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置管引流联合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颌骨囊肿的效果及安全性
2022-11-22刘国栋
刘国栋
(丰城市人民医院 口腔科,江西 宜春 331100)
颌骨囊肿属于口腔颌面部较为常见的良性病变,具有病程长、起病隐匿的特点,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病,疾病发生后不仅会破坏颌骨,引起面部畸形,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神经性症状,甚至发生感染,对患者身心健康影响较大[1]。在传统手术治疗中,颌骨囊肿刮治术较为常用,主要通过刮除囊壁组织及空腔填塞的方式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虽然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促进临床症状缓解,但该手术方式创伤较大,不仅会对术后恢复及预后造成影响,还容易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且复发率较高[2-3]。开窗置管引流是一种常用的减压方式,具有微创的特点,将其应用于颌骨囊肿刮治术中可有效平衡囊腔内外压力,加快腔内液体流出,诱导新骨形成,且该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手术时间的缩短,减轻对机体应激指标的影响,安全性较高,可加快术后恢复[4]。本研究对66例颌骨囊肿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开窗置管引流联合颌骨囊肿刮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共计66例颌骨囊肿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3)与对照组(n=33)。其中,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20~45(31.44±4.23)岁;囊肿类型为多囊型囊肿18例,单囊型囊肿15例;发病部位为下颌骨12例,上颌骨21例;病程6~15(10.38±2.34)个月。对照组男19例,女14例;年龄20~46(31.51±4.25)岁;囊肿类型为多囊型囊肿17例,单囊型囊肿16例;发病部位为下颌骨13例,上颌骨20例;病程5~15(10.32±2.30)个月。两组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江西省丰城市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口腔颌面外科学》[5]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通过CT、X线等检查确诊;(3)符合颌骨囊肿刮治术指征;(4)生命体征稳定;(5)囊肿直径在3.5 cm以上;(6)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口腔手术史或颌骨手术史;(2)凝血功能异常;(3)存在手术禁忌证;(4)存在恶性病变;(5)精神状态较差,配合度不高;(6)存在继发感染等严重并发症;(7)患有严重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1.3 治疗方法(1)对照组接受传统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术前分析患者囊肿累及牙齿情况,对相关牙齿实施根管治疗。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确定囊肿骨质最薄弱部位,于龈缘下做一条切口,并使切口呈角形或梯形,逐层切开黏骨膜及相应组织,将开窗皮瓣翻开,使囊肿于视野中充分显露,将囊腔中的囊液完全吸出后,对所有囊壁组织进行刮除,直至囊腔内的牙根根尖部位,彻底将组织刮净后使用生理盐水对囊腔进行冲洗,止血,再对骨缘进行修正,保持表面光滑,使用碘仿纱布对囊腔进行填塞,固定。术后使用抗生素,同时保证口腔清洁。(2)观察组接受开窗置管引流联合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术前对牙齿问题进行纠正,与患者进行沟通,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使其做好术前准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行口腔锥形束CT拍摄,根据CT检查结果分析颌骨囊肿体积及部位,设计手术方案。指导患者仰卧于手术台,对其实施全麻,常规消毒后找到囊肿骨质较为薄弱的部位或最膨隆处,于此做一条2 cm左右且与牙槽骨平行的手术切口(开窗口),先将骨膜切开,再将骨膜下组织切开,将牙龈部位的黏骨膜瓣掀起,使囊肿充分在视野中显露,吸取囊腔内容物,刮除囊壁上部分组织送至病理实验室进行检测,若结果较好,则无需对其他囊壁组织进行处理。对囊腔对进行修整,直至表面光滑,并实施止血。使用生理盐水对骨腔创面进行反复冲洗,将碘仿凡士林纱布置入骨腔内部进行引流,将口腔黏膜及囊壁进行缝合,使其呈现为袋状。手术1周后将纱布条撤出,将树脂套管经开窗口置入,使用结扎钢丝对套管进行固定,将窗口覆盖,使口腔环境与囊腔分离。术后使用抗生素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定期对囊腔进行冲洗。
1.4 观察指标(1)临床疗效。痊愈为颜面部畸形等症状基本消失,囊肿体积缩小>90%,术后切口愈合较好;显效为颜面部畸形等症状明显缓解,囊肿体积缩小70%~90%,术后切口愈合良好;有效为颜面部畸形等症状有所改善,囊肿体积缩小30%~69%,术后切口愈合一般;无效为颜面部畸形等症状依旧存在,囊肿体积缩小<30%,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甚至发生感染等问题。将痊愈、显效、有效计入总有效率。(2)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程度等,其中术后疼痛程度使用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进行评估,分值为0~10分,0表示无痛,5分表示中度疼痛,10分表示重度疼痛且影响睡眠质量,NRS评分越高,表示术后疼痛程度越高。(3)囊肿变化。分析患者术后3、6、12个月囊肿面积及体积情况,判断其缩小量。(4)术后并发症。统计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切口撕裂、血肿、口唇麻木等)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2.2 围手术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及伤口愈合时间短,术后疼痛评分低(P<0.05)。见表2。
表2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3 囊肿变化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囊肿面积缩小量、囊肿体积缩小量更多(P<0.05)。见表3。
表3 两组囊肿变化比较
2.4 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3 讨论
颌骨囊肿是一种含有液体的囊性病变,主要发病部位为颌骨,大多是由于患者牙组织自发生长而形成,患病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因此不易被发现,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囊肿会不断吸收周围骨质,进而引起牙齿咬合错乱、牙齿缺损等问题,导致口腔内骨骼发育畸形,使颜面部外形发生变化,影响其美观度,若未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还可能诱发囊肿破溃,也可能导致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加剧患者病情进展[6-7]。因此,需寻求科学的治疗方法,以促进患者健康及颜面部美观度的恢复。
颌骨囊肿刮治术在临床上比较常用,操作较为简便,可用于颌骨囊肿的治疗,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的优势,能够有效将囊肿去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但该手术创伤较大,术中出血量较多,由于术中需将囊壁组织全部刮除,不仅对颌骨周围组织及牙齿造成损伤,导致颌骨内较大无效腔的产生,阻碍切口愈合,还会对上颌窦及上颌管产生影响,引起术后并发症,阻碍术后恢复[8-9]。近年来,微创技术逐渐得到临床的推广,开窗置管引流逐渐使用,在累及多颗牙齿及侵犯范围较广的颌骨囊肿的治疗中较为常用,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优势,术中于囊肿骨质较为薄弱的部位或最膨隆处进行开窗,可在去除囊肿外骨质及囊壁组织的同时,使残存颌骨得到保留,抑制囊肿生长,促进囊肿周围骨收缩,进一步促进囊肿体积缩小,加快颌骨功能改善[10-11]。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更高。开窗置管引流联合颌骨囊肿刮治术作为一种限制性手术,能够彻底吸出囊腔内液体,使囊腔保持干净,并与外界建立合理联系,有效控制囊腔内外压力,使囊肿流体静力压被消除,有利于将囊内容物彻底清除,控制囊肿对周围骨质的吸收,减轻对成骨细胞的影响,加快局部内环境改善,促进颌骨功能及外形恢复[12-13]。
研究指出,颌骨囊肿刮治术实施开窗置管引流能够有效降低手术损伤,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加快切口愈合[14]。本研究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更少;观察组手术及伤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更短;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更低。开窗置管引流联合颌骨囊肿刮治术治疗并不是直接将囊肿去除,而是逐渐缩小囊肿体积,使颌骨外形跟随囊肿的变化而逐渐恢复,因此能够促进手术时间缩短,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手术损伤,在加快手术切口愈合的同时,减少术后疼痛问题的发生[15-16]。本研究中,观察组囊肿面积缩小量、囊肿体积缩小量与对照组相比,前者更高。开窗置管引流联合颌骨囊肿刮治术中通过做手术窗口对囊肿实施引流,可有效促进囊腔内压力降低,使囊肿继续扩张的条件被消除,对骨细胞的生成发挥诱导作用,使牙齿牙髓活力得到维持,加快囊肿体积及面积的缩小[17-18]。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前者更低。开窗置管引流与颌骨囊肿刮治术联合治疗能够降低手术创伤,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减轻对患者神经系统及血管等重要组织的影响,有利于加快术后恢复,降低感染、口唇麻木等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19-20]。
综上所述,给予颌骨囊肿患者开窗置管引流与颌骨囊肿刮治术联合治疗,能够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术中出血量减少,促进手术时间缩短,减轻对患者造成的损伤,促进囊肿体积的缩小,促进并发症发生风险的降低,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