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四史”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2022-11-23胡小京
胡小京
(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南宁 530001)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33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先进文化。红色文化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程,历久弥新,是鲜活的历史教材,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同根同源的文化根源和基因传承,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支撑,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内在的文化认同和心理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将红色文化融入“四史”教育,促使“四史”教育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其丰富的内涵和功能可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一、红色文化是“四史”教育的源头活水
2014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2]红色文化是“四史”教育的宝贵资源和生动教材,将其融入“四史”教育,对于弘扬红色文化精神的时代内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四个自信、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特殊的时代价值和意义,使之真正成为“四史”教育的源头活水。
(一)红色文化凝聚了革命精神与革命智慧
红色文化根植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其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成分。红色文化的产生,在于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寻求救国之道的探索和追求。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受列强的欺凌和压迫,中国传统文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益受到国内先进知识分子的审视和革新。为探索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出路,中国各阶层历经地主阶级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自强”,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变法维新”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再到先进知识分子掀起的旨在改造国民性的新文化运动,试图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思想层面等各方面探索救国救民的成功道路。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为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先驱者学习、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在革命斗争的实践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积极探索,领导中国革命逐步走向胜利。红色文化正是基于这一伟大的革命历史进程中酝酿、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其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革命精神与革命智慧,推动着中华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与时俱进的转变,逐步形成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时代性的先进文化。
(二)红色文化是激发民族觉醒的时代强音
五四运动的爆发,激发了红色文化在中国的兴起与传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五四运动以全民族的行动激发了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改变了以往只有觉悟的革命者而缺少觉醒的人民大众的斗争状况,实现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全面觉醒”。[3]自建党之初,中国共产党就确立了“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的纲领,重视发展各民族党员以开展革命工作,提出“凡承认本党党纲和政策,并愿成为忠实的党员者,经党员一人介绍,不分性别,不分国籍,①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件中,“不分国籍”译为“不分民族”。均可接收为党员”[4]3。革命时期,各少数民族涌现了诸多先进分子和党员代表,如水族的邓恩铭、土家族的向警予、回族的郭隆真和马骏、白族的张伯简、蒙古族的荣耀先等优秀青年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些少数民族青年党员,他们在学校里受到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熏陶,或直接参加了五四爱国运动,接受了民主革命思想,并将这些新思想、新观念带回家乡,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迅速地在民族地区传播,把革命的火种播撒到广阔的中华大地上,促进了少数民族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结合。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少数民族人民充分认识到,要想获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必须坚定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自九一八事变后,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高涨。1935 年,已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中共党员田汉,所作《义勇军进行曲》,呼吁“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成为唤醒中华各族人民觉醒的时代强音。
(三)红色文化是促进民族团结的宝贵资源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即在民族问题上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号召各民族联合起来为建立统一的民主主义国家而奋斗,吸纳各民族先进分子为共产党员,并积极在民族地区筹建党组织,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由大中城市到各民族地区的传播,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在各民族地区遍地开花的有利局面。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党员和民族地区成立的党组织,借助创办刊物、发表演讲、开办讲座等形式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革命精神,一方面动员民族地区人民群众参与革命运动,另一方面推进少数民族党员干部的培养。在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族群众进行革命斗争,随着大小十余块革命根据地的相继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政策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实践。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帮助壮族、瑶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建立革命政权,一方面积极宣传民族政策,借助标语、口号、对联等多种方式传达民族政策。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真正被各少数民族同胞理解和认同,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才得以顺利通过华南、西南、西北地区等10 余省的苗、瑶、布依、壮、彝、羌、回、裕固、藏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区。长征是播种机,传播了党的民族政策,激发了各民族的凝聚力,推动了各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意识。
二、红色文化融入“四史”教育的时代优势
将红色文化融入“四史”教育,能够生动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内涵与制度优势,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巩固各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
(一)红色文化彰显时代内涵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以两大历史任务为使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结合中国的国情,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寻求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红色文化也随之在各民族地区生根壮大。如邓小平、雷经天、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广西领导发动了百色起义,成立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个民族地区革命根据地。抗战时期,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引导下,各民族地区群众纷纷加入抗敌斗争。如海南黎、苗民众积极参与的“琼崖抗日独立队”等抵抗日军侵略的英勇事迹,使红色文化与各民族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红色文化已将革命时期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航天精神等中国精神内化其中,成为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的源源不断的精神供给。
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道路,用历史实践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红色文化作为先进的思想文化,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程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有效解答了“四史”教育的时代命题,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5]27红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国数千年来民族融合的文化传承,浸润和滋养着中华儿女的情感所系与心灵归属,尤其是在国家危亡与民族复兴的特殊历史时期,红色文化有机地将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进行了链接,促进了各民族同胞的文化认同、民族认同。
(二)红色文化展现制度优势
各民族地区涌现的红色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同根同源的见证,推动各民族地区民俗文化与红色文化的教育,既是对各民族文化传承方式的创新发展,也是促进各民族文化认同的有效路径。“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6]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度体系,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邓小平指出:“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7]25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将红色先进文化用于解决民族问题的制度保障,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举,是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上,尤为重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使民族地区的发展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19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7 年来,民族地区累计减贫2500 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1%下降到4%。”[8]这些显著的发展变化增强了中国各民族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三、红色文化融入“四史”教育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19红色文化不仅是革命时期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砥砺强国之志,凝聚复兴力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动力。在新发展阶段,既须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又须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1]32。各地区各部门须因地制宜将红色文化融入“四史”教育,促进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传承,以文化促经济发展,以文化促民族团结。
(一)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结合
推动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在红色旅游中红色基因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红色文化是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教育的宝贵资源。在挖掘红色文化与发展多种旅游相结合的战略上,各地区纷纷倡导“红”“古”“绿”相结合的新型旅游,实现优势互补,挖掘红色旅游的文化内涵,发展红色旅游的时代意义。同时,红色文化还可拓展红色旅游产业辐射宽度和资源聚集深度,实现区域间红色文化资源互补,加强区域协同发展。例如,地处华南地区的广西积极与西南地区的贵州、云南等地建立更多合作交流机制,发挥三地旅游资源优势地位,在区域合作上“构建资源共享、旅游线路对接、游客互送、市场互动、资金互助、效益共赢等机制,实施区域旅游业大联动战略,创新发展跨省域、无障碍的区域红色文化旅游协作区”[9]16。
(二)红色文化与学校教育的整合
红色文化作为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和宣传媒介,是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素材,它所蕴藏的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的精神内涵,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凝聚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地方各级院校应积极整合红色资源,打造“四史”教育的教育资源体系,注重将红色文化以百姓便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方式去拓展,如可将民族文化与红色文化教育宣传相结合,特别是针对各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学生,推进构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高校作为教学与科研的阵地,应积极参与思政课程研究与社会服务建设,在校园中定期开展红色文化展览、红色故事宣讲、红色文化入校园等主题活动,发挥红色文化的感召力、影响力;同时,在教育教学形式上,可利用学生假期实践,组织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的实践教学,将“四史”教育课堂搬到革命遗址遗迹、纪念场馆等地,以实践教学补充课堂教学。
(三)红色文化与新媒体的融合
将红色文化与新媒体相融合是大势所趋。红色文化的宣传须与时俱进,借助互联网新技术手段,开发多渠道、多种类的数字化媒体共生方式,激活红色文化资源,着力焕发新生机,使得红色文化不仅仅局限在教育宣传和旅游欣赏,还须具有独特的艺术性、欣赏性,以更加生动、直观、便捷的方式带动大众的关注。例如,具有广西地方特色的影视作品《红色传奇》《血战湘江》等影视作品的录制,集历史性、艺术性、可视性于一体,以更直观、鲜活的方式呈现了该地区各民族同胞在党的领导下,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的巨大贡献。随着5G 信息技术的到来,以5G 赋能红色资源,持续推动红色文化与新媒体深度融合,依靠“泛终端”的传播模式,促使红色文化与“四史”教育资源从线下向线上空间转移,扩展了红色文化资源传播的渠道与深度。此外,AR、VR 等技术的成熟,技术赋权使得红色文化资源在虚拟和现实之间得以自由转换,进而强化了受众群体在红色文化学习与欣赏中的感官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