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名师学“提问”
——以肖培东的课堂提问为例

2022-11-22刘菊春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2年10期
关键词:百草园梨花提问

刘菊春 张 琼

(三明学院文化传播学院,福建 三明 365000)

名师之名,往往在其持续地呈现高品质的课例。浙江省著名特级教师肖培东的课即是如此,因此吸引了不少语文老师的追慕甚至“膜拜”。其实,我们需要“凝视”名师的课——不是为了膜拜,而是为了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哪怕是一点点的改进。笔者曾提出向名师学习需登三个阶梯:课堂教学减冗繁、讨究形式为核心、贯通教师读思写。[1]登梯过程艰难,正如肖培东老师所言:“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为技术,但有时问题恰恰就是支撑课堂教学的技术还不具备。”[2]376对最广大的一线语文教师而言,当下最为迫切的恐怕是结合自身情况,向肖培东等名师学习教学技术,特别是提问技术——不会提问,课堂教学无着落,“育人”何可寄托?

一、提问求准,指向学生言语实践

以提问推进教学是最普遍的教学方式,普通教师与肖培东的距离在哪里?且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这一部分的问题设计(见表1):[3]

表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部分的问题设计

笔者课后了解到A 老师从网上下载了课件,借鉴改造,很认真地备了课(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在此不讨论,本文仅讨论此课本身)。详录教师设计的问题,便于我们思考:为什么A 老师的课堂从问题1开始就陷入了沉闷,而肖培东的课堂始终保持活泼、灵动和愉悦?[4]A 老师的教学指向让学生“知道”“语文知识”,肖培东的教学指向让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知道”与“理解”的区别是什么?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里这样区分(见表2):[5]

表2 “知道”与“理解”的区别

杜威认为“理解是学习者探求事实意义的结果”:“掌握一个事物、事件或场景的意义,就是要观察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观察它的运作方式和功能、产生的结果和原因以及如何应用。而那些我们称作无意义的事情,是因为我们没有领悟到它们之间的联系……方法-结果的关系是所有理解的核心。”[5]

A老师抓准了“乐园”这个关键词,教学时却不知不觉走向孤立的、静态的知识教学:问题1 至4,都以知识立意,且问题2和3知识点重复,机械而琐碎。他不明白知识只是拐杖,学生运用知识进行积极的言语实践才是教学重点。“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构思的精巧”“层次井然”,这些结论是教师“给”的,不是学生从“事实”中“发现”“联系”从而“把握”“事实的意义”的。总之,学习并没有真正发生——课件在网上传播,危害更甚,更有讨论、明辨的必要。肖培东则聚焦“学生”的“言语实践”,以能力、素养立意:沉浸文本——从“百草园里景物”这些“事实”“联系”乐园的“意义”;关注言语形式——长妈妈怎么讲美女蛇的故事才有好效果;有实践过程——学生受问题引领,调动已知咬文嚼字,表达阅读成果;教师设问循序渐进,逻辑清晰。

A老师结课时,要求学生以“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因为……”的句式总结,课堂活络了,可惜很快就下课了。如果将此环节前置,在学生通读全文后,即围绕“百草园为什么是我的‘乐园’”展开阅读、交流,就指向了学生的“言语实践”,有提领而顿、百毛皆顺之效。A 老师的结课设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不少教师理解语文课程性质处于“半明半昧”状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课程意识不明晰也不牢固,教着教着就不由自主地滑向讲陈述性知识为旨的泥淖。对语言学习目标把握不准,是制约教师在教学技术上有效落实课标的重要原因。“语文学习的本质是借助显性的语言规律与言语结果,培养与发展学生隐性的言语思维。”[6]肖氏提问体现了他对“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准确理解。

二、提问求巧,努力推动学生的言语实践

肖培东的课魅力满满,重要原因是出人意料的“巧问”。“巧问”背后,有何“规律”或“技巧”?激趣,聚焦理解课文的关键处、矛盾处,聚焦文本的语言学习核心价值,关注学生障碍点等等,都是肖氏提问的亮点。这些亮点,特别值得学习的有:

(一)紧盯学生的盲点提问

如教《溜索》,问:“哪个旁批对你最有作用?”“可能忽略哪个?”问题烛照个体“思维盲点”,促使学生们碰撞思维、交流思考,形成班级的阅读成果,提升整体的思维品质,将阅读理解导向一个新世界。“哪个旁批最能彰显这篇小说的个性?”问题聚焦“这一篇”的特质:多用白描,善用短句,文字精练,文风扎实且古典,隽永有味。此问巧妙解决旁批问题而避免一一解答的板滞,既能激发学生的新思考,又渗透学法指导:应当注意“这里”,应当“这样”学习“此篇”。教《猫》,问:“文中一共有几只猫?”将学生的思维一下子从文本中的人物拓展到所有可能成为“猫”的人:“只要丑陋的人性不改,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那只可怜的猫,不是今天,就会是明天。”“该反思的,不仅仅是‘我’,还有我们。人性中的丑陋改变了,我们才有可能成为快乐的、被世界温柔拥抱以及平等待的那只小猫……把猫读成人,读成我们自己。”[2]120肖培东的本领在于精准预估学生的盲点,精准发力,学生的探究欲望被充分调动。

(二)善于设置情境任务来“曲问”

“假如你是斯科特,想把同伴的事迹讲给人们听,会讲哪些细节呢?”“请以‘我永远难忘这一幕’为开头,讲出其中一个细节。”

(执教《伟大的悲剧》)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打算送给谁?

(执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哪个字最容易读错?”“哪个字最容易写错?”“哪个字最容易解释错?“哪个字你最受用?”“哪一句最适合做你自己的座右铭?”

(执教《〈论语〉十二章》)

“《好久不见》你们都写了什么?”“我们还有哪些“好久不见”?”“‘好久不见’能属于更多的‘我’吗”?

(执教写作课《好久不见》)

“《伟大的悲剧》的细节描写很精彩,你能找出一两处品析吗?”“你能读准PPT 上的字音吗?”“你能准确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吗?”大家比较一下诸如此类的设问,就能发现:肖培东善于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的情境任务来“曲问”。曲问消解了生硬,避免了学术化;任务贴近学生,易引爆思维,促使学生去组织语言、发展思维。

紧盯学生的盲点提问,设置情境任务曲问,其硬核是关注“学”:学生的已知怎样,未知的是什么,他们是怎样学的,“我”怎么导才更适合学习的逻辑。这是肖培东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支撑。肖老师能频频贡献好问题,另一重要原因是熟读文本。“要看到每个文字都发亮,每个标点都微笑。”[2]273之后,反复想作者意图、学生的学习障碍、编者意图、当下学习此文的价值。他总结的“肖九条”(见图1),可以解释他为何能设计出独具特色的“肖问”。具体到文本解读,肖培东善于利用教材资源,从标题、旁批、阅读提示等入手提问。

图1 “肖九条”

(三)从标题入手提问

他抓住标题关键词引领学生把握中心。如教《驿路梨花》,了解学生的“已知”后,问:“文章有几朵‘梨花’?为什么取名梨花?”他利用替换标题激活思维。教《未选择的路》,问:“题目为何不是‘我选择的路’?”教《溜索》,问:“如果以文中某个人物给这篇文章重新取题,可以用哪个人物做标题?”与套路化、模式化的“主人公是谁”的问题相比,显得自然灵动。教《怀疑与学问》,大多数教师问“中心论点是什么”,肖老师则问:“如果不用‘怀疑与学问’做标题,而改用课文当中的其他短语或短句做标题,你会选用哪一个?”既激趣又导向深入阅读。这样问,优秀的老师也可能做到,但往往就此止步,肖老师却追问:“哪些不符合‘怀疑与学问’这个关系?”这样的“排除”,联结了“过往”,引着学生在反刍中舍弃,在舍弃中加深理解。

(四)从旁批、阅读提示入手提问

教师们习惯对旁批、阅读提示“视若无睹”,关注的往往是问题的答案。肖培东充分利用教材旁批、提示提问。教《一棵小桃树》,问:五个批注中有三问,能解决哪个?哪个旁批告诉读文章的方法?教《走一步,再走一步》,问:“画的哪个句子是标志事件发展的?旁批写‘进退两难,孤立无援,心理描写细腻、真实’,怎样才能做到心理描写真实、细腻?课文有没有其他不是通过直接的‘我想’但也能品出心理的?大家注意到哪个旁批?除了写外在行为,还有没有写别的也能表现心理状态的?”教《一滴水经过丽江》,引向阅读提示“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问:“阿来动了怎样的脑筋,使得这滴水别具一格地经过了丽江?”问题解决的背后,就是读法实践,就是学法指导。

以上方法有交集,肖培东的设问方法也不限于此,不过,我们可从不同路径入手实践,总能找到适合自己学生的方法。

三、提问面求广,目有全体,始终如一

首先,肖培东老师尽最大可能保障学生的参与。仅《语文:深深浅浅之间》中的15 节课,不计齐答的次数,学生发言人次最多达67 人次,最少也有23 人次,平均46.9 人次。高频次提问,让学生处于思维活跃的状态。

其次,高度关注学弱生或后排学生、角落生(我们姑且称之为“边缘生”),更可贵的是,始终如一。“后排的同学,不能缺了你,你来说。”“角落里默默无语的同学一定也在想:这首诗我要送给谁呢?”类似的话语,几乎课课都有。这是肖氏课堂的鲜明特色之一。肖老师把它当作一种自觉、一种习惯,沉淀为一种教育情怀。我们且回到肖氏《驿路梨花》课堂,去体验学生的学习履历,感受学生的生长。肖老师课前发现学生已学过此文,生11、生12 课本上没有痕迹,批评了他们,让他们站5 分钟。之后,叫生11 回答文章中的一朵“梨花”。

生11:在第3 段。(读)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读得很认真)

师:嗯,还别说,读得挺好听的。你再来读读,或许能读得更好听。

生11:在教师引导下读得更有感情,读出激动感。

师:你顺着我的手指!(做出一个手势动作)梨花就在那里!来,读。

生11:(顺着手指,读):看,梨花!(声音轻)

师:呦,你再看句子的标点。“梨花”后边是个什么标点呢,同学们?(生说“感叹号”)好,现在你重新酝酿一下。我再请另个被罚站的同学读一读。你想坐下去,就要把这句话读好。

生12:(读):看,梨花!(重读了“看”“梨花”)

师:哎哟,你是“叫”的,他(生11)是说的,所以效果就不一样。书上写的是老余突然指着前面什么了起来?哪个动词?

生11:叫!

师:把这个字圈画出来。所以,上课不做摘记不做批注,我们读书都读不好,对不对?好,你们两个同学一起读。

生11、生12(齐读):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正走着,他突然指着前面叫了起来:“看,梨花!”(读得有进步)

师:“看,梨花!”大家注意“梨花”两个字。老余为什么不说“快来看,前面有梨花!”?他为什么不这样说呢?(学生思考)比如你走在沙漠里看到水源的时候,你会怎么说呢?

生11:看,水!(很惊喜)

师:那你为什么不说多几个字的话呢?

生12:简单的两个字,可以说明了当时的心情。

师:激动、惊喜,尽在其中,所以读书一定琢磨。(面对全体同学)来,我们看他们读得怎样,读得好就让他们坐下去。

生12(读):看,梨花!看,梨花!(连读两次,读出了老余的心情)

生11(读):看,梨花!(读出了叫声的惊喜、激动)

师:哎,好多了,请坐。[2]133-134

临近下课,肖培东再次提问生11:“现在再反思一下自己的语文学习,你觉得应该怎么做?”顺着“要做好课堂笔记,要记住老师讲的‘梨花精神’”的回答,肖培东谆谆教导:也要记住,课堂上一定要有“我”在场。一个“我”不认真阅读的人,一个“我”不深入思考的人,再多的梨花飘过都会成为流水去也。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有梨花般的精神,“梨花精神”也应体现在语文学习上。[2]144

普通教师对边缘生往往置之不理,长此以往,课堂成为教师和个别学生的课堂。这两个片段,让我们真切看到肖培东是如何“倾听”边缘生,如何以文化人的。在学生遭遇困难时,他引着学生重新出发,反复咀嚼和品味,不断“反刍”,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参与。他善于串联,把教材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一种知识同别的知识、昨天学到的知识同今日学习的知识、学生的现在同未来串联起来,促成了课堂“交往”。[7]他为我们处理好倾听、串联、反刍三者关系提供示范。如果我们要求自己每堂提问必须达到一定人次、必须提问边缘生,改变不和谐的、僵硬的、死寂的课堂是有可能的。当我们关注全体的技能熟练了,“目有全体”便会深植于心,成为更大的前进动力。

观肖培东的课,由此及彼,研究黄厚江、余映潮、李镇西、郑桂华、王崧舟、王君等名师的课,我们能发现他们高妙提问艺术总是以有效的提问技能为基的。关于有效的提问技能,国际培训、绩效、教学委员会(IBSTPI)颁布的教师能力标准(2004 年修订)给出具体的六个指标:提出清晰和恰当的问题,有效跟进学习者所提问题,使用多样的问题类型和问题层次,提出并重新引导到那些促进学习的问题,用问题激发和引导讨论,以回答问题来连接学习活动。[8]这些指标有普适性,可以指引我们提升提问技能。

向名师学习,我们需要在“技术”层面讨论学什么以及如何改进,有“技术”之基方可建“艺术”之楼。我们还需要把“向肖老师学教学技术”拓展为“向名师学教书育人”,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反思改进,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成有质量的教学能力、稳定的语文教育习惯,最终成就我们的教育事业。

猜你喜欢

百草园梨花提问
梨花美
梨花艳清明
游百草园
游百草园
梨花之歌
多元训练 实现读写转化——以部编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仿句为例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