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的三维解析

2022-11-23

攀登 2022年1期
关键词:驱动总书记战略

侯 强

(江苏理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和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探索,形成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升华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形成了从思想到战略再到行动的完整体系。具体落实到科技领域,面对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孕育兴起,为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时代中国社会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科学阐述了我国科技创新发展的目标设计和价值取向,续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篇章。统观习近平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不难发现其作为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有力回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诉求和实践要求。有鉴于此,本文拟对其所内含的改革、自信和引领这三个重要的维度进行必要的分析,以期从一个特定的视角阐明我们党在科技治理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逻辑。

一、改革:完善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可以说,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是新时代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活力之源。具体落实到科技领域,如果说198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吹响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号角的话,那么30年后的2015年3月13日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则使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再次踏上了新的历史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国际和国内复杂的环境,更高举起改革开放的大旗,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科技领域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以体制机制改革按下科技创新的“加速键”。为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大限度地吸纳各个方面的改革力量,增强科技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习近平总书记以开放的姿态和开阔的视野,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机遇,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改革驱动创新,把科技体制改革作为调动和激发科技创新活力的点火系,就此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化科技改革的新论断和新要求。

近代以来,囿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羁绊,我国曾屡次与科技革命失之交臂。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适应新时代科技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需求,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深化科技改革的强烈呼声和殷切期待,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协调推进科技领域各个环节的改革,进而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要以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转型为目标,化科技发展的既有挑战为科技发展的现实机遇,推动产学研结合和技术成果转化,通过对创新激励和创新成果应用的强化,加大对新动力的扶持。由此不难发现,这一论述已“不再把创新看成仅仅是科技界的事情,政府推动创新的着力点也不仅仅集中在创新活动本身”[1],对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即科技要面向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推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必须充分调动全社会潜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形成充满活力的推动科技创新的管理和运行机制,从而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改革是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实力增长的原动力。历史一再证明,一国迈向创新驱动发展之路,一刻也离不开相应的体制机制安排。因为现代科学技术是按指数规律加速发展的,所以相应地“科研结构也不能是静态的、凝固不变的,而应是动态的、随着科学能力的提高而变化的”[2]。可以说,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是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因此,如果说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则是科技发展必不可少的助推器。随着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阶段,科技领域展开的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利益调整,科技体制改革的复杂性、敏感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只在一个或几个环节做些修修补补的调整显然是不够的。需要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的活力和动力,发挥好制度创新的支撑作用,从而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实现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其主持召开的2015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充分发挥好改革的突破性和先导性作用,着力推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就告诉我们,在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科技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征程中,要突破科技自身发展中的瓶颈束缚,解决科技深层次的矛盾阻滞,打造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标杆,形成更高层次的改革新格局。只有从全面的系统的科技改革和科技创新着眼,充分发挥科技领域各方面改革和创新的联动、集成作用,才能在科技领域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创新的理论与实践表明,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核心是形成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政府起着管理系统运行的作用。政府高层的有效宏观调控和协调是国家科技政策有力实施及国家创新系统有效运行的保证”[3]。正基于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高度重视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协调推进科技领域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机制障碍,加快形成我国科技发展的新引擎,以激发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活力,推动新时代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强调顶层设计要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把科技发展需要与科技发展的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加以考虑,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正处在跨越发展关键时期的中国,要统领全局、协调各方,不仅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且要提出切合我国科技实际的发展方向、目标和工作重点,以源源不断的创新占据科技制高点、引领科技新方向,从而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权,这是在新时代新起点上改革再出发的重要遵循。

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向前推进,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使谋划、推动和落实创新成为自觉的行动,必须进一步加大科技体制改革的力度。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我国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我们党顺应世界科技发展大势作出的主动选择、自觉选择,是解决中国现实科技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如何聚焦新时代新任务开启新一轮改革,推进科技领域的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活力,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新时代科技改革进程中需要不断总结的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推出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重大举措,打通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通道,不断释放创新潜能,加速聚集创新要素,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这一论述充分阐明,新时代要实现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力,科学配置各方面资源,让一切科技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必须增强科技改革的创新精神,把科技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始终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提高科技改革的行动能力,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二、自信:主动抢抓新科技革命的历史机遇

随着新科技革命对全球创新格局重大调整的酝酿,世界各主要国家都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以抢占未来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也正基于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经济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进而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因此,面临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作为当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国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牢固树立创新自信,注重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紧密结合,大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世界形势发展的高度,对当前科技创新发展中的种种问题进行了既有主体性,又有开放性的理论思考,因而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交出了亮丽的答卷。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科技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时至今日,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引发产业技术和社会组织深刻变革的同时,也为后发国家的赶超跨越提供了战略机遇。具体落实到新时代的中国,我国科技经过70多年的发展,无论是在科技创新队伍和能力建设方面,还是在科技创新产出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提升,全社会科技创新的动力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中国正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将推动中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前所未有地开辟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广阔前景。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从我国国情和科技发展水平出发,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强调中国科技界要坚定创新自信,在独创独有上下足功夫,从而提出更多具有原创性的理论,做出更多具有原创性的发现。这一重要论断告诫国人,从科技体制改革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始终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给予高度的重视,那就是如何增强科技自信、释放科技创新的活力,以求在汰劣存优、取长补短和推陈出新之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因为“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特别是这场全方位,加速度大发展的新科技革命,一定使社会更接近社会主义,而不是离社会主义更远”[4]。

唯有源自内心的自信才拥有强大的推动力。需要申论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创新驱动发展中,以科技为核心的创新自信奠基于“实事求是、真抓实干、持之以恒”这十二个大字。正因如此,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科技创新突飞猛进,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超越西方科技发展模式的创新之路,进一步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在这样的发展语境下,中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成果正由“点”的突破向“面”的扩展转变,并为世界科技发展注入了强大的信心和力量。今日之中国,创新自信与“四个自信”内在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历史全过程,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积累的坚实物质基础,有持续创新形成的系列成果,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备良好条件”[5],认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6]。这一彰显大国领袖高瞻远瞩的重要论断向世人表明,随着新时代我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转变,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立足自主创新,做出更多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从而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前列,成为引领全球创新发展潮流的世界科技强国。

科技创新是促进社会进步的最佳途径。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中国只有牢固树立追求卓越的创新自信,敢于提出新思想、构建新理论,才能从“点”的突破向“面”的提升转变,从而为人类的科技发展作出更多创新性的贡献。对此,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在中国科学院考察时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国科技界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质疑现有理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不断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2014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的讲话中又进一步指出,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在推动我国科技现代化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最重要的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牢固树立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创新自信。因为“中国特色体现于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体现于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自觉地以科学精神对走过的路进行批判和反省,体现于对现代化之路的一再地重新设定中”[7],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最大的优势就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对于进入新时代的中国而言,其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不能把解决自身重大科技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只有把追求科技创新的主体性与开放性有机结合起来,并与世界进行切切实实而又生机勃勃的对话,才能不断发展科技创新,并在不断的科技创新中提高创新自信,从而在科技创新发展中注入不竭的动力。

创新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可以说,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创造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党牢记时代赋予的创新使命,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的大势,主动融入国际科技竞争与科技合作的行列,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实现中国梦的一项重大战略进行部署实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这一重要讲话从历史纵深和战略高度充分阐明,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的使命,必须既要着眼于现在,又要放眼长远,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谋划和推进,从而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外,使中国的发展有足够自信的前提。

三、引领:实现科技创新由“并行”向“领跑”转变

科技创新在哪里兴起,发展动力就在哪里迸发,现代化高潮也就在哪里兴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节点上,把科技创新作为提高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并将其摆在新时代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由此,创新引领成为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由创新驱动的中国科技正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用一种属于东方、也属于世界,属于历史、也属于现代的思维,围绕“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这一重要论断,从时代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高度发表了系列讲话,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实现科技创新由“并行”向“领跑”转变的问题。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发生的历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引发了世界力量格局的重大调整,并以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可以说,科技实力和创新力不仅决定着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实力,而且也决定着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面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孕育兴起,各主要国家无不在寻找科技创新的突破口,以便能够抢占未来科技发展的先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后强调指出:“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8]因为对于新时代中国而言,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深入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具体说来就是“抓住了就是机遇,抓不住就是挑战”[9]。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来,“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10],进一步丰富、发展和深化了对赋予战略机遇期以深刻的科技创新内涵的认识。

创新是历史进步的动力、时代发展的关键。中国作为后发国家,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利用后发优势在未来科技发展中做到后来居上,进而在激烈的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潜在的优势,必须从前瞻性的视角科学设计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把创新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求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以形成多元共构互补的张力。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方位和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也是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其既凸显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引领作用,契合我国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也集中体现了新时代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方向和要求,符合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

随着科技全球化的加快,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已进入以跟跑为主转向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历史新阶段,科技创新水平也正由跟跑、并行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因此,如何加快从跟踪模仿向自主创新为主的转变,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和各个方面,便成为新时期我国科技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要掌握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不仅要具有宽广的全球视野,而且要具有参与或主导新赛场建设的能力,即在新赛场的建设之初就要加入其中,甚至能够主导一些赛场的建设,从而使自己成为新的科技竞赛规则的重要制定者、新的科技竞赛场地的重要主导者。[11]这一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提出,具有很强的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无不体现出理论的与时俱进、理论和实际相贯通的辩证法则,因而有力地回应了增强自主创新支撑引领作用的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发展和深化了对科技创新引领作用的理论认识。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努力,我国科技的整体水平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已发展成为具有世界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但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重大科技发展的“短板”问题和“卡脖子”问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致不同程度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恶性循环的泥潭。而纵观世界上科技发达的国家,其之所以能够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占据发展的先机,可以说其无一不是因为在一些重要的领域掌握了核心的技术。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科协、科技界委员联组讨论时的讲话中深刻地指出,对引进高新技术不能抱有任何幻想,因为真正的核心技术是无法以金钱购买的,也是不能以市场来换取的,只有把核心技术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做到掌握世界科技竞争和科技发展的主动权。这一讲话是围绕国家使命,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发展大势作出的前瞻和预警,一语道破了制约我国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命门”,明确了科技创新赶超引领的战略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之下,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我国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虽更加高效,并汇聚起了科技创新引领的强大新动能,但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中国科技在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听取科技部汇报时的讲话中,从世界科技发展趋势和我国国情实际出发,强调要采取“非对称”的赶超战略,以便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特别是到2050年都不可能赶上的核心技术领域,要将其置于更加突出的地位,研究出“非对称”性的赶超措施,从而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科技战略制高点。在2016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引领”一词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出现了11次之多。显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来,仅仅依靠常规性的发展,中国是摆脱不了追赶的陷阱,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确定跟进和突破策略,下好新时代科技创新先手棋,打好新时代科技创新主动仗,实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和引领未来。具体而言,国际科技竞争历来都是时间和速度的赛跑,如果我国能够对一些与国外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的科技领域做到超前部署,通过加快推进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集中优势力量协同攻关实现突破,就会形成一种强大的科技创新的内在爆发力,从而抢占国际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在攻坚克难中创造出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新成果。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创新要素更具有开放性、流动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靠单打独斗来解决所有的科技创新难题。这对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在更高起点上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必须积极主动整合和利用好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必须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和规则制定能力。这一论述充分阐明,科技创新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加快流动的今天,要加速我国科技创新赶超的步伐,持续为科技发展注入动力,必须强调规划性、整体性和统筹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形成新时代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实力。

猜你喜欢

驱动总书记战略
数据驱动世界。你得懂它 精读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时局图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习总书记“下团组”
多式联运发展的战略与路径
AMD VS微软 SSD的AHCI驱动选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