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荀人性论比较研究

2022-11-23陈海梅

华夏文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礼义人性论道德修养

□陈海梅

人性论是儒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作为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对人性论均作了专门探讨。孟子的人性论通常被看作性善论,而荀子的人性论通常被总结为性恶论,乍看孟荀的人性论观点好像两相对立,但若细究起来,他们的人性论观点其实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具有“殊途同归,一致百虑”的特点。

一、孟荀人性论的相异之处

1.孟荀对人性的界定不同

孟子主要是从道德属性上规定人性的。在著名的孟、告之辩中,孟子反驳了告子“生之谓性”的观点,他认为若按告子所言的“生之谓性”的逻辑,那么最后必然会得出人之性等同于犬、牛之性的结论,这是孟子所不能赞同的,他所言的人性是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的人之为人的根本属性。《孟子·离娄下》中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此“几希”到底为何物呢?孟子给出的答案是“四端”,他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即是说,人人皆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此四心就是“仁”“义”“礼”“智”四种德性的端绪,孟子称之为“四端”,它们“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因此,对孟子而言,人性就是先天具有的道德属性。

荀子对人性的界定与孟子有所不同,他说:“性者,本始材朴也。”(《荀子·礼论》)意即人性就是先天而生,最原初的东西。他还进一步说明了他所言的人性就是人的本能、生理欲望等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荣辱》)荀子认为,人生而就有的东西就是服从口腹等生理欲望,是趋利避害的本能的自然属性,并且无论是在后天成为圣贤的人(如大禹),还是成为残暴的人(如夏桀),他们在先天的本质属性上是没有任何差异的。他明确强调:“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荀子·性恶》)即是说,人性是先天而有的,不能通过学习来获得,也不可能在后天成就。所以,荀子的人性是就人先天的自然属性而言的。

在孟子的人性论思想中,人性中的善是先天具有的。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即是说,为善才是人性的本质属性,如果一个人不去做善事,反倒去为恶,那这就不是人性的本质,“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告子上》),在孟子看来人性天生就是可以为善的。至于为什么人性天生为善却依然还是有恶的社会现象出现,这就涉及孟子对于恶的看法。孟子认为人在后天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使自己原来的善性受到蒙蔽和干扰,从而做出一些恶的事情,他说:“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被用来感知外部世界的是耳目这样的感官,它们常常会被外界不好的因素干扰,如果此时心之官不能时时进行警觉的话,那么人就会被耳目感官所牵引,便会丢失本心,迈入歧途,从而作恶。

对于荀子而言,人性也可以与善发生联系,但这是来自后天的人为。首先,荀子认为人之先天本性为恶,“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也就是说,在荀子看来,人性中的恶是天生的,人生而就会有好利恶害、食色等属性,所以人就会因为放纵这些欲望而违背了道德原则。其次,荀子对于人性中善的来源问题,持“化性起伪”的观点。他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人性的先天属性是恶,而善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人为地塑造出来的。他还说:“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荀子·性恶》)即礼义是由圣人创造出来的,普通人只要通过学习礼义就会获得善的道德能力,所以荀子的人性之善来源于后天的人为。

3.孟荀的道德修养方式不同

因对人性本质问题的判断不同,孟子和荀子对于道德修养方式的观点也有不同。孟子认为人先天具有善端,即生下来就已经拥有了可以为善的品质和能力,只是这种能力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因为人身处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特别是时常会生活于不是全然美好的社会生活当中,难保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致使其先天的道德品质出现迷失,善的本性被遮蔽。所以,孟子的道德修养方法强调要时时地反省自己的内心,使自己可以恒常地保存和扩充善性,养“浩然之气”,“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孙丑上》),这也就是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命题。所以,孟子虽然主张礼乐教化,但他所主张的道德修养的根本方式是保养和扩充人的先天道德品质,使其不在后天中有所迷失。

而荀子的道德修养方式所强调的是后天努力对人先天品性的重大塑造。因为荀子给人性的界定是好利恶害、服从生理欲望等的自然属性,所以他认为人需要通过后天的礼乐教化加以约束,从而克制这种不良的先天本性,即普通人通过学习圣人制定的礼义,以求可以实现向善的可能性。荀子曰:“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荀子·性恶》)在荀子看来,人的先天本性当中是没有仁义道德的,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获得这种可能的素养。所以荀子的道德修养方式就不再是维持人性中的先天品性了,而是要去思考和学习全新的、先天不具备的仁义道德,从而获得为善去恶的能力。因而,较之于孟子,荀子认为后天的道德修养对于人的影响和塑造是更为显著和重大的。

二、孟荀人性论的相通之处

1.孟荀均强调人性的平等

尽管孟子和荀子对人性的界定不同,但他们都强调,就人性而言,不管是从先天来看还是从后天来看,人人都是平等的。

孟子认为,人性是先天固有的,其本质内容是“四端”,每一个人的本性在先天上并不存在任何差别,如果一个人没有感觉到这种德性,那是因为他没有去思考和觉察的缘故。荀子也认为人性是先天而生的,而且他指出:“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荀子·性恶》)即是说,不论是尧舜这样的圣贤,还是夏桀、柳下跖这样的凶残暴虐之人,不论是君子还是小人,他们的先天本性都是一样的,并无任何差别。

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前提的,而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讲,升学、考试接踵而来,学习任务增多、压力增大、学习环境等因素不可避免地让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从后天来看,孟子主张人们都有可能受到后天环境的干扰而迷失本性,但又强调人人都有成为圣贤的潜质和可能,他特别强调:“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至于为何后来人们表现出良莠不齐的道德能力,那是因为人们的学习修养不同。荀子也认为,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成为有道德的人,乃至成为圣贤,他说:“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

可以看出,对于孟子和荀子来说,不论是普通人也好,还是圣贤也罢,每一个人的人性起点是平等的,其结果也是平等的。

2.孟荀均强调后天的道德修养

对于后天的道德修养问题,孟子和荀子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即使孟子讲人之本性为善,但他依然还是说:“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如果有后天的培养,那么事物就会生长;反之,如果不去管它,任它去消耗,那么事物就会消失殆尽。对于人性问题来说,这个道理也同样适用。虽然人性天生是向善的,但也需要后天的学习和努力使它恒常地被保养和扩充起来,如果只是因为先天拥有了就对其不管不顾,那么人之善心就会渐渐迷失,甚至被遮蔽,从而悖善作恶。所以孟子十分推崇仁义、礼乐教化。

荀子更加看重后天的道德修养对于塑造人道德能力的关键作用,因为他认为先天的人性不具备善的品质,人怎样才能获得为善去恶的能力呢?只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努力即用道德修养的方式来获取。他所讲的“化性起伪”,就是告诉我们后天的人为努力是可以战胜先天的不良品性的,人们只能通过后天的礼乐教化,去学习圣人制定的礼义来改造自身趋利避害的本性,即是说先天没有的东西可以通过后天习得。由此可见,荀子认为后天的道德修养尤为重要。

3.孟荀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向善

尽管孟子和荀子都身处天下大乱的战国时期,对于社会纷争和社会纷争中的人性有着不尽相同的判断和思考,但身为儒家学者,他们人性论的最终目的都是使人向善,这是他们思想中对先王先圣修齐治平理想社会坚定追求的反映。

面对当时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孟子更加直接地肯定善的力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持久有效力量,故而从根本上对人性之善予以鲜明而积极的确立,以此引导人们能够积极向善。从他将人性认定为先天具有的仁义礼智等德性,再到提出后天的存心养性、尽心知性、养浩然之气等一系列道德修养方法,到最后主张政治是人性的扩展和抒发而倡导统治者应当推行“仁政”等,无一不在表达着他对于善直接而坚定的执着追求,孟子认为这是解救当时天下大乱、实现国家太平的有效方案。

相较于孟子,荀子对于天下大乱和人性的判断则是更加直面了社会中的丑恶现象,指出人性先天具有趋利避害、服从生理欲望等的自然属性。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荀子对善失去了信念。尽管荀子不是如孟子一般将人性定义为先天的德性,但是,荀子主张可以通过后天的“化性起伪”,使人们学习礼义道德,最终达到为善去恶的目标。可以看出,荀子依然坚信善的力量和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可靠力量。为此,他也特别强调了“涂之人可以为禹”的观点和主张,期待着人们不断地向善的方向努力前进,从而实现先王先圣的理想社会。

三、孟荀人性论的殊途同归

在人性论问题上,孟子和荀子的观点确实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人性论思想是全然对立的,二者依然有着很多的相通之处,孟子和荀子的人性论思想表现出明显的“殊途同归,一致百虑”特点。

孟子和荀子同是身处“礼坏乐崩”的社会动荡时期,经历了各种社会纷争,他们提出自己的思想学说,目的均是为了解救天下大乱的社会局势。他们的人性论思想尽管存在着不同,但是他们的根本诉求都是为了告诉人们:不管是先天能为善的人受到误导而去作恶,还是先天就有作恶趋向的人,终究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努力,最终获得为善去恶的能力。因而,不管是孟子提出的人性先天为善也好,还是荀子所说的人性先天具有恶的属性也罢,都倡导仁义礼乐的教化。孟子和荀子均对人为什么会出现丑恶和人何以具有道德能力作了思考和判断,尽管他们的解释和观点有所差异,但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一样的。这就是让人们相信现实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可以向善的,人们应该向着先王先圣的理想社会不断努力,这是孟子和荀子人性论思想的共同目标。

猜你喜欢

礼义人性论道德修养
“自然之性”与“性命之常”——王弼人性论的二重向度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麟溪水长流
《论语》中的诚敬之道
关于伦理道德的再思考
集体行动的逻辑与公共治理理论
人性论的教育意义研究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霍布斯社会契约论浅析
悫:在礼义中涵养性情的君子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