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角,出土于嘉兴马家浜遗址,嘉兴博物馆藏丝绸之路西行第一驿
——豳州驿

2022-11-23李江涛

华夏文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平驿站丝路

□李江涛

驿站是古代用来传递信息,给过往行旅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陕西作为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及早期的政治经济中心,是中国古代较早建立驿传系统的地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之后,颁布“书同文,车同轨”的政令,以咸阳为中心在全国大修驰道,广建邮亭。汉唐时期,随着沟通长安与西域丝绸之路的兴盛,往来驿使、商旅络绎不绝,沿线驿站也成为中西文明的交汇点。其中,西北出长安有“丝绸之路第一驿”之称的豳州驿便是其中的代表。

豳州也称彬州、邠州,最早以“豳”字出现。自古以来豳州就是西北重镇,又为丝路孔道上的重要一站。早在商周时期,周人的先祖率领族人沿泾水、漆水往豳地迁徙,豳地成为“禹贡雍州之域,周之先公刘所居之地”(《括地志》)。公刘较早地开拓了豳地交通,并在此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建立豳国,豳地由此“既庶既繁”,其势力最后发展到今彬州、长武、庆阳一带。春秋战国时,豳地漆水、泾水以北地区还杂有义渠戎、大荔戎等西戎部落,与此同时,秦人也在此地兴起。东周时,周平王封秦襄公为诸侯并赐之岐山以西之地,曰:“戎无道,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史记·秦本纪》)到秦穆公时,随着实力的不断发展壮大,秦国将西戎派来的间谍由余策反,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了西戎部落,豳地当时成为秦霸西戎出征作战的重要通道。随着西戎为秦所统一,秦国变得空前强大,为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秦汉时,随着萧关道的开通,豳州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进一步被凸显。萧关道西出长安,过渭城西北行,经平陵、茂陵、好畤(乾县东)、漆县(今彬州)、安定(今甘肃泾川)、萧关至安定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此路线开通之初在军事、政治作用方面更为明显。秦末项羽灭秦后,立沛公刘邦为汉王,将其封至汉中,刘邦还定三秦时,曾派大将周勃在漆县(今彬州)攻打章平、姚印的军队。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匈奴单于率十四万兵入萧关,杀北地都尉卬,至彭阳,派骑兵烧回中宫,到达甘泉,欲从萧关道和陇关道两线进攻长安,朝野上下大为震惊,调十万大军进行守卫。汉武帝时曾六次过萧关道巡视安定郡,豳州为其途中必经的一站,武帝的几次巡视为建设豳州通往安定郡的交通创造了有利条件。元封四年(前107年)冬十月,“武帝上行幸雍,祠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汉书·武帝纪》),当时中央王朝在原萧关道的基础上还开通了回中到高平的回中道,此两道的开通为长安通往凉州的丝路北道贯通奠定了基础,成为关中通向河西的交通要道。

秦汉时随着集权强化及边疆的开拓,驿传建设得到发展,呈现出“三十里一传,十里一亭”的局面,“亭”作为基层行政机构,主要用来维持基层社会治安秩序,但“十里一亭”的现象说明与交通也有一定关系。汉高祖刘邦曾当过“泗水亭长”,颜师古考释“亭”为“停留行旅宿食之馆”。当时在漆县东北设有豳亭,后汉兴平元年(194年),“豳州右扶风之漆置新平郡……汉之漆县地,以漆沮之水东北有古豳亭……”(《读史方舆纪要》),此处“豳亭”可能也有提供宿食服务的功能。到西汉末年,面临长安被毁的局面,著名史学家班彪曾西出长安逃到安定高平(今宁夏固原),在途中所作《北征赋》中留下了在豳州留宿及行走路线的记录:“朝发轫于长都兮,夕宿瓠谷之玄宫……息郇邠之邑乡,慕公刘之遗德……”,他们早上从长安出发,经过瓠谷的玄宫、甘泉宫,途中在旬邑、豳州的地界找到住宿之地,在此地不禁回想起当年公刘在此经营的事迹。同时,甘肃出土的汉代居延里程简中载有自长安城沿泾水到陇西的驿置及驿路设置情况。《传置道里簿》记有:“好义至义置七十五里”,经考古学家调研、学者考证,这段路线是好畤到漆县的通行道路,这也印证了当时西北驿路的开通。而今天在陕西永寿、彬州、长武一带发现多处烽燧遗址,其中部分为汉代驿置遗址,这些遗址多分布在交通干线两侧高地上,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泾水河谷全貌,烽燧之间呈“相助”之势,在当时既可以互通信息,也能承担置所的服务、运行中的物资及战备保障。

魏晋之际,豳州道进一步发展,成为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进入关中的重要通道。前秦苻坚战败后,各族势力纷纷起来割据自立,苻坚在逃往五将山的途中,被后秦姚苌捉于豳州治所新平(今彬州),后命人将苻坚绞死于新平佛寺(今彬州南静光寺)内。

及至大唐,随着封建王朝大一统局面的巩固与发展,驿站及驿道建设也迎来了发展高峰。唐代“凡三十里设一驿,驿有长,举天下四方之所达”(《新唐书百官志一》),岑参赴西域途中曾作诗云:“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流星,平明发咸阳,暮及陇山头”。从中可以看出唐代驿站、驿道系统的发达。开元年间因“豳”与“幽”字相涉,豳州遂被改为邠州,当时在邠州治所新平县设有新平驿。唐代诗人柳宗元曾题记:“凡万国之会,四夷之来,天下之道途毕出于邦畿之内。故馆驿之制,于千里之内尤重。……自咸阳而西至于奉天,其驿六,其蔽曰邠州”(《馆驿使壁记》)。当时以首都长安为中心,有七条呈放射状的重要驿道通往全国各地,邠州即为西北驿路上的重要枢纽。西方的名马、美玉、香料,土特产如芝麻、胡麻等通过这条道路传入中国,而中国的丝绸、铜铁器、茶叶等物品也通过胡商及诸国使者传入西方。张籍的“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生动描绘出了丝绸之路上驼运的繁忙及贸易的兴盛。此外,唐代佛教兴盛,也得益于丝路孔道的特殊地位,邠州较早受其影响,今天的彬州大佛寺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史载:“唐庆寿寺一统志在邠州西二十里唐建有佛像坐石,高十余丈俗名大佛寺”(《清一统志邠州》),大佛寺原名庆寿寺,学者考证其为唐贞观年间开凿。主窟中高约24米的大佛被称作丝绸之路第一大佛,石窟中还保留了许多代表中西文化交流的纹饰、造型,这也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明证,而新平驿站的设立则为中西文化交流搭建了平台。

在唐代邠州除了是丝路孔道的重要一环外,还是守卫长安的重要战略防御地。从地形上看,邠州城泾水北绕,南靠紫微山,州城东西皆有河,险固可恃。在唐武德年间突厥频繁南下时,邠州道是唐军设防阻抗的前线。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突厥颉利可汗自原州(今宁夏固原)进犯关中,秦王李世民受命统兵出征御敌,出邠州道以讨之。在安史之乱后,吐蕃东侵时,邠州首当其冲,为“国之西门”。永泰、大历年间,吐蕃“寇灵州,掠宜禄,郭子仪精甲三万戍泾阳,入屯奉天”(《新唐书》卷141)。吐蕃此次从灵州入寇,途径泾州、邠州,当时郭子仪出镇邠州执行防秋任务,守卫长安。邠州无疑成为守卫长安的北大门。

宋明之际,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及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邠州新平驿作为丝路第一驿的地位有所下降,但邠州道作为西北交通孔道依旧发挥着驿路的作用。明代随着修方志之风的兴起,新平驿的建置多见于记载。据县志载,“新平驿在州治西洪武五年(1372年)设……嘉靖十五年(1536年)驿丞卫衡俱修”(《直隶邠州志》卷18)。明代历朝政府对新平驿都进行过维护整修,当时新平驿“驿马四十四匹,州马五匹,马夫一十九名,协济马二十四匹,马夫十一二名,东至永寿县驿七十里,西至长武县驿八十里”(《直隶邠州志》卷18)。马匹多少是区别驿站任务繁简和该驿路重要性的标志,新平驿的马匹配置属中上等,其在西北驿路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明正统三年(1438年)十月,西安、庆阳、平凉等府卫连年旱涝,百姓缺粮,饿死者众多,中央将官粮三十一万七千余石委托驿递赈济,其路线从西安经邠州到庆阳,新平驿在其中发挥了驿递作用。当灾情发生时,“上命户部遣人驰驿往报之”,新平驿成为重要的信息传递站,其能够较快地将灾情上报,以避免延误。在邠州设新平驿的同时还设有递运所,其为明代一种特殊设置,多用于转运军事物资及贡务运输。递运所与驿站相去不远,县志记载递运所在新平驿西边,配合驿站完成输送任务。到明朝后期,驿站存在着诸多弊政,又逢崇祯裁驿,新平驿最终走向衰落。

清代,汉唐时期的丝路北线重新畅通,这条“官马西路”又被称为“皋兰官路”,起自北京过西安府、邠州至甘肃省皋兰县,再向西通往伊犁,为中国腹地通往西域的官马大道,左宗棠经营西北、出兵新疆时曾沿此路前往。清代末期,随着西方科技的传入和现代邮政、交通的兴起,新平驿淡出历史舞台。梳理史料发现,历史上并没有豳州驿的叫法,彬州设驿在历史上更多地是以“新平驿”的名称出现。据明代县志记载,新平驿故址在州西,今天位于彬州太峪镇的豳州驿并非历史上的新平驿。当然,不管作何称呼,彬州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设驿的历史是不可被否认的。

如今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的提出,丝路沿线各地都在打造丝路经济文化产业,以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位于彬州市太峪镇的豳州驿是彬县政府与海升集团联合打造的以丝绸之路为主题的综合景区。这里将豳地的古朴民风与西域风情相结合,以古新平驿的重要历史地位及文化背景为依托,从民俗文化、小吃、休闲娱乐等方面入手,打造了“茶马互市”、“清谷食坊”、“果香花海”等功能区,试图复原当年丝路第一驿的繁盛景象。这些开发举措成为丝路经济带上历史民俗文化旅游的新亮点,也不失为宣扬地域文化、发展地域经济的有力举措。游览豳州驿,仿佛穿越时光隧道,与古人相遇在丝路古道上。

猜你喜欢

新平驿站丝路
丝路•山海
连霍高速,串起丝路上的文化明珠
用一句话概括整个混乱荒唐的“游戏驿站”事件
让蘑菇
在敦煌,感受千年丝路的不同开放
走进丝路明珠喀什市
囫囵吞枣
“数与式”复习专题
在十八驿站(二首)
《驿站长》主人公维林的父爱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