。”“在一切工作中,尾巴主义也是错误的,因为它落后于群众的觉悟程度,违反了领导群众前进一步的原则,害了慢性病。”[15]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党更加重视抓支部建设,强调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要求我们勇于有政治担当,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担责、为党尽责,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这就是在确保党支部核心的堡垒作用的发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最突出的矛盾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努力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16]党支部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进中发挥着工作托底、任务落实和组织保证的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党支部建设,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党支部的堡垒作用是“攻”与“防”的合力并举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战斗堡垒。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我们党的战斗力、凝聚力的体现。我们党正是通过数百万个基层支部把9500多万名党员集聚起来,形成一个具有高度战斗力的有机统一整体。每一名党员,无论职位高低,都必须加入党的一个支部,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力,执行党的决议。如果没有党的支部,就无法组织党员,党的领导也无法落实,就不可能形成全党的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这是我们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的先决条件。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既能“攻”又能“防”,“攻”和“防”二者缺一不可,少了哪个方面,都建不成坚强的战斗堡垒。党支部一方面对党员的职责是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可以说这是加强堡垒自身建设。另一方面对群众的职责,就是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完成各项任务,发挥堡垒功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1.“攻”就是要瞄准目标,迅速出击,克敌制胜。迅速出击就要确定进攻方向,认真履行党章赋予的八项任务就是我们出击的方向。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了党的基层组织的八项任务,对党的基层组织的性质和定位作了全面清晰的界定。在《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根据党章中的八项任务从支部的角度做了细化与延伸。这就是支部带领人民群众冲锋陷阵的方向。认真履行八项任务,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的实践当中首先要强化组织力,组织力是组织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对于党支部来说,组织力就是支部凭借自身的组织体系和组织资源对社会进行引导、整合和动员的能力。无产阶级革命家向来重视组织力,列宁曾说过:“工人阶级的力量在于组织,不组织群众,无产阶级就一事无成,组织起来的无产阶级就无所不能。”[17]强调要“把群众力量组织起来,这是一种方针。”[18]其实,我们党从建党开始就特别重视组织力,在1926年的《支部的组织及其进行的计划》中就对全党范围内如何开展党支部工作提出一个总要求。要求把党支部建设成为“党的教育和宣传的学校”“党在群众中的核心”“发展党的工具”“党在群众中的耳目手足”“党的生活中心”“党的战斗的武器”“党的实际监督党员工作的机关”,从组织的意义、内部教育和宣传的标准、外部鼓动和活动的原则、支部的会议、支部书记的责任、教育宣传员对于支部的任务、支部书记会议、技术工作等8个方面对支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组织力就是要发挥党支部与群众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团结群众、凝聚群众、组织群众、引领群众。因此,必须理直气壮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另外还要坚持用“三会一课”、专题组织会、民主生活会、主题党日等制度把党员凝聚起来,坚持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政治性、原则性、战斗性,在健全组织体系中体现战斗堡垒作用。

克敌制胜必须提升政治能力,发扬斗争精神。政治能力是执政党第一位的能力,政治属性是执政党第一位的属性。党支部要对基层存在的潜在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是否存在,在哪里出现,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这意味着支部书记、支部委员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要善于预见,要有预警能力。支部要把握好根本政治方向,要学会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要以“钉钉子”的精神攻坚克难,完成任务,建设“特别能战斗”的基层党支部。

2.“防”就是要切实加强党支部的自身建设。堡垒被攻破往往是内部出了问题,党的基层组织要成为打得赢、攻不破的“战斗堡垒”,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建设。一是支部必须带动党员加强学习,强化“战斗堡垒”意识。支部书记与支委要坚持学习,带动支部党员通过学习提高政治定力,明确使命职责,不断提升党性修养,筑牢发挥“堡垒作用”的思想基石。二是支部要加强制度建设,巩固“战斗堡垒”制度基础。制度能够管长远,管稳定,必须加强制度的执行力,重视听取党员对党的建设的意见建议。坚持民主集中制,集思广益、民主决策,使党支部的各项决定符合民意,契合实际,真正用制度管人、管权。三是支部内部必须加强团结,铸造“战斗堡垒”合力。党支部要始终把维护团结放在首位,加强自身建设。支部要带领党员团结一致,聚焦合力,遇事多商量、多沟通、多担当,为群众作好表率。巩固和加强党支部的团结,还要强化党内监督,保持党的肌体健康,永葆党的生机活力。防止支部内部成员分崩离析,组织松垮,导致力量涣散,只有支部团结在一起,凝聚在一起,才能发挥战斗堡垒的强大作用。

其次,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需要强调战斗性,突出政治功能。一个支部没有战斗性,就成不了坚强的战斗堡垒。增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性,必须以突出政治功能为重点。支部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是支部的根和魂,二者是一致的,这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与宗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长期执政的无产阶级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就决定了党支部既要加强服务功能又要强化政治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二者侧重点会有些许区别,但是二者的地位与作用在支部的发展中同等重要。我们党取得政权以后,有一段时间误判了社会的主要矛盾,尤其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出错误的判断,当时党支部强调“阶级斗争为纲”这个政治中心,弱化了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支部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政治路线的基础上,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逐步强化服务功能,在服务群众、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强大的力量。但是过于强调服务功能,又忽略了政治属性。如一段时间以来党支部强调最多的是为生产经营服务,为生活服务,为社会服务,而淡化了政治属性,忽略了我们是政治组织,讲政治原则,有政治目标,服从政治纪律、政治规矩,走正确的政治道路。特别是近些年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潮的出现,如宪政民主、普世价值等西方错误思想,其真正的目的就是对党的领导的质疑,混淆视听,西化、分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当前党支部必须强化政治属性,突出政治功能,让党支部战斗堡垒功能从维护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出发科学定位,必须在强化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属性的原则下,完善提升支部的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支部战斗力。

猜你喜欢

堡垒基层组织支部
封控小区里筑起“红色堡垒”
打造党支部“四个堡垒”推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支部联建润“甘泉”
基层组织如何直面乡村现实?——以蒲城县椿林镇为样本
瑶山党支部
科协基层组织优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红色堡垒』领航幸福石头寨
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民进吉林省直联合四支部的“支部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