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教育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2-11-23付亚男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20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词汇交流

付亚男

(吉木萨尔县庆阳湖乡幼儿园 新疆吉木萨尔 831700)

幼儿时期是语言发展的萌芽期,在这个阶段,孩子们会逐渐认识到自己和他人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能力以及交往技能。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儿童自信心与自我表达方面等多方面因素来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水平不断提升。

一、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现实作用

一方面有助于为幼儿后续学习奠定坚实基础。语言表达能力和“字词”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孩子们在练习语言表达、学习语言表达知识的过程中,便会对“字词”产生较为具体的感悟。并且,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表达个人想法的环节中,也能够对“语文字词”运用得更加精准。所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奠定他们未来学习、成长所需的功底与基础。另一方面,有益于增加幼儿词汇量。幼儿时段是孩子成长发育的起步时段,在此时,孩子们尚未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且掌握词汇量也相对较少,因此,在表达个人情感、个人意愿、个人想法时,往往会出现“词不达意”“表述含糊”等情况。而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则可以有效改善这一局面,让孩子们具备更加多元、更加广泛的语言词汇,并理解词汇的含义及意义,从而提升孩子语言表达、语言表述的清晰度与准确度。此外,还能够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在与人沟通时,则可以有效锻炼自身的逻辑思维,进而,启迪幼儿心智思维的发育。最后,有利于养成幼儿良好的习惯。让孩子在表达意愿时,可以快速、准确且流畅地说明心中所想,进而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习惯。

二、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要点

(一)针对性训练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把日常生活中幼儿比较容易混淆,经常发不准的一些词语整理归纳起来,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幼儿各自的特点进行调整增减,把这些内容结合到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去进行专门的针对性练习训练。

(二)丰富幼儿的词汇量

教师可以在阅读区专门开设“喇叭花广播角”,经常播放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故事和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儿歌,丰富幼儿的词汇,引导幼儿理解和正确使用刚接触新词语,同时加强和家长联系,引导家长充分利用日常生活里的一些便利条件,不断增加幼儿新的词汇量。

(三)自由表达

有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因为孩子在课堂上话太多,从而限制孩子不许说这不许说那,一味地要求孩子要保持安静,甚至导致孩子出现有话不敢说的现象。教师应尽量放宽对孩子的限制,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说话表达习惯,要让孩子有自由交流和语言表达的空间和时间,多鼓励孩子去说、去完整地表达,这样孩子的语言才能从中得到发展。

三、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策略

(一)借助玩具加强交流

在玩耍的过程中是培养语言能力的重要时机。教师应该充分地利用这一阶段进行教学,并考虑到每一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玩具,让他们在玩耍的过程中边玩边说话,幼儿的玩具是十分多种多样的,除了幼稚园自身的一些玩具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自己主动制造玩具,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便会与同伴之间生交流,还可以锻炼他们脑筋急转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动手技能是一种十分有效的交流方式。

(二)加强幼儿词汇积累

表达天赋的高低决定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上限,而词汇积累量的多寡则影响着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下限。为了有效提升幼儿词汇的积累量,教师则可以将不同的语言素材带入到教育环节当中,让孩子们以拓展探索的形式进行学习,并在这一环节当中,逐步扩大幼儿的学习范围,逐步增长幼儿的学习见地。例如,教师拓展幼儿词汇积累时,可以选用不同的课外素材作为参考。教师可以选用“绘本”类的书籍作为素材,比如《小兔子上幼儿园》《快乐的小青蛙》等。该类读物不仅故事情节生动,且呈现的“形象”也完美契合幼儿的审美。又如,视频资料,教师可以选用《天线宝宝》《大耳朵图图》等动画片作为词汇拓展的载体。该类节目同样有着轻松欢快的情节,与书籍素材相比,则更具趣味性,而且,还能够让幼儿对词汇的运用产生更加具体的了解。在拓展“学习”的同时,教师还可以基于素材本身,塑造相应的情境氛围,让孩子们进行实时的模拟锻炼。教师选用不同的课外资源作为语言词汇教育的载体,既有利于充实幼儿的学习生活,还有利于夯实幼儿语言表达的功底,进而提升了孩子语言表达的自信心。

(三)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

良好的课堂环境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具有积极性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做好创新,打造新型课堂,运用更加新颖和趣味性更强的教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举例来说,可以通过团体表演、合唱比赛、讲故事活动、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在这种必须要表达的环境中进行训练,同时还可以提升幼儿的荣誉感,增强表达自信,充分调动到了幼儿对于语言表达学习的集体活动性和积极性。

(四)丰富的游戏活动,增加表达机会

幼儿有活泼好动与注意力分散等特征,对课堂教学的兴趣低,而丰富多彩的活动,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更利于带动幼儿思维的自然过渡。尤其是利于强化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游戏活动,让幼儿敢于与善于自我表达,通过与同伴间的沟通交流,更利于提升心理素质。针对交流意愿低的幼儿,教师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如在户外活动时间,教师可以主动拉起幼儿的手,将幼儿带到活动场所,通过引导性话语,并分步骤地引导幼儿进行活动,让幼儿看到教师的用心关怀,放下对教学活动的心理芥蒂。例如,在绘画活动中,教师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对绘画主题的看法,边表达边在脑海中构思画面,接着让幼儿将脑海中的画面呈现到纸上。教师对幼儿给予五角星的鼓励,在班上分享幼儿的作品,鼓励幼儿的奇思妙想。对内向的幼儿,教师引导其回答是或不是;对性格开朗的幼儿,教师多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在大家的掌声中逐渐提升自信心。通过教师的逐步引导,大部分幼儿能够主动找同伴与教师进行交流,如向其他小伙伴分享自己的新玩具,或是主动回答问题等。教师看待有交流障碍的幼儿举手回答,应当及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给幼儿更多表现自我与语言表达的机会。为强化幼儿的交流心理素质,还可以组织不同班级幼儿进行互动,开展节目表演与讲故事或交朋友,使其真正感受到友爱与欢乐,学会更多交往的方法。

(五)针对性培养

我们应根据幼儿各自的年龄特点及现有发展水平差异,给予相应幼儿不同层次的教育和指导。对于胆小、害羞的幼儿,教师更应该给予针对性的帮助,可以创造机会多让教师和其他幼儿和该幼儿交流,使其增强语言表达的欲望,鼓励该幼儿和同伴交流,教师应注重多表扬多鼓励,增强他对语言表达的信心,从而敢于进行语言表达。还可以创设其他方面去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渠道。比如,让能力较强的幼儿去给小班的弟弟妹妹们讲故事,通过这个方式即可以让能力强的幼儿锻炼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又让小班的孩子通过这个方式提高了对语言表达的兴趣。

(六)家园的良好配合

幼儿园可以利用线上网络交流平台或是线下开展家长座谈会,来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念,让家长每天抽空与幼儿进行各方面的交流,或是进行亲子互动;应当有意地鼓励孩子将一天发生的事情都有条理地说出,或者鼓励孩子给自己讲故事;在闲暇时刻,也可以带孩子去参加辩论赛等活动,通过日常的交流提升孩子的沟通表达能力。

(七)与生活进行融合

幼儿的年龄决定着幼儿的思维方式都会比较稚嫩,因此,幼儿往往会呈现一种想要表达,但词汇量不够的情况,甚至会胡乱搭建一些想要表达的内容,此时,教师就应该对幼儿进行合理引导,通过生活化场景的创设,让幼儿能够不断激发自己积累词汇的意愿,并且在深入地学习和练习中,幼儿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的词汇储备,最终形成良好的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为幼儿创设不同的生活场景,比如搭乘公交车,而公交车上一定会有站名,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将所有的站名都写出来,让幼儿去说,教师去写,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幼儿积极地参与到交流之中,并且,幼儿会将自己在平时生活中所看到的站点说出来,由此,幼儿在生活中也会尽可能多地关注到站牌和站点,并且询问家长站名,这样的过程可以让幼儿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在下一次报站名的场景学习中,能够说出更多的有用的内容,与此同时,幼儿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不断地得到提升与进步。

(八)挖掘语言教学资料

为了能够进一步深化幼儿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教师应当发积极寻找各式各样的各样的语言表达材料,为幼儿的语言学习过程创造表达的兴趣与话题,让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教师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幼儿感兴趣的卡通材料以及故事材料,引导幼儿清晰且慢速地读,让幼儿能够充分了解并清晰记住每个字的读音,从而减少幼儿在吐词过程中的口齿不清现象,让幼儿在一次次的开口说话中锻炼心理素质和口舌肌肉力量,最终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除了卡通或是故事阅读材料外,教师还可以选择幼儿中较为热点的卡通动画等,让幼儿学习动画片中一些出彩人物的言论,并相互讨论评价动画片中的任务,让每个孩子都参与到讨论当中,让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能够根据自己的思想锻炼语言组织能力。

(九)鼓励式教学

语言本身是富有非常多的魅力的,一方面相对简单的语言就可能让人们感觉到如沐春风,充满温暖,而如果非常尖锐的语言就可以让人们瞬间消沉,最终形成的创伤非常的严重。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年龄相对比较小,因此心理也非常的脆弱,那么在这个时间段内,幼儿教师对幼儿的语言能力进行培育的时候,不能够一味地指责幼儿,如果说的话比较严重,那么就会打击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教师要主动在教学的时候观察幼儿,明白他们的一举一动,也要做好点滴的培养和进步,在恰当的时期适当地表扬他们,让幼儿有一定的自信心。其次幼儿教师在规划这些幼儿接受起来比较简单的方式,及时地对他们进行引导和有效地纠正,而不是一味地严厉打击他们,否则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最后教师还需要注意这些幼儿在日常进行表达时,语言运用的是否通顺,是否合理,不能够利用命令的态度让幼儿进行学习,而是要用恰当的手段让幼儿认识到问题及时地进行改正。

(十)增加户外活动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不仅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和一些游戏活动中也可以对幼儿进行语言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所以教师也要重视在课堂之外的活动中和日常生活的引导中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懂得独立思考并能够使用自己的语言、按照一定的逻辑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起玩“丢手绢”的游戏,要求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参与其中,教师在游戏的整个过程中需要扮演跟小朋友共同玩耍的大朋友的角色,在游戏时不仅要对幼儿进行恰当的指导,还需要不时地跟幼儿进行互动,同他们进行思想和语言上的交流。教师需要一边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还要一边随时进行细心观察,如果幼儿之间因为游戏产生摩擦或者出现情绪变化,教师要进行及时的疏导、化解矛盾。另外,教师还要教会他们在游戏中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其使用文明用语,如果幼儿的语言表达存在需要纠正的地方教师要进行及时纠正,使其在正式课堂之外的游戏中得到语言能力的锻炼,让幼儿在自由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获得语言能力的训练,使其短暂脱离枯燥的课堂环境,在愉快的玩耍中学习语言知识,如此一来幼儿对学习语言的畏惧感也会有所缓解,从而轻松愉快地面对语言技巧学习,进而喜欢并愿意与他人进行交流。

结语

总体而言,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幼儿创设相应的语言学习情境和教学氛围,从多方面着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融合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加强对幼儿的有效引导,使其产生学习语言的兴趣,进而自觉地参与语言学习和练习,充分激发其探索热情,进而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词汇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数学课堂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与研究
编写剧本台词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交流平台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