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形势下的高校护理教育教学创新
2022-11-23王晓林
王晓林
(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110)
随着医疗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护理人才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要求高校不断进行改革与调整,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与时俱进的护理人才。“互联网+”出自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主要是利用互联网、通信技术,将社会各行各业相互连接,从而形成的一种新经济形势[1]。国务院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探索信息教学服务模式,这也要求各大高校充分认识互联网对高校教学的影响,从教与学的角度入手,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一、“互联网+”概述
1.“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相融合,添加新的内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其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融合,还包括创新思维方式,突破传统模式的限制,采取“云+网+端”的结构体系,推动我国经济改革。其中的“+”不是简单的“1+1=2”,而是“1+1>2”,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互联网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推动产业转型与升级。在新时代下,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互联网可以开阔人们的视野,让人们通过网络了解到更多的信息,不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以及感兴趣的内容。互联网的开放性、即时性、高效性的特征,在教育中的应用,不仅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优化资源配置,更能够实现教育公平,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2]。
2.“互联网+”的特征
“互联网+”的特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①跨界融合:“+”代表着融合与变革,将两个领域的事物相互融合,从而创造新的模式;②积极创新:目前我国传统产业已经进入比较困难的局面,要想在新时代中焕发新的活力,就需要用互联网思维来寻求突破,勇于创新;③优化结构: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推动全世界的革命,因此让产业充满生机,不断重组、优化结构;④以人为本:创新需要人才的支持,因此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感受和需求;⑤开放生态: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因此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相互连接,有了更多的机会,可以获取到更多的信息,从而突破信息孤岛的束缚,获得更好的发展[3]。
二、“互联网+”在高校护理教育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
1.构建主义学习理论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自身认知结构发展的过程,是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下逐渐构建的认知体系,包括同化与顺应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指外来知识融入自身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从而强化个体的知识,是个体对环境的作用;而后者则是指个体根据自身认知体系创造出来新的知识,是指环境对个体的作用。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单向知识传播的过程,学生不是机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其认为学生的学习需要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共享学习经验,从而加速认知体系的构建;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并加强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可以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更好的方式。在传统教学中,高校教师很难因材施教,这主要是由于护理专业学生逐年增长,教师很难深入观察每一位学生,同时由于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教师无法准确评估学生的能力与特性,而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可以通过学习软件、在线平台来快速采集、储存、分析、统计相关数据反映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表现,从而为教师的评估提供有效的支持,分析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其作出客观地评估,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提高人才培养效率[5]。
2.混合学习理论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线学习模式快速发展,推动现代教育改革,同时也诞生了许多新的学习理论。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在线教育不受时间空间的束缚,更加高效便捷,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被动性,因此混合学习理论孕育而生。混合学习是指将传统学习模式与在线学习模式相结合的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混合学习理念的主要内涵包括以下几方面:①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由于在线教育的应用,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需要采取机械灌输式的方式,而是要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在线学习,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②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在线教育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个性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挑选想要观看的教学视频,从而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③提高学习效率:混合学习实际上就是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的有机融合,也就是采取更加高效的学习方法,将数字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教学效率。例如目前使用的“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等学习方式,在现在很多高校中都有广泛应用,符合“互联网+”的特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高校护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分析
1.教学形式单一
由于目前多数高校护理专业都采取班级授课制,通常以班级为基本单位进行统一授课,虽然这种方式有助于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的控制,但是该方法本质上是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教师因材施教,长期使用该方法,不但会让学生的思想僵化,甚至会影响实际教学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学生的特征,加强教学方式创新,从而提高实际教学效率。
2.教学方式创新不足
虽然互联网已经深入到高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而且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互联网给教育带来了积极影响,但是很多教师仍旧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在实际调查中,不到一半的教师使用过“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法。由此来看,虽然互联网对于现代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但是高校教师对于互联网教育的应用不足,没有坚持开展新型教学方法。教学方式的选择是根据教学目标确定的,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需要了解不同方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争取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教学技术滞后
我国对于教学技术的定义为:①教学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②教学技术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让理论指导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③教育技术包括方法、工具、技能等要素。多媒体教学是高校教育教学中最常见的教育技术,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但是在互联网时代中,该方法是不够充分的,因此需要教师充分了解新的信息知识,充分将互联网技术与教育技术相融合。
4.学生没有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不同个体有着不同的社会实践经验,因此也有着不同的观念和学习方法,学生通常会根据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很多教师在护理专业课程中采取的是讲解为主的教学方法,这样容易造成学生被动接受大量的知识,使得其没有深入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在课后,很多学生都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方法也比较单一,多在自习室中学习,效率低下。因此需要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5.学生学习积极性较低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高校教学管理不严,这就需要其具备较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意识。但是从实际来看,护理专业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不强,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很少向教师或同学提问,自主学习时也主要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创新能力较低。同时由于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中教师的管理严格,而高校教师管理较少,很多学生没有教师的指导,就无从下手,因此需要督促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并掌握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高校生活中自主学习。
四、“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护理教育教学创新策略
1.实现教与学的融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解新的知识占据了课堂中的绝大部分时间,师生交流时间少,学生的疑惑无法及时解答,导致教与学相脱节。而“互联网+”时代中,传统单向知识传递方式被打破,可以实现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互联网+”时代中,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学习,并注重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教师需要放手,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并加强教学监督,避免学生沉迷网络。例如在课前让学生自主观看慕课视频,并总结归纳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在课堂中提问,从而节省课堂时间,增加师生交流,提高教学效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会遇到新的问题,除了向教师提问之外,还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寻找相关文献资料,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互联网+”时代中,学生需要主动学习,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展开自我学习,从而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上课时能够主动提问,并与师生共同探讨,教师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与思路,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丰富其思维能力,提高教育教学效益。
2.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指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中,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教育教学中,教师的信息素养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创新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护理教学的实效性。在互联网中,信息量大且质量参差不齐,教师在教育资源的检索与利用中,需要充分鉴别,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筛选;同时教师还需要积极参与校内提供的各种培训活动,积极参与与其他学校的学术交流,从而掌握互联网教学的技能;最后教师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控制能力,需要认真学习慕课、微课等信息化教学模式,了解现代学生的兴趣与特点,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中,除了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之外,还可以采取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性格进行分组,从而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并通过小组共同完成作业,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给教学带来积极影响。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小组任务,让小组成员共同利用互联网来完成课题,并在完成各自的任务之后,对小组长进行汇报,然后由小组长来接受教师的考查。此外,还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多种新型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不直接讲述知识和技能,而是着重于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主动进行学习,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有效支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检索或者是发布相关问题,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互联网+”能够为小组探究提供支持,为学生个人的研究提供大量的资源,在独立完成任务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还可求助其他人。例如慕课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可以让学生在平台上相互交流问题,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五、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现代教育教学发生了较大的改变,高校教师需要根据护理专业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采取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并权衡互联网教育的利弊,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总体来说,“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护理专业需要加强教育教学创新,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模式,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