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对中国舞剧创作的启示
2022-11-23李晓菊
□李晓菊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以真实故事为原型进行改编,讲述了中共党员李白不顾生命危险从上海向延安发送电报的故事,表达了对为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战士们的崇高敬意。该剧以多种叙事方式的灵活组合、精美绝伦的舞蹈段落、巧妙的舞美运用,为观众上演了一部扣人心弦的谍战大片。本文将从叙事方法、舞台装置、动作语言及舞台空间运用四个方面进行艺术特色的分析,找出其成功原因所在,力图对中国舞剧创作有所启示,期望中国舞剧的创作实现从讲故事到讲好中国故事的质的飞跃。
作为中国第一部“谍战”类型的舞剧作品,《永不消逝的电波》自首演至今,创造了中国舞剧观看率的新纪录。该剧以100 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做出卓越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李白烈士的真实事迹为素材,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中共地下发报员李侠和兰芬假扮夫妻与敌人斗争、周旋,完成了组织的任务,最终慷慨赴死的故事。舞剧以真实的历史故事为创作根源并进行大胆创新,融入了许多弄堂、石库门、报馆及旗袍裁缝店等具有上海标志性的特色,再现了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生命的英雄们,让我们铭记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而壮烈牺牲、可歌可泣的英雄形象。
一、《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艺术分析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自首演以来经久不衰,获得了艺术各界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通过分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叙事方法、舞台装置、动作语言及舞台空间方面的特点发现,该剧在叙事方法的多样性、舞台装置的完美化、动作语言的细腻化及舞台空间运用的巧妙化方面都具有独到之处。
(一)叙事方法的多样化
舞剧自古以来就有“长于抒情,拙于叙事”的说法,舞剧不善于对故事的因果关系进行逻辑性的叙述。作为红色谍战题材的作品,该剧的故事情节错综复杂,该剧编导则采用蒙太奇、心理结构及多时空舞段等方式进行叙事,来表现跌宕起伏、波谲云诡的谍战故事,实现了时空自由切换的舞剧叙事。
舞剧中首先采用了蒙太奇的叙事方式,如当情报因为上海某地下交通站遭到敌人破坏而失去线索时,舞台一侧是在裁缝店里寻找情报的隐藏之地的李侠,而另一侧则是被假扮车夫的特务拉向危险之境的兰芬。其次,舞剧中采用心理结构的叙事方式来展现李侠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开展地下情报工作的复杂内心世界,从而发挥对舞剧剧情的推动作用。例如,几段电梯中的舞蹈集中展现了李侠心理的判断、分析和紧张等不同的心理状态,对于舞剧后半部分的人物真实身份的揭露起到了铺垫作用。最后,舞剧中采用了多时空叙事舞段,如李侠与兰芬的双人舞舞段,分别在四个时空内用四个舞段展现了二人从相识到合作,从合作到相知,从相知到相恋,最后共同完成革命理想的过程。
(二)舞台装置的完美化
舞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它需要舞台、灯光、服装和道具的完美结合。舞台装置的使用对舞剧的叙事、舞剧的意境及舞台的表达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舞剧中舞台装置的布置、造型、变化等都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舞剧剧情张弛有度的铺陈、层次递进的铺叙,能够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该剧充分利用了非镜框式舞台的优势,舞台装置简洁而富有新意,很好地处理了空间和人物的关系,极其细腻地展现了老上海的复杂环境。例如,舞剧中通过26 块流动景板的移动、推拉、旋转,灵活地转换空间,幻化出众多情境。首先,随着《渔光曲》音乐的响起,舞台上以流动景板营造出石库门弄堂的景象,一些刘海中分并身穿旗袍的女人们携着小板凳在弄堂里摇着蒲扇,等待着傍晚归来的亲人们。优美婀娜的舞姿将老上海的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舞台装置布景的画面给人一种极美的享受。其次5G 时代的今天,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使舞台装置在舞剧的表现力上有了重要的突破与进步,极大地发挥了舞台空间的作用。例如,在报社大楼电梯里李侠与军统局上海站女站长之间的较量,以及李侠被敌人追捕等诸多场景,都是利用舞台灯光和移动的LED 背景板来表现空间的变化和紧张的气氛。最后,在舞剧开始时,舞台装置与灯光完美配合,舞蹈演员们撑着伞快速地流动在漆黑的舞台上。微弱的舞台灯光、紧张的音乐,营造了革命先烈们当时所处环境的险恶和危险。
(三)动作语言的细腻化
舞剧是由人体动作所构成的艺术,身体动作是舞剧的本体,透过舞剧的动作,我们不仅可以获得动作语言带来的视觉美感,还能体验到情感的流露。该剧运用双人舞、三人舞及群舞的动作语言来进行舞剧的叙事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舞剧中的许多动作都是源于生活的,舞剧在动作语言上的显著创新就是使用柔美细腻的动作语言来表现宏达的谍战题材。
首先,舞剧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语言来表达谍战汹涌的故事情节。例如,该剧中报馆秘书、报馆记者和李侠三人在电梯里相互试探的舞蹈动作语言让人记忆犹新。没有台词和对白,编导只能利用舞蹈动作语言来展现人物之间你来我往的交流,三人在拥挤的电梯内的各种擦身、碰撞都是人物之间切磋过招的体现。其次,舞剧表演中,不同人物使用不同的动作语言,将不同人物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李侠在整部剧中的舞蹈动作简洁而干净,动作力度控制完美,配上他飘动的长衫,让人感受到他的睿智与镇定。同样是地下党员,兰芬以轻盈细腻的舞步,身穿素雅旗袍勾勒出纤巧玲珑的身段,表现出共产党人做事的谨慎、细腻。最后,作为剧中戏份最重的反派人物,司徒处长的动作语言在身份的转换下有不同的改变。前半段她化身报馆女秘书登场,动作语言分外妩媚;后半段身份被揭露后,她动作简洁利落,舞步干脆凌厉,充分展现出她作为高级特务精明干练的一面。
(四)舞台空间运动的巧妙化
舞剧是即时性的艺术,它需要舞蹈动作、舞美灯光及舞台空间的完美配合。舞剧通过舞台空间的形式变化来推动剧情发展,推动戏剧冲突。舞台空间具有不同的形式,有双重、三重、四重甚至多重空间,既有平行的关系,也有重叠的关系。在多重变化的舞台空间中,空间的强烈对比简单扼要地烘托出敌明我暗的环境氛围,给观众带来强烈的人物色彩的对比。舞剧采用类似电影画面的方式呈现,在多形式的切割舞台空间、舞台空间的平行叙事、冷暖灯光色彩的运用、光影的交互使用上进行了大胆尝试。舞台空间的运用成为无声的音乐,成为舞台上的独特语言。
例如,该剧中的报社社长初次亮相时与李侠所构成的双重舞台空间,李侠在裁缝店找寻密码情报与兰芬被特务劫持并在面包车上扣动手里的手枪枪毙特务的双重舞台空间,裁缝小光、报社秘书柳妮娜、李侠三人在拥挤的电梯内三重空间的分割对舞蹈情节的发展,以及舞台氛围的营造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李侠与兰芬在四个时空内表现了从相识、合作、相知到相恋的过程,多空间的巧妙运用将情节有序地展开,将两人的情感发展过程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创作启示
《永不消逝的电波》在叙事方法、舞台装置、动作语言及舞台空间运用方面都是中国舞剧创作领域的极致,较好地把握了叙事与舞蹈间的对立与平衡,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表现红色谍战题材,以不同的舞蹈语言巧妙地塑造了不同的英雄人物形象,是一部真实可信、感人至深的舞剧作品。认真分析《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的优秀之处,对当下中国舞剧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迪作用。
(一)源于生活的创作素材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创作背景是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华诞献礼,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共产党上海地下电台联络员李白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在历史史料的基础上运用舞蹈、音乐、美术、灯光等多种艺术形式进行了艺术化的再创作。该剧属于红色谍战题材作品,所谓好的选材是作品成功的一半,源于人民生活的真实素材所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才是人民群众所需要的。因此,在舞剧创作中,我们应选择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创作素材,以舞剧这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
(二)舞蹈语言的创新使用
舞蹈语言作为舞剧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内容,其动作语言应该在采风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以探索新的动作语言来表现舞剧故事。《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中的代表性舞段《渔光曲》,在舞蹈的动作语言方面大胆采用传统舞蹈语言,并将传统舞蹈语言进行现代化创新使用。随着悠扬舒缓的旋律,充满烟火气的弄堂在清晨中“醒来”。阿姨、嫂嫂们拿着蒲扇开始生煤炉,将蒲扇贴近自己的腰旁,是对安徽花鼓灯“端针匾”动作的提取创新。她们时而用扇子遮着清晨那突然乍现的一缕光,是海阳秧歌中“缠头扇”的动态再现。舞蹈动作细腻而又巧妙地再现了阿姨、嫂嫂们的形象,让人流连忘返、难以忘怀。因此,编导在舞剧的动作语言使用方面应敢于创新性地使用传统的舞蹈语言,以传统舞蹈语言为根基结合当下舞剧创作的需要,进行传统舞蹈语言的当代表达,这对舞剧人物形象的塑造、剧情的推动等都具有积极作用。
(三)戏剧叙事的自由组合
舞剧不如戏剧那样有文字、声音及较为戏剧化的故事情节,舞剧的叙事只能通过被编导精心美化过的舞蹈语言、舞台空间来达到叙事的效果。《永不消逝的电波》在舞剧的叙事方面采用了蒙太奇、心理结构及多时空的叙事手法,在叙事路线上大胆创新,采用迂回的方式,使人物反复无常并具有一定的戏剧性。叙事空间的自由切换与组合,将舞剧的时空分割,然后重新进行组合,实现舞剧叙事的戏剧性。因此,在舞剧的叙事方面,编导应尝试采用空间的自由组合,可以从电影、戏剧、话剧、音乐剧等其他门类的艺术中借鉴叙事手法,来突破传统的舞剧叙事手法,以促进舞剧的叙事表达,增强舞剧的真实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舞剧的本体叙事。
(四)突出重围的舞台空间运用
舞台空间运用是舞剧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舞剧中舞台空间运用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对舞剧的成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永不消逝的电波》对舞台空间的运用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范例,该剧的舞台空间运用具有不同的形式,有双重、三重、四重甚至多重空间,其舞台空间运用既有平行的关系,也有重叠的关系。舞剧采用这种重叠式的叙事方式,能够在有限的舞台空间中,以强烈的空间对比,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强烈的人物色彩对比,对任何题材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有借鉴意义。因此,在舞剧舞台空间的运用上,我们应打破中国舞剧常规单调的结构,结合舞台装置实现舞台空间的多层次、多方位、多方面的运用,不断探索内容与形式高度契合的舞台空间运用模式,让舞剧的舞台空间运用达到极致。
《永不消逝的电波》是近年来的舞剧爆款,拥有“红色爆款”标签的它,具有戏剧化的叙事、完美的舞台装置、细腻生动的动作语言、巧妙多样的舞台空间运用等艺术特色。在红色谍战题材中,其突破传统的叙事方式,采用蒙太奇、心理结构、多时空叙事的创作手法,将舞剧中的诸多场景进行重组、倒叙、拼接,使舞剧的情节得到了发展;在舞剧创作方面实现了完美的蜕变,塑造出真实可信、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是中国舞剧创作的一次完美飞跃。本文对《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舞剧进行了艺术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当下中国舞剧的创作发展,为当下中国的舞剧创作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