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康乐香菇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2-11-23石桃霞甘肃省康乐县食用菌研究种植服务中心甘肃康乐73150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2年7期
关键词:装袋菌袋出菇

●石桃霞(甘肃省康乐县食用菌研究种植服务中心 甘肃 康乐 731500)

康乐县地处甘肃省中南部,辖5 镇10 乡,通过推广标准化香菇栽培种植技术,带动当地农户致富。到2020年末,当地8个乡镇19个村共建成约200个香菇生产棚,投放菌棒数量超过150万个,香菇生产数量超60 万千克,经济效益约400 万元,净收益超87 万元,其中本地自销、景古香菇产业园和外地销售产生效益分别为13.37万元、106.19 万元和119.06 万元。为进一步促进香菇种植成为康乐县强农富民产业,本文对香菇种植技术进行概述,并对常见的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总结。

1 品种选择

香菇是一种对温度较为敏感的食用菌,不同出菇类型的香菇品种生育期、商品性能等不同。如“申香215 香菇”“L808 香菇”是低温型香菇品种(出菇温度为5~15℃),虽然生育期长,但是菇体大、柄短、肉厚,商品性能好,种植后期的生物学效率高,可长季节栽培。“沪香F3 香菇”“沪香F2 香菇”是中低温型香菇品种(出菇温度为10~20℃),具有生育期短、出菇早、出菇集中、前期生长效率高等特点,可作为秋冬低温香菇栽培的主推品种。“238 香菇”“0912 香菇”是广温型香菇品种(出菇温度为8~28℃),具有生育期短、出菇早、产量高、菇体商品性能佳等特点,适合甘肃全年栽培,海拔高的地区可以越夏栽培。菇农可以根据实际的生产目的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香菇品种。

2 作畦消毒

根据菇场地形开沟作畦,畦长6~10 m,宽1.2~1.8 m,高0.1 m。畦面呈龟背状,畦间留出人行道和菌桶进水沟。若地势较高,可以作低畦,地势较低则需要作高畦或平畦。春季栽培制作菌袋时一般选择早春低温时进行,接种前必须对环境和操作人员手臂进行消毒,香菇接种大棚或培养室通过气雾熏蒸方式消毒,消毒剂可选用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粉,使用剂量为1~2 g/m3,接种室、培养室、床架等可用5%石灰水喷洒消毒,接种工具和人员可用75%酒精擦拭消毒。

3 制作菌袋

由于香菇体内没有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主要依靠菌袋内的木屑或木材中的纤维素、木质素转化为其菌丝细胞可吸收代谢的葡萄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因此香菇菌袋培养时一定要合理搭配培养基,为香菇丰产奠定基础。

3.1 准备材料

香菇缘基发育成子实体主要依靠培养基的氮源和糖,若培养基氮浓度过高,则不利于缘基发育。香菇不同生长阶段对培养基的碳氮比要求不同,菌体生长阶段为25∶1,子实体生长阶段为35∶1。

培养基材料为木屑(>6个月的陈木屑)、麸皮(新鲜、无结块、无霉变)、石膏、蔗糖。塑料袋的特点为薄厚均匀、保湿性能好、无微孔、拉力强,可选择宽、长、厚18 cm×55 cm×0.045 cm(中袋)或25 cm×55 cm×0.045 cm(大袋)的塑料袋。香菇菌种的选择标准为菌龄适宜、纯度高、无霉变气味、菌种的形态好。以100 袋配料来计算,需要干杂木屑175 kg、新鲜麦麸23 kg、石膏粉1 kg、蔗糖1 kg。

3.2 拌料

将所有原料称好重量后,先在拌料机内加入干杂木屑,然后倒入麸皮,搅拌均匀后再倒入石膏粉,充分搅拌,将蔗糖与适量水溶解,在搅拌机工作状态下倒入蔗糖水溶液,再翻动4~5次。搅拌过程中可以加入少量水,直至培养基的含水量在57%~60%,工作人员用手紧握培养料时能成团,松开即散,手掌内有少量水迹,但是指缝内无水珠[1]。

3.3 装袋

为提高装袋效率,一般为人工装袋,装袋标准为松紧适度,工作人员用手抓料时塑料袋不凹陷,一般中袋、大袋分别装料1.5 kg 和2 kg。装好后用扎口机直接扎紧,工作人员要检测袋子表面是否有微孔,若有微孔,则需要用胶带粘贴,以防漏气,合格的菌袋应无微孔,无漏气,无松软感。

3.4 灭菌处理

为防止培养料变质变酸,装袋当天需要进行高温灭菌。起火时要保障“两头猛、中间稳”,一般点火后大火猛烧,4~6 h 让锅内的温度迅速升到100℃,然后继续加热,保持温度不降温,一直持续20~24 h,最后大火猛烧30 min,再继续焖3~4 h 抢温出锅,出锅时温度一般为70℃,然后将菌袋快速转移到冷却室,待灭菌袋温度降到26~30℃时即可接种。

3.5 接种方法

接种室必须具备密闭条件,在使用前4 d 准备好接种工具,每个接种室可用硫黄点燃熏蒸。接种时需要选择当天温度最低的早上、晚上进行,每个接种室完成接种任务后需要清扫1次,保持环境卫生。接种时可以根据操作动作进行分工,主要包括取菌种、菌种打孔、点菌种、封口,因此可以4 人为一组进行接种,接种动作要迅速、准确,接种后以“井”字形堆放,每堆5 层或6 层。

4 发菌培养

4.1 生长要求

香菇孢子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2~26℃,其不耐高温,温度超过45℃ 60 min 时即可枯萎死亡。菌丝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2~26℃,低于10℃或高于30℃生长较差。菇木培养时含水量要求为35%~40%,袋装培养时的含水量在55%~60%为宜,培养环境的相对湿度控制在70%即可。香菇子实体一般在7~20℃形成,最适宜的温度为12~13℃。香菇子实体一旦形成,对环境温度要求的严格性也会下降,适当低温可以让子实体菌柄短、菌盖厚,香菇的商品性较好。子实体生长阶段的环境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0%左右。

4.2 分阶段培养

由于香菇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并结合其生长发育温度和环境要求,因此培养室内要暗光(一直到50 d),温度维持在20~25℃[2]。

接种1~6 d,培养室不需通风,工作人员也无须翻动菌袋。但由于此时菌袋的温度要低于培养室的环境温度,为保障菌丝生长,可将培养室温度提高到28℃,每天早、中、晚分别测温,控制好温度即可。

接种7~10 d,此时菌丝已经正常生长,吃料,培养第7 天进行翻堆,动作要轻柔,查看菌袋是否有发霉、感染情况,若发现小面积的绿霉菌感染,可以将菌袋放置到低温通风处隔离培养,若出现毛霉需要加强通风,一般2~3 d 后自行消失,个别菌袋杂菌较多时需要及时清理。第9 天再进行1次翻堆,翻堆动作要轻柔。此期间室内温度维持在25℃,每天早、中、晚各通风1次,每次30 min。

接种11~15 d,菌丝处于生长旺盛期,室内温度维持在25℃,做好通风换气工作,期间进行2次翻堆。第15 天可以进行第1次刺孔,每袋直接用牙签扎4~6个孔。

接种16~20 d,菌丝繁殖旺盛,室内温度降低至23℃,每天通风2次。

接种21~50 d,由于菌丝大量繁殖,菌种穴菌丝接连,袋内温度增高,可以进行第2次刺孔来增加袋内的氧气,每个穴用毛衣签扎6~8个孔,孔深度一般为3 cm 即可。一般到40 d 左右,菌袋温度升高明显,可以散堆降温。此期间一定要做好温度调整,环境温度为恒温控制。

接种50~65 d,此时菌袋表层已经产生疣状物,同时会分泌棕色物质,一般在接种后的第50天将遮 阳物去掉,给菌袋适量的光照,菌袋会加速成熟。由于香菇是一种耗气性真菌,因此菌袋发满后可以用打孔机对菌袋进行机械打孔,每个袋打孔数量为50~60个。

5 越夏管理

选择通风良好、干燥干净的环境搭建菇棚,如林间、窑洞、房屋前后。一般搭建室外3 层遮阳棚。菌袋以“井”字形排放,或直接放置在单排出菇架上,菌袋间距10 cm。夏季温度较高,夜晚要加强通风,以防袋内温度过高出现烧袋。袋内有黄色积水时要及时排出,这样可减少绿霉菌感染。

6 出菇管理

脱袋前为保障菌丝正常分解和养分积累,在脱袋前4 d,让菌袋的温度维持在28℃。菇蕾发生后,直接超过0.5~1 cm 时需要脱袋,留出8~12 朵菇体,摘除多余菇体。此时环境温度控制在8~18℃,相对湿度为90%。香菇直径为2 cm 时要做好通风工作,将湿度逐渐降到80%,再到75%,这样菌菇柄短,形态良好。待香菇菌盖直径为4.5~6 cm 时进行采收,采收后立即出售,切勿贮藏。

7 病虫害防治

7.1 木霉、红霉菌防治

木霉感染初期为白色,后逐渐呈灰白色直至黑色。菌袋开始发酵培养时,可加强通风进行清除,若感染面积较大,在菌袋表面撒少量石灰粉或喷洒5%石碳酸溶液即可[3]。红霉菌喜高温高湿,生长初期为灰白色,后期呈粉红色,20℃以下生长缓慢。若发病严重,可通过降低培养环境温度进行控制,也可在配料中添加50%多菌灵,用量占料量的0.1%即可。菌袋培养时若出现少量感染,可在表面撒少量石灰粉灭菌。

7.2 虫害防治

菌丝生长期间若出现菌虱、菇蝇蚊、跳虫、红蜘蛛等虫害,可以喷洒克螨特500 倍液,子实体生长期可以喷洒40%敌敌畏1500 倍液或2%甲醛溶液。

8 总结

香菇种植前必须做好装袋消毒工作,栽植期间做好温湿度、通风控制工作,这样可获得商品性较好的香菇。栽植期间还需要做好杂菌清除和虫害防治工作,促进香菇绿色高产栽植。

猜你喜欢

装袋菌袋出菇
一种PLC控制的两工位自动装袋装置设计
河南省食用菌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到宜阳县指导香菇生产
菇农装袋忙
杏鲍菇出菇实践操作技术浅析
牡丹江地区地栽黑木耳废弃菌袋回收利用现状及对策
4UJ-1400马铃薯捡拾机的研制
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需把“五关”
香菇松木屑“暴发式”出菇栽培技术
香菇新品种秋香607
固定菌袋插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