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香椿育苗技术初探

2022-11-23何春华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2期
关键词:香椿苗木种子

何春华

(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林木种苗管理工作站,云南 玉溪 653100)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数据,我国对于香椿类产品的消费量显著增加,每年在香椿产业上创造的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以2015年到2020年为例,香椿在市场层面上创造的经济效益每年都保持了3.7%-4.5%的增长速度。人们对于香椿的消费期待不断增多,各种类型的香椿产品进入到千家万户,对丰富人们的饮食结构,改善人们整体的生产生活幸福指数都有着重要作用。在我国传统历史当中,最早的香椿食用记录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由此我们在香椿食用上有着非常渊源的历史,对于如何进行香椿育苗等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经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动现代香椿产业的发展,怎样提升香椿育苗技术水平,都关系着我国香椿产业的发展进步,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本篇文章的分析当中,为了更好了解香椿育苗技术,从圃地选择、圃地准备、播种育苗、无性繁殖育苗、苗期管理和苗木出圃等方面切入进行了深层次介绍,这对于加快现代香椿种植技术的推广,对确保香椿产量的稳产增长都有着重要作用。

1.国家在香椿育苗技术层面的规范性文件出台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进程中,我国香椿产业不断加快,尤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极大释放了基层农村地区的发展建设潜力,各种类型的香椿种植合作社、企业等不断增多,每年以香椿为原材料的加工产量大量进入到市场,不仅非常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饮食消费需求,而且还帮助基层乡村地区很多剩余劳动力解决了再就业问题,香椿产业在凸显自身经济性的同时,也彰显了非常好的社会价值。但是,从宏观层面上看,我国各地在香椿种植上分布较为分散,各地在香椿种植影响因素等方面也存在着明显差异。为了更好推动我国香椿产业的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增加香椿种植主体的经济收益,让我国香椿产业更加符合市场层面的需要,在政府层面推动下,相关行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规程文件,包括《育苗技术规程》(GB/T 6001—1985)、《林木种子质量分级》(GB 7908—1999)、《林木种子检验规程》(GB2772—1999)、《林木种子贮藏》(GB 10016—1988)和《容器育苗技术规程》(DB13/T 937—2008)、《林木育苗技术规程》(DB53/T249—2008)、《主要造林树种苗木》(DB53/062—2006),这对于加快香椿育苗技术的规范化开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更有助于不同层面、范围当中香椿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

2.香椿圃地的选择

综合以往的生产种植经验来看,实际能够影响香椿生产种植的因素非常多。在香椿育苗上,需要尤为注重苗圃生产区域的选择,圃地对于后续的香椿管理、收成等都有着直接性的影响。一方面,香椿生产种植区域的选择一定要固定下来,不能每年都处于变动状态,这对于土壤结构的改良改善,提高香椿的生产种植成效都有着重要作用。在固定圃地的选择上,要确保处于交通便利的地区,现代化的生产种植产业,只有具备便利的运输条件,才能更好地与消费市场联系,才能在第一时间将产品运输到需要的地方。在地势的选择上,需要确保生产种植香椿的地方非常平坦,这对于后续采摘收获都非常有帮助,可以更好地使用各种设备,还需要具有充足的水源,能够定期进行浇灌,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排水设施,一旦遇到连阴雨天气,可以及时将低洼区域积累的水排除,避免对香椿根系等构成不利影响。对于地下水位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一般是要将香椿种植区域的地下水位控制在1.5米的范围内,土层厚度也一般不能低于50厘米,在土壤属性上要确保最好是微酸性至微碱性壤土。如果是选择临时性的圃地,通常是选择在山坡的中下部位置,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地形结构一般比较平缓,实际的土壤肥力比较大,而且便于取水等,更有助于香椿种植管理工作的开展。为了方便在农耕地区育苗作业,一般是选择具有非常好的排灌区域,这样能够有效应对多雨天气,可以确保香椿苗株的健康生长。还需要确保育苗区域具有非常好的肥力,这对于苗株的快速成长,对于减少后续大面积大批量施肥都有着显著作用,可以将用于香椿育苗的成本开支进行有效降低。

3.做好圃地的准备工作

为了确保香椿育苗工作的顺利进行,也为了满足香椿苗株的快速成长,需要对圃地给予足够的重视,按照行业相关标准要求,对圃地进行全面改善与优化,这样才能让苗株更加健康地生长起来。尤其是在现代香椿规模化种植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更加凸显了圃地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在圃地前期准备中,土壤处理是一个重要方面,需要组织专门技术人员对圃地基本情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根据获取到的数据信息科学性选择药剂消毒、熏蒸等方法做好深化处理,这样可以将圃地当中各种可能的危害性虫害等予以处理。为了满足香椿苗株生长的需要,必须要在圃地土壤当中添加适量的有机肥料,这对于改良土壤结构,对于满足香椿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都有着重要作用。

3.1 做好整地施肥工作

香椿育苗对于圃地的地形结构、土壤情况等都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在育苗作业正式开展前,需要进行全面彻底地整地,对选定的圃地区域进行翻耕、耙地、平整、镇压等,任何一个步骤都不能够缺失。在翻耕上,要做到深层次耕耘,仔细进行平整,将原有的各种杂草石块进行清除,确保人工施肥的均匀全面进行,最终达到地面平整土块碎小均衡的状态。在进行翻耕上,要坚持将耕和耙动态结合起来,及时平整、镇压。在土地的整理过程中要施基肥,要倾向于选择优质腐熟有机肥,肥料的施撒量控制在50000到70 000 kg/hm2、复合肥要控制在500到750 kg/hm2、尿素要控制在100到150 kg/hm2,对圃地的土壤要做好深翻,确保土壤和肥料能够深层均匀混合,要确保育苗区域的土粒细碎,整体表面上非常平整。

3.2 作床

该环节一般包括高床与平床两个方面。高床的苗床床面需要比步道高,高需要控制在15~20厘米,宽需要控制在1~1.5米,床间步道需要控制在20~30厘米,苗圃在选择上需要确保所在区域具有湿润的气候,能够获取到足够的水源,可以定期进行浇灌,而且地下水位比较高,这对于取水灌溉等都有着非常好的作用。在平床育苗地需要进行带状作业,在带间区域要留出步道,一般是控制在20~30厘米,在大苗进行培育上步道可以不用留出来,在地区的选择上一般是倾向于干旱的地方或者水源条件比较差,难以满足有效灌溉的苗圃。

3.3 轮作

最好是实行香椿与不同树种苗木的轮作或香椿苗木与绿肥、牧草、农作物的轮作,做到对圃地“养用结合”,对于更好地发挥苗圃作用,为香椿成长塑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空间。

4.播种育苗

4.1 采种

需要选择母树,在标准上需要满足树龄在20~30年之间,且树体非常高大,始终处于健康生长的状态,在蒴果彻底成熟,并且从绿色转变为黄褐色之后,可以进行采果取种。在进行采摘作业后,需要将果实全面摊开并进行晾晒,避免过度暴晒。在蒴果晾晒出现开裂并且种子散出去之后,将其中的杂质进行颠簸去除,最终放入到麻袋当中置于通风阴凉处晾干。在采收适龄香椿的种子时,当年不能采摘它的香椿芽。

4.2 种子处理

在对种子进行处理上,需要严格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第一,要确保选择的种子是当年刚刚采集的,将翅膜用水进行揉搓并去除,在此基础上选择质量分数为1%的甲醛溶液浸泡20分钟;第二,在完成浸泡后,需要使用40~50摄氏度的温水进行浸泡,浸泡的时间要控制在4小时,水种的比例要严格控制,一般以2∶1或者3∶1最为合适,需要确保搅拌的持续性进行;第三,在水温逐步降低到25摄氏度的时候,需要再进行一次搓洗,再将种子进行持续性浸泡,时间控制在15~20小时,在此基础上使用清水对种子进行清洗,确保种子的干净卫生;第四,在室内将种子全面摊开,所处的环境空间要确保足够通风,在将种子进行晾晒并且确保表面干后,使用湿毛巾将种子进行包裹,接下来就是进行催芽,要确保催芽所处的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第五,待30%的种子裂嘴露白后,将其与细沙按1∶1的比例混匀待用。

4.3 播种

在播种上一般包括两个阶段:春季播种与夏季播种。春季播种集中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中上旬开展,需要将已经出芽的种子和细沙进行充分地混匀,需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操作。然后是选择条播的方式进行播种,需要确保行距控制在20~30厘米之间,播种量要按照行业标准进行,控制在40~50 kg/hm2。在完成播种后需要细土覆盖,再使用稻草或者塑料膜做好覆盖工作。夏播通常是在5月上中旬时段开展,将已经出芽的种子和细沙进行均匀混合,严格按照1:1比例进行操作,在播种方式上选择条播或者撒播其中之一,实际的播种量要控制在50~60kg/hm2,在完成播种后需要使用细土进行覆盖,再选择稻草或者塑料薄膜做好覆盖工作。

5.无性繁殖育苗

5.1 硬枝扦插

硬枝扦插包含的步骤较为复杂,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是对穗条进行选择。三月时段,在2~3年的香椿母树上选择枝条,枝条需要足够健壮,直径需要控制在1.5厘米到2厘米之间。幼、壮年树上当年生长健壮、节间距离较短的主轴枝、从根部萌生的生长健壮的萌芽条。第二是对穗条进行修剪。在实际修剪上,需要将穗条的修剪长度控制在15~17厘米左右,最终形成插穗,下切口于芽基膨大处斜剪,上切口高出顶芽1cm,剪口要平滑。第三,对穗条的生根进行处理。插穗剪后将下切口浸入萘乙酸水溶液中,溶液的质量分数要严格控制,一般是将分数控制为0.02%,而需要将浸水的深度控制为3厘米,浸泡的时间也是一个关键性影响因素,一般控制在11~12小时。

5.2 萌蘖

萌蘖,是香椿的一个显著性特点,在强有力的生长时期容易出现丛状植株,在秋季落叶时段可以在母树的四周进行开沟,沟的深度要合理控制在20厘米左右,在靠近树干的地方可以比较浅,这样可以确保香椿萌发根蘖植株,在来年或者当年的秋天做好分株定植。与此同时,还需要在萌蘖坑当中施入一定量的肥料,配套性做好浇水工作,这对于来年促进根蘖的大批量萌发都有着重要作用。

6.苗期管理

6.1 遮荫

为了减少香椿在酷热时段的蒸发,可以在夏季等特殊时段搭设阴凉棚或者添置遮阳网,这对于香椿幼苗的成长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6.2 拆除覆盖物

对于幼苗的生长上,在确保出土率达到了60%以上后,需要对苗木上设置的覆盖物逐步进行清除。

6.3 肥水管理

喜湿怕涝是香椿的一个显著特点,需要对前期的肥水进行有效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灌溉作业上,需要落实适时、适量的原则,结合不同地段、时段需要,选择沟灌、喷灌等方法;其次,在排水作业上,雨季是非常关键的时段,排涝工作需要跟上;再次,在追肥作业上,应追磷酸二铵450kg/hm2,追肥后浇三四次水。

6.4 矮化壮苗

考虑到每年7到8月份天气气温偏高的实际情况,为了避免香椿幼苗出现徒长的现象,需要适当地进行人工干预。一般是将多效唑进行充分稀释,按照300到400的标准进行,以间隔15日为标准进行喷洒,这对于控制幼苗徒长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在矮化壮苗上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6.5 除草和松土

需要将香椿生长区域的杂草及时进行清理,坚持物理清除与化学清理相结合,落实除早、除小的基本原则。将除草与松土结合起来,力争为香椿营造最为适宜的生长环境。

6.6 间苗和定苗

当苗长出五六片叶时即可进行间苗,间苗2~4次,最后按株距15~20cm定苗。间苗要遵循间小留大、间密留稀、间劣留优的原则。

6.7 疏叶

要在8月中下旬摘去苗干基部的老叶,再疏去一部分复叶,以利于苗木通风透光,促进苗干的木质化。

6.8 病虫害防治

重点防治香椿白粉病、叶锈病、根腐病、小地老虎和黄刺蛾等病虫害。

7.苗木出圃

苗木出圃时要按照DB 51/T705—2007及云南省DB53/062—2006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检测、分级,不符合标准的不能出圃。

8.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是对香椿育苗方面的规范文件进行了介绍,剖析了香椿圃地的选择、准备等内容,充分认识了香椿育苗工作的复杂性,这对于新时期加快香椿育苗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市场层面香椿产品需求都有着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香椿苗木种子
香椿吃前要焯水
香椿鱼
苗木供求信息
香椿
桃种子
最新苗木行情
可怜的种子
最新苗木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