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习学和智慧学①

2022-11-23顾明远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22年16期
关键词:动机智慧思维

顾明远

这次到江苏江阴和张家港参加两个会议,一个是在江阴召开的学习学研讨会,一个是在张家港召开的智慧学研讨会,真是巧合。学习学和智慧学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不能分开。学习学是研究如何学习的,智慧学是研究怎样获得智慧的。学习是过程,智慧是目的。学习的目的就是长知识、增智慧,要想获得智慧就需要学习。因此,两者分不开。但是不是所有学习都能增长智慧呢?不见得。那种死记硬背,不联系实际的学习,可能把孩子学呆了。毛泽东曾批评旧式的教育“书越读越蠢”,就是这个道理。怎样使学习增长智慧,这就是学习学的任务,也是教育学、智慧学的任务。中小学生学习离不开教师,因此也是教师的任务;中小学生离不开家庭,因此也是家长的任务。所以大家都要来研讨学习学。家长都希望孩子很聪明,教师都希望学生增长智慧,所以大家都应该来学习智慧学。

怎样的学习才能增长智慧?我没有研究,主要听各位代表的意见和经验,因此你们是研究者、实践者。我只是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凭我的经验谈一点体会,不一定正确,供大家讨论。

首先,要把学习的主体搞清楚。学习的主体是谁?毫无疑问是学生。但是学生学习又是在教学过程中,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那么,学生在教学中是不是主体?有些教师就犹豫起来。教师要起主导作用,教师要讲解教材,于是就把学生应有的地位忘记了。就像唱戏的,如果不管听众听不听,自顾自唱戏,陶醉于自己的艺术,这叫孤芳自赏,不能叫演出。演出是要让听众欣赏的。演戏的主角是演员,但整个演出的主体却是听众。教师和演员不同,演员可以孤芳自赏,一个人在家里自唱自乐,却不会有哪一位教师在家里自教自乐的,教师总是和学生在一起。教就是为了让学生学,因此,不能忘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就在于教师要钻研教材,钻研学生,设计教学,优化教学过程,其中包括启发学生的主体性,引导他们饶有兴趣地、正确地学习。

其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学习之母,是学习的动力,或者叫作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有两种:一种叫外部动机,一种叫内部动机。各种外部的压力和奖励都能产生外部动力,但这种动机是不能持久的,压力取消了,或者压力往往会产生反压力,学习的动力就会消失;奖励得到了,或者因为得不到奖励,动力也会消失。内部动机是对学习本身的兴趣,出自内心的需要,才是长久的。当然有时外部动机也能转化为内部动机,例如,学生本来不爱写作文,但偶然一次作文受到教师的好评和鼓励,激发了他的兴趣,他便喜欢起作文来了。因此,兴趣才是学生持久学习的内部动力。如果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不感兴趣,他就不可能去学习它和钻研它;如果他对它发生了兴趣,他就会想方设法去探究它。

那么,兴趣从何而来?一是来自儿童的天性,儿童生来就有好奇心。孩子从会说话开始就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新鲜感,总想问一个为什么。随着知识的增长,问题会更多。教师就要积极引导,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二是来自活动。在儿童的活动中会产生很多疑问,总想寻求答案。所以教师要组织学生活动,来激活他的思维,提高他的兴趣。课堂教学中如果只有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学生没有活动,思维激活不起来,学生对学习就会缺乏兴趣。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往往与我们教育不得法有关,同时,师生关系如果不好,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方法千千万,很难说哪种方法好,哪种方法坏,问题在于是否运用得法。好的方法总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通过思维才能增长智慧。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学习而不思考,学习的知识就不能理解透彻,就不能举一反三。因此,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是学习学应该研究的问题,也是智慧学应该研究的问题。

学习是一种积极紧张的脑力活动。学习的时候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会引起紧张繁忙的活动。神经细胞要对新的信息加以识别,引起联想,从旧的贮存着的信息中迅速地检索,看有没有类似的信息,并加以比较、分析、综合、归纳,把新的信息与旧的有关信息相联系,思索它们之间的关系等,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思维活动。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必然会产生矛盾,从而引起不少疑问。因此在学习中提出问题,是积极思维的结果。学问学问,就是学习一定要问,问了才能有学习。我曾经说过,不会提问的学生不能算是好学生。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启发式教学不能理解为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回答,更重要的是去启发学生思考而后提出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一改过去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过去我们往往把现存的结论告诉学生,学生记住了这些结论就算掌握了知识。这只是死知识,不是活知识。活的知识应该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怎样流过来的,还将流到哪里去。也就是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思考知识未来的发展。科学的发现和发明,一方面要靠知识的积累;另一方面要靠对原有知识的质疑,指出它的不足的谬误并加以纠正,科学才能向前发展。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就要在平时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这就需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我们在课堂上“满堂灌”,在课下又布置了许多作业,让学生用什么时间去思考?因此,要减轻课业负担。让学生有时间思考,有时间去广泛学习其他知识。知识面拓宽了,思路打开了,自然就会提出更多的问题。

最后,重视非智力素养的培养。非智力素养和智慧是有密切联系的。思想品德高尚,性格开朗,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学习执着,就能产生智慧。一个心胸狭窄,自我封闭,或者见异思迁,缺乏毅力的人,很难成为大智大勇的人。

去年看到有关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报道,使我感触万分。报纸上是这样报道的,摘要如下。法新社芝加哥10月6日电:保罗·劳特布尔对他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感到意外,尽管几年来人们一直认为他理应得到这份荣誉。他在办公室对记者说:“我感到意外。这始终是个意外,即使人们可能有时会说,他们认为这项成就理应得到这样的承认。当这份承认真的到来时,这始终是一个意外。”又说,“许多方面还在继续改进,这些改进使磁共振成像成为一个更为有效的医学诊断工具。”

据路透社报道,另一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彼得·曼斯菲尔德从妻子那里得到了获奖消息,他竟以为这只是个玩笑。他对记者说:“我根本没有想到这些事。如果有人说你获得了诺贝尔奖,那么90%的人都会说:‘哦,算了吧,去蒙别人吧。’”

猜你喜欢

动机智慧思维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形而上学经验还是否可能——试论否定辩证法的思辨动机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动机比能力重要
凶手的动机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