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对策
2022-11-23祁生龙
□ 祁生龙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水务局,甘肃 定西 743000)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
现阶段,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的重点扶持项目,农田水利建设也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得到大力发展。农田水利是农村发展的刚需,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时,要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根据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以及农村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相对应的配套设施的建设,并逐渐健全和完善。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功能完善的农田水利建设能够带动农村的发展,造福附近的村民。农村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大型的灌溉水利建设不同,与大型水利工程相比,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无论在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上,建设时间以及日常管理上,都相对比较简单。但是现阶段农田水利的建设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通过实际调查分析,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就是相关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方面,导致建设过程中对各方面的检查不够严格,再加上竣工验收时并没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检测,因此导致问题频出。其次,部分地区的水利工程部门同样存在不够重视的情况,在设施的保护机制上不够健全,管理机制建设不够完善,后期使用时对工程的保护工作做得不到位,细致程度不够。再次,由于很多农民的知识水平较低,工程保护意识也较低,在工程出现问题之后不重视,没有及时联系专业人员进行维修养护,甚至还会继续使用,导致农田水利工程使用寿命缩短,使用质量降低。另外,农田水利工程一般会在离村民居住地较远的地方建设,管网密布且分散,在集中管理上存在客观困难,导致在后期的维护上容易发生问题。上述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应及时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保障农业长期稳定发展。
二、农田水利建设面临的困境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无论是灌溉还是施肥等都需要用到大量水资源,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对于乡村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建设农田水利工程,不仅可以满足农作物的用水需求,还可以有效提升灌溉效率,有利于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但就目前而言,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投入不足、可利用的水资源严重不足、工程管理水平偏低等问题,严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
(一)设施落后
目前,在我国一些发展较为落后的偏远地区,依旧采用提灌站或者输水渠道对农作物进行浇灌,已无法满足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加之长期使用且在损坏后不能得到及时修缮,经常会发生漏水等现象。同时,很多地区的池塘不能正常蓄水,有的池塘灌溉渠道的排水系统存在严重渗漏现象,造成大量的池塘灌溉渠道水源和土地资源被浪费,不利于提升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
(二)投入不足
农田水利建设工程不仅耗时耗力,还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对社会的投资吸引力较弱。项目融资管理机制不完善、协调难度大、各部门之间的责任不够明确等因素也制约了农田水利建设工作,导致很多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工期经常延迟,不仅不利于提升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各项农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建筑材料价格和企业施工费用也在逐步上涨,很多企业因为难以维持基本生产而被迫停工[1]。
(三)可利用的水资源严重不足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许多地方用水量不断增加,加上水污染日益严重,可利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同时,很多地方一直存在严重的水资源匮乏现象,尤其在一些偏远地区,这种现象更加突出。
(四)工程管理水平偏低
一些农民认为农田水利设施由国家负责管护,与自己无关,导致在使用水利设施的过程中存在不爱惜的情况。例如,某些农民为了便利自家农田,会在水利设施上设置移动闸门。同时,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很多基层水利人员的业务水平偏低,且缺乏实践经验,导致其难以承担难度较大的管理工作。此外,相关部门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也导致未能建立长效机制,农民参与水利设施管理的意愿普遍偏低。
三、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对策
(一)加大农村水利工程建设的监管力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制定相关制度进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确保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我国应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阶段的工作程序,明确各步骤的责任人,确保水利工程能够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同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坚持以预防为主,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1.建立完善的项目审批管理制度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前提为制定符合当前经济发展现状的资源规划,从而才能使有限的自然水利资源得到合理的资源配置和有效应用,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各地政府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乡村发展战略规划和项目实施工作计划,并由各地乡、村一级对各地拟建的乡村水利建设工程规划进行项目申报,同时准确说明各地拟建水利工程水源的具体位置、规模和投资发展计划等要点,获得上级水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才能按照实施规划动工[2]。
2.加大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的监督与管理工作
(1)对水资源进行严格监管。目前由于教育宣传的不到位,许多农村居民节约水资源的意识薄弱,认为农田水利设施由当地政府部门出钱建设,与自己的利益无关,因而随意取用水资源,不爱护水利设施等现象屡见不鲜。有关部门要针对此现象培养农村地区居民的水忧患意识,推广喷灌、滴灌等技术,适当改变传统灌溉计费方式,力求提升水资源利用率。另外,还需要加强污水治理,开发先进的污水净化再利用技术。还要倡导植树造林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水质,避免当地水资源受到污染,并严格遵守《水污染防治法》进行水源保护和污水处理。有关单位要做到一方面,贯彻落实国家对节水的倡导,全面规范每一个环节的节水工作;另一方面,制定完善的综合监管制度,严格整治水资源过度开发与浪费等生产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
(2)加强源头综合治理,完善行业风险综合防控机制体系。在实际推进水利建设的过程中,要对水利建设中的廉政风险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加快建立一套覆盖全国的水利廉政建设风险排查防控体系,不断完善有关水利建设行政部门审批、项目建设安排、投资建设计划、资金使用监管、基建建设程序、选人和用人等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相关部门要对工程设计资质及招投标进行严格审查,确保设计单位具有相应资质,招投标按照规章制度与流程进行,避免出现暗箱操作等情况。
(3)制定施工准入证制度,加强工程监理,要求施工方具有相关的资质。质检单位应全面审查施工方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实现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全过程、零距离、全方位的监督,最大程度上保证水利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3]。
(二)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1.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
项目法人主体责任制建设不仅是完善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的根本保证,还是完善工程项目监督管理体制的前提。一是建立层次较多的投资体制,并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别建立项目法人。二是对项目法人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在设立项目建议书的同时明确符合相关规定要求的项目法人。三是严格配备项目法人的单位人员,要求在选择和配备人员时采取严格的筛查措施,根据所需进行优中选优,尽量选择拥有丰富经验的人员[4]。
2.做好资金管理工作
农业种植需要有良好的水利设备作为支撑,设备的购置有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也是促进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在整个水利建设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加强水利工程造价控制,既能有效保证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目标的顺利实现,又能严格控制水利工程建设的成本。一是按照相关规定合理使用工程资金,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造价偏差问题,使前期建设工程需要的物力、人力以及其他财力资源得到有效控制和合理配置。二是完善财政预算管理计划监督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经费制度,及时制订资金分期使用计划,并由财务部门通过平台统一办理[5]。三是单纯依靠政府相关部门的资金来进行水利设置购置和维修,并不能满足需求,因此还应该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拓宽融资渠道,争取当地政府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等。四是政府部门要转变职能观念,强化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合理规划与布局,进一步提高各项资金的利用率,避免浪费现象的发生。
3.做好运行管理工作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要明确“建设是管理的开始,管理是建设的延续,管理是永恒的主题”这一工作方向,改变传统的“重建设,轻管理”观念。
(1)针对竣工项目,制定科学、可执行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主体的责任,确保权责不分离。应制定完善的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并明确相应的奖惩细则,在工程建设完成后要第一时间编制报告并申请上级部门核查验收,并且建设单位还需要另外准备一份经由工程甲乙双方签字确认的关于本次工程的完整资料备案。对于符合标准的优质工程进行奖励,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工程则要进行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
(2)拓宽筹资渠道,并针对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筹资标准,力求效益最大化。
(3)做好教育宣传工作,通过广播和电视让附近居民了解农田水利设施后期管理的重要性,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加深其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认识。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于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防止出现恶性人为破坏事件,鼓励当地居民积极举报肆意破坏水利工程的现象,并对破坏水利工程的居民进行批评教育。
(4)引进高素质的人才,对现有在岗人员通过访学、培训等方式提升其专业素质,使其在工作中可以熟练使用新技术。
(5)妥善保管水利工程的设计图纸、重要文件、施工记录等资料,确保在出现问题时可以追责到人。
(6)对原有灌溉渠道进行防渗处理,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三)加强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坚持以坡改梯和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积极推广以测土施肥为主要内容的土壤改良培肥工作,最主要的是提升土壤的肥力,增加出产。同时还需要整顿水库,排查风险点,提升抗洪能力,确保供水的稳定性。要强化保障能力建设,对建成的农田水利工程田间设施的配套工作不断完善,提升雨水利用率,还要进一步扩大有效灌溉面积。
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和使用期间的管理和维护也是实现我国农业创收、乡村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农田水利工程正常运作,农业才能得到良性发展。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实际运行效率偏低,管理维护情况复杂,因此需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改革原有运行机制,可以利用承包、租赁、转让等多种形式进行管理。在制定用水价格时要依据当地人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制定,切不可脱离实际。要做到“权责统一,人民满意”,在运行时要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保证当农田水利设施出现问题时有人可以及时处置,定时定期进行故障排查,避免在出现问题时才进行修理,已经造成损失。
(四)加强水利设施的养护与加固
水利设施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磨损,年久失修也是农业水利设施建设的突出问题,所以应该注重对于水利设施的定期维修和养护。加强对新型运行模式的研究可以有效预防水利设施出现裂缝、渗水等严重问题。为此可以组建专业的水利工程维修团队,能够定期对水利设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在运行中的维护还应该有严格的制度来进行约束,这也要求制定规范化的检修制度,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全面落实检修养护工作。除此之外,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群众能够明确对水利设备养护的重要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实现乡村振兴,进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关键,而要提升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实效,就需要立足实际,做好农田水利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与加强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我国乡村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因此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建设工程施工的难度较高,且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一些技术问题。这也就需要施工人员要认真对待每一个施工环节,层层严格把关,从项目编制到申请审批,从施工建设到后续交付使用,每一环节都要加强管理,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确保农村水利工程建设能够顺利完成,为促进乡村经济振兴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