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2022-11-23吴杨洋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刘 毅 郭 英 吴杨洋

(济南大学 山东济南 250024)

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虽然早已存在于传统的教育思想中,但根据相关数据的研究显示,我国真正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其实是从20 世纪80 年代左右才开始,一直截至近些年,全国大概有95%左右的大学专门针对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教学系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最终的教育目的便是帮助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拥有自爱、自律的思想道德,使大学生能够在面对重重困难时做到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不断提升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不过,虽然我国针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已有多年历史,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并解决,才能够使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大学生是一个国家长久发展的未来,更是中华兴盛的希望。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发展方向、发展需求、发展程度均能够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否能够有效进行。

(一)使大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长

1.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近年来,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之下,人际交往能力可以决定一个人最终能否走向成功,甚至逐渐成为一个人能否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重要依据。从每位学生第一步踏入大学校门开始算起,身边所经历的、所看到的都是全新的,同时也是陌生的,这也意味着需要学生去经历各种各样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大部分学生在正式踏入大学校园之前,都会对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充满各种美好的向往,都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单纯而美好的,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有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需要大学生自己去面对、去解决,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因此,当教师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依每个学生的个人性格及个人特点为其制定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积极站在当代大学生的角度了解问题,看待问题,才能够使大学生的自信心不断提高,从而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2.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挖掘大学生潜能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个人对观点的表达、理解能力以及行为等方面的发展。而在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中,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为学生开展全面思想教育的目的。那么,在新时代的大学校园中,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从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辅导,一方面是内在发展的辅导,另一方面则是外在拓展的辅导,通过对大学生这两方面的辅导更有助于大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另外,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大学生能够以最佳的状态迎接社会,感受社会本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此外,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人思想、个性追求和目标发展,帮助大学生认识到自我价值,从而使大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深度挖掘。

(二)使大学生的“三观”得到健康发展

大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人发展融入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因此,正确的“三观”更有助于大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社会问题,充分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时代责任,只有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三观”才能够更好地处理在未来社会中所要面临的各种问题。每个人其实都是生活集体中的一分子,这就需要大学生能够拥有较强的集体意识以及团队意识。记得有一位非常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其中有百分之十五需要依靠知识的力量,而剩下的则需要来自自身在人际方面的处事能力和个人人际关系两方面。”然而,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变迁,当代大学生无论在生活方式方面还是对于事情的认知态度等方面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差距,有的学生因为不善于表达会拒绝与同学交往,有的学生性格过于内向而不敢主动结交朋友,还有的学生会过于自卑不善于表现自己。通过对大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重拾自信心,当面对困难时可以以一颗勇敢的心去面对,从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三观。

二、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一)教育形式过于表面

虽然受到素质教育理念的影响,我国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可行性政策,社会各界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给予了高度关注,但是根据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实际成效却有些差强人意。比如部分大学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投入了很多人力和物力,但由于教师经验不足、心理专业教师人数少、设备投入应用不到位等原因致使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如同虚设。还有部分大学校园的校领导对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也并不专业,无论是教育观念还是教育形式均比较落后,在实际的心理健康教育前期摸排过程中只是简单地为学生安排一些心理测试题目,既没有注重测试题目的质量,又没有认真分析测试结果并提出解决方案。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长此以往下去,不仅无法真正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反而会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产生厌烦情绪。

(二)心理健康教育实用性不足,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最大的特点便是拥有较强的专业性,所具备的实践性也是其他许多课程无法比拟的。根据对相关数据的统计情况来看,有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最不喜欢的便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些学生会普遍反映课程枯燥无味,教学内容过于滞后,与自己所面临的实际情况严重脱轨。这样一来,必然直接影响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也使学生对心理健康辅导的信任程度大大减弱。还有一部分大学虽然也认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比较重要,也确实将该课程一同纳入到了相应的教学计划中,教师也是严格根据相关教材进行授课,学生也需要通过严格的考试制度之后才能够获取到学分;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知识点比较多,若教师只是一味地按照传统的教育形式开展教学,只是在课堂中向学生大量地灌输一些理论性较高的知识点,会大大降低该课程的实用性。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研究

(一)建立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教育框架

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对大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时,必须全面调动校内各方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多种角度为学生建立一个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需求的教育框架。

1.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针对性

在开设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各高校应当将该课程一同列入学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中,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有效性,真正达到创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最终目的,才能够真正帮助大学生攻克目前正在面临着的心理难题。那么,需要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要以心理学理论作为教学出发点,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积极引进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设备。

(2)要将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作为重点教育内容。

(3)必须确保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大学生日常所接受的事物相符,确保其合理性、实用性,严格遵循大学生的综合心理特征,才能够给予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2.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深入

各个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建议可以与学校设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心理教师咨询案例,用学生身边的实际事件进行教学和指导,这也是大学生有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要依据。

(1)心理健康教育过程要做到面向所有同学,保证课程能够符合所有同学的心理发展特征,覆盖范围要广。

(2)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特殊的教学案例,要针对事件不同的特点给予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若遇到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经过层层研讨之后,确保方案可行性较高之后方可执行。

(3)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心理学内容的应用,也需要对大学生组织不定期的心理测试,以便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能够在第一时间帮助学生解决。

(4)当面对一些心理情况比较特殊的学生时,如很明显地发现学生具有心理障碍或者精神障碍等特征时,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若发现情况不并不乐观的学生应当及时送至相应的医疗部门做进一步治疗。

(二)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促使大学生心理教育得到长足发展

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卷中,有许多传统的优秀文化值得后辈们继承和弘扬,在这丰富的传统文化中,同时也具备着大量的心理健康知识。那么,心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若能够将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必然可以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在新时代的大学校园中,“00”后几乎成为主力军,在这支大学队伍中的学生都是来自各个地区,拥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性格。一定程度上这种情况会给大学生带来交际障碍。我国很多的优秀文化蕴含了大量的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礼仪,更有许多贤能之士的进步思想。比如在《论语》中便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具有深刻人际关系内涵的言论,直至如今,都被人们看作箴言。

2.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有新时代的活跃气息,当面对人生时能够有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当面对生活时能够有热爱之情。而在我国众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文化在教会人们要笑面人生,知足常乐,比如“重人事,轻天命”等。

3.“性相近,习相远”“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所积极倡导的,这些文化思想便是要告诉人们,当面对苦难与挫折时能够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如今,抗压能力不强、适应能力较弱均是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严重者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日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心理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在此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应的健康理论,可以有效促使大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三)积极开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近年来,在我国各大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互联网教学受到了广大师生的青睐,几乎成了师生获取资源的必要途径。互联网所具备的特殊优势是其他行业无法比拟的,虚拟、隐蔽、双向、灵活等词汇都是互联网的独有优势,可以为心理教师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更加广泛的空间。不过,虽然互联网优势显而易见,但是其劣势也非常明显,这便需要教师在运用互联网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注意扬长避短。考虑到当前的安全教学形势,应充分发挥线上宣传的便捷优势,利用学校官网、微信、易班、QQ 群、学校心理协会组织、校内宣传、云平台线上教学等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多方位、多形式、多角度进行心理健康宣传及咨询指导。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疏导方式,帮助学生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与此同时,各高校还应当不断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力度,对于一些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信息要及时进行清除,当发现有大学生过度用网的情况时要及时关注其上网原因,尽可能地为大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网络学习环境。

结语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日后的工作生活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心理教师在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育思路,加强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并积极关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日常生活的心理状态,尽可能地为学生打造一个符合其心理特征的教育结构,才能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助力。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