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反清革命与民主共和思想的源头及其发展

2022-11-22经盛鸿

安徽史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江苏革命

经盛鸿

(南京师范大学 社会发展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20世纪初,自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后,清政府的专制丑恶、腐败无能与顽固反动,暴露无遗,各地民变不断。面临中国空前的民族灾难与政治危机,江苏地区的先进人士思考着中国的命运与拯救的方法,形成了两股主要的思潮与运动:其一,反清革命与民主共和思想在江苏地区广泛传播,并逐步地“由鼓吹时代进于实行时代”,于1905年底成立“同盟会江苏分会”,发起了一起起的反清革命运动;其二,希望清政府幡然悔悟、毅然下决心向西方国家与日本学习、实行立宪改革的思想,也在江苏地区高涨,形成以张謇为首的立宪改革实践运动。这两股思潮与运动,互相影响,互相斗争又互相支持。本文主要考察反清革命与民主共和思想在江苏地区的源头及其发展。

一、上海反清民主革命思想对江苏的影响

20世纪初,江苏地区反清民主革命思潮升腾、运动高涨,其源头有两个:一是当时属于江苏管辖、与江苏地区水土相连的上海,二是江苏的留日学生。

江苏建省是在清康熙年间,下辖江宁府、苏州府、徐州府、常州府、镇江府、松江府、扬州府、淮安府,共8府,后又增3直隶州,即太仓直隶州、通州直隶州、海州直隶州,1直隶厅,即海门直隶厅。江苏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地区的中心,不仅经济、文化发达,一直是鱼米与诗书之乡,尤其是苏南的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4府和太仓直隶州,其应征的漕粮,就比浙江一省的漕粮多至一倍,较江西多三倍,比湖广更在十倍以上;其科举应试历届高中的状元、进士、举人,在全国更一直是遥遥领先;而且地扼南北,滨海临江,控制水陆,为东南军事重镇。“江苏财赋甲天下,形胜亦足控东南”。(1)尚秉和:《辛壬春秋·江苏篇》,祁龙威、周新国主编:《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合集》,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40页。清廷一直在江苏地区驻扎重兵,通过各级官僚系统,进行严密的政治、军事控制:八旗长期驻防江宁(南京)、京口(镇江),由江宁将军统率;绿营数万人,由两江总督、江苏巡抚指挥;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后,湘、淮军驻扎江苏要冲,称勇营;1901年后,绿营与湘、淮军陆续改编为巡防军。

在1901年以前,当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在广东一带连续发动反清武装起义时,江苏地区的学界与思想界,却仍然主要为传统的儒家三纲五常统治着,这也是满清王朝的官方意识形态,浸透全社会与各级官场;1898年戊戌变法前后一度兴起的维新思想遭到了打击与压制,只能在一些知识分子中传递,以为是中国的希望;而对孙中山倡导的民主共和思想与领导的反清武装起义,则认为是大逆不道,诚如当时江苏无锡的一位青年学生秦毓鎏所言,当时江苏一带人们,“意中之孙文,不过广州湾之一海贼也……在当时莫不以为狂”。(2)秦毓鎏:《〈孙逸仙〉序》,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1册,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年版,第91页。

但1900年的庚子事变与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满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与丧权辱国,迅速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如孙中山所说,“前后相较,差若天渊”。(3)孙文:《革命原起》,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1册,第9页。而走在全国最前面的,是原属于江苏松江府的上海,由于其独特的条件,民族民主革命思想与运动的风潮,日益高涨,必然首先影响到与其紧密相连的江苏地区。

在1902年初,上海出现了第一份突破改良派思想、公然批判君主专制政治、介绍近代民主思想的刊物《新世界学报》,主持人与主要撰稿人为陈介石、马叙伦、汤槱等。在此刊物刊登的文章中,揭露君主专制政体是“以虎豹杀人者”,“魏晋以下之民如羊豕”;宣称“君主不得妄越界限 ,以济一己之欲”,如果“君主妄逞己见,而于民约之旨背迟,则君民之义既绝,应尽之责亦随之而灭”。这是中国最早宣传近代民约论思想的刊物。

几乎与此同时,1902年4月15日,担任上海南洋公学特班总教习的蔡元培,和上海、江苏教育界一些进步人士叶翰、蒋智由(观云)、林獬(少泉)、黄宗仰(乌木山僧)等,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于4月27日正式成立,蔡元培被举为事务长即会长,积极开展思想启蒙与民主教育。这年6月,清政府驻日公使蔡钧禁止各省自费留日学生学习陆军,引起留日学生的抗议。江苏常州籍的留日学生吴敬恒等人,“入东京使馆与公使蔡钧争闹”,蔡钧嗾使日本警局将吴敬恒、孙道毅二人,驱逐出日本,强行押解回国。这事激起了中国进步人士的强烈公愤。1902年8月13日,吴敬恒等到达上海,中国教育会发起,在张园召开欢迎大会,情绪激烈,议决由中国教育会自行设立学校。不久,1902年11月中旬,上海南洋公学因压制学生,激起了学潮,学生集体退学。中国教育会于11月21日在张园集议,为了解决这些退学学生的续学问题,同时为了实现建立民主教育的宏愿,决定创办“爱国学社”。1902年11月底,爱国学社在上海正式成立,蔡元培被推为学校总理,吴稚晖(即吴敬恒)为舍监,章太炎等任教师。爱国学社把灌输民主革命思想作为首要任务,是一所从组织形式到整个活动都充满了强烈民主色彩、洋溢着时代新鲜气息的新式学校。爱国学社在上课之余,每周在张园举办一次时事讲演会,讲演内容主要是时事政治事件,主讲人大多是主张革命或倾向革命的积极分子,听讲的除爱国学社成员外,还有社会各界许多人。爱国学社的活动,与由江苏常州人陈范在上海开办的《苏报》互相配合。《苏报》成为爱国学社师生发表言论的重要阵地,在社会上影响日益扩大。在1903年到来的时候,上海以爱国学社为中心,连续发起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拒法”“拒俄”运动。

上海滩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高涨,吸引了江苏省各府、县的许多敏感的知识分子与青年学生。在上海爱国学社成立后不久,1903年初,蔡元培邀请江苏苏州府吴江县教育界人士金松岑、陈去病等,赴沪参加中国教育会和爱国学社。江苏许多地方成立中国教育会支部,仿效爱国学社兴教办学:中国教育会常熟支部丁初我、徐觉我、殷次伊等人创办塔后小学;中国教育会吴江支部金松岑、林砺、柳弃疾(柳亚子)、陶赓雄等,创办同里自治学社,由林砺教授兵操,并附设明华女校;中国教育会会员在吴县创办吴中公学社,“规模悉仿爱国(学社),是时东南学子,咸知振兴学务,为救国保种之唯一途径,此唱彼和,盛极一时,学生之趋向激烈论者,所在多有”(4)冯自由:《中国教育会与爱国学社》,《革命逸史》初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74页。。

1902年至1903年间,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的学生赵声、秦毓鎏、郑权、杨韵珂等人,组织“知耻学社”,谈论反清革命,直到清廷镇压拒俄运动,该学社的成员才离散他去。秦毓鎏、赵声先后赴日本留学与考察。

1903年4月中旬,南京的江南陆师学堂一批学生,因反对校方专制,闹学潮,集体离校。为首的是湖南长沙籍的章士钊。消息传到上海,爱国学社马上发去电报,表示声援,并欢迎全体退学学生到爱国学社学习,一切费用都免收。于是陆师退学学生40多人,在1903年5月初来到上海,编入爱国学社学籍。爱国学社的规模与影响更加扩大。

1903年5月下旬,从日本归国、年方18岁的革命志士邹容写作《革命军》一书,在上海出版问世,全面深刻揭露满清专制政府的罪恶,高呼:“革命独立万岁!中华共和国万岁!中华共和国四万万同胞的自由万岁!”章太炎写作、发表了理论论战文章《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直指清廷最高当局,“载湉小丑,不辨菽麦”。1903年5月27日,《苏报》正式聘请章士钊为该报主笔,在报上更鲜明、猛烈地宣传反清革命。章士钊以“黄中黄”为笔名,将日本人宫崎寅藏的著作《三十三年之梦》节选翻译,定书名《大革命家孙逸仙》,作为《荡虏丛书》第一种,在上海刊行。这是最早介绍孙中山革命历史的著作,使读者第一次对孙中山,对他发动与领导的反清民主革命运动,有了较全面、准确的接触与了解。

这时,江苏各地有越来越多的人奔向上海,奔向海外,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接受民主革命思想的洗礼。1903年初,吴江县17岁的青年学生柳慰高,入爱国学社,受教于章太炎,结交邹容等,读卢梭《民约论》等论著,深受影响,改名人权,字亚卢、亚子,以表示他追慕卢梭,重视人权,走上反清民主革命道路。1903年4月,邹容写成《革命军》,苦于无钱刊印,柳亚子读《革命军》原稿后,大为感动,就约同几位好友,四处筹集费用,最后请大同书局刊印。苏北扬州府20岁的刘师培也来到上海,结识了章太炎、邹容等人,邹容特地书写了“中国自由神出现”7个隶书大字赠给他,给他以极大的激励与鼓舞。刘师培匆忙地走进了民主革命党人的行列,而且表现特别激烈,改名刘光汉。

清政府对上海的民主革命运动早就不能容忍了,于1903年6月底,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查封《苏报》,逮捕邹容、章太炎,形成了轰动一时的“《苏报》案”。南京的两江总督魏光焘“严禁诸生阅看新书新报,以免思想发达,致肇祸端”,下令凡购阅新书新报者,要“以会党匪人例重治其罪”。(5)《江督仇视新学》,《国民日日报》(上海)1903年8月16日。南京各学堂颁布了对学生严苛管理的禁令。

但这时,反清民主革命的思想洪流已是任何反动势力阻挡不住了!章太炎、邹容在法庭上坚决的斗争吸引与震动了江苏各地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苏报》案发后,吴江县的金松岑在家乡筹措经费,延请律师,为章太炎、邹容辩护,资助《革命军》出版。这期间,他以“金一”为笔名,翻译出版了《三十三年落花梦》全书等3本书籍,宣传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与反清革命民主思想。同时,他在吴江家乡继续全力投身学校教育事业。曾经受他教诲的学生后来成长为各界杰出英才的人很多,如柳亚子、王佩诤、王大隆、潘光旦、金国宝、严宝礼、费孝通、王绍鏊、蒋吟秋、范烟桥等。原在爱国学社学习的柳亚子,在《苏报》案发生后,回到家乡,于1905年创“自治学会”,创办《自治报》,后改名为《复报》,进行反清革命宣传。他说:“用钢笔蜡纸油印一种刊物,名叫《复报》,取光复中华的意思。这刊物是星期刊,主编是我,文章我写得最多,还要自己写蜡纸来油印,这工作也得由我担任,不过神州他们帮帮我的忙罢了。每星期出版一次,上半天出版,下半天由会员们担任沿街分送的责任,居然搅得很起劲”。(6)柳亚子:《柳亚子文集:自传·年谱·日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96页。1903年11月﹐江苏松江府金山县张堰镇人高旭(字天梅),与其叔高燮、其弟高增,在家乡组织“觉民社”,创办综合性杂志《觉民》月刊,意在唤起国民觉醒,宣传民主共和思想。1904年11月,他为寻求救国真理,赴日本留学。

二、江苏的留日学生及其在1903年7月的分化

江苏地区在20世纪初反清民主革命思潮高涨的另一个源头,是留日学生,特别是江苏籍的留日学生。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为图强,开始派遣学生赴日留学;1901年清政府实施“新政”,赴日留学的学生激增,有公费,亦有自费。在这股留学潮中,江苏走在前列:1898年,南京南洋武备学堂有学生14人赴日留学;1899年,上海南洋公学有江苏籍学生杨荫杭、雷奋、杨廷栋、章宗祥等6人赴日留学;1900年以后,江苏留日学生不断增加,从苏南,到苏中、苏北,各府、州皆有。这些留日学生,走出国门,一时摆脱中国专制政府的控制与牢笼,接触到自由民主的学说,眼界大开,振奋异常,如饥似渴地吸收,囫囵吞枣地消化,又急不可耐地传播,办起了一个接一个的刊物,结成了一个接一个的团体,掀起了一个接一个的运动。

1900年,东京留日学生在上野精养轩聚会,成立了留日学生的第一个团体“励志会”。江苏籍留日学生杨荫杭、雷奋、杨廷栋等参加。这年12月6日,杨荫杭、雷奋、杨廷栋等创办《译书汇编》。这是留日学生倡办的第一个刊物,虽不直接面对中国现实,而专以译介欧美与日本的政法学术名著为宗旨,“以政治一门为主”,如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约翰穆勒的《自由原论》、斯宾塞的《代议政体》等,却介绍宣传了近代先进的个人自由与政治民主等思想,对闭塞落后的中国民众,有重大的启蒙意义。1901年5月10日,杨荫杭、雷奋、杨廷栋等又参与东京《国民报》的笔政。这是留日学生中第一个有着比较鲜明的反清革命色彩的刊物,由秦力山创办并任总编辑。1901年8月,该刊第四期发表《亡国篇》,大胆地提出,一国可以无君,却不可以无民!尖锐地号召,清政府对中国人民,“既奴之二百余年矣,则必荡涤其邪秽,斩绝其根性,斩之以刃,荡之以血,夫而后可以言治也”。(7)《亡国篇》,《国民报》(日本东京)第4期,1901年8月。这一期还发表了章太炎著名的《正仇满论》,更鲜明地将尖锐的攻击矛头指向满洲贵族与清政府。

1901年夏,杨荫杭在暑假期间回到家乡无锡,聚集志同道合的同学友好,创设“励志学会”。当时正是清政府与外国列强即将签订辛丑条约之时,“励志学会”借讲授新知识之名,揭露清廷腐败无能,宣传西方民主思想。由于无锡旧势力的攻击,杨荫杭无法立足,不久只得再次赴日。“励志学会”也随之中断,但它毕竟最早在江苏掀起了一点民主启蒙的波澜。

1902年6月,清政府驻日公使蔡钧禁止各省自费学生学习陆军。如前所述,江苏常州籍的留日学生吴敬恒等人,“入东京使馆与公使蔡钧争闹”,蔡钧嗾使日本警局将吴敬恒等强行押解回国。这事激起了中国留日学生的强烈公愤。吴敬恒的常州府同乡、早稻田大学的留日学生秦毓鎏,“与诸同学诣公使馆诘问,再三往,拒不见,且使日警署加以逮捕,毓鎏愤焉。……于是叹异族之压制,而时事日非也,乃与张继、叶澜等创青年会”。(8)冒鹤亭:《秦毓鎏传》,《国史馆馆刊》(南京)第1期《国史拟传》,1947年12月,第75页。青年会是留日学生中第一个明确表明反清革命的激进学生组织,会章第一则中明确宣布:“以民族主义为宗旨,以破坏主义为目的”。(9)冯自由:《秦毓鎏事略》,《革命逸史》初集,第123—130页。

1903年,江苏籍的留日学生已有100多人。1903年1月,江苏留日学生钮永建、史久光、秦毓鎏、叶澜、汪荣宝、张肇铜等人,与10多名来自横滨的江苏商人一起,在东京召开“中国留日学生江苏同乡会”成立大会,会上通过了《江苏同乡会公约》,决定由该会出版部编辑出版《江苏》杂志,由秦毓鎏、汪荣宝、张肇铜等人主持,秦毓鎏任总编辑,撰稿的先后有陈去病、金松岑、柳亚子、丁祖荫、刘光汉等人。

1903年4月27日,《江苏》杂志在东京创刊,第一期出版,设有社说、学说、时论、译丛、小说、记言、 记事等栏目。该杂志摈弃清王朝的年号,使用黄帝纪元。在《发刊词》中,把刊物的宗旨概括为“谈腐败”,但它并不是单纯地、空泛地谈腐败,而是切中时弊,启发人们正视中国现实,认清造成中国腐败的症结所在,宣传反清革命,宣传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与地方自治等。该期刊登的署名“侯生”写的《哀江南》一文,带着浓烈的乡情,先写了江苏锦绣山河的富饶美丽,令人神往:“临长江,瞰天堑,流波汹涌,直趋东海,而环络江南十万迈当之面积者,此地势之足以称雄于大陆也。崇、淞天险,非江南之门户乎?狼、福横亘,非江南之咽喉乎?钟山龙踞,帝阙凤翔,非江南人物之枢纽乎?震泽万顷,土田肥美,金阊十里,阛阓绵连,非江南财产之腹心乎?”接着,带着无限的伤感,写了江苏地区在近代遭受的伤害与屈辱,发出痛苦的呼号:“而孰知欧美通道以来,沪滨、京口,首辟商埠,而金陵,而苏州,凡江南有地理关系之区,无不为泰东、西诸国强权所攫取……举目河山,苍凉落日,对此粉碎寸裂之余,谁不起洛水伊戎之痛哉!”作者强烈的爱国、爱乡之情与忧时伤心之语,催人泪下,发人深思。

《江苏》是月刊,除在日本东京、神户、横滨等地发行,还在上海设立总经售处,在江苏与国内其他一些城市设立分售处,在当时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留日学生刊物中,独树一格,很快吸引了江苏各地的知识阶层,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

在《江苏》创刊时,正逢拒俄运动掀起。1903年4月29日,秦毓鎏与叶澜、钮永建等,在东京组织一些留学生,成立“拒俄义勇队”;5月2日,将“拒俄义勇队”更名为“学生军”,拟以军事行动抗俄,推钮永建为区队队长。5月10日,议决派遣钮永建、汤槱(汤尔和)为特派员,回国请见直隶总督、北洋大臣袁世凯,请其主战,推举秦毓鎏等8人起草特派员“北行公约”。5月10日当天,钮永建、汤槱离开日本返国。5月11日,秦毓鎏等人再将“学生军”更名为“军国民教育会”。

1903年7月5日,钮永建、汤槱回到东京,向“军国民教育会”全体大会报告北洋之行。在大会上,主席叶澜宣读了由秦毓鎏起草的《发起军国民教育会意见书》,明确宣布将“军国民教育会”的原订宗旨“实行爱国主义”,改为“养成尚武精神,实行民族主义”,即反清民族民主革命,“宗旨既定之后,皆当坚守此旨,以维持本会于无穷。鼓吹此旨唤醒国人之迷梦,祖父世仇则报复之,文明大敌则抗拒之,事成为独立之公民,不成则为独立之雄鬼,凡吾同志,谅有同心”。(10)冯自由:《东京军国民教育会》,《革命逸史》初集,第109—112页。叶澜宣布后,引起了会场上极大的震动与分化,“闻者震骇,多缴徽章离去”,多数人仍主张君主立宪,不能接受反清的民族民主革命;留下的,只有秦毓鎏、钮永建、叶澜,以及“程家柽、叶澜、王家驹、张继、周宏业、陈定保、贝镛礼、翁浩、郑宪成、胡景伊、董鸿祎、翁友巩、桂少伟、陶成章、卢少歧、萨韵坡、陈天华、黄轸、刘揆一诸人”(11)冯自由:《秦毓鎏事略》,《革命逸史》初集,第123—130页。,显然,这些是确立了反清民主革命志向的人。

留日学生队伍不可避免地分化了,“留学生界中显分两派,各行其是,分途进行,后果各达目的,影响于中国前途甚大,此起彼扑,扰攘十余年”。从此时,留日学生中的反清民主革命者们,从爱国、启蒙、君主立宪,转向了反清、共和、民主革命,“始由鼓吹时代进于实行时代矣”。(12)秦毓鎏:《天徒自述》,《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合集》,第524页。

可喜的是,《江苏》杂志一直掌握在江苏留日学生中的反清民主革命者手中,高举反清民主革命大旗。在1903年6月第三期以后的《江苏》杂志,列在卷首的图画,尽是宣扬汉族历史与反清的英雄人物,如“中国民族始祖黄帝像”“史公可法遗墨”“中国郑成功大破清兵图”“为民族流血阎公应元祠宇”“为民族流血黄公淳耀、渊耀兄弟像”等,并在这些像后,都附以鲜明的反清文字:“异日胡氛复靖,中华士庶,再见天日,论其世者,当知余心”。《江苏》第三期发表《政体进化论》,满怀信心地预言:中国在“二十世纪中,必现出一完全无缺之民族的共和国”。《江苏》第四期发表季子(陈去病)写的社说《革命其可免乎》,以种种事实,揭露清政府的内外反动政策,论证中国的革命不可避免:“彼羶族之待我黄胤,其刻毒残忍竟若是之烈哉!而其媚外政策,顾又若彼惑乎哉!革命其可免乎?”文章的结尾是两句气势磅礴、激动人心的诗句:“满珠王气今已无,君不革命非丈夫!”该期《江苏》还发表了杂剧《新中国传奇》,别出心裁,借在戊戌政变中被清廷杀害的谭嗣同之口,说:“革命,革命!自由,自由!”热情赞颂正在上海遭受迫害的反清革命志士邹容、章太炎,热烈鼓吹反清民主革命。

1903年7、8月间,秦毓鎏、钮永建、陈去病等留学生,从日本回国,投入反清革命的实际斗争。秦毓鎏后来回忆说:“是时,热心革命,无意留学,遂于七月间归国”。(13)秦毓鎏:《天徒自述》,《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合集》,第524页。在秦毓鎏等人回国后,《江苏》杂志继续高举反清民主革命大旗。1903年9月,《江苏》第六期发表亚卢(柳亚子)的《中国立宪问题》,批判流亡海外的康有为等人迷恋清廷的立宪改革,主张暴力反清革命,说:“吾敢正告我同胞曰:公等今日其勿言改革,唯言光复矣;公等今日其勿言温和,唯言破坏矣”。《江苏》一直到1904年3月17日停刊。它传播的民主革命思想在江苏各地发生广泛的影响。

三、江苏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兴起与高涨

在上海与留日学生两股力量的影响与推动下,江苏越来越多的知识青年与人民大众逐步掌握了民主革命思想与知识,投入到反清革命斗争中。江苏地区的反清民主革命思想与风潮迅速高涨。

1903年8月,秦毓鎏回国后,先与张继在上海创办“国学社”,编译革命书籍。1903年10月,他为章士钊翻译的《孙逸仙》作序,再次出版此书,热情宣传,指出,“四年前,吾人意中之孙文,不过广州湾之一海贼也”,“而自今视之,举国熙熙皞皞,醉生梦死,彼独以一人图祖国之光复,担人种之竞争,且欲发现人权公理于东洋专制世界,得非天诱其衷、天赐之勇者乎?”(14)秦毓鎏:《〈孙逸仙〉序》,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第1册,第91页。秦毓鎏的论述,表明了江苏人民对孙中山认识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江苏人民反清民主革命思想的重要发展。1904年夏,秦毓鎏赴湖南,任长沙高等实业学堂教务监督,同时从事革命活动。

陈去病回国后,则在上海,任爱国女学的教师;教学之余,1903年8月,他参与《国民日日报》的创办与编辑工作;1904年6月,担任《警钟日报》主笔。他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明清之际的历史,编辑《陆沉丛书》,出版了初集4种,即《建州女真考》《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忠文殉节记》;编写《清秘史》,宣传反清革命。陈去病认识到戏剧是一种有力的宣传工具,于1904年10月发起出版《二十世纪大舞台》,提倡戏剧改革,反映现实,以戏剧宣传反清革命,造成很大的影响。

1903年9月,南京的三江师范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的师生,为了响应拒俄运动,在赵声、章士钊的发动与组织下,在南京玄武湖畔的鸡鸣寺、北极阁举行集会,达数千人,要求在学校中编立民兵,增设武备功课,练习兵操,进行军事训练,组织义勇队,准备开赴东北,抗击俄国侵略军。更重要的是,他们借俄事演说革命,把矛头指向清政府,揭露和抨击清政府面对沙俄侵略者所表现的胆怯与腐败。赵声在演说中,直接、尖锐地痛斥帝俄侵略暴行及清廷昏庸无能,呼吁不作亡国奴,就只有挺身起而革命,救亡图存才有希望,听众无不义愤填膺。时人称北极阁集会与演说,“感人至深,而胆气之猛快,有令人以可惊可愕者”。(15)佚名:《赵烈士事略》,《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合集》,第66页。

赵声,字伯先,江苏镇江府丹徒县大港镇人,1881年生,先后入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江南陆师学堂就读,接触到西方近代民主思想的著作。1903年2月,他东渡日本考察,得识黄兴、何香凝等,进一步受到反清革命与民主共和思想的影响,深信中国大有希望,革命贵在实行。1903年夏,赵声从日本回国,在家乡大港镇创办“阅书报社”,介绍民众阅读在上海、日本出版的革命书报杂志;又创办小学堂、体育会,吸引许多有志青年接受训练,学习军事,培养了冷遹、李竟成、宋建侯、阮德山等革命军事人才,后来,冷遹、李竟成成为江苏辛亥革命中的军事骨干;宋建侯、阮德山等则在广州黄花岗起义中成为烈士。1903年秋,赵声应聘担任南京三江师范学堂教员,撰写了七字唱本《歌保国》,痛斥清王朝的残暴罪行:“痛哭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尤骇异。奸淫焚掠习为常,说来石人也堕泪”;号召反清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我今奋兴发大愿,先行革命后立宪。众志成城起义兵,要与普天雪仇怨。不为奴隶为国民,此是尚武真精神”。(16)赵声:《歌保国》,《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合集》,第72—73页。《歌保国》写出后,“文辞肫至,读者莫不感泣”。(17)章士钊:《章士钊全集》第2卷,文汇出版社2000年版,第700页。赵声在南京北极阁集会上发表宣传革命的演说,造成很大影响,引起清廷官吏的嫉恨,不得不远走湖南、保定等地,结识了安徽革命志士吴樾等人,反清革命思想更加强烈。

1905年秋,江苏组建新军第九镇,实行征兵。江苏、安徽、福建很多有革命思想倾向的知识青年报名从军。赵声入第九镇督练公所,先后任参谋官、江阴新军教练,以其杰出的军事才能,深得第九镇统制徐绍桢的赏识,不久被任为第九镇驻南京的第十七协三十三标二营管带(营长),很快升任第三十三标标统(团长),其所率部队,被誉为“文明为全国陆军冠”。他在本标,“首重军人精神教育,以养成兵士革命思想为第一要义”,成立官长与正副目(班长)讲堂,设立阅书报社与俱乐部,进行革命宣传。赵声常率领部下官兵,到南京明孝陵,痛叙朱明兴亡故事,揭露清军入关残杀汉人的罪行,“言至痛心处,常放声大哭,闻者无不堕泪。于是兵士皆知祖国之仇,恨异族窃据,切齿攘臂”,决心誓死跟从赵声起义,报仇雪恨,“不半年,军人革命思想即普及全镇”。(18)佚名:《赵烈士事略》,《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合集》,第68页。赵声先后吸收柏文蔚、冷遹、陶骏保、倪映典、熊成基、李竟成、伍崇仁、林述庆、林之夏、孙麟、韩金声、何遂等第九镇中下层军官及南京江南陆师学堂等校的师生数十人,加入同盟会,吸收的士兵更多。柏文蔚说,在第九镇,“学生、士兵闻风加入者,千人以上,构成后来革命之良好基础”。(19)柏文蔚:《五十年经历》,《近代史资料》1979年第3期。

在这期间,江苏各地的革命志士与先进人士,始终关注着关在上海狱中的邹容与章太炎。1905年4月3日,20岁的邹容在狱中被迫害去世,在江苏的社会上引起极大的震动与哀伤。革命人士更是无比悲痛与义愤。在1905年10月出版发行的《醒狮》杂志第二期上,刊登了柳亚子写的《哭邹威丹先生》和黄天(高燮)写的《吊邹威丹》。金松岑以金一为笔名,作《哀邹容》祭文,也刊登在这期《醒狮》上,以磅礴的气势、文学的语言,描写了邹容火一般的革命热情、摧枯拉朽的革命一生和伟大的历史贡献。文中说:“江流出峡,一泻千里而至东瀛兮,乃以汉魂而吸欧粹耶。建共和、革命之两大旒兮,撞钟伐鼓满天地耶。”在邹容精神的鼓舞下,江苏各地的反清民主革命运动进一步高涨。

四、江苏反清革命斗争从自发转为自觉

1905年底“同盟会江苏分会”成立,标志着江苏反清革命斗争从自发转为自觉。革命形势在迅速发展。从1904年开始,江苏与各省的革命志士们,纷纷组织或参加秘密革命团体。正如俄国革命家列宁在1908年7月所指出:“‘新精神’和‘欧洲思潮’在中国的强有力的发展,特别是在日俄战争以后,是用不着怀疑的,所以中国的旧式的骚动必然会转变为自觉的民主运动”(20)列宁:《世界政治的引火物》,《列宁全集》第15卷,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第159页。。

1904年初,蔡元培、陶成章等人联络上海狱中的章太炎,发起成立了反清革命团体“光复会”,在浙江、上海、江苏一带积极发展会员。江苏参加光复会的,有黄炎培、刘季平、刘师培、陈陶遗、鲍少颂、鲍少牧,以及无锡“开明会”的叶玉梁等人,还有南京、镇江新军第九镇中的官兵赵声、章梓、冷遹、顾忠琛、黄复生、陶骏保、林述庆等人。

1904年2月15日,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湖南建立“华兴会”,谋划在1904年11月,乘清廷庆祝慈禧太后七十大寿之机,发动长沙起义。江苏的秦毓鎏在1904年夏到长沙高等实业学堂任教务监督,参与“华兴会”的活动,并被推举为副会长。不幸长沙起义事泄失败,秦毓鎏随黄兴逃离湖南,辗转各地,直到1907年,回家乡无锡养病,在城区暗中发展同盟会会员10余人。(21)秦毓鎏:《天徒自述》,《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合集》,第525页。

1905年8 月20 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农历七月二十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赤阪区霞关子爵阪本金弥邸召开成立大会。江苏最早加入同盟会的,是高旭。他于1904年11月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法政大学速成科,接触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美国《独立宣言》以及达尔文的进化论;年底,结识了陈天华、宋教仁等革命志士,进一步确立反清革命思想。他曾著文,将康有为、梁启超与吴三桂、洪承畴、曾国藩等,并列为“中国八大奴隶”。1905年 8 月 6 日,他作为筹备人员,加入了尚未正式成立的同盟会。

同盟会成立后,将发展组织、广泛宣传与发动武装起义、配合暗杀,视为实现革命目标的三大途径。同盟会总部决定,其总部设东京,下设9个支部,其中,国内设5个支部,支部下面,按省设分会。东部支部设于上海,于右任为东部支部长,下辖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分会。在各省中,上海与江苏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上海由于有英、法租界作掩护,地理位置适中,联结海外与全国各地都很方便,经济、文化发达,有较好的通讯、印刷设备等特殊条件,成为革命党人在国内进行革命联络的枢纽与宣传中心。江苏则紧邻上海,是上海的腹地与后院。

1905年9月29日,同盟会上海分会成立,分会会长为蔡元培。高旭则任江苏主盟人。1905年年末,高旭与陈陶遗等留日学生停学回国。1906年2月,他们在上海老西门宁康里自行创办“健行公学”,招收学生,“实继承爱国学社之统绪”,以《黄帝魂》《法国革命史》《荡虏丛书》等为教材,进行教学,“学生颇感动。以是欢迎章炳麟出狱及赴华泾乡为邹容烈士墓纪念碑行开幕礼,均有健行学生参与焉”。(22)②冯自由:《革命逸史》第2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1页。

随后,由同盟会会员夏听渠(夏允麐)担任同盟会江苏分会主盟人,在健行公学校近旁,设立同盟会江苏分会机关,号“夏寓”,因其屋初为夏听渠养病之所,而得名。朱少屏担任“夏寓”坐办,主持机关日常工作。“第一次会议莅会者:蔡元培、刘光汉、张昭汉(湘乡张通典之女公子)等三十余人。第二次会议则假座新闸路辛家花园,梁桥山、谭心休、龚炼百(字铁铮,庚子富有票案龙超之弟,湘乡人)等与焉”。不久,因同盟会上海分会会长蔡元培离沪赴德国留学,1906年3月28日,中国同盟会东京本部指示,“合上海、江苏二分会为一机关”,并指派高旭为新的江苏分会会长。该会机关部仍设于健行公学夏寓里,主要参与人有高旭、沈翏公、金葆濂、张家珍、李遂良、翁志清、庄正贵、张鲁、钱醒之、姚文莹、吴铸、朱铁侠、何东、朱任、朱光汉、夏大、陈陶遗、钟英、朱葆康、沈砺、陈去病、吴修源、夏听榘、张默君、梁乔山、谭心休、龚炼白、蔡元培、李衡、马和、倪时渡、王麟、陈嘉祐、邓恢宇、梁鍪、陈家鼎、谢寅杰、唐支厦、林贞干、张天宋等。②

“同盟会江苏分会”的成立,标志着江苏的反清革命斗争从自发转为自觉。

1906年5月8日,高旭、柳亚子等人共同发刊《复报》,“发扬民族主义,传播革命思潮”,抨击皇权专制,揭露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假立宪。1906年9月,高旭等人曾“以一夕之力”伪造“新发现的石达开遗诗”20首,连同以前梁启超伪造的5首,辑成《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遗诗》,署名“残山剩水楼主人刊”,印刷了1000册,以石达开的身份与口吻,宣传反清革命,激发鼓动民气,其中“只觉苍天方愦愦,莫凭赤手拯元元”“我志未酬人亦苦,东南到处有啼痕”等诗句,曾传诵一时。

1906年秋,同盟会江苏分会机关迁到法租界鼎吉里,仍以“夏寓”为名。除此本部机关外,该会在上海还有两处秘密机关,即中国公学和健行公学。前者是革命志士归国、出国时,由上海进出的中转站,后者则是在日本出版的《民报》等革命刊物,运回上海后的总存放处与发行所。高旭还通过马君武等人,联系各地革命党,使得健行公学成为东南地区的革命活动中心,其中特别重要的是,与南京新军第九镇中的革命党人赵声等建立联系。

赵声等革命党人,在南京新军第九镇中积极地开展革命活动,已有一年多时间。他们在江宁城内鼓楼以东的一个地方,设立秘密机关,成立同盟会江宁支部(亦称同盟会江淮分会),后在第三十三标本部设俱乐部,选定玄武湖内神庙为会议地点,派遣卢镜寰、吴君等人为联络员,与同盟会总部孙中山联系,接受同盟会总部与孙中山的领导与指示,得到同盟会总部颁发的印信及委任状等。他们颁发了本组织的会章,公布了本组织的革命纲领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显然,他们是与同盟会总部的思想与纲领,保持高度一致。(23)林述庆:《江左用兵记》,《辛亥革命江苏地区史料合集》,第180页;柏文蔚:《五十年经历》,《近代史资料》1979年第3期。

1906年10月9日(农历八月二十二日),孙中山从越南西贡前往日本。他所乘的法国“大东”兵轮在途经上海时,停泊吴淞口,乃委托法国总巡麦兰,邀请高旭等上船。高旭、陈陶遗、柳亚子等人至“大东”轮上,与孙中山相见,商谈反清革命。孙中山还派人到南京,与赵声等联系。孙中山说:“在南京有赵伯先接洽,约同营长以上各官相见,秘密会议,策划进行”。(24)孙中山:《建国方略》,《孙中山全集》第6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7—238页。

在同盟会江苏分会的领导与宣传鼓动下,江苏的江南、江北各府、州、县,民主革命的思想与活动,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一些州、县的革命党人秘密建立了同盟会基层组织。日本与上海出版的革命书报刊物,在江苏各地得到广泛的传播。1906年底、1907年初,同盟会乘萍醴浏起义之机,在南京、扬州等地,组织了江苏最早的反清革命武装斗争,虽然很快失败,杨卓林等被捕就义,此后的道路更有曲折与起伏,但革命的洪流已不可阻挡。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与深化,到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江苏的反清革命民主派,迅速与以张謇为首的立宪改革派走到一起,形成伟大的江苏辛亥革命风暴。

猜你喜欢

江苏革命
Changes in China in the eyes of a foreigner
数读江苏
江苏
数独江苏
机械革命Code01
数读江苏
江苏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