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2022-11-23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实验小学杨秀丽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实验小学 杨秀丽
为了实现新课改目标,教师应关注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解决问题的教育目标入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化提问教学手段。用以训练学生的语文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切实培养其语文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和灵活解题能力,使学生对语文学习能有更明确的方向,弥补自身的不足。
一、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价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极为重要,主要拥有两方面的价值。一是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关心的重点问题是自身的教学设计能否让学生接受,而学生在知识学习中要有自己的思维,真正做到了解教学内容中所要传达的意义,而并非单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课堂提问则能辅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学生可根据自己遇到的问题随时提问,避免使积累的问题逐渐增多,不利于之后的学习,或者依照对全文的把握情况,提出不同的看法或意见,教师也能带着问题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好的了解。在提问的环境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会更加流畅,也能让教师明晰学生对本课教学要点的掌握情况,便于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二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针对教学内容提出详细问题,可能是语句的含义、文章的中心思想、分段等层面,但有些问题不适合构建高效课堂。此时便需要教师掌握提问的要领,在教学设计中布置有效提问,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的易错点、难点等安排问题。不但帮助学生纠正了错误,也让学生顺利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二、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应用中的策略
(一)依照文章内容,布置带有顺序和重点不同的问题
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应当按照文章中的内容,根据一定顺序安排问题,而文章的核心便是提问中需要布置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应具有引导性,可以让学生产生深度思考,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对问题和文章的了解更为透彻。当教师提出问题后,还要留心观察学生的动态情况,把握其思维方向,主动顺应这一方向对学生进行指导、点拨,发挥出问题的启示性与教师自身的指导作用,不仅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价值,使其在学习中更具能动性与内驱力,也能辅助师生共同完成既定教学目标。
例如,在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十六节《田忌赛马》中,本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把握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性格、情感等,了解故事的几个要素,体会孙膑解决问题时利用的科学方法。由于本文具有明显的故事连贯性,教师便要根据故事讲述的顺序布置问题,帮助学生顺利解决初读、再读中产生的问题,为之后的教学夯实基础。在教学前期阶段中,教师可让学生边读边划出与人物相关的重要词语,在之后的讲解中可依照学生划出的词语提出相关问题,使学生能对故事构成清楚的框架体系;或者划出描写本文人物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在读这些句子的同时,讨论在对人物描写中能体会到什么,为之后引导性问题的提出埋下伏笔。在这一条件下,教师可提出带有文章中心要素指向性的问题,例如:“孙膑发现马匹有哪些特点?”“孙膑如何为田忌谋划赢了齐威王?”“赛马中孙膑体现了何种谋略?”“为何这种好方法田忌和齐威王想不到?”这类可以映射出本文重点内容,且带有启发性、顺序性的问题,可让学生自行解决在阅读时契合于宏观上存在疑难点的疑问,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度剖析文章的内涵,既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让学生将文章的思想层面内化于心。
(二)适时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中培养语文素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师侧重于将知识快速地传递至学生,但在此期间学生会缺少足够的思考空间,语文综合实力的提升较为有限。为此,教师要依照实际教学情况,在对学生提问之时抓住设问的时机,在学生思考中出现阻碍之时,使提问成为帮助学生跨越“拦路虎”的“助推器”,使学生对本课知识有深入理解,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中占据主动地位。
例如,在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节《穷人》中,本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透过心理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主角善良的品格,懂得以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的行文手段。通过对教学内容分析可知,本文的文体是一篇小说,教师便可在设计问题时基于这一点直接从宏观角度,在学生初读环节中提出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中找到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关键信息,问题如:“这篇小说讲述了怎样的故事?”“本文关于环境描写的语言有何种特征?”“桑娜面对此情此景,其内心有哪些感觉?”“通读全文后,‘穷人’指的是文中出现的哪些人物?”等。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设计的这些问题除了要关注文章整体以外,也要基于文中最具吸引力的故事线,以线带面地按照读者对文章的期待方式,使学生也能带有好奇心、求知欲理顺故事情节。在角色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形象,逐步靠近本文中心内容。当学生通过多次阅读和教师的引导对文章有更为清楚的认识后,可提问学生对某个角色的看法、可以从某个人物中得到哪些启示、能学习到怎样的品质、在今后的生活中应当怎样做等。这种方式可以令学生对人物特征有更鲜明的认识,了解角色在文中的作用,进而对学生在精神层面上产生影响。
(三)采用情境联想提问的模式,高效导入问题
情境创设是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可将其融合于问题情境,以情境导入问题,用以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引发兴趣。如果遇到了学生较为熟悉的内容,教师便可创设这种情境,使学生结合自身经历产生思考;若遇到了较为陌生的内容,可考虑先对其进行转化,之后再使各个内容产生联系。
例如,在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第一单元第三节《荷花》中,本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找到生动、优美的语句,联系生活和观察画面产生联想,体会自然的神奇和美妙,引发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在教学导入阶段,教师可直接提出问题,如:“大家在生活中见过荷花吗?荷花有哪些特点?对荷花有怎样的印象?”等。此类问题可以将学生的思绪直接带到联想现实中的荷花,对即将学习的文章产生基础认知。初读之前,为了衔接教学导入的内容,可设计这类问题:“荷花生长在何处?在什么时节开放?文中是否介绍了这些内容”等,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文章,循序渐进地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情境联想式提问方法的应用,可以辅助学生在教学初期对文章形成初步印象,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发散思维,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课堂提问是师生之间产生高效互动的重要渠道,及时、有效的提问对提高学生的理解力、知识运用技能等均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应意识到开展课堂提问的重要性,通过安排带顺序和重点的问题、抓住问题提出的时机、采用情境联想提问法等,力求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进而使学生获得长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