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推进高职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思考
2022-11-23白月辉
白月辉
(通辽职业学院药学院 内蒙古通辽 028000)
高等职业教育在培养人才时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将服务作为宗旨,将就业作为其中的导向,为地方经济以及国家发展培养更多能够满足一线工作岗位需求的技能专业人才。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应当认真贯彻国家所提出的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相关精神,利用新模式、新设计、新思路建立药学专业实训基地,针对于教育实践课程进行改革,并且制定更加完善的药学专业职业技能测试标准。对于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做好深入的实践与探讨,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一、药学专业当中推进三教改革所具备的必要性——以药物检测技术课程为例
首先是保证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目前来看,人们开始进入到小康社会,但是药物安全问题却频繁的发生,比如齐二药事件、鱼腥草注射剂等等,药物安全问题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药物通常指的是对于人的机体生理、生化以及病理过程带来影响的物质,具备治疗、诊断、保健、预防和一些特殊用途的化学物质。从它的外观来看,我们难以判断其所具备的质量,所以需要通过可靠的检测方式才能了解其真正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坚持将药物质量作为第一原则,并根据国家所出台的相关标准,对于药物的生产流程以及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采用全程质量控制方式,做好元素管理工作,负责好药品全生命周期,不断地提高药品的安全治理能力和风险防控水平,这样才能为广大的人民群众提供一个放心、安全且具备可信任性的药品环节,避免发生各种的药品不安全事件,保证药品质量合格。作为当今研究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药品检测技术往往被用在药品研究之前,保证其有效性和安全性。药物检测技术课程当中所涉及到的内容,主要是要如何对药物进行质量检测以及做好质量控制,这也成为当前确保药物安全性、有效性的基础。因此可知,对于药物检测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成为当前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于该课程进行不断的探索,能够提高学生正确用药的意识,同时也能进一步的培养学生药品质量评价以及控制的相关技能,这样才能充分地保证药物质量安全。
其次,培养更多技能型、高素质的药学专业人才。药物检测技术课程作为当前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当中一项必修课,它具备极强的可操作性。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是从纸质书本出发完成教学指南,并且未能与实际的岗位责任相互联系,这就会导致学生无法快速的适应工作当中的就业情况。而如今,随着三教改革的推出与落实,高职院校的教师需要主动的创建全新的队伍,主动的编写活页工作记录教材,并且将实际工作所面临的各项问题,落实到教学当中来。比如针对药物技术检测课程,其作为实验和理论相结合的学科,如果教师只是重视对药物检验当中的理论知识进行教育,实验操作受到忽视,那么就会导致教师的综合能力,最终难以获得自己心仪的岗位。因为利用实验课程,可以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方法以及扎实的基本原理,能够促使学生能够将自己所接触到的理论知识,对于实践实验进行指导,并且帮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在无形之中具备严谨求实、科学认真的工作作风,保证具备相互合作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所具备的岗位适应能力,最终适应社会所提出的就业需求。
最后是满足医药行业发展相关要求。人类的健康直接与医药行业质量相互挂钩,因此如何保证自身得到高质量的发展,成为医药行业最主要的目标。为了快速的适应我国当前已经出现的主要矛盾所发生的变化,所以保证自身得到高质量发展,成为医药行业最主要的目标。为了快速的适应我国爆发出的社会主要矛盾带来的变化,保证医药行业得到高质量发展,在这时人们也提出若干的意见,其中一点就是夯实药物质量技术,成为当前最主要的建议。药物质量往往与病理的变化过程密切相关,药物检测技术课程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对于药物质量进行评估和控制。目前来看,社会上大多的药物专业毕业生未能深刻的了解药物质量评价、质量控制、质量检测等相关内容,所以需要通过合理的改革方式,确保学生对于药物质量检测技术进行深入的了解,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造力。将三教改革落实到药物检测技术课程当中可以培养出具备高素质的药物专业人才。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将药物检验作为基本的基础,将其与工作岗位更好地对接。业务服务是当前各医疗机构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确保患者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同时,也能够对于人民群众的健康提醒、维护,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并且积极地适应新形势,最终才能保证我国的医药行业当中的药物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下去。
二、三教改革背景之下关于高职院校药学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以《药物检测技术》课程为例
1.打造结构化、高水平的教师教学队伍
目前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当中教师结构相对不合理,学校当中的双师型教师少之又少,教师科学创新能力较为落后,校企之间存在较少的合作与沟通。与此同时,在当前职业院校任职教师教学当中,有着双证的教师人数较多,但是却未能具备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就会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整体情况,比如教师对于教法、教材、人才培养方式缺乏极高的协同能力,很多教师未能具备丰富的企业工作经历,甚至没有工作经历,未能深入的了解企业的工作内容。除此之外,这些院校当中缺乏学术骨干、拔尖人才,想要吸引具备高职、称高学历的专任教师,面对极大的困难。想要这些问题,就需要高职院校对于教师队伍进行不断的改革,组建一批结构化、高水平的教学创新团队,不断地提高教师所科研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教师,可以通过寒暑假的时间,自觉地到企业当中进行实习,并且参与岗位轮换工作。不仅自己的知识阅历,同时也能使原本的专业知识得到拓宽,建立规范、科学、系统、有效地师资队伍,确保教师队伍朝着整体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进一步的提高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和内涵,高职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聘请一些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专业人才,到职业教育院校当中担任教师,采用取长补短的方式,使自身更加完善,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目前来看,教师作为课堂建设当中的主体之一,想要打造一个高质量的教学课堂,那么就需要教师具备积极的教学理念。所以需要为教师提供教研室,使其可以在教学室当中进行讨论和学习,转变落后的、传统的理念,由此能够形成意见一致的全新教学理念,积极主动参与到专业素质培训当中来,这样才能保证教师对于整体性建设认知得以充分的提高。在当前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当将企业当中所制定的药物质量检测的标准和技术带到学生的面前,确保教学和生产处于一个同步的状态,对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丰富,提高自身所具备的教学水平,并且与企业进行合作。可以邀请一些药物生产企业的专业人员,参与到教材选择课程设计、教学评价等一系列工作当中,高职院校也需要与企业共同参与到教材开发、专业规定、实训实习等方面,加强企业和教学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保证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双师型队伍。教师也需要从岗位所展现出的动态出发,对于药物检测技术前沿进行密切的关注,使自身能够成为学生创业和就业当中的指路明灯。
2.为学生提供配备的信息化资源,编写活页工作手册式教材
工作手册作为当前企业对于各种工作岗位进行指导的书面教材,其所具备的内容包括工作标准和守则、企业简介、具体工作流程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工作手册能够快速的明确工作流程,了解企业情况,到工作当中来,并且不断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教材的作用是帮助学习者发展技能、增强知识,具备一些专业性、引导性作用。活页工作手册式教材的出现,就是将工作过程、知识和岗位典型任务作为其中的主要内容,其所提到的“活”指的是书页并不需要装订成册,可以随意地增加分和内容,保证内容具备动态化以及及时性,确保活页手册兼具了教材和工作手册两个部分的特点,不仅能够满足企业所提出的岗位对接需要,同时也能满足高职院校教学的相关需求,确保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时所涉及到的方案,与岗位出现一个相互适应的情况。
比如,在进行高职药学专业当中的《药物检测技术课程》的教学时,教师需要将工匠精神、职业标准等引入到教学当中,确保学生能够深刻地明白具备这些精神的含义,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具备优秀人才。对于课程整体设计进行优化,对于课程理论内容进行重构,不断地突出教学当中的难点知识和重点知识,从岗位技能、实际要求出发,与药学检测工作流程相互的结合,随后将企业当中的真实案例,转变成教材当中具备参考性的案例。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根据药品结业岗位具体的工作流程,将整个项目分成五个教学任务,分别是取样任务、鉴别任务、检查任务、测定含量任务、检验报告任务。从各个教学任务出发完成授课,将生产和教学更好地结合起来。不仅如此,教师也需要深刻的把握企业技术的更新情况,根据药物实际的流程,将其编写到活页式工作手册当中来,对于信息化资源进行配套开发,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学习资源,这样才能加快课程改革的速度,优化改革的效果。在编写教材过程中,应当将学与教充分地结合起来,最终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专业素质[1]。
3.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药物检测技术当中,其作为一门具备针对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本学科是在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等一系列的课程基础上进行拓宽的[2]。此时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药物的理化性质、结构内容、进行特点、生产工艺流程分析的原理以及所使用到的方法,确保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并且了解到对于药品质量进行控制的内在方法以及规律。因为其涉及庞大的知识体系,就会导致教师在教学时面对极大的困难。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主要是以教条式为主,这就会与实际工作存在相远的距离,最终难以确保学生对于药学学科所具备的实用性进行深刻的认识。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过于依赖教师,缺乏主观能动性,常常处于一个被动式学习情况。在考核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存在单一的评价指标,未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导致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难以告知教师,教师也无法积极主动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最终难以培养高素质人才。在这时,需要将线上线下相互结合,通过打造混合式路径,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进一步的拓宽。此时需要改变以教师作为主导的课堂灌输式教学形式,随后采用的是典型案例教学方式以及项目教学法等一系列的方式,对于课堂管理进行强化,做好过程监控工作,确保考核严格。教师需要从药物检测标准、操作规范出发,为学生录制微视频或者动画,学生可以通过课下的时间进行多次的观看和学习,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印象。与此同时,需要将制药行业的最新动态、评价情况以及课堂思政案例等,利用“学习通”或者“雨课堂”等一系列线上平台,对于这些内容进行全面的推广,确保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得以同步。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些辩论题,学生也能提高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频率,保证教师能够积极地了解学生所出现的思想动态,为学生选择更加满足其需要的教学方式。发挥互联网所具备的辅助作用,为学生上传更多的课程资源,打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以及学习环境。通过大力的推动混合式教学方式,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乐趣,同时也能使学生对于药物质量技术的敏感度得到充分的改善,帮助学生掌握更加扎实的技术水平[3]。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化了三教改革在高职药学专业教学中的融合深度,在此背景下,慕课、SPOC等线上教学课程的开设成为社会热议和推崇的高效手段之一,因此,为了适应当前药学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发展需求,教师应该灵活的将相关视频和案例上传至网络平台上,引导学生开始深层次的学习和研究。同时,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结合可以打破多方面的禁锢和限制,拔出教师教学理念的短板。另外,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尤其是线上研讨和作业板块的设置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力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进而在帮助他们巩固专业理论知识的时候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改革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三教改革的深入推进,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准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充分提高,并且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充分地满足企业的相关需求,为社会减轻更多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