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大学生安全教育

2022-11-23王先亮

平顶山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安全观总体国家

王先亮

(山东交通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7)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百年不懈努力,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然而,在国家安全领域,我们仍然面临诸多风险和不稳定因素。国家安全自古以来就是关乎国家前途命运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对国家安全治理进行理论创新,形成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全方位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根本遵循。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国家安全治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国家安全观到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涉及国家根本利益和人民福祉,是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懈奋斗中,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成果。

1840年鸦片战争后100多年时间里,中华民族遭遇西方列强入侵,发生军阀混战,国家主权领土丧失,中国人民长期罹兵燹之苦,国家安全遭受严重破坏。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明确了奋斗目标,即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目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生人民政权面临西方国家的集体封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迎难而上,通过镇反肃清残余反动势力、清除帝国主义间谍,维护社会秩序;通过土改激发生产积极性,巩固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通过“一化三改”推动社会变革和国家经济恢复发展;通过“三反”“五反”遏制反动资本家的反扑,清除旧社会余毒,夯实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维护经济秩序;通过抗美援朝突破美国封锁,为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赢得和平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声望不断提升,个别西方发达国家继续敌视中国,通过各种手段遏制中国。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沿着正确方向继续前进。从历史经验来看,只有维护好国家安全,维护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才能保障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受侵犯。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国家安全等领域越来越相互依存,恐怖主义、霸权主义、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金融危机、网络攻击等威胁破坏和平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其影响已经跨越国家界限。这使得国家安全的内涵与外延变得空前宽广,影响国家安全的内外部因素变得空前复杂。对此,我们在做好传统安全工作的同时,还要统筹做好生态、能源、网络、金融、文化等非传统安全工作;不仅要在保护领土安全上具有制空权、制海权,而且要在网络信息和航空发展等领域维护安全,具有制太空权;不仅要维护有形安全,还要掌控无形安全。现在,所有国家都把维护国家安全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设置国家安全专门机构。1983年7月,中国在中共中央原调查部、中央统战部、公安部政治保卫局、国防科工委等基础上,组建国家安全部。国家安全部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侦查拘留、预审和执行逮捕等职权,有利于从整体上维护国家安全。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决定,成立由习近平担任主席的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这是中央管理国家安全的专门机构,统筹协调国家安全领域的重要工作。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郑重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我们要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大国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彰显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国家安全治理领域进行的理论探索与创新,是党和政府在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理论突破。

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容丰富、系统完整。2015年4月2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二次审议的国家安全法草案,明确规定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科学内涵:“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一种运用系统思维将国家安全状态、能力及其过程理解为一个有机系统的观念体系……谋求的是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网络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1]18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包括五大要素、五对关系。五大要素是指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五对关系是说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与时俱进、开放包容的科学理论体系,其内涵会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丰富完善。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为大学生安全教育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导,高校要自觉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背景下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二、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意义与现状

大学生安全及安全教育本身就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反过来,国家安全是大学生安全教育中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涉及大学生个人的安全和成长,同时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环节。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总体国家安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了国家安全的重要地位,其中55次提到“安全”二字,18次提到“国家安全”。报告还对国家安全工作进行专门部署,提出4项主要任务,其中第4项任务强调要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高校是引领学术思潮的前沿哨所,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主阵地,要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融入高校育人体系,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安全教育,这是积极推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的需要,也是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

推行大学生安全教育是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是推行总体国家安全战略的题中之义。国家安全既要维护也要塑造,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钟国安说:“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从战略高度进行整体运筹,又要紧贴实际抓住关键。”[2]总体国家安全的实现离不开强大的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力量的保障,更依赖于全体社会成员安全意志的统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安全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人民安全高于一切,既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精髓所在,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本目的所在。”[1]19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增强总体国家安全意识需要培育成熟的国民安全教育体系,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科学系统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其中以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为关键环节。

大学生作为引领时代的奋进者和开拓者,是接受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社会主体,也应当成为传播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参与者、先行者和主力军。国务院发布的《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 738所,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 183万人。四千多万在校大学生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承担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在教育领域明确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战略号召。作为“时代新人”的当代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见证者和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大学生应当在思想和行动上与新时代发展保持同步,与国家战略总体要求保持一致,积极参与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实施进程,自觉接受国家安全教育,维护总体国家安全。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花季,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开放自信,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代表了国家前进的总体方向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要求。同时,大学生刚刚步入人生的青年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成的关键期,心智尚未成熟,理想信念也在趋于坚定的过程之中。因此,他们对于人生中的是非、善恶、真假、美丑的判断标准尚未定型,迫切需要正确价值理论的引导;在面对突发性安全事件和隐性安全事件时,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预判能力和应对能力,对于身边发生的潜在危险容易放松警惕。在这种情况下,对处于青春成长期的青年大学生进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系统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

大学生安全教育关乎高校的安全稳定,高校的安全稳定又关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顺利推进。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为社会输送知识、技术和价值导向的重要机构,总体国家安全观培育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影响高等教育的战略全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3]着眼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客观现状,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涉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顺利推进,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大学生安全教育总体上能够适应国家安全需要,能够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平稳运行,为国家安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环境的复杂变化,我们党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大学生安全教育既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这些挑战在传统安全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课堂内外、国内国际都有所表现,其中校园和互联网上的思想安全问题最为突出。

第一,校园内外安全风险值得重视。治安、交通、消防、食品安全等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一些非传统安全问题也相继出现,需要得到及时化解。例如,境内外各种不正当言论通过各种途径侵入大学校园,这对大学生精神成长构成严重的不利影响。校园传统与非传统风险因素同时存在,相互交织,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需要我们进行综合治理,加强防范,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第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校园安全带来压力。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极大丰富了现代人的生活,人们开展交往、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元、便捷。当代大学生出生于中国互联网开始兴起的时代,伴随着互联网蓬勃发展而成长起来,被称为互联网的原住民。大学生越来越依靠以计算机、智能手机为载体的移动网络平台获取各种信息。需要看到,互联网在给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不小的冲击。互联网具有隐蔽性和欺骗性,病毒软件、虚假信息、网络欺诈、网络暴力、色情、网瘾等,这些互联网垃圾悄然滋生,给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当前,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危害校园安全乃至总体国家安全的主要媒介之一。

第三,大学生群体社会人生经验缺乏,国家安全意识较为薄弱。大学生大多从高中生活直接走进大学校园,长期生活在人际关系相对单纯的环境中,社会人生经验普遍不足。他们在处理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权利与义务、自由与纪律、理想与现实等关系时,容易缺乏全面系统的考量;在解决人生苦乐、得失、顺逆等矛盾时往往不能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由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够成熟稳定,自我意识强烈,容易受到新奇、极端价值导向的影响;对于突发危险的应对能力不足,对于潜在危险的警惕性不够,难以找到合理合法的解决途径。

第四,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总体国家安全意识需要提升、总体国家安全知识储备不足。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校园内外环境,对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安全意识、管理能力和教育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高校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总体国家安全知识的系统学习,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内涵与外延的理解较为狭隘,甚至还停留在传统安全观的思维水平,导致其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不强、校园总体安全管理能力不足,使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的效果受到影响。另外,部分高校尚未建立专门的总体国家安全工作机构与完善的总体国家安全工作机制,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宣传落实工作也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导致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缺乏充实有效的机构体制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指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全环境,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利用和平谋发展。同时,我们要清醒认识到和平安全从来都不是永恒的,安全与危险作为一对矛盾会随着国内外形势发展而相互转化,总体国家安全的背后不能完全排除危险的暗流涌动。“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系辞下》)中国古代很早就从治乱兴亡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培育出了居安思危的意识,越是处于安全环境中越要增强安全意识,努力做到有备无患。因此,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积极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增强大学生总体安全意识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势在必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在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进行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路径选择

增强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牢固的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在大学生范围内积极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高校是高等教育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也是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阵地。高校要立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战略背景,结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大学生群体特点,寻求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有效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科学路径。

第一,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需要在和平安全环境下成长,需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接受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增强国家安全意识。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结合起来。例如,《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的教学活动,可以整合优化课程资源,深入发掘、科学融入能够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因素。《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章节涉及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内容,这部分章节的教学可以结合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精心选取鲜活案例,联系大学生国家安全知识兴趣点和生活实际,优化课程设置、丰富教学内容,形成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教学专题。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我们要通过构筑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国家安全意识,通过强化国家安全意识激发爱国热情,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将爱国情怀和安全意识转化为积极主动的行为日常。

第二,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会。主题讲座和学术研讨会是高校开展学术交流、宣传主流意识形态的有效途径。高校可以依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选拔相关优秀教师,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制作专题课件,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讲座。高校还可以围绕总体国家安全观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开展学术交流研讨会,深化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共识,探索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途径,为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供持久有力的学理支撑。条件允许时,高校还可以邀请社会各界国家安全理论领域的权威专家、维护国家安全的一线工作人员(如军队、国家安全局、公检法、国际维和人员等)进校园、进课堂,讲解有关国家安全的内容。主讲人结合自身经历的真实案例进行讲解,能够更形象生动地进行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

第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总体国家安全观因素。中国传统社会奉行“风行草偃”的教化理论,文教道德、良风益俗能够引领社会风尚,形成主流价值思潮,对青年人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一座高校好的校风和学风,能够为学生学习成长营造好气候、创造好生态,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润物无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气有浩然,学无止境”,这些凝聚高校历史文化底蕴的校风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学子积极向上、开拓进取。将总体国家安全观因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以校风校训的宣传带动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能够助推大学生安全教育持续深入进行下去。高校可以常态化设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宣传栏、定期举办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宣传周、举行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知识竞赛、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社会实践、组织反恐防暴应急演练,可以依托国家重大节日如国庆节、建军节、抗日战争纪念日、历史惨案纪念日,尤其是国家专门设立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形成崇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校园文化氛围。

第四,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维护校园网络安全。现实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信息传播最常见的载体,网络生态环境关乎民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校园安全。高校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播信息快速、便捷、高效的优点,合理利用网络平台资源,加强对在校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意识的宣传培育,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进行科学引导,大力传播社会主旋律和网络正能量。同时,高校要积极维护校园网络安全,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和网络安全信息统筹,提升校园网络安全应急能力,守好校园网络安全阵地,筑好校园网络安全屏障,努力营造积极向上、求真向善的网络空间。

第五,优化校园安全教育机构设置,完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机制。首先,相关部门要加强校园安全教育管理。相关安全教育管理部门要明确区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既要抓治安消防等传统安全工作,又要抓信息网络等非传统安全工作。其次,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者要更新管理思维,突破传统安全的狭隘观念,不断创新大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再次,高校要增强总体国家安全意识站位,由学校党政部门牵头,设立专门的总体国家安全教育管理机构,建立有效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宣传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落实责任主体。最后,有留学生的高校要着眼于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重要性和留学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通过建立定期宣讲机制、访谈机制、监督机制,科学合理宣传我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对留学生安全教育的管理和引导。

第六,增强大学生法治观念,实现法治教育与安全教育相互促进。为增强全民安全法治意识,营造维护国家安全的浓厚法治氛围,不断提高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2020年4月,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2020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活动,活动主题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保障”。法治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依法维护国家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有效途径。高校要依法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强普法宣传,组织大学生学习《宪法》《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网络安全法》中相关内容,实现学生法治观念和安全意识的相互强化。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塑造和维护校园安全环境,维护大学生根本利益,保证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顺利开展。为实现这一目的,高校可以探索既满足国家安全战略要求,又符合自身实际的大学生安全教育路径。

四、结语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使命是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高等教育也在与时俱进,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全方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需要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纳入这项改革工程。大学生安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知识教育共同构成高等教育的育人体系。高等教育培养的目标人才是思想道德素质过硬、专业知识扎实的人才,同时也是具备较强总体国家安全观念的人才。

总体国家安全观背景下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影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全局的重要板块。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时代工程,需要紧扣历史节点、紧跟时代步伐,适时更新教育内容,不断完善教育机制。大学生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校园内外各种力量共同参与,以构筑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完整体系,凝聚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猜你喜欢

安全观总体国家
理与路:总体国家安全观下的学校安全教育一体化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巧用视频资料进行《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
宪法修改的重大意义总体要求和原则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直击高考中的用样本估计总体
把国家“租”出去
水下爆炸载荷作用下圆柱壳总体动态响应分析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