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搭建传统文化育人平台的路径研究*
2022-11-23王丹姜会
王 丹 姜 会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 河北秦皇岛 066004)
一、研究背景
在党的第十九大会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新时代的历史立场上,国家发布的一系列高校文化教育指导文件,着重强调“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导和规范大学生增强文化的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的重要阶段,传统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主体作用。长期以来,高校肩负着文化育人的使命与担当,通过努力提升校园文化的思想水平,加强其文化内涵,有效引导青年大学生成为有信仰、有情感、有责任感的新时代接班人。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看,高校文化教育的内涵应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作用。“文化育人”已经成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内容之一。伴随着现代的进展,它注入了“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的实践内涵。根据这一背景和现实的需求,党和国家再一次把文化自信提高到新时代高水平,指出了文化自信在时代中不容小觑的作用。提高校园文化的思想水平和文化育人的效率,高校不仅要充分意识、深度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加强校园文化教育水平,还要继承和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这是新时代的要求,是新时期搭建传统文化育人平台的必经之路,也是向世界传播当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阶梯,更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高校校园文化是一个研究热点,与之相关的钻研成果也非常丰富,为新时期高校文化教育平台建设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地基。“以文化人”和“以文育人”经常出现在总书记的讲话中。在高校环境中,国内许多学者对文化教育的内涵和内在机制的钻研热情十分高涨。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基础成果很是丰富,对文化教育的研究必然也不会缺少。然而,一些高校存在着片面性、应对性和形式主义心理的弊端。高校文化教育内容缺乏丰富性,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平台建设不完善。深入钻研文化教育,全面实施文化教育,十分具有挑战性。
因此,为了提高文化自信水平,高校迫切需要对新时期高校文化教育进行深入的探索并加以理解,明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探索新时期高校构建传统文化教育平台的方法。现阶段,高校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解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发扬充满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时代文化精神,推进新时期高校文明校园建设,营造优美校园环境,焕发校园文化教育活力,确保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
二、研究意义
新时代的历史征程中,国家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强国,特别关注高校文化教育方面,党和国家努力推进高校教育的现代化、创新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高校校园文化映入人们的眼帘,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高校校园文化体现在大学生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融入其政治思想上,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体现。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沉淀出新的文化物质,营造出积极向上、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形成优良的校园氛围。新时代高校育人平台搭建有助于传承和创新校园文化,提高校园文化的意义及其内涵,有助于高校学生学习和发展,充分了解到校园文化,传承校园文化,通过学习传承校园文化,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本文与时代主题紧密相连,创新优化校园文化育人平台,能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感染大学生学习氛围,从而发挥出育人功能。熏陶与感染的功能,在日常生活的潜移默化中改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从而能够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培育其健康、积极向上的人格,推动高校完善传统文化育人平台,建立高校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三、新时代高校搭建传统文化育人平台路径中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多元文化的冲击
新时代高校需要有长久的定力,应该稳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流传下来的育人方法,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在文化育人过程中,真正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不断扩展传承方向,将针对性和实效性作为传承准则。
现阶段绝大多数高校文化自信领域下的授课模式单一,部分校园文化活动呈现结果有所不同,甚至与很多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违背。受西方及外来文化的影响,民族虚无主义对校园文化影响越来越大,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来完成教学目标及开展教学内容,使得一些传播思想与学生学习上难以产生共鸣,有很大一部分大学生在创造性和实践活动能力方面受到压制,部分学生对课堂上的教学内容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二)当前社会“重理轻文”思想观念的影响
现如今,学校的人才培养常以加强其专业教育水平为手段,对专业教育重视,而对文化教育有纰漏,与前者相比,其重视程度远不可及,这种现象一直存在于高校之中。
当前我国部分高校文化育人意识不强,在社会上急于求成、急躁虚荣等不良风气的影响下,部分高校领导机构和领导班子在“用”这一浅层次方面实施学校策略,追求量化指标,过于追求数字荣誉,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升学率、就业率等,不多关注和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部分大学存在不同程度的“重视智育,轻视德育”“重视理工,轻视人文”“重视硬件,轻视软件”“重视技术,轻视道理”等方面的问题。
(三)高校传统教育师资力量的分布不均
传统文化育人队伍不足,文化育人活动的开展需要一支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才队伍,包括学校领导、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和后勤人员,只有这样,才能在课程、实践、环境等各个环节营造文化育人的氛围。但当前的工作仍缺乏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育人情怀,硬性的规定过多,在潜移默化中的教育较少。
部分高校对文化育人的资源倾斜不够,传统文化育人资源较少,部分高校对高校文化的定位模糊、内涵不清,没有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纳入课程,文化育人资源较为单一。同时,部分高校没有很好地把握文化育人的特殊性,没有与时俱进地开发出本校特色的文化资源。此外,部分高校没有充分利用网络文化育人资源,没有以喜闻乐见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传统文化育人机制的建设体系不足
新时代高校校园的课程建设、环境建设、实践建设等载体不够丰富,缺乏约束机制和长效机制。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高校传统文化建设的投资力度,虽然高校基础设施的建设逐步完善,教学条件日新月异,但是部分高校出现了为了建设传统文化育人平台而建设的形式主义问题。让百年不变的模板成了标准,导致不再具有人文底蕴以及文化色彩,教育和审美的功能不能达成统一,空有皮囊却无实质内涵。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丰富教育资源,新时代高校把文化育人的方向与目的设置成为纯粹的实践探究的立德树人,不应该大力培养传统观念上的“传统文化人”,而是应当侧重将优秀文化资源“融于教、涵于制、载于文、化于境、行于众”。
四、新时代高校搭建传统文化育人平台的优化策略
(一)适应时代育人环境,创新传统教育模式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搭建高校传统文化育人平台,目前存在关于文化育人的研究不少,但是缺少文化育人与新时代相结合的研究。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着重探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文化育人的效果。
立德树人事业是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责任,同时文化育人难以离开育人平台空谈。文化育人是兼顾理论与实践的和谐发展,着眼于提升思想政治工作。高等学校应当结合时代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完成教学目标及开展教学内容,通过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网络文化,进行可操作性的文化育人实践探索,提升高校文化建设的能力与水平。
(二)提升传统文化的地位,使其与理科平起平坐
在大学文化建设的大计划下,如何改善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探讨、研究的问题。高校应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地位,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本质,引导大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更好地提升文化素养。
通过完善课程教育体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传承和发展,强调对先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转型和发展的认可,是高校文化内容建设的一个吸引点,有利于加强校园文化的建构。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时,要与时俱进,历史与现实的结合,能够自觉地接受和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认识到他们为民族复兴所承担的伟大历史使命。将实践作为载体,在课程中发展传统文化精神,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文化内容,是学生发展传统文化精神的先决条件。把活动作为载体,我们应根据大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举办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厚植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自强的民族精神。
(三)加强高校师资力量建设,平衡地区教育资源不均
教育是学生获得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学习批判性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传统文化精神的主要渠道,是学生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深化改革传统文化师资教育力量,加大传统文化所占比值,才能进一步地使师生注重传统文化教育。
高等教育机构教师的目标和任务是以德树人,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可成立培训小组,并组建一批思政课程的教学骨干教师,建立一个基于良好课程的教学系统,将思政课程作用发挥到最大化。不端地开发、创新新的教学模式,以文化育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引导学生去创造科学的生活和价值观。
(四)深化文化教育管理体制建设,推进文化精神教育体制建设
加强高校文化管理体系建设,推进制度性文化体系建设。首先,高校要完善和明确行政组织体系,加强组织领导。努力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密切协调的体制机制。在高校党委的协调领导下,各二级系负责开展具体的文化活动。其次,完善科研体系,深化文化育人课题,注重研究,认真分析。学校委员会、学生协会和其他组织密切合作,积极开展文化教育活动。第三,加强监督保障机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规范权责,有秩序地进行育人工作。学生部、学术事务部、后勤支持部实施整个流程和全面监督管理,在学生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保障实施过程中共同构成了高校文化教育工作者的行政组织和管理体系。最后,要加强全学校评价机制建设,进一步推进文化教育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结语
本文立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需求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内在诉求,以新时代文化育人思想为引领,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研究在新时代大学创造传统文化平台的途径,以及新时代大学运作的基本问题和优化策略。
新的时代背景之下,高校校园为传统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了平台,而且传统文化为高校校园文化教育功能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机遇,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断成为文化育人的驱动力。新时代高校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育人的珍贵资源,在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都体现出浓厚的文化底蕴。高校明确指出新时代传统文化育人有着清晰明了的目标要求,需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思想,必须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新时代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育人理念、育人平台、育人途径方面积极适应新变化,构建出新时代的高校传统文化育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