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版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2022-11-22于燕马勇军
于燕 马勇军
摘 要 2022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是对2011年版的继承和超越,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对2022年版和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设计框架和具体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前者在课程性质、目标、内容与实施要求等方面有诸多变化。作为课程标准的执行者,学校教师应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开展新型教学,切实发挥英语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发展演变;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2)10-0017-04
通过对2022年版与2011年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设计框架与具体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有利于广大英语教师把握新课程标准的内涵与要求,将新课程标准提倡的理念贯彻落实到一线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设计框架比较
课程标准的设计框架整体呈现了该学科的内涵体系,比较两版课程标准设计框架,能直观地发现其顶层设计逻辑的差异。具体来看,两版课程标准设计框架的差别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2022年版课程标准将2011年版课程标准前言中的“课程性质”与“课程理念”进行了单列,凸显出对英语学科课程定位与课程理念的重视。第二,2022年版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部分新增核心素养内容,特别强调了核心素养在整个英语课程体系中的统率作用。第三,2022年版课程标准从内容要求、教学提示两部分陈述课程内容,明确了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操作。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分级标准既是课程内容,又是总目标,易造成混乱。第四,2022年版课程标准新增“学业质量”板块,并从学业质量内涵与学业质量描述两部分进行阐释,丰富了整个课程标准体系,体现了“教—学—评”一体化的实施要求。第五,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课程实施”部分新增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内容,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对一线教学研究和教师发展的重视。第六,2022年版课程标准中的“附录”部分保留了语音、词汇和语法项目表,删除了功能意念、话题项目表评价方法、技能教学参考、课堂用语等。
二、课程性质比较
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性质,但表述较为显浅,割裂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内在统一关系,忽略了二者之间的相互统一性。2022年版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且工具性与人文性相互渗透、彼此交融,强化了英语课程的独特地位和育人价值,确立了英语课程的国家价值即通过英语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与树立中国形象。总体来看,2022年版课程标准关于课程性质的界定既继承了2011年版課程标准的合理阐释,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新要求。[1]
三、课程目标比较
2011年版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而2022年版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发挥核心素养在英语课程中的统领作用。两版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比较分析如下:第一,2022年版课程标准新增
并详述了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内容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与学习能力四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并形成系统的整体。第二,在总目标方面,课程标准中的目标设定从简单加法走向关联融合。2011年版课程标准强调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但对这五个方面之间的关系描述不清、较为抽象,不易落实。2022年版课程标准设定的目标为发展学生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提升思维品质与提高学习能力,四个方面环环相扣、紧密关联,容易落实。第三,在学段目标方面,2011年版课程标准建立了基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应达到的分级目标,而2022年版课程标准基于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建立了三个级别的三学段目标,是总目标在各学段的具体化。
四、课程内容比较
2022年版课程标准新增“课程内容”,英语学科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组成。两版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具体比较分析如下:
第一,2022年版课程标准通过设置主题的方式呈现内容,并划分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三个维度。不同维度下的子主题涉及个人感受与见解、校园与社区环境保护等,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学生通过学习不仅能获得知识,还能了解知识背后蕴含的文化、价值观等,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学习知识与个人成长。2011年版课程标准虽然涉及24个话题,如个人情况、居住环境等,但此类话题缺乏价值导向,学生通过学习并不能了解到话题背后蕴含的价值内涵。
第二,2022年版课程标准新增“语篇类型”,共包括一级、二级、三级与三级+四个级别。一级是学生常用的语篇类型,如歌谣、配图故事等;二级包括日常简单对话、独白以及记叙文、说明文等;三级包括日常对话、独白以及记叙文、说明文、新闻报道与工具书等;三级+包括简单的说理类文章。由此看出,2022年版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基于语篇的学习。语篇是语境的载体,利用语篇进行学习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第三,在语言知识方面,从整体来看,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及话题,2022年版课程标准中的语言知识包括语音知识、词汇知识、语法知识、语篇知识及语用知识。具体来看,其一,在语音知识方面,2022年版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语音学习要求整体提高。例如,2022年版课程标准要求三四年级学生正确读出26个英文字母,而2011年版则是对五六年级学生提出相同的要求;2022年版课程标准要求五六年级学生在口头表达中做到语音基本准确,而2011年版则是对九年级学生提出相同的要求。同时,2022年版课程标准新增对7~9年级学生关于意群表达,利用重音、意群、语调与节奏等语音方面的变化感知与理解对方表达的意义,查字典时运用音标知识学习单词发音三条要求。其二,在词汇知识方面,2022年版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利用词汇进行表达。例如,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二级词汇方面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400个左右的单词,并表达相应话题,学习有关本级话题范围600~700个单词;2022年版课程标准在二级词汇方面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500个左右的单词,并根据实际情况学习三级词汇和相关主题范围的100~300个单词。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五级词汇方面要求学生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2022年版课程标准在三级词汇方面要求学生围绕相关主题学习并使用约1600个单词进行交流与表达,同时学习相关主题范围内100~300个单词,并通过识别词根、词缀理解生词,辨别单词中的前缀、后缀及其意义。其三,在语法知识方面,2022年版课程标准更加注重语法知识的运用。比如,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二级语法方面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与一般将来时,而2022年版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语境中理解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时的形式、意义与用法。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五级语法方面要求学生掌握相关语法项目,2022年版课程标准在三级语法方面要求学生明确学习语法的目的是在语境中运用。其四,在语篇知识方面,2022年版课程标准新增语篇知识。语篇知识是有关语篇如何构成、如何表达意义,以及人们如何使用语篇达到交际目的的知识。其五,在语用知识方面,2011年版课程标准只要求学生理解和运用有关问候、介绍、告别等的语言表达形式,而2022年版课程标准则要求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表达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第四,
在文化知识方面,2011年版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但只强调通过诸如了解英语国家重要的节假日等方式开展教学,容易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停留在风俗习惯认识上,并未触及风俗习惯背后的深层内涵。2022年版课程标准则强调通过诸如学习中外重大节日的名称、时间、庆祝方式及意涵等方式进行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常识类知识,还有助于学生了解知识背后的深层内涵。
第五,在语言技能方面,2022年版课程标准将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听说读写改为理解性技能与表达性技能,同时强调语篇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各个级别的语言技能要求中增加了以语篇为载体的学习内容,如理解常见主题的语篇,推测语篇的主题与语境,归纳故事类语篇中主要情节的发生、发展与结局等。
第六,在学习策略方面,2022年版课程标准将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调控策略改为元认知策略,资源策略改为情感管理策略,并将元认知策略调到认知策略之前,使之居于首位。新课程标准突出了元认知策略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有效提高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意识水平,还能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促进学习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2]
五、课程实施比较
兩版课程标准中课程实施的差异分析如下:
第一,教学建议方面,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八条教学建议虽较全面,但语言较冗余,各条目之间缺乏逻辑主线,没有突出育人理念,对教学的指导性不强。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七条教学建议都围绕育人主线展开,不仅明确了教学的组织方式,提出了整合与把握内容的要求,还引导教师积极变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从整体来看,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语言更精炼,各条目间有机关联,指导性强。
第二,课程评价方面,2011年版课程标准仅包含“评价建议”这一个板块,且“评价建议”侧重于理论层面的指导。2022年版课程标准中评价部分包括“教学评价”和“学业水平考试”两部分,明确指出教学评价应贯穿始终,评价的目的在于改进教学和提升学生学习效果。一方面,“教学评价”内涵丰富,包括教学评价的作用、基本原则、内容与方式,为教师展现了一幅如何在教学中实施评价的全景图,指导性、实践性强。另一方面,“学业水平考试”强调要依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学业质量标准进行科学命题,综合测试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第三,教材编写建议方面,2022年版课程标准比2011年版课程标准在表述上更系统完整、便于操作。具体来看:其一,2022年版课程标准强化教材编写的思想政治导向,强调要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保证了教材编写的正确方向。其二,2022年版课程标准关于教材编写的建议语言描述清晰细致,整体指导性强,便于编写者开发与设计教材。
第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2011年版课程标准提出要开发与利用教材资源、学校资源、网络资源与学生资源,2022年版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新增两方面内容:一是要突破教材的制约,合理开发教材以外的素材性资源,促进学生接触不同的学习资源。二是要注重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效性,强调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要坚持简便、实用、有效的原则。
第五,2022年版课程标准新增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内容,强化了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该部分内容强调通过学校、教师与教研员的共同努力,将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具体来看,学校要建立教师学习和研究共同体,并要通过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活动,引导教师更新理念、研读教材、聚焦课例并坚持反思。教研员要深入课堂,带领一线教师改进教学。
六、附录比较
因附录中的语音、词汇与语法在上述内容中进行了对比分析,这里将不再赘述。两版附录比较分析如下:
第一,2022年版课程标准新增“核心素养学段特征”,并从“综合特征”和“分项特征”两方面进行描述,使核心素养内涵生动具体、通俗易懂。“综合特征”体现核心素养在不同学段的衔接性与完整性,“分项特征”从不同维度描述各个年级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人才培养过程和效果评估提供了分类依据。[3]
第二,在教学案例部分,2011年版课程标准呈现了分级教学实例,教学流程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与评价等要素结构进行设计,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2022年版课程标准中的教学案例按照年级与课程内容展开,包括不同年级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对话语篇教学设计等,体现了核心素养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要求,不仅考虑了学生的阶段差异性,还给了教师更强的指导性建议。
七、总结与建议
通过对两版英语课程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笔者发现2022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在多个方面呈现出了新的变化。其一,在课程性质方面,2011年版课程标准指出英语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这对于扭转语言实用性与人文性的分裂局面具有重大意义。2022年版课程标准强化了英语学科教育在国家战略层面的价值,即对中国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其二,在课程目标方面,2011年版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着眼点仍停留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发展。2022年版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发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课程育人价值具体细化为核心素养发展。其三,在课程内容方面,2011年版课程标准中的课程内容兼具课程目标的概念属性,易造成认识误区。2022年版课程标准单列课程内容,并强化了利用主题与语篇进行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其四,在课程实施方面,2022年版课程标准在2011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细化,不仅使教学建议、课程评价等各条目易操作落实,还新增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内容。其五,在附录部分,2022年版课程标准新增“核心素养学段特征”,并在教学案例部分具体展示了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式方法,给教师的建议的指导性更强。
作为课程标准的执行者,教师应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积极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开展新型教学,切实发挥英语课程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
(一) 改变学科本位目标,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教师要转变仅关注学生英语能力提升的学科本位观,明确新时期英语学科育人的时代内涵,树立以培养学生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为目标的育人观,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一是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使他们具备较好的语言理解和交流能力。二是要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他们对优秀文化的理解鉴赏力,提高文明素养。三是要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他们具备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终身学习习惯。
(二)转变传统教学方式,開展大单元整体教学
过去的单一语篇教学不仅割裂了语篇之间的联系,还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掌握知识。在新课程标准实施背景下,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方式,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指向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单元整体教学应围绕“素养本位”,呼应时代发展,以主题探究为驱动。[4]教师可通过分解目标、归纳整合新知等进行大单元教学设计,学校可组织教师进行大单元集体备课,以更好地促进大单元整体教学的开展。
(三)从关注“教”走向关注“学”,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从学生主体出发,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构建新型动态的教学循环系统,推进“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课前,教师应注意掌握学生对单元知识的了解状况,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在各环节中融入教学评价,以更好地改进教学和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教、学、评有机整合有利于实现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5]
(四)强化教学研究意识,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
教师不仅要深入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精神内涵,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教学,还要通过教研活动、自身反思等提升教学研究意识与水平,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自身专业化水平。学校可以搭建平台,邀请名师进校指导,通过集体备课、校本研修、同课异构、课例研修、教育科研指导等形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引导[6]。
(于燕 马勇军,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参考文献:
[1][3] 毛浩然,刘艳芹,林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拐点、难点与奇点[J].教育评论,2022(5):24-30.
[2] 王天石.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研究[J].教学与管理,2022(1):48-51.
[4] 胡垠莹.元认知策略在外语听力理解中的应用[J].现代英语,2022(10):115-118.
[5] 陈圣白.聚焦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建构[J].教学与管理,2022(12):99-101.
[6] 李帅军,王永玉.基础教育教师专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校本探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1):1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