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

2022-11-22余翠娟

百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党史红色数字化

余翠娟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 541006)

一、研究背景

回顾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战争年代用革命热血给我们留下了真理的希望、革命的信仰,淬炼成红色文化,这是党史学习教育中最核心的内容。在互联网与科学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时代,将红色文化进行数字化处理和传播,转变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方式是大势所趋。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是“运用数据采集、数字存储、数据处理、数据展示等数字技术将红色文化进行转换、再现、复原成可复制、可共享的数字形态,并以新的视角加以解构,以新的方式加以保存,以新的需求加以利用的新型传播方式。”[1]18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必须充分依托和利用好属地的红色文化,结合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方式,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增强党史学习效果,在发掘传承党的红色基因中深化党史学习,在弘扬党的红色精神中激发践行之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2]这为增强红色文化传承的有效性和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现实启迪。

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学者们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党史学习教育,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从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出发,探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逻辑理路。如有学者提出要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话语体系,拓展党史教育空间,联动“第三课程”网络新媒体平台,融合党史学习资源。[3]二是将互联网信息技术运用到党史学习教育中,探讨如何有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如有学者强调要将新媒体技术运用于党史学习教育中,实现传统与现代教学方式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配合,学校与社会相联动。[4]三是从青少年群体入手,分析青少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遇到的现实困境,针对性地提出优化路径。如有学者认为要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从场景体验、故事讲述、学习任务以及感官沉浸探索青少年党史学习教育新方法。[5]

此外,对于数字化的运用研究,也有不少学者从数字化传播方式进行分析,一方面,集中探讨数字化传播对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影响,分析如何将非遗文化、革命歌曲进行保存,利用“5G+VR技术”进行场景重构并达到有效地传播的效果[6-8];另一方面,主要研究数字化对红色文化传播的转型,在挖掘红色文化深刻内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对红色文化传播进行数字化视觉重构[9-10],为文博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创新思路[11]。

以上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研究成果表明,学者们主要是从教育主体、教育结构与教育方式整体上提出优化与创新路径,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研究内容较为完整、成果丰富,其中新时代红色文化数字化的运用更是给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党史学习教育中的红色文化为圆心,运用数字化传播方式,不断拓展红色文化的影响范围,形成一种具有整体性、系统性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党史学习教育新模式,“以点带面”创新教育手段激发青年学习党史的动力,在分析已有的教育实例基础上论述其实践逻辑的可行性,从而进一步助推党史学习教育的育人效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二、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

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内容的数字化传播方式与全面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在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及进行自我革命方面具有内在联系和高度契合性。

(一)坚守初心使命

红色文化与党史学习教育均是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与使命的历史产物。百余年建党历程凝练起来的红色文化,凝聚着无数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平凡人民用鲜血与热泪共筑起来的革命信仰和精神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红色根脉之源。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中国革命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诚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12]1514这是红色文化的标杆起点。从万里长征、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中,表明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决心和勇气。毛泽东同志曾满怀豪情地指出:“我们党尝尽了艰难困苦,轰轰烈烈,英勇奋斗。从古以来,中国没有一个集团,像共产党一样,不惜牺牲一切,牺牲多少人,干这样的大事。”[13]292这是共产党人将初心使命付诸行动的具体表现。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歌词深刻地阐释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用革命者的血与肉换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内心恪守的初心使命经过不断的革命斗争取得的,中华民族对红色文化的特殊情感是从革命战争感受中与生俱来的,它流动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中华炎黄子孙的民族基因中。中国共产党人沿着红色根脉,坚守新时代赋予内涵丰富的初心与使命。红色文化跨时代的延续,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根可寻、有理可依。正如中国共产党以中国革命成功之实践,向全世界诠释马克思曾指出的一段话:“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4]9虽然理论与实践不可相互代替,但理论指导实践。无数革命烈士为了革命的胜利、人民的幸福、祖国的复兴,坚守初心、不畏艰险、斗争到底,折射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崇高理想、爱国情操,熔铸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这是红色文化与党史学习教育之间牢记初心使命,共同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时代意义,为红色数字化传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遵循。

(二)坚持理想信念

红色精神是历经淬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五四精神”为最先表现形式,由历史产生的一系列精神延续,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精神力量之源。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的初衷是要从红色故事、英雄事迹中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感悟思想伟力,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魄力与智慧,在一个灾难深重的国家创造性地解决了革命的路线、方针、政策等问题,并形成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具有破旧立新、追求解放新思想的红色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谱系,其核心价值理念迄今仍是中国共产党和全体中国人民的宝贵的精神财富。1980年,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全党:“要大声疾呼和以身作则地把这些精神推广到全体人民、全体青少年中间去,使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文明的主要支柱。”[15]368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赓续发展红色精神,从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铁人精神,亲民爱民、迎难而上的焦裕禄精神,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再到伟大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举国同心、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等。从历史实践中表明,即使人们在物质生活上出现极大贫困,现实生活中遭遇极大困难,共产党人在精神上仍是富足的。

反观今天,虽然物质生活不断充裕,但有些人总是游离于灯红酒绿,沉迷于山珍海味,精神生活消沉低迷,在现实生活中喊着响亮的“口号”,内心却流露出无尽的颓废和空虚。他们总是患得患失,享受在前,吃苦在后,沉溺于自我塑造的“温室”,逐渐丧失最初的理想目标和精神追求。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政治灵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缺“钙”就容易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16]

为此,突出红色精神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性,以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为党史学习教育载体,以历史事实说服人,以真情实感打动人,做到走深、走心、走实,从而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

(三)自我革命: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是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践行之力

强大的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17]党中央要求各地方“追忆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分析历史虚无主义产生的环境,以党史事实击破历史虚无主义的虚假面具,占据网络信息正向舆论主导权,这是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的一项重要举措。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5G时代的到来,红色文化在网络上得到快速传播,形式也新颖多样,但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网络开放性,一部分内容在发布之前缺乏权威和官方机构审核与筛选,导致人们在浏览和评论的同时,被片面之词和泛娱乐化的形式所误导。其中,碎片化导致红色资源无法以整体的形态呈现给大众。娱乐化导致红色资源因调侃、嘲讽,消解了崇高、弱化了精神、模糊了价值,甚至被解构为相反的意义[18],同时也存在渲染党的失误、夸大历史问题、动摇业已定论的历史评价等现象。红色文化不断遭受时代网络发展的冲击,历史虚无主义便趁虚而入,企图占据历史文化领域的一席之地。历史虚无主义以较高的隐蔽性、较强的欺骗性隐藏于历史中,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危害最大、影响最坏,其本质就是弱化党所倡导的价值、否定历史客观规律,企图动摇全体人民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寄托、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性,进一步达到否定党的领导的目的。

从历史事实入手,实事求是的去阐释历史。通过将红色文化进行整理、还原转换为数字化资源,建立权威的、系统的数字版资源数据库,让数字化技术发挥时代价值,运用于党史学习教育中,让党员和群众能够在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过程中把握历史客观事实,有利于党员和群众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对网络上的历史事实进行正确的辨析,认清事实真相,坚决杜绝戏说历史,坚持正面解读、积极引导,牢牢把握主流与支流的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坚定、坚决地批驳历史虚无主义,从而达到自我革命、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目的。

三、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内生动力分析

在网络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给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和新思路,以红色基因为“红色引擎”激发教育主体的精神需求,以保护红色文化为“红色保障”丰富党史学习教育的教育内容,以数字化信息技术搭建平台为“红色载体”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教育方式,以此形成党史学习教育的内生动力。

(一)“红色引擎”: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党史学习教育主体的精神需要

党史学习教育的教育主体是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主要的教育目标就是唤醒人们内心的精神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精神力量。“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找准国家所急所需,做到‘国之大者’了然于胸,把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内化为精神动力……”[19]红色基因正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红色引擎”,引领着人们的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用现代科学信息技术进行传播,激发人们对党的革命精神的追求。无数革命先驱英勇无畏、奋勇向前的牺牲以及血染留下的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标识。引导人们重温革命历史时期的红色故事、人物事迹、红色精神,触动内心情感迸发,强化内心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产生文化自信心与文化自豪感,进而激发社会成员进行党史学习的内生动力,使党史学习教育在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过程中反复得到强化。

在科技信息智能化时代,智能设备与互联网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源的主要途径,并且成为凝聚思想共识的新空间。因此,通过数字采集、复原再现、展示传播等方法将红色文化中所蕴含的物质文化及非物质文化以数字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强化视觉震撼与双向互动,引领受众切身感受,主动思考,多层次、全方位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更能深入人心。特别是青年党员,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接班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更应起带头引领作用,做到不骄不躁、艰苦奋斗,激发不怕风险、敢于斗争、追求胜利的魄力和勇气,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用红色精神来激励自己,追求更高的思想境界,从被动学习转化为自觉需要,提升个人的品质素养和工作能力,才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为党和国家、人民更好地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二)“红色保障”:红色文化保护丰富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现实需要

传统的红色文化保护更多的是集中在对实体形态物质的修复和保存。由于风雨侵蚀,部分红色旧址、红色文物难以修复和还原至本来的样态,即使是人们现场切身感知,仅靠文字的阐释、照片的展示以及人物场景实体化的布置仍无法真正理解里面所蕴含的革命理论和革命精神,仍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随着国家对利用新兴媒体、数字化等方式进行红色文化传播日趋重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提出要建立革命文物大数据库。[20]融通多媒体资源“推进‘互联网+’革命文物,对革命文物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宣传”[21],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这对于保护红色文化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也给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提供了更多的方式和选择。将具有国家象征、政党记忆的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以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手段去承载和传播,重塑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的精神标识和语境表达,能够为党史学习教育挖掘更多内涵深刻的教育内容,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红色文化归根到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是中国人民引以为傲的文化底气,是文化自信的基石。有了更加新颖的传播方式做保障,把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中,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红色载体”:网络技术发展创新党史学习教育方式的教育需要

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年8月份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较2020年12月增长了2175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1.6%,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22]随着互联网与科学智能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互联网和智能电子设备的依赖性不断增强,特别是青年和学生这两个群体,对于入眼、入耳、入脑以及入心的红色电影、短视频、红色故事、VR虚拟实景体验等网络传播形式更受大众欢迎。

根据教育对象所处的网络环境所占比和年龄发展特点,党史学习教育的教育载体和教育方式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变,结合互联网技术和智能数字化技术对红色文化进行整合,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提供了更多新渠道和新路径。虽然在传播红色文化方面可以通过实地参观、观看电影、文字描述、图片展示等去了解和学习,但在互联网时代,运用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建立红色主题文化网上博物馆、手机博物馆等,能更好地突破红色文化的传播载体困境,更有利于传播党史中红色文化的内在精神和价值情感。因此,在遵循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特点的前提下,创造更多主题鲜明、形式新颖的红色文化数字化作品,充分运用于党史学习教育中,不仅能够让教育对象体验到网络虚拟现实的感觉,增强教育对象对党史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还能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提升红色文化的凝聚力与向心力。这种灵活的数字化、智慧化教育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充分挖掘和有效运用教育对象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更能达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预期的目标。

四、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路径探析

将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必须进一步加强规划组织,构建红色文化多层互动传播的长效机制,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数字场馆及互动情境,将学理性知识转化为内在性思想,用以指导实践性行动,让青年学好党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前行。

(一)强化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党建引领,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示范性带动

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23],要强化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党建引领。一是要发挥中国共产党对“线上+线下”党史学习教育的引领作用。党史学习教育离不开党的组织和领导。党团组织作为引领党员与群众的先进组织,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主要通过组织生活会、党课培训、参观学习等传统方式进行沟通和互动,用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强大的理想信念引领党员干部永远跟党走。而党史学习教育是比日常党团活动更加深入具体、更加持续有效的教育活动,必须发挥各级党组织理论指导和思想引领作用,将数字化技术融入党课学习中并确立好学史明理的教育目标,将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方式贯彻和落实于党史学习教育全过程。

二是要在党团组织中带头开展党史故事我来讲系列主题活动,并上传汇集到权威媒体平台。如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推出的“我比任何时候更懂你”系列短视频,是由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主办、南京大学协办、现代快报+ZAKER南京承办的,在联合全国30所高校深情讲述30个党史故事的基础上,经过数字化信息处理汇聚于权威媒体平台的“教科书”。30集系列短视频充分运用故事化讲述、可视化呈现、交互式引导等方式,借助“青年讲”“讲给青年听”形式,生动展现中国共产党奋斗的光辉历程[24],充分体现了党史学习教育时代性、针对性、趣味性特点,给人们提供了更多学习选择,充分调动了青年学习党史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切实提高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的认识,最终悟出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党的理论基础并将其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三是要“用党史”赋予红色文化丰富内涵,对网络大流量进行引流,形成穿越时空的热点效应。诸如在官方新媒体平台上发布题材新颖的微电影、动漫、插画等。针对性地引导人们观看红色微电影、红色纪录片,进行有效的党史学习教育,挖掘内涵丰富的红色文化教育内容,集聚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浓厚氛围,深入学习每一个革命人物背后的历史事迹,了解其中的历史真相,增强是非的判断能力。四是以党员为先锋模范引领新时代青年,在红色文化数字化“悟党史”中注入薪火相传的澎湃动能。借助红色文化数字馆将语音、视频、图片、场景充分整合,将受众带入相应的历史场景,带到每一个感人的故事当中。[25]激发青年积极主动地去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兴趣,真正深入到青年的内心、触及思想的灵魂,吸引青年在互动中同频共振、在沉浸中共情共鸣。加强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力度,助力“学史明理”的理论之基,增强红色文化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感召力。

(二)加强地域红色文化资源的优化整合,打造党史学习教育数字化共享平台

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文化传播活动过程中,一方面,我们必须注意这样一种现象,即人们更愿意接受通过媒体解读分析、加工整理之后具有艺术美感的红色文化内容。这说明媒体所创造的文化符号环境对人们深刻理解和认同红色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继续在发挥传统媒体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发挥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作用,努力营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环境,与党史学习教育相融合,从而构建起立体化的红色文化传播格局。另一方面,打造红色文化新媒体矩阵模式离不开全媒体平台层面的横向矩阵建设与单一媒体生态布局的纵向矩阵建设。[25]既要将红色文化数字化融入数字媒介,如“三微一端”媒体平台,也要在各个媒体平台上展示数字化的党史学习教育。

由于红色文化资源遍布全国各地,领域大范围广,需要规划和组织,优化与整合,克服文化资源管理分散,缺乏统筹协调机制的困境。要对红色文化育人资源进行总体规划统筹和专项规划衔接,做好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相对接的媒体构建平台,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育人作用和集群效应。如上海红色文化资源信息应用平台“红途”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它将上海市379家红色革命场地、147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汇集纳入平台进行数字化处理,注重实用性、互动性,智能展示上海的红色资源,同时入驻“学习强国”平台,连接“一网通办”与“随申办”移动端应用,并拥有专属的微信公众号。这些媒体平台和网络途径可以直接进入“红途”数字化共享平台。[26]要以此为借鉴和范式,借鉴“区块链”模式,以各省市为单位分布式数据存储,达成共识机制,将各地区的红色文化数据库汇集起来,形成一个共享的分布式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数据库,真正实现全网一站式共享资源,推进全国红色资源的展示利用、服务管理向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发展,深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三)深化各领域数字化传播的合作共建,开展纵横交错的党史学习教育

搭建对接开展宣传党史学习教育数字化数据共享平台,形成红色文化资源利用的共建共享机制,需要深化国家与地区、学校与社会等各领域主体之间的合作共建,增强推动红色文化数字化融入党史学习教育的发展合力。

一是加强以上率下,从中央到地方、从学校到社区、从机关到基层纵向合作,宣传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以及党史学习教育数字化共享平台,从少数到多数、从党员到群众、从被动到主动的学习梯度转变,形成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如中共中央宣传部打造的学习强国平台[27],它是新时代国家的主流媒体平台,自开发以来具有强大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受众广泛,影响力大;而具有地域特色,贴近生活,更接地气的地方媒体也不容忽视,其内容取材于身边现实生活,更能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可通过提升智能化手段,推动传播方式进步,融入信息传播移动化、社交化、互动化、视频化的时代趋势,推动广大受众的主流价值认同。[28]同时各地方媒体平台可申请强国号入驻“学习强国”平台,真正做到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加强国家主流媒体与地方媒体之间的合作交流,这样既能够使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红色文化借助国家主流媒体获得更大范围的传播,提升其知名度;又能够使国家层面具有普遍意义的红色文化内容通过地方媒体以更加符合当地习惯的方式传播给当地民众,形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明主题。由此可见,只有整合不同层次的媒体资源,促进虚拟环境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才能建立起立体多元的传播体系,实现红色文化符号意义的全新表达,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激活红色文化助力“学史崇德”的育人之本,增强红色精神的穿透力。

二是从横向深度挖掘党史教育中红色文化的思想内涵、精神品质、文艺创作,“要打造精品展陈,坚持政治性、思想性、艺术性相统一,用史实说话,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29]。通过数字化技术、信息化技术、AR/VR技术让青年体验虚拟仿真情境,感受革命先驱的时代环境、革命的艰难险阻,强化视觉感官效果,调动多重感官接受党史学习教育信息。实现教育对象关于革命战争年代、改革开放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发展历程的沉浸式体验,能够极大地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增强奋斗的底气、勇气和骨气,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四)构建立体多维的红色文化数字化样态,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数字化传播效度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传统的交流方式、价值观念,而且在教育方面弥补了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我们要善于利用新时代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等有利条件。一方面,要构建多维红色文化数字体验馆,突破现实场地限制。如贵州遵义会址VR体验,VR红色遵义项目将VR新技术应用于全域旅游。[30]在网络信息空间里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感受红色革命文化的震撼,构建主题鲜明、形式丰富、设计合理的虚拟现实展示空间,使党史学习改变局限于课堂,只浮于历史事件、红色故事表面的传统形式,利用新时代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还原历史真相、阐释历史事实,使青年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对抹黑中国历史、诬蔑中国共产党的言论进行坚决的回击,让正确的历史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创设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统一的红色文化互动情境馆。通过一系列先进的数字技术,在保留红色文化资源原貌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充和演绎,打造更易于产生实景体验式的强大视觉效果和听觉冲击,突破传统实物道具单向、静态的展示,完善多模态交互数字馆,让红色精神、红色故事“活”起来,增强红色文化传播效果。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31]红色血脉是历史的根与魂,要深刻领悟历史中蕴含的精神内涵,不断创新党史题材相关的数字化作品,经过数字化处理的红色文化则在视觉上的动态效果会比静态展示的更吸引人,更能引发内心感悟。

另一方面,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是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更优的教育方式,是将这种传播方式专业化、具体化,而不是为了满足人们视觉上狂欢的娱乐化、消遣化。推进红色文化数字化建设,不是对传统运行模式的推倒重来,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拓新。[32]因此,需要传统教学与现代科技、现实参观与虚拟体验、线上学习与线下感知的相互促进,从而锤炼出人们鲜明的政治品格,做到明事理、识大局,从容地应对遇到的风险挑战,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再立新功。

五、结 语

知史鉴今,开创未来。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方式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有效的传播载体,将数字化信息技术广泛运用于党史学习教育已逐渐成为新时代发展趋势。在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教育资源以及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坚持党的领导,构建由分散到整体、单一到多元、平面到立体的多样性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方式,能够为党史学习教育解决地域、时间、空间受限的现实问题,有效地提高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效性与实践性。因此,在网络大数据时代,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因势利导、推陈出新,利用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方式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网络时代发展相接轨,共建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数字化共享数据库,更有利于激发青年对党史学习教育的学习动力,有效地进行育人启智,使时代新人自觉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将内心所悟转变为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猜你喜欢

党史红色数字化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党史篇
党史上的今天
党史上的今天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