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2022-11-22蒋佳琦

求知导刊 2022年27期
关键词:声势律动教学效率小学音乐

摘 要:音乐教学是美育的重要内容。良好的音樂教学,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应用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音乐教学的效果。文章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简要论述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声势律动;小学音乐;教学效率

作者简介:蒋佳琦(1996—),女,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真武镇杨庄小学。

在以往的教学中,音乐教学的形式往往比较单调和枯燥,学生在反复合唱的过程中,很容易对音乐学习失去兴趣。小学生活泼好动,在音乐教学中引入声势律动,符合小学生的阶段性特点,能够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并且能够提高教学效率。

一、运用声势律动提高音乐兴趣

兴趣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能契合学生兴趣的学习内容开展教学,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由于音乐课程的课时较少,且属于副科,一些教师对音乐教学的重视不足,往往采用比较单调的教学方法,比如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合唱,这容易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兴趣。而声势律动教学方法利用人体能产生声音的动作,结合音乐的内容和旋律,通过有节奏的肢体动作,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这种教学方法更加活泼,能够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1]。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快乐恰恰恰”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演唱《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曲,并感受其动感特点,同时完成具有节奏感的动作表演。为此,教师在课前可以准备一些教学用具,例如玩具木瓜等,让学生拿着道具,想象自己正在吃新鲜的木瓜。而后,教师再根据歌词内容进行动作设计,如在演唱中加入吃木瓜和卖木瓜时会出现的各种肢体动作,使学生深入感受歌曲的特点。学生在演唱的过程中,将动作和歌词进行结合,学习的兴趣会显著提升。教师也可以利用播放视频等方法,创设更加生动直观的音乐情境,让学生得到更丰富的学习体验,使其更加专注于学习。另外,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成员在演唱中分别进行不同的律动,通过集体互动的形式,进一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比如演唱“木瓜皮薄肉厚味道鲜”的学生,要一边唱,一边手持木瓜道具向大家进行展示,以重现叫卖的场景。声势律动相对于以往“鹦鹉学舌”的教唱模式,互动性更强,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音乐课程的学习。

声势律动能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通过音乐和动作的结合,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同时,声势律动的互动性,能够帮助教师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在运用声势律动时,教师通过分组、接龙等多种形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二、运用声势律动感受音乐节拍

良好的节奏感对于音乐水平的提升十分关键,因此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节拍是优化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范唱或学唱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对于节拍的感受不够直接。声势律动注重将学习者身体的动作和音乐的内容结合起来,以使学习者在律动中能够获得更强的节奏感。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节拍的不同特点,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乐感[2]。

例如,苏少版小学音乐“七彩桥”这一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把握好“休止”和“进入”的时间,能在二声部合唱中主动倾听另一声部,并与之构唱各种和声音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节拍的变化,教师可以设计和歌曲内容有关的动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节奏的“起承转合”,特别是在二声部合唱中,通过动作进行引领,能使学生由外至内形成良好的节拍感。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对歌曲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能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另外,在进行动作设计时,教师要根据不同歌曲的内容以及节奏,科学合理地采用声势律动的教学方法。

比如在教学《迎宾曲》和《唱着跳着走近你》这两首作品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跨小节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知识,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动作,辅助学生进行演唱。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歌曲欢快跳跃的情绪,动作的设计也要具有相应的特点。例如《唱着跳着走近你》这首歌曲,抒发了一种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教师在进行声势律动的设计时,要让学生通过交互性的动作,感受歌曲热烈的情感。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跟琴演唱旋律,将柯尔文手势和声势律动结合起来,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声势律动可以让学生将肢体的动作和音乐的节拍进行有机融合,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音乐节拍,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教师根据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动作,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力。

新课标将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将心灵与音乐合二为一,才能真正触碰到音乐的内核。在实践中,学生聆听音乐时会情不自禁地做出动作,当音乐速度变快时,人的情绪也会变得热烈,学生释放心中的情绪,这是一种本能。教师在音乐课上要尊重学生的这种本能,让学生随心所欲地体验音乐,进而有效融合音乐意境和学生内心对音乐的感知,这是提高学生音乐表达能力的关键。

比如《阿细跳月》是一首民乐合奏曲,共有四个小节,每个小节的节奏都是相同的,组合四分和八分音符。在教学时,教师可先指导学生口头重复节奏,以熟悉歌曲。而在聆听过程中,学生可自己加入声势律动,如拍手、踮脚等动作,与节奏进行良好匹配,从而有效巩固自己的音乐记忆,以形成良好的节奏感。

小学音乐教师在应用声势律动教学时,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感受音乐的律动,发自内心地感受音乐的情感。很多人的节奏感是与生俱来的,有些人的身体动作能与听到的音乐良好统一,也有人节奏感不强,需要后天的培养。教师应基于学生的本能,深入研究音乐的旋律、速度和节奏,在学生欢快表达音乐时,给予其科学的指导,有效激活学生的音乐细胞,使其全身心感受音乐,展现身体律动与音乐的和谐美。

三、运用声势律动营造音乐意境

小學生往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进行积极引导,营造更加生动的音乐意境,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一些教师主要围绕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展开教学,而忽视了对音乐意境的营造。其实,领会音乐意境,将音乐意境和个人心境相融合,是提高个人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需要运用声势律动教学法,结合音乐内容,通过不同的肢体动作,营造更加生动的音乐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领会音乐的感染力[3]。

例如,苏少版小学音乐“南国风情”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自然地演唱歌曲,认识延长音记号,准确演唱音符时值。在学生学唱《五指山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少数民族的特点,设计具有黎族特色的声势动作,让学生感受黎族特有的民族风情,进而对音乐的意境有更深的体会。教师可以将《斗笠舞》的各种动作,如踮脚、射雁蹲、转圈等,与歌曲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这首优美的海南民歌。形象的声势律动,能让学生很容易感受到这首民歌源于劳动人民的生活,从而更好地掌握其中的音乐知识。另外,教师可以将其他教学方法和声势律动进行结合,更好地营造音乐意境。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现黎族的各种风土人情,让学生感知少数民族的风貌。《五指山歌》是海南人民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生活中创造出的民歌,教师可以拓展解放战争时期的相关背景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音乐的丰富内涵。通过这样的综合性方法,音乐意境的呈现将更加丰富多彩,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更强。声势律动富有节奏的动作,能强化学生的动觉、听觉和视觉体验,让学生深入感受音乐的意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从而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又如,在教学《狮王进行曲》时,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的形式,促使学生更好地融入音乐意境。学生可以把自己想象成威武的狮王,模仿狮子走路,塑造音乐所表达的狮王的形象,使自己的身心与音乐意境进行有效融合。

四、运用声势律动体验音乐情感

音乐作为一种非常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能够对人的情感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与乐曲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主要通过演唱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而通过在声势律动教学中,学生能在不同的动作中更好地体会音乐所表达的感情。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轻松愉快,还能够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音乐,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七彩桥”这一单元时,《手拉手,地球村》这首歌曲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演唱好其中的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并对歌词有更深的理解。为此,教师可以让全班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通过手拉手等动作,让学生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明白每个人都付出努力,才能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在学习歌曲的第一乐段时,教师将轻快的节奏和大跳音程与相应的声势律动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歌曲的意境,激发学生的热情,同时在句末处采用击掌的动作,让学生感受到歌曲的情感。通过不同的动作,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歌曲所传达的精神,对于保护地球的重要性也会有更深的体会。

另外,不同的歌曲可以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教师在运用声势律动时,结合歌曲内容,通过恰当的设计,能让学生更容易受到触动,从而使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学习《姑苏风光》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了解江南的风光和生活习俗,然后运用声势律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声势律动中,感受歌曲明快的旋律以及丝竹乐器的特点。通过独特的动作,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歌曲中婉转绵延的柔美,从而对江南风物产生更强烈的向往之情。

通过音乐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是音乐教学的主要目标。学生在不同的动作中,能够更直接、更快速地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从而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五、借助身体律动鉴赏音乐

小学音乐教学需引导学生发现音乐的美,注重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和审美水平。开展声势律动音乐教学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引导学生用身体的律动来体现音乐的情感和节奏。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来感受音乐的要素,也能更好地把握音乐的力度、速度和情感。音乐可以带给学生丰富的体验,如一首节奏明快而又简单的歌曲,所产生的声势律动也是明快而又简洁的;而表达了悲伤、深情等情绪的歌曲,节奏可能是缓慢的,学生在感受这种律动时,节奏也会变慢。声势律动可以让学生分析音乐所表达的情感,进而理解这种情感。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用正确的声势律动来表达音乐。

不同的音乐作品表达的情感有较大差异,这在节奏和速度上也会有所体现。音乐呈现声势律动的方式主要是节奏、速度和情感,学生能够有效捕捉音乐的这些细节之处,才能与音乐的情感和节奏合拍。比如在教学《摇啊摇》时,教师先让学生聆听音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知音乐节奏时采用的声势律动方式是拍手和拍肩膀。律动的快慢能帮助学生体会到节奏的快慢,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律动体验这首曲子的三拍子节奏。

结语

小学阶段打下良好的艺术基础,对于学生之后的学习非常关键。同时,良好的音乐学习效果,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声势律动的学习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通过声势律动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以此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使其更好地感受音乐中的节拍,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基础知识。同时,声势律动有助于教师营造更加丰富的音乐意境,能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加立体的音乐感受,理解音乐中的具体内容,从而显著提升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谢英杰.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智慧,2020(27):31-32.

钱婵.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多点渗透[J].教育艺术,2020(9):24.

赵丽娟.论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20(9):217-218.

猜你喜欢

声势律动教学效率小学音乐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微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探讨
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