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在“双减”中迷失自己

2022-11-22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李国贵

新教育 2022年27期
关键词:作业负担课业负担杂草

华中师范大学琼中附属中学 李国贵

做不完的试卷,解不完的习题,上不完的补习班,这是以往很多学生的日常。在考试的压力下,没有运动,没有社交,没有爱好,有的只是日复一日沉重的课业负担。

2021年7月,“双减”政策的实施,一石激起千层浪,老师感慨作业该如何布置,家长忧心孩子的成绩怎么办,校外培训机构在想出路在何方。作为学生,也要积极“转型”,不在“双减”中迷失自己。

正确理解政策

有的同学会认为,既然国家都要求“减负”了,为什么老师还要布置作业,形式还要花样百出。其实,“减”只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双减”政策的目的是为了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不是减掉全部负担。适当的作业负担是应该有的,这也是学习的需要。人生也应该负重,负重才能前行,才能致远。沙漠里的骆驼能长途跋涉,是因为负载着驼峰的重量,驼峰能补充它身体需要的能量;没有压力的航船是危险的,经不起风浪的袭击,重物能使航船稳健前行。面对作业负担,我们要学会悦纳,有人生目标,不断追求进步,那么困难和迷茫、懈怠和借口就会让路。

自觉响应号召

很多家长担心减轻了课业负担,学习成绩就得不到保障。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有持续不断的精力。我们要顺从学习的规律,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其打疲劳战术,做低效功,甚至是无用功,不如使用好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专注和思考,可有效提高学习效率。现在娱乐的东西多了,社会上的诱惑也多了,同学们做作业时,有同时在看电视的,有同时在玩手机的,有同时在打游戏的,有同时在聊天的,让自己磨磨蹭蹭,心不在焉,拖拉成性。同学们要学会拒绝诱惑。“学而不思则罔”,学习一定要思考,只有思考,才能把学习引向深入;只有思考,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思考的魅力会让你感受到学习的快乐,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成就感。

还有的家长,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人生是一次长跑,起跑早一点晚一点没关系,跑得快一点慢一点也没必要纠结,跑得最远的,往往是一直在跑的人。再说,身体强壮了,才能跑得更快。我们要少一点功利,多一些常识;少一点折腾,多一些顺应。

进行合理安排

以前,考试科目是“九五至尊”,其他技能相对弱化。“双减”政策落地后,考试科目和其他技艺要同样重视,就像肩上挑着的担子,重物相对平衡才能伴你远行。挑着的这个担子,就是你人生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大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担当责任、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这就是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业负担对应文化基础,而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主要靠自己。只有对事物有主动探索的兴趣,才能轻松愉快地学习、成长、成才;只有有参与社会的意识,才能有责任担当,才会去实践、创新。

“双减”不是庇护的温床,而是更高的要求;“双减”不是慵懒的借口,而是成才的空间;“双减”不是教育的目的,而是全面增效的手段。“双减”给了我们自由的双脚,我们要用它攀登向往的“高峰”;“双减”给了我们自由的双手,我们要用它创造生活的乐趣;“双减”给了我们自由的双眼,我们要用它眺望美好的未来。

积极利用时间

现在,物质的充裕容易带来精神的空虚,缤纷的世界总是给人缭乱的感觉,如何在躁动之中保持沉静,如何在众多诱惑面前保持初心,是每一位学子需要面对的问题。“双减”后,我们自主支配的时间多了,是虚耗,还是抢占,关键在自己。虚耗,你就在闲暇的时间里躺平;抢占,你就在人生的空间里跃起。

有一则故事对我们很有启发,有一位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他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说了很多方法,用铲子铲、用火烧、撒上石灰、连根拔去……哲学家说:“一年后我们再来此相会。”一年后,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时,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我们无意中会养成一些习惯,想着刷五分钟的视频,结果可能耗去了五十分钟;想打半小时的网络游戏,结果不知不觉就过了半天。其实最积极的休息方式就是以一种活动代替另一种活动。漫无目的地刷视频、痴迷地打网络游戏就像杂草,其他发展自己的活动就像庄稼。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们可以在微风中奔跑,在球场上竞技,在书海里徜徉,在田野间观察,在高山上放歌,在生活中实践……最怕的就是“宅”在家里无所事事,昏昏欲睡。

“双减”政策犹如一阵春风拂来,让我们的青春之花随风起舞;“双减”政策犹如一场春雨降落,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更加茁壮地成长,更加有力地绽放。

猜你喜欢

作业负担课业负担杂草
拔杂草
杂草
拔掉心中的杂草
探析小学生作业心理负担的定量分析
减轻作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改后学生课业负担和心理障碍的现状调查
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减轻高二数学课业负担
有效识字 减轻写字作业负担
“轻负提效”大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