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临夏州高原夏菜现状与发展措施

2022-11-23李玉涛高文军

农业工程技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临夏州甘味临夏

李玉涛,高文军

(甘肃省临夏州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甘肃 临夏 731100)

近年来,临夏州政府高度重视蔬菜结构性短缺问题,以丰富居民的“菜蓝子”、鼓起农民的“钱袋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采取政策推、资金扶、技术部门帮、种植大户带等措施,促进全州蔬菜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品种日益丰富,质量不断提升,呈现良好的发展局面。2020年12 月份统计,全州蔬菜种植面积达15473 hm2,合计总产量46.15 万吨。

一、临夏州发展高原夏菜的意义

1、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市场需求

临夏州气候温凉为主,降水南部较多、北部较少,四季分明,农业污染轻。年均气温5.0~9.4℃,降雨量260~660 mm,日照时数2572.3 h,无霜期137 天。全州蔬菜冬季以外面调运为主,按照临夏州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要求,应发展蔬菜种植产业。各县地理气候和市场消费需求不同,依托济南东西协作目标市场发展蔬菜产业。

2、发展空间较大

临夏州海拨2100 m 以上大部分地区条件好,适合发展夏季露地高原夏菜,发展潜力较大,地域优势较好。其中,和政县松鸣镇狼土泉村、康乐县白王乡新庄村、康丰乡杨台村2020年已经试验成功,确定了适合生产的品种,今后可以大面积种植[1]。

3、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各县(市)种植蔬菜突出地方发展特色,种植面积统一规划,形成不同的新技术示范区与生产基地,满足市场供应需求。

4、加大种苗繁育基地建设。

依托优势区域,联合科研院所引进和培育蔬菜新品种,扶持企业或育苗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优质种苗生产基地。以重点县蔬菜生产为主,发展以高标准温室为主体的育苗模式,在优先满足当地种植示范区统一供苗的前提下,扩大露地蔬菜种植面积。

二、临夏州高原夏菜种植现状

1、种植品种单一

每年种植茬口集中,种植品种单一。目前临夏州高原夏菜种植种类大多是花菜、甘蓝、红葱、大白菜、红萝卜等,还有少量小番茄、辣椒陇椒2 号。要与甘农大、省农科院、临夏州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发适合临夏种植的蔬菜种类、品种进行推广,加强特色蔬菜的开发利用。

2、种植生产效率低

临夏州本地专业蔬菜加工的大企业少,蔬菜规模化种植基地面积不大,现代化冷链设施不足,不同蔬菜品种贮藏量少。要多引进企业,扭转高端品种依赖外地调运的局面。

3、缺乏“甘味”品牌宣传推广

建立“甘味临夏”蔬菜产地标准,实施营销战略,建立“甘味”农产品品牌奖补机制,从认定的“甘味”蔬菜品牌中评先选优,构建“临夏蔬菜”品牌,重点发展露地种植与不同品种生产,优化种植结构。激励蔬菜生产经营主体开展“特色”认证,打造企业品牌[2]。全方位开展“甘味临夏”蔬菜品牌宣传,发挥产销协会作用,形成持续批量供货能力。积极对接济南、兰州、甘南州大市场,建立临夏蔬菜销售中心。

4、种植水平逐渐提高

高原夏菜区生产技术水平不高,机械化程度较低,投资成本高。各县试验示范区少,新品种种植以人工为主,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推行蔬菜种苗向集约化繁育发展,优质种苗统供率提高了20%。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农药减量增效技术与水肥一体化技术,提高农药化肥利用率。

5、发展目标与成效

2023年底,临夏州蔬菜种植面积努力达到30.01 万亩,总产量达到75.08 万吨,产值达到25.48 亿元。培育蔬菜生产大县,永靖县种植面积将达到6666.66 hm2,临夏县种植面积将达到3333.33 hm2以上;永靖县产值努力超过10 亿元,临夏县产值超过5 亿元,康乐县、积石山县产值超过1 亿元。

在优势产区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实现年亩均节本增效290 元;通过冷链物流、品牌销售、加工转化及现代营销体系构建等措施,实现年亩均节本增效125 元。优势产区人均蔬菜种植收入达到4535 元,比2020年增加1371 元。建设蔬菜专业批发市场2 个,打造5 个“甘味”蔬菜品牌,建设19 个蔬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其中省级1 个、州级12 个、县级6 个。

三、临夏州高原夏菜发展措施

1、积极培育蔬菜新型经营主体

积极推动蔬菜行业龙头企业,组织不同品种种植大户、先进家庭农场进行现场培训交流学习;条件好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和小农户建立长期合作发展,建立“企业+基地+农户+市场”模式;扶持电子商务、农超对接、中央厨房直供等模式,构建现代营销体系。

2、加强蔬菜生产保险保障

加大蔬菜保险政策宣传与种植户扶持力度,鼓励蔬菜种植户购买保险[3]。完善定损理赔机制,实现应赔尽赔、应赔快赔,有效降低农户种植风险,增强种植信心,为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稳步发展提供保障。

3、加大资金投入、落实惠农政策

充分利用农业政策,对不同产业基地因地制宜制定激励扶持政策。每年引进推广不同新品种、新技术等,发挥好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根据临夏蔬菜产业实际,明确当地主栽蔬菜品种需求,进行针对性品种筛选、育苗技术研发及栽培技术集成。依托临夏州农技推广中心的技术和带动能力,合力打造“品种-种苗-栽培”高效产业链,通过示范推广带动当地蔬菜产业发展。

4、重视蔬菜尾菜处理

争取政策和项目资金支持,在康乐县、临夏县等高原夏菜种植大县,因地制宜推广尾菜堆肥、直接还田等肥料化处理利用技术。扶持建设具有相应处理能力及配套技术工艺的尾菜处理企业,并对规模化尾菜处理企业按照处理能力进行奖补。

猜你喜欢

临夏州甘味临夏
《临夏日山居》
民进提案让“甘味”飘香全国
浅议少数民族地区各类学校增设
临夏州走访纪实
三个“百亿”产业撑起脱贫梦
临夏方言第一人称代词“我”探究
临夏州马铃薯栽培生产技术
临夏花椒飘香
春吃甘,脾平安/味觉异常当补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