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022-11-22黄强
摘 要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训练,有利于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当前初中阅读教学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上存在教师批判性思维教学技能不足,对阅读材料的分析挖掘不够和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的问题。本文并以《带上她的眼睛》为例,指出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具体策略,以更好地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关键词 阅读教学;初中语文;《带上她的眼睛》;批判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2)10-0035-03
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是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初中生因为自身的认知特点,批判性思维普遍较为匮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强。因此对于初中语文阶段的学生来说,思维能力的发展,尤其是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十分重要。而语文阅读课堂思维交锋较多,是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能磨炼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最佳课堂[1]。教师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启发学生用批判的眼光去质疑、分析、反思、论证和感悟,进而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本文以《带上她的眼睛》为例,探讨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实现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协调发展。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融入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意义
(一)加深学生情感体验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往往更加重视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思维的引导与情感的体验。学生对于课文缺少个性化理解,通常会默认遵照教师的提示,或者是依据教学参考书的解读,这也对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带来严重阻碍。批判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主题,更加细致地解读文章的布局谋篇与写作特色,同时全面和深入地了解文本内容,立足于不同视角,鉴赏和解读文本,由此强化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例如,在分析人物角色过程中,借助批判视角进行审视与分析,学生能够更准确到位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情感和性格,并准确评价人物的行為。所以,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将批判性思维训练自觉渗透在阅读教学中,由此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2]。
(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在于透过文本,让学生吸收知识、培养语感和审美能力,逐步形成批判和创造的思维能力,最终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所以教师需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并且从文本中提炼主题思想,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看法[3]。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中畅所欲言,实现思想与思想的交融、观念与观念的交锋。对于同一个问题,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想法,这正体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探讨、辩论的过程又反过来有效促进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三)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从表面上看,阅读是学生进行语言输入与输出的过程,但实际上,其更是情感、态度、价值、意义等的输入与输出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的批判性思维可以使学生在以后踏入社会或者进入更高学习阶段时,更好地认识事物本质、培养求真务实精神,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人生理想。
二、初中语文教学在批判性思维培养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师批判性思维教学技能不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批判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基础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是目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缺乏有效的课堂组织活动和科学的教学设计。其阅读教学的重心依然是如何理解段落,加强字词读音,强化课后练习等,对于课程标准中关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未能真正落实到位。
(二)对阅读材料的分析挖掘不够
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渗透于课堂,关注每一个教学细节、每一次活动进行训练。而语文老师则要利用好教材、设计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或进行渗透性随文训练,或进行专项训练。初中生的探究欲望较强,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但是他们往往缺乏成熟的思想意识和观点,在分析阅读材料时角度单一,理解浅显,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引导。但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将更多时间花费在课堂讲解上,没有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教师也很少将课外阅读材料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注重运用课外材料拓宽学生思维。
(三)忽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
重基础、重微观,往往是目前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侧重点,虽然能帮助学生构建语文知识大厦,但却影响了语文教学评价工作的整体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评价中,同样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例如,主观题意在发散学生思维,如果题目答案是统一的,就会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为此,教师应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可以为主观题设置多种答案,围绕学生的思维范畴和方向对其思维能力进行评价。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一)设置问题情境,发展思维深度
构建主义认为,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学习,能使学习者在情境中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的面貌,并利用自身已有经验对事物中所蕴含的知识进行同化,以生成新知识和新经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新知识和新经验蕴含着学习者本身的思维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运用情境教学法,体现课程标准中要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能深度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应立足于整体视角,从教学内容出发,通过合理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并启发学生深层次思考。
例如,《带上她的眼睛》这部科幻小说中设置了多处悬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立足于教学的实际情况,深入挖掘文本内容,尽量扣住学生的兴趣点去设计问题,使学生对于小说内涵和文本内容有更进一步的理解,由此培养学生批判能力,使合作学习成为深度思维的交流过程。为此,教师首先可引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将文本中设悬和解悬之处勾画出来,并以小组交流的方式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很多学生迫不及待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通过不断整合和思维的碰撞,学生能够主动找出小说中有难度的地方,揭晓小说的多处悬念。通过教与学角度的灵活转换,学生思维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讲解完课文后,教师还可以继续引导学生进行辩证思考,设计“科幻小说的是与非”“科幻小说的优与劣”等问题情境,鼓励学生敢于创造、批判和质疑,由此对学生想象能力和科学精神进行培养。
(二)延伸文本内涵,拓宽思维广度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归纳文本的主要内容,能够衡量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教师应立足于不同视角,鉴赏和解读文本,通过细致解读文章的布局谋篇、写作特色等,让学生深入而全面地理解文本,并强化个性化阅读体验。
在《带上她的眼睛》这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分享预习成果后,教师可先让学生以发言的形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落日六号”地航飞船因故失事,为了能让被困地心的宇航员小姑娘最后看看这美丽的世界,我带上她的眼睛去度假。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因势利导,引领学生关注小说题目的作用,解释作者这样设置题目的意图,进而引出“设置悬念”的概念。这篇小说无论是内容还是题目,都非常新颖别致,能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文章以层层设疑的方式,既对作品的悬念之美进行了展现,同时也将学生迅速代入文本,使学生充分体验阅读带来的快乐。学生通过不断思考以下问题“眼睛能被带走吗?她是谁?她在哪里?”拓宽了思维的广度。在阅读整篇文章后,谜底终于在小说的结尾处被揭开,学生依然意犹未尽,并进一步探究作者想通过小说告诉我们的道理。科幻超越了现实生活环境,而刘慈欣科幻小说所带给人的思考,则更加深刻和理性,温暖而又不乏睿智的情怀。学生通过阅读文本,能够不断发现和挖掘文本蕴含的价值,进而不断拓展自身的思维广度。
(三)结合课外阅读和“阅读提示”,培养质疑精神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教材内容与课外内容的对比,会有很多新奇的发现。而通过对阅读经验的归纳和反思,学生能提高自身的思维水平,使批判质量得到进一步的升华。[5]在统编教材中,“阅读提示”是自读课文助读系统的一大亮点。“阅读提示”不是面面俱到地解读整篇课文,而是抓住其中的某一点进行阅读指导,契合单元的整体要求,并且涵盖了课外阅读推荐、教学难点和重点、阅读方法指导,等等。教师结合课外阅读与“阅读提示”,能够有更加明晰的教学结构和脉络。
《带上她的眼睛》文后的“阅读提示”中明确提到:“文中多处埋下伏笔,最后的谜底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阅读时,不妨先采用快速浏览的方式,顺着自己的好奇心,去追寻小说的情节线索。”该阅读提示对文本的阅读任务进行了明确,还推荐了其他科幻小说名作,如刘慈欣的《朝闻道》、阿瑟·克拉克的《星》、弗诺·文奇的《真名实姓》,由此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教学中适当地融入这些科幻小说,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阅读的深度和广度,由单篇阅读延展为同类多篇文章,将阅读视野由课内延伸至课外。
(四)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不同的学生在分析、批判和质疑文本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态度。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认识偏差给予充分的包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错误”的价值。同时,教师还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阅读理解和体验,全面评价学生的阅读结果,对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理解给予正视,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审视学生。教师始终要以真诚、热情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热情调动起来,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条件。
在《带上她的眼睛》这节课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把读到的内容与自己脑中的思考建立联系,同时尝试着表达出来。随着学生的储备慢慢豐富起来,表达的欲望也会渐渐强烈起来。在教学的最后一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象,描写20年后“我”与小姑娘相见的场面:“2037年的一天,我驾驶着‘地心一号地航飞船,奔向那6000多千米的地心……”这样一种综合训练,能够使学生思维逐渐活跃,批判性思维能力不断提高,由此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批判性思维不但能帮助学生透彻理解阅读教学内容,还能促进学生对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终身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语文课堂是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场所。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应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同时通过思维能力的评价,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持续提升。
(黄强,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福建 厦门361004)
参考文献:
[1] 张雪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法[J].学周刊,2021(4):149-150.
[2] 赵广霞.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21(5):25.
[3] 李娟.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19):169.
[4] 王崧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解读(之一)[J].读与写,2022(34):156-158.
[5] 应卫华.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J].格言(校园版).2021(27):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