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卫东:人间仙草呵护人

2022-11-22吴敬华

新农村(浙江) 2022年8期
关键词:卫东铁皮石斛

吴敬华

(本栏编辑:江 平)

朱卫东,1971 年出生,浙江省武义县人,中共党员,高级农艺师,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基地场长。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武义县享受政府津贴人才获得者。

朱卫东早在20 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从事虫草、巴西蘑菇、袖珍菇等食药用菌的栽培与研究。他坚持不懈地学习中药材和中医药知识,熟知各种中药材的药理药性和生物学特性,被同事们称为“中药材活字典”。

暗下决心,与农结缘

1986年初中毕业的朱卫东从事过油漆、纺丝等。20世纪90 年代初,武义县经济迅猛发展,全县出现了一股打工潮,农村有志青年便纷纷进城入企上班。然而朱卫东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辞去丝厂的工作,专心在家务农,搞起了农业生产。但创业之路坎坷崎岖,特别是在食用菌生产方面简直是血本无归。

当时武义有一家科技型的外贸企业(武义金星食用菌有限公司,现在为浙江寿仙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香菇的种植和出口业务,企业的掌门人李明焱是全国青年星火带头人,在农业领域特别是食用菌方面有较大的影响力。武义大部分山区农户通过该公司带动发展食用菌种植,当时食用菌的收购价格在8~10 元/千克,如果技术成熟,收入相当不错。这让受到过食用菌种植打击的朱卫东又重拾信心,他暗下决心:在哪里跌倒就要在哪里站起来,从头学技术,从头再来。通过应聘,他成为了该公司的一名香菇种植工。

专心学习,辅导农户

当时香菇的主栽品种“武香1 号”由公司自主选育而成,该产品种植主要为袋料栽培,采用棉籽壳、木屑、甘蔗皮等建堆发酵接种后出菇。因为是高温香菇,种植要求极高,当时李明焱总经理是主要的技术研发人员,被县科委选为技术员,负责下乡指导农户。短短的两年时间,食用菌成为农村的支柱产业,农业、科技部门已在农村山区大面积示范推广。

随着企业的不断壮大,鲜香菇出口成为热点,朱卫东被安排到收购岗位,奔赴县城周边乡镇和邻县松阳、龙泉、丽水、缙云以及福建莆田等地收购鲜香菇。因为学过香菇种植,他对香菇好坏一目了然,在收购过程中还会与农户交流探讨,深受农民朋友的信任。他将自己学到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每当看到自己辅导过的农户种出了厚实的菌菇、卖出了好价钱,他的心里也特别高兴。后来香菇出口行情受限,公司慢慢实现转型到中药材的种植。

创新发展,追求卓越

起初,朱卫东对中药材栽培只有粗浅认识,他通过不断学习摸索,翻山越岭、跋山涉水从山上收集了几十个野生石斛品种,试着用黄沙、木屑等进行种植,经过日夜守护、观察和不断进行比对试验,铁皮石斛的长势有了不错的改善。2000年寿仙谷公司开始规模化的基地种植,当年铁皮石斛的种植面积扩大到20多亩。

那时,每天起早贪黑,日夜观察并记录铁皮石斛的生长情况,是朱卫东常驻基地最重要的工作。一年365天都要跑田头、进苗棚,不怕辛劳,精确地记录下每一组数据。在他的办公室,放满了一堆堆实物的对照品和一叠叠数据记录本。在种植过程中,模仿铁皮石斛野外自然生产的标准,他每天都要奔走于各个基地大棚,该通风的时候必须通风,该喷水的时候一定喷水,按照铁皮石斛最佳的生长要求来管理。在当时,所有这一切都靠手工操作,没有任何仪器设备,执行起来非常困难,但他一直任劳任怨地做着。

面对寒潮雨雪或梅雨季节、各类灾害性天气或病虫害频繁发生时期,他常常一个人深夜在苗棚中蹲点守候,摸索最佳防御时间。2008 年种植基地突发水灾,突然上涨的积水把所有铁皮石斛都淹没了,朱卫东连夜借来抽水机,连续两天两夜,在第一时间抽干了十几个棚的积水,挽回了近300万元的经济损失。

勇于探索,不断超越

为了掌握中药材资源,建立中药材人工生产基地,从源头上保证中药材的质量,促进珍稀药材品种的栽培和保护,朱卫东和寿仙谷研发团队的伙伴们多次进入深山老林进行种质资源普查。他把绳子拴在树上,另一端捆在腰上,仅靠这最简单的安全措施,克服心理恐惧,攀登在40 多米高的陡峭崖壁上,采集了数十种野生铁皮石斛品种。其后,他和研发团队历经十几年探索,自主选育出了铁皮石斛新品种仙斛1 号和仙斛2号,其粗多糖含量高于国家药典规定标准的2倍左右。

为培育出中国自己的优良灵芝品种,改变一直从日本、韩国引进灵芝品种的窘境,他与科技人员多次前往本省级、福建、江西等适宜灵芝生长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跋涉在崇山峻岭和深山峡谷之间。经过多年奔波,终于采集到野生灵芝品种近40个,并建立了灵芝种质资源库,依靠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战经验,培育出优于日本、韩国灵芝品种的新品种——仙芝1 号,同时也是我国首个通过省级以上鉴定的灵芝新品种。此后在仙芝1号的基础上,通过航天搭载和生物技术选育的仙芝2号,活性成分灵芝多糖和三萜含量远高于韩芝和日本红芝。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朱卫东与寿仙谷的研发团队不断摸索与实践,攻克了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有机栽培的难题,保证了药材的道地性。通过模拟自然环境,采用连栋大棚,大棚外覆遮阳网、内盖塑料膜的双棚技术,控制遮阳度及通风量;利用冷水降温、灯光诱捕害虫、中草药制剂防治病虫害等措施,解决了灵芝、铁皮石斛等珍稀中药材在生长中遇到的光照、温湿度、病虫害等问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实践,他将灵芝栽培采收后的废菌棒经发酵处理后,制成栽培铁皮石斛的基质;铁皮石斛种植结束后,又将其废料用作水稻的有机肥,然后用有机稻的米糠和灵芝、铁皮石斛等中药渣制成喂猪、喂鸡鸭的饲料,由此实现了可持续循环利用的“灵芝生态循环栽培”模式,确保了产品的高产高效、安全有机无污染。

30多年不懈的追求,成就了朱卫东从一名普通农民到高级农艺师的华丽蜕变,成为“人间仙草的呵护者”。近3 年来,他代表公司联结了在安徽、江西的7个专业合作社,带动当地1 000 多户农户发展珍稀药材的栽培,实现产值2 亿多元。

朱卫东怀揣理想与信念,不断创造和突破。为改变名贵中药材资源稀缺的局面一往无前,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与心血,努力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卫东铁皮石斛
Nanosecond laser preheating effect on ablation morphology and plasma emission in collinear dual-pul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飞鼠与石斛
铁皮侠的装备
铁皮园
35 种石斛兰观赏价值评价
祝卫东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铁皮石斛家庭种植技术探索
爱打喷嚏的小河马
正交设计在观赏石斛种胚离体培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