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生活,表达生活
——初中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的探索

2022-11-23付艳萍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生活化初中语文

付艳萍

(长春市九十中学 吉林长春 130021)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脱离生活实际,缺少真实的情感,导致作文质量不高。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教师应该重视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许多初中学生对写作比较恐惧,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生活积淀,所以作文教学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收集写作素材并提炼出其中的精华运用在写作中,从而写出更好的作文。

一、生活化作文教学概念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因此,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过程中应该以生活为本,正本清源、返璞归真是作文教学的关键。生活化作文教学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教师需要确立生活化作文教学目标,通过生活化作文教学逐渐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素材,可以写出更加具有生活气息的文章。同时,作文内容也应该生活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写作与生活经验相结合。最后,教师应该使用生活化教学方式,选择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投入写作教学中。

二、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学生对于写作存在抵触的情绪

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会发现许多学生对写作存在抵触情绪,学生不喜欢进行写作训练,写作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作文教学效率不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整个课堂教学氛围过于枯燥乏味,学生只学习一些相关的写作知识,但是并不能将这些知识进行梳理和总结,形成自己的写作素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被动,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作文内容造假,学生不愿意表达真情实感

目前,部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甚至会抄袭一些范文作为作文作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没有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写作,导致所写出的作文内容缺乏情感[1]。

三、初中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入改革,初中语文教学材料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在语文教学材料中收录了更多经典文学作品,如《春》《济南的冬天》等,这些文章旨意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写作缺乏兴趣,学生所表达的观点和文章的立意比较陈旧,写出的作文没有真情实感。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学生会对写作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初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教育部门也对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师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养。在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深入挖掘生活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突出学生地位,激发学生写作热情

作文内容是学生思想的具体表现,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限制学生的写作思路,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具体的模板框架进行写作,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学生的写作兴趣,导致学生对写作存在抵触情绪。在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将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想法更好地表达出来,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学生的写作热情,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比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作文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习能力,为学生设计不同深度、不同难度的作文题目和话题,要求学生提前收集与话题相关的写作素材,让学生自由设计基础的写作框架和写作思路。在课堂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对于话题的理解。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提前将收集的素材写下来,避免学生出现人云亦云的情况。

2.拓展课本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

教师在为学生分析和讲解教学材料内容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因此,教师在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积极拓展教学材料中的内容,使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内容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在实际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使学生可以将生活与学习相结合,在生活中促进学习,在学习中感受生活,从而真正发挥出生活化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在引导学生将教学材料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过程中,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在课堂中通过向学生的正向引导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学材料内容。比如,学生在学习《愚公移山》时,许多学生认为在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人,教师可以基于教学内容让学生分析在生活中是否有坚持劳动奉献的人。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生活,认识到生活中存在的美,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

3.教师主动引导学生感悟生活

教师在开展语文作文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从立意开展训练,让学生在写作时更好地感悟生活,从生活中选取写作素材。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细微地观察生活并进行总结,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呈现这些美。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从生活中的小事开始写,逐渐进行扩展训练,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4.作文教学内容生活化

在生活化作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将教学内容与生活相结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单元课文开展生活化教学,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设计写作教学环节前需要对教学材料进行全面、深刻的分析,结合每个单元背后的作文主题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拟定贴近实际生活的作文题目,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比如,在以“有感而发”这一主题开展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刚步入到新的学校、新的班级、接触新的环境等,通过这些显著的变化引导学生感受新的环境和新的生活。除此之外,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地拓展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开展生活化写作教学活动。单纯地依靠单元训练开展写作练习活动很难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等,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写作训练,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写作教学中。比如,以《背影》这篇课文为例,在讲授父亲爬过月台买橘子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相关的词句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进行联想,思考自己的父母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并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情景进行写作。

5.关注社会百态,拓宽认知视野

在人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场景具有较高的写作价值,比如一句暖心的问候、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一个感人的动作、一次意外的相遇等。初中阶段学生的日常生活场所基本就是学校和家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社会生活,关注生活百态,从而积累更多的生活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实地观察的方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布置《我能为祖国发展做什么》《环境污染谁的错?》《道路安全人人遵守》等相关的写作主题,鼓励学生可以根据作文主题进行观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收集大量的写作素材。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活动,结合当地的社会、经济、教育、环境等发展情况进行调查,从而积累写作素材。通过学生的调查结果,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个人感受,促使作文内容更加充实。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让学生及时积累自己的瞬间感悟,以便在写作过程中得以使用[3]。

6.进行日常生活实例作文指导,充实语文作文课程内容

语文是初中义务教育阶段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同时也是我国的母语,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重视语文教学。良好的写作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发展学生的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需要提高写作教学实效性。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生活中的实例开展教学,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写出的内容更加具有感情。比如,在开展以“真情”为主题的作为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真情相关的视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在观看后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和感悟。另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在课堂中说一说自己在家与父母之间的共处模式,或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件事情中让自己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在写作时融入更多感情,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果[4]。

例如,在进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一课的教学时,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先讲解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然后再为学生们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们利用课外的时间去翻看自己以前写过的日记、拍过的照片和视频等,然后对这些事物进行详细描写。老师需要提醒学生们不要着急地去进行写作,而是要进行深度的思考以后再下笔进行写作。老师在批改学生们作文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将学生们所刻画出来的对象进行掌握,找出学生们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和学生们共同去探究分析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再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及时地改正,从而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7.开展多样活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

作文并不是多种不同修辞手法的融合和华丽辞藻的堆积,而是一种真实地展现。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需要积极组织多样性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真实体验,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比如,学校可以系统化地创立文学社团,结合实际情况创办校刊校报,不定期地举办文学社团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投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感受美、发现美,从而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文素养。

8.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过程中,老师要对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让语文作文教学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目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多数课题模式仍以老师的讲解为主,学生们一直都处于被动的状态,老师讲解什么,学生们就学习什么,导致学生们参与兴趣不高,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单一化的语文作文教学模式很难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对作文写作的方法进行掌握,同时也不利于作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老师在开展作文活动的过程中,要结合教学的内容,灵活地对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进行运用。

例如,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课堂上,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将语文教材中的范文以视频的方式播放出来,在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有效地将作文中描写的情景呈现出来,让学生们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进而让学生们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9.以学生兴趣为教学导向,引导学生进行自由创作

兴趣是学生们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教师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老师要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结合日常生活比较感兴趣的事情进行写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丑小鸭》一课的时候,老师在讲解完课文的内容以后,有的学生们还是意犹未尽,这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们结合课文中的内容进行续写,让学生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在作文的世界里可以将自己的文笔释放出来。

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来源于生活,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应该离开生活。教师将生活化教育理念融入初中作为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产生更多的写作灵感。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开展生活化教学,通过生活化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细微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生活化初中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如何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如何有效提高中小学生的写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