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母牛发情、不孕及流产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2022-11-23赵恩全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布鲁氏菌输精发情

赵恩全

(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畜牧兽医事业发展中心,山东聊城 252300)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牛肉的消费需求增大,牛肉价格逐年上涨,养牛户养殖积极性越来越高,为追求利益最大化,养牛户在逐步地从全进全出的肉牛养殖模式向自繁自养养殖母牛转变。因此,母牛繁殖率与经济效益直接相关。正常情况下,母牛每年只能产一头牛犊,部分养殖户由于饲养管理不科学,不能很好掌握母牛发情、配种、日常管理等技术,导致出现母牛产后不发情、妊娠期间流产等严重影响养牛经济效益的不良后果[1]。为了更好地让养殖户掌握母牛发情时间、减少不孕症、避免母牛流产,提高犊牛成活率,笔者经过长期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撰写了本文,希望能让养殖户了解更多影响母牛发情、不孕、流产的原因,并指导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养殖效益。

1 影响母牛发情的因素

1.1 自然因素

母牛发情持续时间长短受气候因素的影响。高温季节,母牛发情持续期要比其他季节短。在炎热的夏季,除卵巢黄体正常分泌孕酮外,还从母牛肾上腺皮质部分泌孕酮,导致发情持续期缩短,母牛受到的不良应激越多,产生的负面影响越大。

1.2 营养水平

营养水平是影响家畜初情期和发情表现的重要因素,自然环境对母牛发情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亦是因营养水平变化所致。一般情况下,良好的饲养水平可增加牛的生长速度,提前牛的性成熟,也可加强牛的发情表现。牛体重变化与初情期有直接关系,因此,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牛的健康生长有利于牛的性成熟。在牛自然采食的饲料中可能含有一些物质,影响牛的初情期和经产牛的再发情;相反地,营养或饲养管理不当影响母牛发情,饲料营养水平过高、过低或营养不平衡是造成母牛产后不发情的最主要因素。围产期能量供给不足会导致母牛体况不能及时恢复,使子宫恢复延迟;反之,如果围产期能量过剩,会造成母牛产后动用更多体脂用于泌乳,也会导致产后不发情和受胎率低。一些疾病也会导致母牛不发情。

1.3 生产水平和管理方式

母牛发情表现与生产性能有关,肉用牛表现往往没有乳用牛明显,而产奶量高的奶牛个体,其发情表现有时也没有其他牛明显。其原因可能是高产奶牛代谢旺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与发情有关的生殖内分泌活动所致。过度肥胖的牛,发情特征往往不明显,可能与激素分泌有关。因此,在生产中,应加强母牛饲养管理,合理搭配营养,适当提高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如使用玉米、麸皮等原料时,要严把质量关,加强饲料质量管理,确保混合精料含有适宜的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

2 导致母牛不孕的原因

2.1 先天性不孕

主要是由于生殖器官发育异常而引起的不孕,这种母牛一般不留作种用,应淘汰。

2.2 饲养性不孕

主要是由于饲养不当(饲料单一、质量较差、营养不平衡、霉菌毒素等)使母牛生殖机能衰退或紊乱引起的。平时要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精粗饲料均衡供应,必要时添加脱霉剂,饲喂的日粮还要基本满足母牛生长、生产需求。

2.3 管理性不孕

主要是由于饲养环境寒冷、潮湿、无光线、通风不良,过度劳役且没有合理休息,或泌乳过多使母牛生殖机能发生障碍而引起的不孕,只要改善管理条件,合理使役即可得到恢复。

2.4 疾病性不孕

母牛不孕症大多是由于卵巢疾病和子宫疾病造成的,包括卵巢机能衰退及不全、卵巢囊肿、持久黄体、慢性子宫内膜炎等[2]。主要表现为配种时期母牛不发情或没有发情特征,或发情特征不明显,发情周期或长或短,或者输精后不排卵;还有的母牛体型像公牛,经常发情,常爬跨其他牛,发出如公牛一般的叫声。

一般母牛在产后约40~50d 发情时配种为宜(母牛经过妊娠、分娩后生殖器官发生迅速而剧烈的变化,到重新发情、配种,母牛生殖器有一个复原的过程。子宫复原时间约需9~12d,恶露排尽的时间为10~12d,一般认为,恶露排尽时子宫已复原。母牛卵巢中的妊娠黄体于产后才被吸收,因此,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出现较晚)。如产后45~60d 还没有发情,要对母牛健康、营养状况、卵巢和子宫进行检查,及时诊治来预防不孕。防治措施要对症下药,对于卵巢静止及萎缩而导致不发情的母牛,要先改善饲养管理水平,消除致病因素,促使体况恢复。同时,还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并加强饲养管理。

3 引起母牛流产的原因

3.1 机械性流产

妊娠母牛相互顶撞、剧烈运动及受到惊吓等一些外力因素造成的流产均可称为机械性流产。预防母牛机械性流产主要从管理方面入手,妊娠母牛可进行拴养或采用小栏散放饲养,避免大群散放饲养时相互顶撞而造成流产,还要避免惊吓牛群,特别是过年期间,一定要避免在牛场周围燃放烟花爆竹。另外,对母牛进行防疫时,抓牛动作一定要轻缓,切勿急追猛赶,以免造成流产。

3.2 营养不良性流产

当母牛饲养管理条件差,母牛膘情较差,营养摄入难以满足胎儿生长时母牛很容易出现流产[3],另外,母牛缺乏硒、维生素E 等微量元素情况下也容易出现流产。母牛进入妊娠期后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妊娠前期母牛膘情适中的情况下不用刻意增加饲料营养水平,只需按照空怀期营养标准饲喂即可,进入妊娠中后期要适当增加营养供给,同时注意多饲喂一些青草,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3.3 霉菌毒素流产

妊娠母牛长期采食霉变饲草、饲料,体内霉菌毒素累积到一定量后会出现流产。一定要注意饲草、饲料存放环境,以免出现霉变,在正常饲喂过程中可添加脱霉剂,避免霉菌毒素造成母牛流产,当饲料出现大量霉变后一律禁止喂牛。

3.4 酸性流产

母牛长期、大量采食青贮玉米秸秆、酒糟、豆腐渣等酸性较大或含酒精的饲料容易出现流产、弱犊或死胎现象。妊娠母牛应禁止饲喂酒糟、豆腐渣,青贮玉米秸秆,或可在添加碳酸氢钠等缓冲剂的情况下少量饲喂,但是不要超过粗饲料总量的20%。

3.5 习惯性流产

母牛上一胎次出现子宫脱垂或流产情况便容易出现习惯性流产,对这类母牛应注意安胎、保胎,若再次出现流产建议及早淘汰。

3.6 炎症

当母牛患上子宫内膜炎等生殖器官炎症时也可能会出现流产现象。母牛产后一定要加强护理,遇到产后胎衣不下的情况要及时注射缩宫素,产后前3d 注意消炎,前7d 最好每天喂1次益母草水来促进恶露排出及子宫恢复。

3.7 药物性流产

有些药物或疫苗孕牛不可使用,当大家没有按照说明或兽医师指导时使用,也会出现流产现象。当母牛患病需要治疗或需要进行防疫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药物说明或兽医师指导进行用药,同时在抓牛、打针过程中动作一定要轻缓。

3.8 疾病造成的流产

很多疾病都可使牛出现流产,如布鲁氏菌病、衣原体病等,其中以布鲁氏菌病最为常见。当母牛出现流产后,要第一时间检查母牛是否患有布鲁氏菌病,及时淘汰患有布鲁氏菌病的母牛。牛群每年应检查1~2 次,发现布鲁氏菌病牛就隔离淘汰,直至全群没有布鲁氏菌病牛检出。

4 牛流产采取方法及临床纠误

4.1 先兆性流产

当患牛出现流产征兆,但是子宫颈口尚未开放,胎儿依然存活时可将母牛放在安静的牛舍内,减少外界不良刺激,同时,每隔5d 注射1 次孕酮(100~200mg),或皮下注射阿托品(15~20mg,2 次/d)。对创伤性流 产可肌内注射安乃近(40mg,2 次/d)。有习惯性流产史的母牛怀孕后,必须在发生流产前一阶段给予适当的药物治疗,如肌内注射黄体酮(50~100mg,每隔10d 注射1 次)。

4.2 延期流产

延期性流产以排血胎儿为例。具体办法是先溶解黄体,然后扩张子宫颈,润滑产道,最后协助母牛将胎儿排出。如果胎儿过大、排出困难,可考虑缩小胎儿(截胎、缩小骨块,缩小胸、腹腔)。胎儿排出后,用5%~10%的盐水冲洗宫内残留物,最后为防止母牛感染,可以在子宫内注入抗生素或全身用药。

死胎停滞病例也经常被忽视,因为经常到分娩的时候才发现患牛并没有妊娠进展,而且排出胎儿也比较困难。治疗时胎儿干尸化的应先灌注灭菌植物油或液状石蜡于子宫内,然后将死胎拉出,最后再用复方碘溶液冲洗子宫;胎儿浸润或腐败分解时,应尽早将死胎组织和分解产物排出,然后用0.1%~0.3%高锰酸钾溶液或0.1%复方碘溶液冲洗子宫,排出冲洗液后,给子宫内灌注抗菌药物或消毒药液。

4.3 隐性流产

隐性流产病例多被认为是没有妊娠或配种失败,经常被忽略,但这类流产占比很高,造成的损失也很大。

5 繁育母牛饲养管理

5.1 培育健壮的青年母牛

后备青年母牛没有放牧条件的要有足够的运动场地,采用散养、群养的方式。后备青年母牛应供给充足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尤其是13 月龄更需要提供高水平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提高卵泡质量和配种成功率,保证后备青年母牛的正常生长。

5.2 母牛发情配种的适时输精

一般母牛发情表现持续时间仅24h(从兴奋地爬跨其他牛或接受爬跨算起,到拒绝接受爬跨为止),少数牛会长一些,而排卵则发生在发情结束后12~15h,精子在母牛生殖道内存活时间为24~48h,而且还需4~6h 才能与卵子结合受精。母牛排出的卵子能保证正常受精的时间也仅为8~12h;输精应在发情母牛阴道流出黏稠牵缕性强的黏液,生殖器黏膜颜色变成黄红色时进行。如果黏膜颜色潮红,黏液稀薄且无牵缕性时,说明时间过早不宜输精。若黏膜颜色变成苍白色则输精太迟。一般来说,处女牛或青年母牛要推迟输精,老年体弱母牛输精时间要提早,不老不小配中间。夏季炎热时配种时间应适当提早,冬季略加推迟。发情母牛输精应坚持二次输精法,第一次输精后间隔8~10h 进行第二次输精,这样可以提高受胎率。

6 小结

造成母牛不孕或受胎率低的原因还有很多,品种因素、繁殖年限、公牛精液品质差,配种时机掌握不好,输精方式不正确,人工授精操作不正确等都影响生育率。对养殖户来说,要想提升母牛繁殖率,必须走“养殖品种优良化,养殖技术科学化” 之路,以品种优良选育、科学饲养管理、疾病尽早预防为目标,提升科学化与规范化管理能力,才能挖掘母牛增产潜力,提高母牛繁殖率。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输精发情
猪子宫内深部输精技术与应用
可视输精枪在广西母水牛生产中的应用
简述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母猪低剂量精液深部输精技术研究
奶牛产后首次发情行为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盐窝镇:组织代表视察布鲁氏菌病防控情况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
不同来源PMSG对肉山羊同期发情及排卵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