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2022-11-23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18期

刘 薇

(吉林省洮南市自然资源局,吉林 白城 137100)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打造一个可满足土地资源管理需求的信息系统与管理体系,涵盖土地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社会服务三大模块,同时构建与之匹配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作为信息化实施的基础保障,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建设,而不仅仅是信息技术层面的建设,属于土地资源管理体系与信息化技术工程相结合的建设,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研究分析,以明确建设的目标、任务及对策。

1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1.1 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一是数据库建设,高速、大容量数据库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用于集中存储管理土地资源信息;二是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三是政务管理信息化,是指土地政务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省、市、县一体化管理体系;四是面向社会大众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土地资源信息利用价值的最大化;五是完善信息管理制度、体系、队伍等建设,以增强信息化建设后勤保障力度。

1.2 信息化建设的原则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涉及到技术与管理两个层面,一方面是管理系统工程,包括管理数据、管理业务、管理活动等;另一方面是信息技术工程,包括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在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需将以上两个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实现信息技术在土地资源管理中深度渗透、全面覆盖。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需注重以下两点:一是以土地资源管理实际需求为导向,深挖土地资源管理、决策、业务处理、信息服务的需求,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深化设计;二是统一规划部署,各级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在信息化建设中,统一规划部署,同步开展建设,最终实现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充分发挥整体效益,促进信息化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1.3 信息化建设任务

1.3.1 基础数据库

基础数据库整合了国土资源数据,作为土地资源管理的信息基础,涵盖了水文、地质、地球物理与化学等相关的基础数据与文件资料,还包括了矿产资源、土地利用、各级馆藏土地资源相关的文件资料等,也就是说将所有与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文件资料全面存储至基础数据库,成为土地资源管理数字化图书馆,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信息数据资源支撑。

1.3.2 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系统

该系统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融入基础测绘技术,提升了土地资源调查评价的质量。一是建立野外信息采集系统,采集土地调查信息,并进行信息处理;二是引进3S技术,基于基础数据库中的资源,建立遥感监测系统,对土地利用、土地环境等进行实时监测;三是建立技术管理机制,对收集的土地资源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实现管理的自动化与信息化。

1.3.3 土地政务管理系统

通过土地政务管理系统建设,规范政务行为。土地资源管理相关业务包括土地资源规划、地籍管理与测量、用地审批等,需建设自身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推进土地资源政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同时还需注重综合性政务管理系统的建设,整合土地资源管理的所有政务,覆盖信访、人事、财务、执法等各个层面。一是土地资源管理各个部门内部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基于政务管理系统开展工作,促进各部门的信息良好交互;二是办公网络与资源网络同步建设,同时完成公共信息网建设,面向公众提供土地资源管理信息;三是建立信息共享中心,构建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大共享格局。

1.3.4 信息化基础建设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基础包括了各层级土地资源管理部门的网络基础设施、信息标准、数据中心、信息共享、信息安全等众多内容,构建上下一体的土地资源管理信息网络,纵向连接土地资源管理内部系统,横向连接相关的政府部门与合作单位[1],组建工作网络,实现内部信息的互通互联。一是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与信息化软硬件设施,完善各级数据库建设,所有数据库基于互联网连接,整合数据库资源;二是深化设计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打造建设整体框架,为信息化建设统一部署提供指导;三是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水平,联合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等技术,为信息交互、共享,数据分析处理等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建立标准化体系,制定土地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标准与技术要求,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构建,加快信息化建设成果的落地速度。

2 推进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2.1 以管理需求为导向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要从实际需求及调动人员上入手,一方面加强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培养信息技术素养,增强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为信息化建设奠定人才基础;另一方面促进建设与应用之间的转化,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探寻信息化建设的不足,进行土地资源管理系统功能的持续改进与完善,并基于系统构建移动终端,用于土地资源管理室外业务[2],提高土地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2.2 持续深化信息化建设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持续性的工作,需跟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持续深化信息化建设,不能停留在浅显层面。而是以信息技术作用最大化发挥为方向,探索更为高效的信息技术解决方案,始终保持信息化建设的先进性。定期进行土地资源管理系统的技术升级与更新,积极融入高新技术,包括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等,促进土地资源管理工程与技术工程的深度融合。

2.3 破除信息壁垒

土地资源管理工作涉及大量的数据信息,由于不同土地资源管理部门之间存在信息孤岛,致使土地资源信息共享程度较差、数据标准不统一,不利于土地资源数据的开发利用,形成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阻碍。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首先要突破信息壁垒,构建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实现跨层级、跨区域的信息共享,甚至是与相关的政府机构进行办公系统的对接,提高土地资源信息的传输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大价值。

2.4 加强信息化安全管理

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系统基于互联网运行,受到网络不安全因素的威胁,同时系统使用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也会影响系统安全运行。因此,在信息化建设中除了进行信息化各个系统、基础设施、信息化管理制度的建设外,还需加强信息安全管理,构建完善的网络安全防御机制,避免系统遭受攻击,引发数据泄露与失真问题。在人员管理方面,注重信息安全知识培训,并采取轮岗制度、安全责任制度、登陆授权制度等,防止人为因素引发的数据安全问题。

3 结语

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背景下,土地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被提上了日程。由于土地资源管理工作面广、业务种类繁多,增加了信息化建设的复杂性。需要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从土地资源管理的实际出发,打造完善的基础数据库、各种类型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同时夯实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最佳的信息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