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性聋的治疗与健康教育

2022-11-23潘佩培朱丽娟

关键词:听力护士护理

潘佩培 朱丽娟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简称为突聋,指患者72h内发生连续3 个频率、听力损失≥30dB 的感应神经性听力损失[1]。目前突聋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明确,临床认为与内耳循环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疾病等多种因素相关[2]。突聋患者的年龄分布广泛,多发于50~60 岁,发病率逐步上升[3],发病人群也趋于年轻化。

1 突发性聋的治疗

1.1 药物治疗

1.1.1 糖皮质激素

2019 年美国突发性聋临床实践指南中指出激素治疗仍为推荐治疗方案, 目前主要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方式包括全身使用和鼓室内注射。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容易出现副作用,如对机体血糖的影响,因此该方法不适合于有糖尿病、青光眼、肺结核等合并症且控制不良的突聋患者,而鼓室内注射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相关副作用发生[4]。

1.1.2 血液流变学药物

血液流变学药物的治疗目的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及内耳血供,美国指南中不建议将血流变学药物作为突聋的常规治疗方式[1],而我国指南认为,在患者病情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适当采取血液流变学药物进行治疗[3],如巴曲酶[4]等。也有报道指出[5]利多卡因能改善内耳微循,全身给药的同时可联合肾上腺皮质激素、利多卡因行耳后筛区局部注射。

1.1.3 其中他药治疗

中医治疗采用活血化瘀和补肾治疗方案最多[6]。利用中药的药理特性,使用丹栀逍遥散[7]等药方,对突聋患者起到活血化瘀、改善耳蜗血液循环、预防血管栓塞、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1.2 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可通过提高氧分压,从而提高组织含氧量,减轻水肿,降低血粘度,抑制病毒活性、免疫反应等影响,达到纠正组织缺氧的目的,目前是临床治疗突聋的常用辅助治疗方法之一。

1.3 中医针刺治疗

林山珊等[8]对一例难治性突发性聋进行了切脉针灸治疗,疗效显著。研究表明针刺可以刺激神经,调节内耳及脑干的神经通路[6],改善内耳病变的神经功能。耳穴贴压疗法通过刺激患者耳廓穴位对应点或患耳耳穴压痛点,局部按压起到增强内耳的毛细血管壁渗透压,改善微循环作用[9]。近年来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对感音性聋治疗有较好的疗效[10]。

2 突发性聋的健康教育

2.1 健康教育的主体和对象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11]中提到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科学就医,提升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医疗机构里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医务人员,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患者及其家属。突聋往往是急性发作,患者听力下降甚至听力丧失,常伴有恶心、呕吐、耳鸣、眩晕等症状,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多数突聋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知之甚少,对发病原因、病情发展及预后过度担心,思虑过多,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绝望等不良情绪,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延缓疾病康复进程。因此,高素质健康教育团队对突聋患者及其家属在疾病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实施科学、系统、全面的健康宣教非常重要。

2.2 健康教育的内容

2.2.1 心理指导

刘涛等[12]研究表明突聋患者较正常人更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且耳聋与耳鸣程度越大、受教育程度越高、治疗效果越差,焦虑抑郁情绪越易发生,突聋患者在发病前常处于精神紧张、睡眠障碍等状态,因此在治疗初期给予人文关怀,有助于提高治愈率。胡水花等[13]研究表明与突聋患者交流时需加强眼神交流,语气友好、语速适中、唇形明显,多运用肢体语言促进交流效果。在患者进行治疗或出现负性情绪时宜沉默疗法,给予无声陪伴。

焦娇等[14]指出叙事护理干预通过叙事、外化问题,帮助突聋患者以积极争取的心态来面对疾病,叙事护理可明显改善难治性突聋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为患者提供精准护理。

护士通过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护士等常规宣教,帮助患者尽快适应医院环境,消除陌生环境造成的紧张情绪。通过询问病史,记录听力检测结果,评估其耳聋程度。通过与患者的沟通,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具体情况实施心理干预[15],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引导患者自我调节情绪,转移对听力变化的过度关注,降低其紧张情绪,减轻顾虑,促其积极配合治疗,增强康复的信心。

2.2.2 疾病知识教育

健康宣教内容包括突聋相关疾病知识,如发病病因、常规检查项目及目的、常规治疗方法及意义,良好睡眠以及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耳聋治疗过程和护理计划,让患者知晓疾病的病程和预后与全身疾病、听力损失的程度及伴随症状有关,及早、有效、规范治疗有助于听力的恢复。

宣教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饮食清淡,低盐低脂、营养均衡,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多食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食品。睡眠充足、积极锻炼、避免过度劳累,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全身疾病,防止血循环障碍。

2.2.3 药物使用宣教

早期治疗、规范治疗是突聋治疗的关键。宣教内容包括用药前指导患者遵医嘱正确用药,告知及时、准确、规范用药的重要性;用药时注意事项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物,部分患者会出现排斥心理,护士需告知发病一周内是药物治疗关键期,早期规范用药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以取得其配合。耳后注射后指导患者注射部位的护理,保持局部清洁,避免感染和出血。使用血流变学药物时,选取粗直大静脉给药避免发生静脉炎,发生静脉炎予以热敷或喜辽妥(喜辽妥,由德国莫比来特制药有限公司制造,国家批准文号为H20160601,主要用于形成或未形成血肿和钝器挫伤的局部治疗)外敷,改善症状,同时应关注有无过敏或肝脏损伤等不良反应,发生后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

2.2.4 安全宣教

患者听力下降导致与他人沟通障碍,无效沟通的增加可引起患者自闭、易怒、不配合医务人员实施检查和治疗,存在安全隐患。在与患者沟通时,语调高低适合,在患者听力较好的一侧进行沟通;有效使用宣教手册、提醒卡等文字内容提升沟通的效果;伴有眩晕的患者教会其预防跌倒坠床的知识,加强夜间巡视,指导陪护人员知晓安全护理措施,避免跌倒发生。

2.2.5 高压氧治疗宣教

吴静等[16]文献中提到高压氧联合药物使用治疗突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时会引起中耳和鼻窦气压伤。治疗前护士应告诉患者治疗的目的、原理、治疗过程注意事项,包括治疗时患者无伤风感冒、鼻塞等情况,治疗时在升压过程中如何鼓气、如何调整呼吸,治疗后出现耳闷耳痛需及时告知并给予处理等内容。同时,让患者知晓高压氧治疗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年轻患者治疗效果较好,鼓励其坚持完成。

2.3 健康教育形式

2.3.1 口头宣教

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大多以护士口头宣教为主,由于护士个人知识储备、交流技巧等原因,在进行口头宣教时,会存在内容缺乏系统性,条理不清,随意性大的问题[17],同时突聋患者的听力障碍也会导致患者对知识接受、理解能力的下降,从而导致宣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2.3.2 健康宣教手册

健康宣教手册是护患沟通的一座桥梁,可以增加护患沟通的有效性。使用健康宣教手册可以避免护士口头宣教时漏项、偏题,方便患者查看、减少遗忘,帮助患者更好地掌握宣教重点,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护理,促进身体机能和心理的康复[18]。

2.3.2 多媒体视频联合回馈教学法

口头宣教及宣教手册是单向灌输式的教育,缺乏对患者的理解、接受、记忆能力的考量。健康教育视频可反复播放,快速、直观,便于患者理解和记忆,更容易被多层面的患者接受。护士在平板电脑、移动护理车上完成健康教育视频播放,实现了“一对一”的宣教服务模式,体现了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在患者接受知识的同时能够感受人性化的照护和关怀。联合回馈教学,让患者复述视频中健康宣教内容,评估患者的接收内容并加以巩固,确保其能对所传递的信息融会贯通[19]。

2.3.4 座谈会

以座谈会的形式展开叙事护理[20],以“患者说、护士听”的模式进行,配合题板使用,让患者叙述其患病经历、经验、顾虑及疑问,通过倾听发现护理问题,为患者实施有效的干预。同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并邀请预后良好的患者进行成功案例分享,或由护士用音乐、照片等方法将患者故事融入到临床护理中,给其他患者增加治疗的信心,安慰鼓励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以期治疗早日取得效果。

2.3.5 新媒体应用

新媒体发展迅速,拥有较大使用人群。微信平台不受时间、空间和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可随时随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公众号推送的内容可反复点击阅读,同时患者之间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讨论,现存的问题、困难以及解决方法,形成一种互助模式。

多元化科普专栏由医生、护士和医院宣传人员共同组成,针对出院患者延续服务,传播耳聋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等健康知识,对出院的患者侧重生活习惯的宣教,养成健康饮食、早睡早起的好习惯;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挖耳、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尽量减少噪声,积极锻炼,预防感冒,当出现眩晕、耳堵塞感、听力下降时,立即就医。借助互联网技术宣传健康教育, 能帮助普通人群获得有效且准确的健康知识[21]。

2.4 护理模式的应用

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互相组合,结合护理工具的加入,形成多种健康教育方案,针对不同层次的患者选择不同宣教方案,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突聋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

杜婧等[22]研究表明格林模式用于突聋患者健康教育中,将影响因素分为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针对影响因素提供健康教育,提高突聋的治疗效果,改善其听力和生活质量。牛苗玲等[23]指出基于赋能模型为指导的健康教育用于突聋患者,全程以患者为中心,提高患者主观能动性,干预过程从院内延续至院外,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依从性,促进康复。

孙香兰等[24]研究表明在突聋患者中采取Orem理论的护理模式,根据患者的病情采用完全补偿护理、部分补偿护理和支持教育护理,可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促进病情恢复。孙静波等[25]提到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评估,了解其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制定健康教育路径,在不同的住院时间点给予健康知识的传授,降低突聋患者焦虑程度,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综上所述,目前突聋的治疗方式多样,各种方案都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效果个体化差异较大。有效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内容、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改善负性心理,结合有效护理模式可提升患者认知度,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听力护士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医生护士摆摊图鉴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Units 1—2 听力练习
Units 3—4 听力练习
Units 5—6 听力练习
Units 7—8 听力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