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张仲景对《内经》“病为本,工为标”理论的传承应用
2022-11-23陈含璐郭炽娇李睿青赵婷
陈含璐 郭炽娇 李睿青 赵婷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和谐的医患关系在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内经》是中医学第一部经典著作,在生理、病理、诊断、治则治法、养生等各个方面为中医学确立了指导原则[1]。 《素问·汤液醪醴论》有云:“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 ”提示医者要以患者为中心,注重医患沟通,为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而审慎行医[2],以达到“标本相得”的目的。 《素问·五藏别论》曰:“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其中“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即谓医生与患者必须“合心”[3]。 由此可见,《内经》早就认识到了正确的医患关系对疾病治疗、预后的重要性,书中虽未记载具体临床实践,但其理论仍对后世认识医患关系产生着深远影响。
东汉张仲景在继承《内经》“标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医患关系的运用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中记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更能无犯王法, 禽兽灾伤……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表明医者应提醒患者注意自身调护,调整饮食起居,调畅情绪等,以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4],同时获取患者的信任与配合,达到治疗目的。
当今的现状是,医者往往重视诊断过程,而忽视诊疗后与患者的沟通,导致疗效不理想,医患关系紧张。 诊疗后的人文关怀作为治疗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疾病转归,理应引起足够重视。因此,文章以《内经》“标本”理论为基础,深入探索《金匮》中记载的用药注意事项中所体现出的医患沟通思想。
1 告知药物服法
根据药物药性及疾病治疗的需要, 规定适宜的服用方式,是达到治疗目的的有效手段之一。 因此,详细告知患者服药注意事项,使患者掌握药物服法,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并有助于建立起对医者的信任。
在诊疗过程中医者应时刻牢记“病为本”,把患者当作疾病治疗的主体,详细分析患者的体质与疾病的发展。 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云“夫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强调一日之朝夕变化对人体疾病发展的影响。 仲景在《金匮》中记载的日夜连服、平旦服、顿服等药物服法,均遵循了《内经》中“因时制宜”“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以增强药物疗效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故医者在开方时,应详细告知患者服药量、服用次数等注意事项。 如《金匮》中记载小青龙加石膏汤的服法“强人服一升,羸人减之,日三服,小儿服四合”, 从患者的体质强弱和年龄大小两方面对服药方式进行指导。 又如十枣汤方应“平旦温服之,不下者,明日更服半钱,得快下后,糜粥自养”,强调了“平旦温服”,即平旦服药使人体清阳之气上升以助药力,后用糜粥自养顾护正气。 若医者不告知正确的服药方法,疗效便达不到预期。 告知患者正确的服药方法有助于疾病恢复, 帮助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确立主体地位,并能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2 注意药后调护
良好的医患沟通是保持医患关系,取得临床疗效的重要保障。 强调用药后观察及调护是《金匮》中改善疾病预后的重要环节,也是重视医患沟通思想的具体体现。
以汗法调护为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有言:“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半死半生也。”又云:“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 ”在《金匮》的具体应用中,桂枝汤方后“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 不可令如水流漓”“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大青龙汤方后“汗多者,温粉粉之”等条文具体描述了如何发汗、 发汗程度以及发汗后的防护,通过适宜的发汗方式,从而达到驱邪不伤正的目的。 又如五苓散方“多饮暖水,汗出愈”,续命汤方“当小汗,薄覆脊,凭几坐……勿当风”等。 张仲景针对不同疾病,对患者提出了不同的发汗要求,为患者服药后药效的发挥提供了良好条件。 《金匮》 不仅继承了《内经》发汗的思想,而且在具体临床实践中细化了这一方式,使其更具实用性。
3 观察药后反应
《尚书·说命篇》有言“药不瞑眩,厥疾勿瘳”[5],其意为服药后,若人体没有明显的反应,则疾病难以被治愈[6]。 因此,及时告知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的现象也是医患沟通的重要内容, 既能减轻患者的不安心理, 也能有助于医者准确判断药物疗效和疾病转归,利于疾病治疗。
《内经》 中有观察排泄物以辅助诊断的先例,如《腹中论》中“伏梁病”的诊断,“此下则因阴,必下脓血”。 此处的伏梁不是《难经》所载心之积证,而是“裹大脓血, 居肠胃之外”, 通过观察排泄物中是否有脓血,且结合其他必要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和预后有所预判,为医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而《金匮》中所记载的服大黄牡丹汤后“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服桔梗白散后“病在膈上者吐脓血;膈下者泻出”,服百合地黄汤后“大便当如漆”等特殊的服药后现象,也是对《内经》的进一步继承。此外,《金匮》 创新性提出了对特定症状的观察。 如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服用后患者有“腰中即温”的感受;服用桂枝去芍药加麻黄细辛附子汤方后,有“当汗出,如虫行皮中即愈”的感受,或服乌头桂枝汤方后“如醉状”等情况,都属于服药后的正常反应。 对于此类可能产生的服药反应,医者应及时告知患者,使之有心理准备,给予双方充足的时间沟通,增强患者对医者的信任感,更好地配合治疗。
4 把握饮食宜忌
《素问·六节脏象论》曰:“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可见饮食五味是与人体五脏六腑之间的密切联系。 《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有言“四时五脏,病随五味所宜也”,当五脏发生病变时, 须选择适当的药味投治和饮食宜忌[7]。
饮食可养人,可治病也可致病。《金匮》有言“五脏病各有所得者愈, 五脏病各有所恶……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均体现了这一观点。 书中具体记载,侯氏黑散方后注言“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又如治疗蛔虫病的乌梅丸,服后应“禁生冷滑臭等食”;治疗悬饮的十枣汤方,服后须“糜粥自养”;治疗产后腹痛的枳实芍药散方,服后应“以麦粥下之”等。 诸多饮食注意事项均提示,医者应根据疾病的不同,耐心指导患者掌握适宜的饮食习惯; 患者只有遵循正确的饮食习惯,才能更好地恢复自身正气。
5 注重调畅情志
中医对情志早有认识,其源流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8]。 《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表明唯有思想闲静,心无杂念,使精神守持于内而不枉耗,才会使真气调顺,利于正气恢复[9]。 因此在慢性病症或疾病恢复期,患者正气的调养是关键。
情志异常可引起疾病的发生。《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有言:“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甘麦大枣汤主之。”表明患者精神情志异常会导致精血内亏,五脏失于濡养。《金匮》之百合病属情志病范畴,症状复杂,“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其症状变化莫测,包括饮食、睡眠、感觉等失常的症状。 治以养阴清热、调节情志[10]。 由此可见,情志病的产生与人体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存在密切联系。 疾病恢复时期的不良情绪,不仅不利于人体正气恢复,甚至可能导致病情反复或进一步发展。
因此,医者有责任安抚患者情绪,必要时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感受到医者的关怀;同时应向患者家属强调疾病恢复期间保持良好情绪的重要性, 促进医患双方积极沟通, 共同为患者的正气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6 强调中病即止
中病即止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防止治疗太过导致不良反应,另一方面即在“医者无过”中提到的“无须治疗太过”。 医者应提醒患者在邪去而正气即将恢复时就可停止服药,以防药物损伤人体正气。 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无毒治病十去其九。 ”此思路在《金匮》中也有具体体现,如大承气汤方后有云“得下,余勿服”,小承气汤方后云“勿令至大泄下”,大陷胸汤应“得快利,止后服”,百合滑石散须“当微利者,止服”,栀子豉汤方应“得吐则止”等。 多方中均有论述,中病即止以防伤其正气。
治疗上以知为度,知即停药指征,将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有助于判断停药时间及复诊时间,使患者及家属对医者的信赖感增强[11]。同时防止过度攻伐而伤及正气,后续康复只需要借助人体自身正气加上正确的预后调理即可。
7 结语
综上所述,中医经典理论在长期实践中充分肯定了“病为本,工为标”理论的正确性,明确了良好的医患沟通能维护医患关系, 促进治疗效果的观点。 《金匮》在继承和发展《内经》“标本”理论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方方后注中记载的疾病预后调护方式具体详尽,并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为中医临床实践中提升沟通能力、提高诊断技术提供了学习思路。 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诊疗的特色与优势,构建当今和谐的医患环境,中医经典理论中的医患沟通思想值得进一步学习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