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文科背景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策略研究*

2022-11-23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22年28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谢 玲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学院 重庆 400065)

课程思政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前沿性和先进性较强,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所独有的优势,其将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相融合。英语课程在大学生的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学生在大一和大二这两个阶段会学习这门课程,英语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比较强,既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英语能力,培养实践性英语人才,又能够使大学生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培养其良好的文化情怀。因此将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相结合,能够挖掘大学英语课程隐藏的丰富价值,不断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之间的关系

2020 年,教育部就有关课程思政颁发了一系列纲领性文件,文件明确了在大学生群体中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这些文件鲜明地指出要不断健全并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以育人为主要导向,将思想政治教育建设贯穿到大学生育人的每一个环节,贯穿到教学改革的每一个流程。因此应当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地提升高校人才的质量。课程思政是建立全程全员育人的一项重要的课程改革模式,其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具体的学科中去,将学科具备的思想政治性挖掘出来,使学生既能够学到专业知识,也能够接受先进的思政教育。目前这种课程模式得到了广大高校师生的欢迎,其课程理念和课程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与课程思政对应的研讨和培训也相继出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也逐渐引起了广大师生的重视。[1]

众所周知,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和工具,而且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人文性,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语言能力。思政教育人文性也比较强,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可以得出大学英语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拥有共同的教育理念,尤其在价值观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大学英语课程具备独特的优势。在大学英语课程中,学生不仅会学习英语语言知识,还会接触到西方国家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在此过程中会同时受到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困惑和疑虑,因此教师作为引导者应当积极介入,积极解决学生产生的困惑。教师应当积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为学生做好价值引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能够客观地思考,使学生意识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培养文化自信,教师应当注重对比东西方文化,既要让学生意识到西方文化的优势,也应让学生意识到西方文化的缺陷,使学生能够辩证看待问题。此外,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应当注重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增强对我国文化的认知和了解。[2]

大学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公共性基础课程,其教学时间较为充裕,能够覆盖多个专业的学生,因此将其作为课程思政教育的课程具有重要意义。在英语课程教学中,通过教学设计及规划,按照多种教学方式,以课程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对学科资源进行调整与转变,既能够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也能够唤醒学生的人文精神,使学生做一个现代型英语人才。

二、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

在新文科背景下,为了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使英语教学的实践性更强,全面持续地优化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综合性英文人才,应该把握好“大思政”的教学理念,全面发挥好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研究显示,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深入融合课程思政,具有深远的意义。但是也应当看到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仍然有许多的不足之处,制约着英语课程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英语课程内容缺乏思政知识和思政元素

大学英语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学生能够在其中学习到丰富的英语语言知识,但是从整体来看,当前大学英语课程缺乏思政知识和思政元素,学生不能在课堂上形成思政意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不能将思政知识融入英语课堂中去,有的教师只注重讲解英语课程内容,认为思政知识无关紧要,长此以往,英语课程思政的效果就会越来越差。二是教师虽然意识到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相对滞后,不能把握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教学的教学规律,教师讲解的思政知识过于陈旧,不能体现出思政教学的理念,导致实际的执行效果较差。[3]

(二)学生的学习意愿不高

大学英语课程内涵丰富,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文化情怀,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提升其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学习中,不少的大学生只注重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忽略了人文情怀的养成,在此背景下,就给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大学生学习英语课程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能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好成绩,二是将其当作一门工具来使用。在此两种动机的诱导下,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英语课程时往往带有较强的功利性,学生不能意识到英语课程中蕴含的人文素养,自身不重视思政能力的培养,参与英语思政的整体意愿较低。[4]

三、新文科背景下提升大学生英语课程思政能力的策略

(一)教师应当起好示范带头作用

教师是实施思政教学的主力军,因此教师应当运用多重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将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完美融合。首先教师应当积极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熟悉和掌握其思想内涵,并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去,教师还应不断磨炼自身的思想政治品质,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为学生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其次教师应当认真分析英语教学的特点,分析英语语言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念,探索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才能帮助学生理解东西方文化的魅力,使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

最后教师应当博览全书,不断地开阔自身的视野,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素质,并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去,尤其是在日常的课堂上,能够运用英语语言来讲述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在学习介绍有关西方文化风俗的课文时,应当适时地加入中国文化风俗的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师不仅应做到授业解惑,还应当以身作则,积极传播并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立德树人,将言传与身教融合,帮助学生把握人生航向,使学生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情操,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能够树立远大的理想,弘扬优秀的社会风气,使学生不仅具备专业的知识,更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5]

(二)教师应当及时改进教学策略

英语课堂是开展思政教育的主要战场之一,教师应当及时转变教学思想,提升思政能力及素养,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案例导入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并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学有所成、学有所感和学有所获。

首先在每一节课上课之前,教师应当安排6—10 分钟的课前演讲时间,学生演讲的内容应当与本单元内容有关,学生可以根据主题自行选择一个切入点,在演讲的进程中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英文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跨语言和文化交流的能力,培养其具备较强的人文素养及人文情怀,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在课堂讲解进程中,教师应当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并辅之以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以提升英语教学质量。以情境导入法为例,在讲解课文内容之前,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好微视频,对本节课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的概括和梳理,将其主要内容提炼在微视频中,使学生能做好学习准备。微视频内容可以以一个小故事或小短片为开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教师根据微视频并结合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开展教学。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尤其在听说读写等环节注入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应将课堂的主体归还给学生,使学生在小组辩论、小组学习等环节中增强英语思维,提升人文素养。例如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应当注重搜集时事资料,将时事资料翻译成英文语言下发到每一个小组中,使学生围绕这些时事资料展开讨论,讨论具有社会热点的时事问题,教师可以将党中央的时事报告等内容作为教学素材,使学生更加便捷地了解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得党中央的声音能够传递到学生中间。[6]

(三)应当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教师不仅应当做好示范带头作用,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加强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还应当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意识到英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将其内在的驱动力完全调动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好工作:首先,教师应当把握好新文科背景下英语教学育人的关键理念,在平常的教学中应当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能够运用生动形象的例子向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这一进程相对比较缓慢,教师应当制订严谨的教学计划来完成,教师应当用真情实感来打动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其次,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融入思政内容时,应当运用灵活的方法来开展教学操作,应当坚持情感与理性相融合,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融会贯通,增强学生的认同感,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从核心的角度来讲,道德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情感,在文科课堂上,不能运用说教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应当建立在情感基础上对学生开展温暖教育和文化教育。教师在讲解思政知识时,应当善于举例分析,用情感激发学生的共鸣感。[7]

(四)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在平日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当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模式来提升教学质量。首先,教材内容是教学的基本点和落脚点,为了精准把控好教材内容和课程思政之间的重合点,应当全面提升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注重全面精准地把握好教材内的知识点,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大学英语内容是开展思政教学的主要载体和依托,在具体化的教学实践中,应该从教材着手,详细分析课文的内容及主题,将思政信息点运用到教学课堂中,及时搜寻多样性的思政素材,及时整理分类,做好筛选,融入适当全新的思政素材,深化思政主题。

(五)应当做好教学评价

为了检验学习成果,应当及时开展教学评价,检查好英语课堂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重视。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例如运用过程评价、延时评价、小组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法,真实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师开展后续的总结归纳,制定更加先进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定性评价的方法,使学生写一篇短文来表达学习思政课的心得体会。除此之外,还应当使评价方法多元化,采用调研报告和小组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8]

结语

如今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在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应当把握主动性,提升英语教学能力,根据英语教学的现状,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其主体参与意识,在实践教学中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强课程思政的建设,提升课程思政的质量,为祖国培养更多人才。本文第一部分阐述了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阐述了新文科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现状,第三部分从五个不同的角度叙述了新文科背景下提升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希望能带来帮助。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