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陆川猪产业现状调查分析

2022-11-23滕法鑫罗婷元吕巧玉黄漉茸陈梦蝶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陆川养殖户猪肉

滕法鑫 罗婷元 吕巧玉 黄漉茸 陈梦蝶

(广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陆川县作为国家唯一的生猪地理标志县,生猪总产值占陆川农业总产值70%左右,2021 年10 月,经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评估认定,陆川猪品牌价值为30.84 亿元,陆川猪真正成为“致富猪”。陆川猪被誉为全国八大名猪之一,当地政府致力于把陆川猪产业打造成为县域经济的“品牌产业”,加快迈向全国的步伐。

1 陆川猪产业现状及问题

1.1 养殖现状及问题

1.1.1 养殖规模小

陆川猪养殖户多为家庭小规模养殖,养殖数量主要为1~5 头。陆川猪的食量较大,生长周期较长,养殖户多以泔水、农作物混合物来喂养生猪。且多数陆川猪养殖户对专业养殖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全。政府能提供的补贴、防疫技术和养殖技术等帮助不足,缺乏合适的技术人员,难以做到专业化养殖陆川猪。

1.1.2 养殖量断崖式下滑

自2007 年陆川县政府制定“陆川猪五年发展规划” 开始,至2018 年上半年非洲猪瘟暴发前,陆川猪养殖业一直处于正向发展状态。2016 年陆川猪总产值达50 亿元,占陆川县农业总产值70%左右,2018 年下半年的非洲猪瘟席卷全国,绝大多数的养殖场都出现了感染非洲猪瘟的情况,陆川猪养殖量呈现“断崖式” 下降,2019 年11 月存栏量从131 多万头锐减至23.5万多,导致陆川猪养殖户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1.3 卫生管理差

原陆川猪圈养地多沿河岸密集分布,养殖场与人群居住地接近。养殖户多进行水冲式清粪,所形成的养殖废水直接排入河流,对周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为了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严格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当地政府下令将沿河岸方圆200m 内的养殖场撤离。缺乏相应的污染物处理措施和技术,很大程度造成了养殖环境病毒细菌的大量滋生,进一步提高了陆川猪发生病害的概率。在推进陆川猪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必须因地制宜,科学规划[1]。

1.2 销售现状及问题

目前陆川猪采取传统线下销售方式,结合新型线上销售的销售模式,其中以线下销售为主,主要销售渠道包括农贸市场摊位销售、餐饮渠道、超市和电商平台。与之相比,全国部分地区养殖户抓住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及追求营养价值的机遇,定位高端人群,开拓了精品猪肉专卖店、会员制配送的等销售方式,扩大知名度。陆川猪作为长久积淀的老品牌土猪,与外来猪种相比,在肉质上具有优势,但受营销渠道和资金方面的影响,多数养殖户只把销售目标锁定在本土。

1.2.1 线下销售

陆川猪养殖多为家庭个体化养殖,由于养殖规模小,养殖户为了获取更多的利润,大多通过屠宰生猪的方式到市场上摆摊售卖。一些养殖户考虑到猪肉本身作为一种生鲜食材,未经处理难以保存,而冷冻猪肉在口感和营养上与新鲜猪肉有所偏差,因此,对猪肉进行深加工,制成猪肉制品销售,如灌肠、腊肉、扣肉等熟食制品。小部分养殖户因为缺乏屠宰和运输条件,会以较低的价格卖给中间商,再由中间商集中售卖。

1.2.2 线上销售

为了提高销售效益,拓宽销售渠道,养殖户决定补齐线上销售端产业链短板。新冠疫情的暴发,加快了陆川猪肉线上销售进程,养殖户开始采取以客户订购为主,网络电商销售、微信朋友圈推广为辅的线上销售方式。但现有的销售方式范围较小,存在局限性,且陆川县地域狭小,消费需求有限,宣传力度不够,线上销售量有限。

2 陆川猪产业现状分析

在收集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运用SWOT 工具对陆川猪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从而剖析陆川县生猪在养殖和销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参考战略。

2.1 SWOT 分析

2.1.1 优势

(1)陆川猪肉嫩味鲜且瘦肉率高,营养丰富。陆川猪大多以泔水、农作物混合物进行喂养,相比于饲料猪猪肉更加健康美味,其本身除含有硫胺素、核黄素和烟酸等多种微量元素外,还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

(2)陆川猪繁殖能力强,母性较好,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广,耐粗饲且抗病能力强。

2.1.2 劣势

(1)陆川猪多以家庭小户养殖为主,养殖规模较小。大型陆川猪养殖场所占比例较小,猪肉难以大批生产并贩卖到全国各地。

(2)陆川猪的生长周期较长,出栏率低。一般猪的生长周期是4~5 个月,而陆川猪育肥率通常要8 个月以上,由于生长周期较长,所以出栏率较低,出栏体重小。

(3)陆川猪的销售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通过线下熟人介绍购买和市场摆摊售卖的形式进行销售,难以提高陆川猪的销量。

2.1.3 机会

(1)电商平台的迅速发展给猪肉产品销售带来机遇。电商平台开始涌现出大量的今日下单次日达的小程序。如橙心优选,拼多多买菜等。

(2)陆川猪作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2018—2021 年陆川猪品牌价值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18年18.61 亿元,2020 年20.89 亿元,2021 年30.84 亿元,越来越多的投资者试图进军陆川猪产业,从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2.1.4 威胁

(1)陆川猪价格波动不稳定,容易影响销售。在节假日期间,猪肉价格较高;在非节假日期间,猪肉的价格较低,下降至每斤11~20 元/kg。

(2)政府扶持力度小。陆川猪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相应补贴制度实施力度不够,缺乏与行业协会的交流,现有产业信息平台功能有待完善。

(3)生猪保险购买率较低。陆川猪养殖地多处于农村,由于养殖数量少,多数养殖户认为不需要购买保险,缺乏保险意识,加之保险公司的宣传力度弱,导致保险普及范围小。

2.2 SWOT 战略

2.2.1 增长型战略利用优势,撬动机会。将陆川猪的优势融到迅速发展的电商行业中,争取不断推动陆川猪销售,带动经济发展。

2.2.2 扭转型战略

克服劣势,把握机会。陆川猪小规模养殖偏多、生长周期较长等现实情况压制陆川猪的优势,应想办法克服,如政府扩大养殖补贴,养殖户加强管理,争取把握机会扭转劣势。

2.2.3 防御型战略

发挥优势,规避威胁。在陆川猪价格波动大、政府扶持力度小等情况下,陆川猪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必须采取防御型战略克服威胁,建议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2.3.4 多元化战略

削弱劣势,减少威胁。需致力于充分发挥陆川猪优势,尽量降低风险。譬如陆川县政府相关部门加大猪保险宣传力度和加强防疫检疫工作。

综合以上发展战略,提高陆川猪产业经济发展。作为陆川县四大产业之一,带动陆川县经济发展,最终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振兴乡村的目的,即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强产业、兴乡村、富农民”。

3 建议

3.1 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广西陆川县大力发展猪产业化、品牌化经营,陆川猪已成为当地解决“三农” 问题的“头号法宝”,是大部分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其成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但在促进陆川猪产业高质量转型升级的扶持政策中,政府与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组织的交流联系较少,未能充分发挥其在联络工作机制中的引领作用,相应的行业基础设施有待完善,产业链数据分析与信息发布平台的管理仍需进一步规范。综合增长型战略、扭转型战略和防御型战略,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3.1.1 完善相关扶持政策

政府可以完善相关的扶持政策,联合当地行业协会聘请专家为养猪业主举办技术培训班,加强养殖、销售过程的监管和指导,进一步解决猪肉产品采集加工、粪污收集处理等问题,改造生猪主产区冷链储藏和运输设施。

3.1.2 扩大养殖补贴

加强规模养殖补贴、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贴和生猪良种补贴等福利,做好相应的理赔业务,切实保护养殖户的利益,联合农业农村局、银行等相关部门对生猪养殖散户进行积极的引导与支持,给予养殖户优惠贷款政策,对经营困难的猪场及养殖户提供生猪活体抵押贷款服务,对新建猪场和规模化养殖给予适当补助,加强对生猪养殖禁养区的监测管理。

3.1.3 完善生猪产业综合信息平台

为解决养殖户的销售难题,当地政府可以率先对年轻养殖户进行网络信息培训,继而带动掌握信息技术较为吃力的中老年养殖户,指导他们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畜禽产品、饲料的购销,进入网络市场。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生猪产业综合信息平台,定期发布全产业链重要信息数据,及时回复产业热点和突发性问题,合理引导养殖户对生猪市场进行预期判断。

3.2 加强生猪养殖防疫工作

近年来,各种疫病持续不断地在养猪行业中发生,往往通过生猪进行传染,传播范围广,极大影响了陆川猪产业的健康发展。种猪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生猪养殖的整体质量,除此之外,防疫检疫也是生猪养殖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2]。从多元化战略出发,建议加强生猪养殖防疫工作。

3.2.1 加强对养殖环境的管理

养殖户可以依据科学制定合理化的饲养制度,注重猪舍巡查,按照相应的免疫程序给种猪接种疫苗。加强对养殖环境的有效管理,保证生猪生存环境的卫生、空气畅通,并要及时清理生猪排泄物,正确消毒,并做好做好监管工作[3]。养殖人员需定期参加专业知识培训,及时有效地对专业知识进行更新、补充、拓展和提升。

3.2.2 加强生猪防疫工作宣传

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需做好生猪防疫宣传工作,增强生猪养殖户防疫意识;政府可以借助社会公益机构,与养殖户进行深入交流以达到宣传防疫工作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向养殖户发放防疫工作传单,提高其对防疫工作的重视。提高专业防疫员的整体待遇,对防疫员加强技术培训,采取严格的选拔程序,注重对其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考核。

3.3 购买政策性生猪保险

在我国,目前有关猪的保险主要为能繁母猪保险和育肥猪保险,更偏向于对死亡猪按照一定标准进行资金赔付[4]。国家通过保费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对养殖户提供政策支持,但陆川县仍有部分养殖户没有投保意识。从多元化战略出发,建议增强养殖户的保险意识。

3.3.1 提高养殖户对保险的认识

有关部门应重视养殖户保险意识的增强,可通过当地广播电台、网络平台等媒体渠道向养殖户普及保险知识,保险部门可定期安排相关保险人员下乡宣传保险知识,从而提高养殖户防范风险的意识,深入推进生猪养殖保险,稳定能繁母猪、育肥猪保险保额,增强保险吸引力,实现养殖户愿保尽保。

3.3.2 鼓励养殖户购买生猪保险

政府应继续加快实现政策性生猪保险特色发展,拓宽购买渠道,结合能繁母猪特性,政策性能繁母猪保险应立足保大灾、保成本。持续探索政府、保险公司与生猪养殖户三方共赢模式,加快建立生猪期货市场,通过开设地方险种,增加县级资金配套,推动全县生猪产业发展[2]。

4 小结

陆川猪产业是陆川县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当地政府制定各种政策以帮助养殖户通过饲养陆川猪踏上致富之路。力求陆川猪产业获得更好的发展,要求养殖户关注国内生猪产业新形势,将传统生猪行业的竞争优势与目前新型的网络销售模式相结合,拓宽销售渠道,实现线下线上相结合,促进养殖与销售的环节紧密联结[5]。行业经销商要充分用好陆川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这块金字招牌,发挥陆川猪的品牌价值,大力宣传陆川猪肉“味美、健康” 的优点,提高知名度,致力于引进各大企业和组织投资,同时吸引民众前来购买。当地政府、县委需要密切关注市场行情,因时因地发挥宏观调控功能,进一步缓解小规模生产与大需求市场之间的矛盾,促进陆川猪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生猪产业的专业化经营。

猜你喜欢

陆川养殖户猪肉
旗开得胜!5亩养出过万斤金刚虾,虾中60元抓虾!养殖户:有信心养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猪肉价格连续回落 肉价仍将震荡下行
下半年猪肉进口速度或将放缓
猪肉价格“落地”后怎么走?
牛年开盘鱼价创新高,养殖户如何避免“有鱼价没鱼卖”的尴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平凡人物·平凡故事:年底了,养殖户喜迎丰收
下一部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