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成语有个约会
——谈双减背景下小学成语深度学习策略

2022-11-23蒋越冬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成语小学生语文

蒋越冬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山霞中心小学 福建泉州 362100)

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髓,成语故事体现了我国从古至今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但是很多学生会将成语和普通词语进行混淆。双减背景下,为了帮助小学生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提高语言表述质量,教师要改进和优化课堂上的成语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帮助学生丰富成语储备,提升语文素养。

一、当前小学中年级成语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

1.缺乏重视,教学目标过于片面

语文教学中,尽管老师们能认识到成语在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将成语教学与词语教学相互混淆,很难掌握两者之间的区别点,亦有老师认为成语教学只是充当字词教学,阅读教学,习作教学中的辅助工具,还有老师为了省事只会采取一笔带过的成语教学措施,这样的教学手段使得成语教学只局限于理解层面上,很少让学生深刻地感悟到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底蕴。这种蜻蜓点水的做法并不符合“双减”政策和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这对后续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会产生不良影响,并且也难以使教师更好地完成成语教学目标[1]。

2.因循守旧,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当我们深入课堂后,会发现很多教师依旧按照传统化的教育理念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简单地解释各种成语的含义,学生只需要认真听、读、书写,背记就算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们每天做与成语相关的作业都是以抄写为主,或者让家长对其进行听写,让学生们做一些填空题,这种教学措施在短期内会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如果间隔时间过长,很容易出现“学得快,忘得也快”的迹象。机械化的死记硬背教学方法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不能真正地接触这些成语背后的语言文字魅力和文化意蕴,便失去了学好语文的积极性。

3.缺乏创新,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由于很多小学教师所采取的成语教学措施过于片面,缺乏创新性,所以学生们也缺乏对成语学习的重视,导致写错成语、用错成语、乱用成语的现象频发,成语学习效果令人堪忧。究其原因发现:部分学生不能够准确地把握相关成语的意思,难以理解成语中所表述的内容,教师很少将成语教学与文本教学、甚至与生活充分地结合起来,学生们很难达到知识迁移的学习效果[2]。

4.网络误导,理解运用产生歧义

在网络的世界里,很多网络广告中也会出现一些篡改成语的现象,这样会给认知水平差、身心发展不健全的小学生造成很大的误导;其次,网络语言缺乏内涵,严重制止了小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这些方面是非常值得相关教育工作者去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整改的。

二、成语在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成语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瑰宝和财富,需要中华儿女能够代代传承,这样才会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通过加强中年级小学生对成语知识的进一步研究和灵活运用能力,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审美情趣,让他们从学习成语的过程中产生更多无限的遐想和情感律动。小学期间学好成语知识还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日常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增强小学生的思维厚度,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写作方面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作文写作质量[3]。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关注成语教学与成语活动开发,不断地对其进行改进和优化达到深度学习,能够更好地发挥成语的作用,延伸成语魅力,提升学生汉语素养,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

三、双减背景下小学生成语深度学习策略

1.转变理念,赴成语应用之约

成语教学不能单靠翻译、书写默写就算简单地完成教师目标,这样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过于刻板,很难与双减政策中的内容向符合,教师可以设置以“用”为目标更改传统的成语教学理念。首先,正确区分成语与普通词组之间的差别点。小学所学的成语多数结构固定,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内容和形式上具有民族性,而普通四个字的词语是可以随意进行抽换的。比如,“任意挥霍”就可以改写成“随意挥霍”,在使用上存在差别,应注意区分。其次,将成语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知识的学习最终指向为表达的输出,成语的学习最终还是要应用于各种语言表达情境当中,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有灵活运用成语的水平,同时将成语教学与习作教学相结合,还能加深小学生对成语的理解程度和记忆效果,让他们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写作内容更加新颖,具有创新力。比如,当讲解《铁杵成针》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围绕“铁杵成针”这个成语扩写,也可以对故事进行改编,这样既提升了小学生的习作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帮助小学生深入地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和文化底蕴。然后:融入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中。通过开展“我是成语医生”教学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出生活中乱用成语的例子,组织全班学生一同找出成语中的错误之处,总结出正确的成语用法,真正做到会写会说会用成语。比如,让学生们总结有关于爱国的成语知识,有些学生就会总结出:精忠报国、舍身取义、挺身而出、义无反顾等成语知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列举一些诚信方面的成语知识,学生会说出“言而有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等成语,这样能更好地提升小学生正确理解并灵活运用成语知识的能力[4]。

2.趣味教学,赴成语灵动之约

语文课堂上开展成语教学课程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创新力,应摒弃以往传统单一的成语教学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表现欲强、求胜心强的特点,以趣味化的教学方式去调动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带给学生们更多学习成语的乐趣,点燃学生心中自主学习成语的火苗。

(1)小卡片,大用处

教师可以利用周末或者寒暑假让学生制作各种成语卡片,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成语游戏活动。如:玩“请你猜猜猜”游戏,让组内一名同学用肢体动作比划或是不出现成语字眼的语言,让组内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猜成语游戏活动,最终看在规定的时间内猜对的成语数量最多的就可以对其给予合适的奖励。通过开展猜成语游戏活动,能够更好地保持学生学好成语的动力,还可以将成语游戏转变成两者之间的较量,教师作为评委,看看这两名同学谁能够将“瞬息万变”“有恃无恐”“精妙绝伦”等成语意思翻译得更加准确,就将成语卡片送给获胜的同学,这样能够更好提升小学生成语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程度。

(2)成语世界,我出你填

为了使小学生在趣味化成语学习课堂上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开辟“成语世界”板块。先让每名学生出示一张不完整的成语卡片,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们填一填自己出的成语题完成挑战,再像小老师般帮挑战的同学批改点评。在双向的互动中,无论是出题者还是挑战者都兴趣盎然,这样的互动模式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完善成语学习过程,发挥了他们学习成语的主动性。

(3)亲子游戏,一起学

双减教育新政策的提出需要教师能够减少作业的数量,还要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在成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家长通过与学生完成成语互动游戏,达到对成语教学日积月累的巩固;还可以将这种亲子互动视频发送到网络学习平台或班级群中展现互动情景增强成语学习的兴趣。通过采取“你说我猜”“挖空填词”“表演猜成语”“成语接龙”等亲子游戏成语实践活动,能够促使成语教学的氛围更加浓烈,充满愉悦感。这期间,有些学生也会将在家所学的新成语带到班级中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拓展了成语知识的广度;而当他们在互动游戏中存在困惑时,家长也能及时解惑,并查找相关资料帮助理解成语,延伸了成语学习的深度[5]。

3.情景创设,赴成语意蕴之约

小学阶段的成语知识点背后蕴含着很多历史故事和传奇事件,小学生不仅要掌握好所学成语的真正含义,还要深度地挖掘这些四字成语背后的历史起源和历史故事,这样才会更好地帮助他们减轻成语知识学习的难度和困境。在课堂上深度还原不同成语的文化,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历史人物的思想和良好的品格,让他们从成语典故中更好地感悟做人的道理,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反省,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德育水平,在成语学习中达到自我教育的境界。这就需要教师可以通过采取成语情境措施,以此来引导学生们更好地沉浸在这片知识的世界当中。

4.课前开讲,说说成语故事

小学课本中会出现很多成语,如果没有去深入挖掘研究,对于所学成语只能是一知半解。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按照号数轮流站到台上开讲,找出本册中出现的成语,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灵活地运用的自己的语言去讲解。比如,课文出现的“从容不迫、局促不安”等成语故事,随机检测学生对各种成语背后故事的了解情况,这样的提前铺设有助于提升课堂成语的教学质量。

5.课中展示,走近成语人物

比如,当讲解《囊萤夜读》这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们播放有关于“囊萤夜读”的动画短片展示给学生们进行观看,在利用多媒体简述这个成语的具体出处,这样能够让学生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故这个成语故事背后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同时学生们会在观看完这个成语故事短片后,更好地了解到车胤尽管家境贫困,无法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但他通过将萤火虫装入口袋中夜晚继续读书,从而使他最终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这样深入走进人物,会带给学生们很多深刻的启发和教育,让学生们认识到刻苦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们充分地学到了无论做任何事都需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6]。

6.课后表演,了解成语内涵

比如,在学习“精卫填海,守株待兔”这些成语知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编排情景剧表演活动,让学生们分别来扮演这些成语故事中的角色,这样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语文创新能力,学生们也会在成语故事扮演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我国古代各种民间习俗和历史事件,同时让他们在此次成语活动中收获到更多的语文知识点和成语学习乐趣,从而有效地促进小学成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7.归类比较,赴成语形义之约

在成语的学习与运用中,我们不难发现:并非所有的成语都可以用游戏或者表演的形式出现、深化、巩固,还需要教师能够教授学生们学会将以往的成语知识量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归类,在分析比较中巩固字形、理解字义,更好地增强他们的成语知识记忆效果,从而具有灵活运用成语的能力。比如,教师可以按照汉语字典中的拼音排列顺序引导学生们积累和总结成语知识,也可以按照成语中的组合形式进行归类。比如,可以将“轰轰烈烈,斑斑点点,郁郁葱葱”等划分成一类”;还可以按照大写数字的形式进行归类。比如,“一帆风顺,三心二意,四面八方,五体投地,六神无主”等归为一类,抄写在固定的笔记本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成语中出现过各种动物的成语归纳成一类,比如“鸡犬不宁,狐假虎威,杀鸡儆猴”等;还可以让学生们将两者相反的成语搭配到一起进行归类,比如:将“见利忘义”与“舍生忘死”组合到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7]。在不断分析、比较、巩固、记忆、理解中,学生对于成语的字形字义掌握得更准确、更全面、更扎实,这样能够更好地彰显出成语教学给语文课堂所带来的无穷魅力。

结语

总的来说,要想在双减教育背景下更好地提升小学成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转变教师自身的成语教学观念,不断地丰富成语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让学生真正地感受体验到成语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以及学好成语的作用,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状态,也只有这样,才会使小学语文教师更加高效顺利地达到预期的成语目标,让成语真正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从口中蹦出,从笔尖流出,从心灵淌出。

猜你喜欢

成语小学生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拼成语
我是小学生
猜成语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非常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