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段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思维
2022-11-23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黄坑乡三坑小学钟隆春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黄坑乡三坑小学 钟隆春
在新的教育背景下,为了满足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新课改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需要各层级教育工作者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课程的改革与优化,尽可能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同时受“双减”政策的影响,教师更需要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通过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满足新课改及“双减”政策的工作要求。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课程教学的参与度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水平和认知水平较低,无法积极有效地参与各项教学活动,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帮助学生实现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鉴于低年级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中受自身兴趣的影响较大,教师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其摆在课程改革和创新的首位,先提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再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自身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为了提升学生对分数的理解,教师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时,可以从图片和视频两个角度入手,利用直观且具有趣味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第91页“做一做”中第2部分的内容时,可以利用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引导学生有效地认识分数。例如,在分数的大小方面,教师可以在图片资源中准备两个等大的圆形,然后按照所需要的分数,对该圆进行切分,将该分数的部分用阴影或其他颜色进行表示。然后教师可以以此做出多个不同分数的饼状图,再引导学生借助直观的展示去认识和理解分数之间比大小的规律,从而加深理解。此外,教师也可以从视频的角度进行思考,借助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向学生阐释分数的含义;还可尝试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事物入手,按照课程教学的需求,对其进行切分,从而实现课程教学实效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以苹果为切分的对象,按照切分后苹果的体积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实现课程教学实效的提升。
二、突出学生主体,提升学生数学课程学习实效
无论学生处于哪个学习阶段,其始终是课程学习的主体,教师唯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效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课程知识的探索和学习,才能从根本上提升课程的教学实效。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重视,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自身的思考能力,进而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课程教学的内容,在实际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挖掘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完成课程知识的理解。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可先依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明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长+宽)×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4”,然后再导入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例如,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学校操场的长为400米,宽为200米,小明今天跑了两圈,一共跑了多少米?”或者“学校打算给校园中的花园围上彩旗,已知学校的花园为长方形,且花园的长为20米,宽为10米,那么学校需要多少米的彩旗才能将花园围起来?”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不仅可以实现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还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间接助力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生成。
三、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从而实现自身思维水平的提升,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工作中,为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效果,小学数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促进自身思辨能力的成长,为学生之后创新思维的培养和提升创造有利的条件。以小学数学课程“多位数乘一位数”为例,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数学习题“每个学生发6本练习册,三年级(一)班有32名学生,一共要发多少本练习册”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对学生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相近。再根据实际教学的需求,为每个学生设置具体的角色,如小组长、数学问题分析人员、数学列式计算人员以及数学问题求解过程检查人员,布置具体的工作任务,有效完成数学问题的求解,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教师必须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每一个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课程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借助学生之间的讨论,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四、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结构
教学模式的创新能给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效的提升提供极大的助力。在小学数学课程实践教学工作中,数学教师应当基于各种先进的教学理论,有效融入各种教育技术,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有效优化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结构。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例,为了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加强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将基本课程内容的讲解融入微课教学资源中,然后借助QQ、微信公众号等路径,推送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利用课下的时间进行观看,有效提升学生课程预习和学习的效果。而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开展教学活动,进行课程内容的学习。
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倍数”中,为了实现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师在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时,可以立足于教材中的教学资源,将教材第50页的内容以微视频的方式推送给学生。教师需要基于学生对“倍”的理解,适当地融入不同的教学元素,如图片、音乐等,利用这些课外的元素增强短视频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缺乏教师监督和引导的环境下,也能有效地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为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也可以适当地在微视频中增加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通过对‘倍数’的学习,你还发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倍’的关系,试举几例。”这样教师不仅可以将更多的教学资源推送给学生,还能尽可能地提升不同教学资源的作用和价值。然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学生课程学习的需求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例如,可以将数学游戏引入课程教学,先准备好一定数量的不同颜色的球,再拿出不同数量的两种球,让学生根据教师拿出的球的情况,说明其中存在的倍数关系。学生回答正确,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肯定,学生回答错误,教师除了及时纠正之外,也可以适当地给予学生一些趣味性的惩罚,提升游戏的趣味性。借助课上教学活动与课下教学活动的结合,促进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培养。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实效的提升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和影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视,要能从激发学生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教学模式创新等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全面实现小学数学课程的改革和优化,真正实现数学课程教学实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