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云教授扶正清毒治疗前列腺癌经验
2022-11-22徐新宇管鹏飞应志康崔云蒋富贵沈泽铖刘嘉豪
徐新宇 管鹏飞 应志康 崔云 蒋富贵 沈泽铖 刘嘉豪
1.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杭州 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宁波中医院
前列腺癌是前列腺上皮细胞恶性增生所致的一种泌尿系肿瘤,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线变细、排尿困难,以及尿血、尿失禁、尿潴留等,晚期多发生骨转移,引起剧烈骨痛,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中老年男性健康的泌尿系恶性肿瘤[1-2]。现代医学多采用手术、放化疗、内分泌治疗等手段遏制肿瘤进展,但在改善患者的虚弱症状、调节免疫及延长中位生存期等方面未体现出优势,反而伴随骨髓抑制、肝肾损害、术后尿失禁及焦虑抑郁状态等[3]。中医治疗癌症,秉持《内经》所言“大积大聚不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过则死”的理念,主张“带瘤生存”,重视培护正气、提高患者生存质量[4]。崔云教授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潜心中医临床近40载,具有丰富的男科疾病诊治经验。崔师诊治前列腺癌,秉持“持续扶正,适时清毒,随证治之”的原则,重视扶助正气,善于随证化裁,用药灵活,思维巧妙,现将崔师诊治此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1 前列腺癌的病因病机
1.1 天癸衰竭、正气亏虚为发病的内在基础 《内经》认为男子从“二八”至“四八”是肾气逐渐充盛的过程,其间化生天癸而具备生育功能,筋骨渐壮,肌肉渐丰,毛发、牙齿渐盛,五脏六腑受肾气之养,各自紧密协调,使得正气充足于内,御邪能力强,有贼邪而不能害其身;调节能力强,即便为邪所伤,亦能快速恢复。而“五八”之后,肝脾肾渐亏,筋骨、肌肉失养,天癸由衰至竭,正气逐渐衰少,此时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大大降低,成为了邪气入侵的内在前提。前列腺癌是典型的老年性疾病,患者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上,尤其好发于55~80岁的中老年患者,早已进入《内经》阐述的“七八”及“八八”之年,天癸将竭或已竭,五脏虚损,功能减弱,正气衰微,导致机体御邪和祛邪的能力减弱,成为前列腺癌发病的内在基础。
1.2 湿瘀互结、阴阳失衡是癌邪产生的关键 崔师指出,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是导致前列腺癌的重要诱因,包括饮食不规律、淫欲不节制以及情志抑郁不遂等。前列腺癌以正气内虚为发病的前提,而发病的关键不离“湿瘀”。首先,湿性趋下,体内水湿经尿液排泄最多,前列腺居于下焦,包裹尿道,是水液代谢的路径,容易为湿邪所困,若嗜好肥甘厚味,久蕴湿热,有碍于脾胃运化,影响膀胱气化。尿道失利,湿邪排泄受阻,则蕴结不去,阻滞脉道,血不利而为瘀;《内经》认为“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而积皆成也”,情志不遂,气机不畅,精气血津液运行受阻,则水聚为湿,血滞为瘀;或淫欲无度,前列腺腺体长期充血,气血运行不利,兼久耗肾水而虚火灼血,则瘀血亦成。湿性黏滞,久蕴生热、成痰,如此湿瘀胶结诸邪,困遏前列腺,腺体堵塞,排泄失司,气血运行障碍,阴阳失衡。阴阳平衡被打破,且正气亏虚不能及时恢复,则局部组织异常分化,形成癌毒(即癌细胞),前列腺癌即由此产生。湿瘀诸邪持续胶结,癌毒不断扩大、侵袭、转移,消耗机体气血,如此恶性循环,导致肿瘤日积而大。
综合而言,崔师提倡“虚”是疾病产生的内在基础,“湿、热、痰、瘀”是在“虚”的基础上形成的实邪,尤其以湿瘀互结为诱发诸邪的关键,打破前列腺甚至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癌毒的产生,同时使前列腺癌呈现本虚标实证候。
2 前列腺癌的治则治法
2.1 持续扶正 所谓“持续扶正”,就是在前列腺癌治疗的全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固护正气、培补真元,从而提高患者免疫力,增强抵御邪毒的能力。中老年患者肝脾肾等脏腑衰退,《灵枢·刺节真邪》言:“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先天渐竭,后天失养,真气衰微,正气内虚,加之癌邪具有消耗气血精微之性,亦有部分患者经手术、化疗、放疗等损伤正气,破坏免疫系统而难以修复,综合之下,呈现一片虚象。崔师指出,虚是前列腺癌患者的本质所在,因此扶正之法应用不疲。
2.1.1 重视补脾,以善其肾 前列腺属生殖器官,为肾所主,固护肾气是治疗前列腺癌的重要手段。《十便良方·补虚损等疾诸方》言:“补肾不如补脾,脾胃既壮则能饮食,饮食既进能至荣卫,荣卫既旺,滋养骨骸,保益精血。”[5]脾为后天之本,水谷精气借助脾的运化输送五脏六腑,先天肾气已不足,后天之脾当强健。前列腺癌具有典型的雄激素依赖性,微量雄激素即可激发其生长,而包括淫羊藿、巴戟天、杜仲、肉苁蓉、菟丝子等在内的补肾壮阳中药,具有类雄激素样作用,可提升血清雄激素水平而诱发肿瘤进展[6],因此崔师遵循“重视补脾,以善其肾”的原则,避免使用此类补肾壮阳药,防止升高雄激素的弊端。临证见前列腺癌患者面色萎黄或苍白,精神萎顿,倦怠乏力,脑窍晕眩,大便稀溏等,崔师善于从脾论治,用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为基础方培补中焦;胃纳欠佳者,善加生谷芽、生麦芽、砂仁、神曲、生山楂理气和胃、消食磨积;大便稀溏明显者,加补骨脂、五味子、益智仁温肾收涩;头目空眩者,配红景天、绞股蓝益气活血,加川芎升提气血;贫血者,加熟地、阿胶、白芍补益精血等。
2.1.2 肝肾同求,益精壮骨 前列腺居少腹,处于肝经循行路径,因此前列腺癌的发生发展与肝密切相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肾生骨髓,髓生肝”,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化而生生不息;肝主木,为肾水生,肾阴滋养肝阴而使肝阳不亢,肝肾相火协调而使周身温暖。崔师指出,前列腺癌毒具有瘀热、侵袭、消耗的特性,常损伤肾阴、消耗肾精,肾水亏耗则肝阴不足,肾精亏虚则肝血失濡,肝肾精血亏虚则骨髓失荣,导致骨骼正气亏虚,癌毒连同痰湿热瘀诸邪阻滞骨内,导致转移性骨癌的产生,骨间气机阻滞,不通则痛,不荣亦痛。临床见腰膝酸软、口干口渴、烦躁不安、盗汗失眠、面色潮红或伴骨骼疼痛者,崔师遵循“肝肾同求,益精壮骨”的原则,善用六味地黄汤化裁以肝肾同补,兼顾脾土,清湿热蕴结之弊,复精血互化之势,填骨髓耗损之虚;口干口渴明显者,加石斛、天花粉、麦冬;盗汗者,加黄柏、知母、百合;肝火偏亢者,加栀子、生地榆、玄参;骨痛者,加骨碎补、补骨脂、续断。
2.2 适时清毒
2.2.1 把握时机,脉证合参 所谓“适时清毒”,即清除癌毒的中药多寒凉、清利,持续用之于机体正气有损,毒邪的积聚是由少到多的渐进过程,清毒之后,毒邪由多变少,之后又将逐渐聚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患者身体症状发生改变,便再次进入清毒的合适时机,因此清毒应当间断进行。而部分患者行放疗或化疗以遏制肿瘤进展,亦是清除癌毒,此时不应再用清毒中药,以免加重机体正气损耗,用药当重在扶正,补益虚损;当放化疗告一段落,患者体质恢复尚可时,再酌施清毒中药。对清毒时机的把握,崔师认为可从症状、舌脉、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水平三个方面进行判断,如患者平素乏力、多汗、虚损象显著,但近期出现口干、口苦、胸闷脘痞、睡眠欠佳、心烦等,舌质由淡向红转变,舌苔由薄少向淡黄、黄腻转变,属邪气复来之象,此时应当逐渐配入清毒中药。崔师指出,PSA水平是前列腺阴阳失衡的特征性指标,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及尿潴留等亦可引起PSA水平升高。前列腺癌患者下焦湿热,痰瘀毒蕴结,损伤阴分,阴不制阳,虚火妄动,导致PSA水平升高。综合这些证候进行判断,或逐渐清毒,或定期清毒,均能使癌毒得到显著控制。
2.2.2 以清除湿热痰瘀为要 崔师指出,“毒”的范畴非常广泛,除癌毒之外,亦包含化疗药毒、环境毒物等,它们同前列腺癌毒一样,具有依附的特性,产生之后并非单独存在,而是与诸邪胶结,变为湿毒、热毒、痰毒、瘀毒等,故清除湿、热、痰、瘀,便能破癌毒之依附,使癌毒得清。使用清毒中药不离扶正之本,故常配入扶正方药之中,毒盛时,扶正清毒各半,毒衰时,扶正当司九成之多。毒邪胶结,兼证居多,化裁加减,要先明确不同毒邪的清除方法,清除湿毒,崔师常配泽泻、猪苓、萆薢、黄芩、秦皮等;清除痰毒,加浙贝母、制半夏、紫苏子、苍术等;清除热毒,加生薏苡仁、豨莶草、生地榆、连翘、贯众等;清除瘀毒,常用牛膝、虎杖、益母草、刘寄奴、丹参等。崔师崇尚中和思想,不用峻猛之品,以上诸法又可配蒲公英、白花蛇舌草、藤梨根、生苡仁等性偏平和且兼具抗癌效果的中药,常能于平淡中见新奇。
2.3 随证治之 所谓“随证治之”,也可称为“随症治之”,崔师常言,有其“证”必有其“症”,二者是因果、表里关系,要通过“审症-诊病-辨人(体质)-识证”的诊治模式,细致辨别患者症状的变化,精准把握病情发展不同阶段的病机,施以针对性药物。
2.3.1 治疗尿路及疾病进展症状 前列腺癌早期以尿道梗阻或尿道刺激症状为主,随着病情衍变,出现肾阴亏虚、阴损及阳、气血亏虚及骨转移的相关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崔师指出,处理这一类症状,尤其要重视化裁,利用有效的几味中药,发挥针对性效果。对于尿急尿频者,属肾气虚而不固,可在补脾基础上配入乌药、益智仁、桂枝、五味子等扶助肾脏气化,固肾缩尿;B超提示残余尿多或尿闭者,因肺为水之上源,华盖不起则三焦闭塞,可配入炙紫菀、桔梗、麻黄等宣发肺气,促上焦肺气之流通,成“提壶揭盖”之法,上焦气机畅达则下焦通利;排尿困难、尿线变细者,因痰瘀之邪阻滞前列腺,压迫尿道,可配入浙贝母、苦参、当归等,消痰逐瘀、软坚散结,解除腺体遏弊,复尿路之畅达;出现血尿者,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崔师常配入烫狗脊及仙鹤草,前者为止血之良药,兼能补益肝肾,后者收敛止血,并善补虚损;对于阴损及阳见手脚发冷、精神萎靡者,加桂枝、干姜、公丁香;见面色萎黄,眼睑结膜、甲床苍白,神疲乏力等气血亏虚症状,可配白芍、当归、熟地、鸡血藤、阿胶等。
2.3.2 调治放化疗及手术后遗症 西医治疗前列腺癌的手段包括放疗、化疗及手术等,在遏制肿瘤进展或根治肿瘤的同时,会不可避免地损害人体免疫系统,损伤机体元气,从而引发除前列腺癌之外的症状表现。崔师结合患者的基础治疗手段及症状表现,辨证运用中医药治疗,常收效明显。如放化疗损伤胃黏膜,可引发恶心呕吐、胃纳欠佳、腹泻等,治疗上重视健脾和胃,胃降则呕吐止,脾升则泻止食消,崔师常予炒鸡内金、生谷芽、生麦芽、陈皮、生山楂等健脾开胃,呕吐严重加制半夏、竹茹、茯苓,泄泻严重者加补骨脂、肉豆蔻、芡实等;患者受放射线热毒损伤,津液受损,常见舌红无苔,口干口渴,或多梦、盗汗、便秘,可据证配入百合、麦冬、石斛以养阴生津,便秘严重者,崔师喜将生白芍用至30 g,并配百合,二药相合,通便之效良好;化疗后肝功能异常者,多由肝阴受损,阴阳失衡所引起,可在六味地黄汤基础上加枸杞子、当归、菊花等,滋水涵木,养肝体以调阴阳;术后伴发勃起功能障碍者,可在补益肝肾的基础上加当归、川芎、牛膝等,畅达瘀血留滞,促进阴器充盈。
3 前列腺癌的日常调护
除正虚的内在前提,前列腺癌愈加多发、愈加年轻化,原因在于饮食、情志及淫欲的失调。对于前列腺癌的日常调护,崔师常嘱患者摒弃不良习惯,减少疾病加重的因素。尤其患癌后,患者的意志受损,焦虑、抑郁、迷茫、恐惧等情绪严重,崔师常耐心同患者交流,使其认清疾病真相,合理选择治疗方法,避免陷入误区,可通过快走、慢跑、旅游等方式减轻压力,同时予以玫瑰花、合欢花、郁金、香附、栀子等药物,身心同调[7];饮食上当以粗粮、蔬果为主,佐以肉类,尤以薏苡仁、莲子煮粥,能健脾扶正;对于尿频、尿失禁患者,常嘱患者每日行提肛运动200下,增强耻骨尾骨肌的收缩力,缓解盆底肌群紧张,使下焦气血顺畅。同时避免频繁排精,减少前列腺充血,以固护真元。
4 医案举隅
杨某某,男,65岁,退休人员,2019年5月17日初诊。患者2018年8月30日因排尿困难、尿痛、腰痛至当地医院就诊,查PSA水平升高,后至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直肠指检示:前列腺大小约Ⅱ度增生,未及明显结节,中央沟变浅,退出指套无血染。2018年9月13日查前列腺标志物系列示: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TPSA)14.42 μg·L-1,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FPSA)1.21 μg·L-1,FPSA/TPSA 0.08。 2018年9月19日行前列腺磁共振增强扫描示前列腺小囊肿。前列腺外周带3~6点处异常信号,前列腺癌考虑。2018年9月26日行前列腺病理穿刺活检示:左外:符合前列腺腺癌(Gleason分级评分:3+4=7分);右外:同前;右内:同前;左内:少许良性前列腺组织。全身骨扫描未见异常。确诊前列腺癌后,遂于2018年10月26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全麻下行“前列腺根治术”,术后伤口恢复可,未予以内分泌治疗,医嘱3个月复查PSA及前列腺B超,TPSA逐渐下降,2019年3月21日为1.37 μg·L-1。近半年来,神疲乏力进行加重,易汗出,尿频,偶有尿失禁,夜尿增多,每晚4~5次,为求中医调理,遂来就诊。刻症:患者面色萎黄,精神不佳,情绪低迷,语声低微,少气懒言,手掌不温,舌淡,苔薄白少,脉细弱。证属脾肾两虚、气血不足,治以温肾益脾、补气养血法,以圣愈散化裁,药用:生地黄15 g,熟地黄15 g,川芎10 g,党参15 g,当归15 g,黄芪15 g,生白芍15 g,五味子10 g,红景天15 g,乌药10 g,益智仁10 g,甘松15 g,大枣15 g。共14剂,日一剂,水煎,分三次服。嘱患者放松心情。
2019年6月1日二诊。复查TPSA 2.61 μg·L-1,诉夜尿2~3次,尿失禁较前好转,神疲改善,近大便稍溏,每日2次。前方去生地黄,加补骨脂15 g。共14剂,服法同前,嘱患者放松心情,每日提肛运动200下。
2019年6月15日三诊。诉夜尿、尿失禁及乏力改善,大便成形,近日口干,睡眠欠佳,胃纳差,望其舌质偏红,苔薄黄腻,脉细。前方去熟地黄、黄芪,加生地榆15 g、功劳叶15 g、远志10 g、生薏苡仁30 g。共14剂,服法同前,嘱患者放松心情,继续提肛运动,晚八点后少饮水。
2019年6月29日四诊。 复查TPSA 0.87 μg·L-1,诉口干及睡眠改善,望舌质偏红,苔薄黄,脉细。前方去甘松、功劳叶,加生地黄15 g、生山楂30 g、炒鸡内金20 g。再进14剂,服法及其他医嘱同前。
2019年7月13日五诊。胃纳可,精神较初诊大有改观,欣然步入诊室,望舌淡红,苔白,脉细。改用六味地黄汤加当归、白芍、乌药、川芎、五味子、仙鹤草扶正治疗。共14剂,服法及其他医嘱同前。后每2~4周随诊至今,每1~2个月查TPSA均维持在0.5 μg·L-1左右。
按:患者已过“八八”之年,脏腑虚衰,又经前列腺根治术后,元气受损,脾肾之气虚衰,故有气虚不摄之尿频、尿失禁,精微不充之神疲乏力、精神倦怠,以及阳气受损之手掌不温等。患者虚证明显,故以扶正为先,以圣愈散配以益气温阳、固肾缩尿之品治疗。圣愈散出自《兰室秘藏》,原用治气血不足之“妇人月经先期,量多色淡,其质稀薄……纳谷不消”[8]等,崔师将其化裁,用于前列腺癌术后的治疗,其中党参、黄芪、红景天、大枣益气健脾,配以甘松开郁醒脾,升华其用;益智仁、乌药、五味子固肾缩尿;熟地黄、当归补血,川芎活血使补而不腻;生地黄、白芍滋阴增液,助正气之复。诸药共用,气血津液皆补,成“持续扶正”之基础。后二诊时,药中病机,改善明显,大便稍溏,故去生地黄之寒,配补骨脂暖脾止泻;三诊,诉口干,睡眠、胃纳欠佳,此为湿热之毒积久成多,为清毒之机,故去熟地黄、黄芪之温,加生地榆、功劳叶、生薏苡仁清热解毒,并配远志安神。四诊时,加生山楂、鸡内金以和胃化浊,生地黄滋阴清热,仍属清毒;五诊时,舌脉改变,表明毒势已弱,故换方扶正,六味地黄汤三补三泄相合,肝脾肾兼顾。后每1~2个月查PSA,均稳定在0.5 μg·L-1左右。
5 结语
崔师在前列腺癌的治疗上具有独到见解,认为年老体虚、肝脾肾虚损是发病的内在基础,湿热痰瘀阻滞是形成前列腺癌的关键,治疗上主张扶正祛邪兼顾,形成了“持续扶正,适时清毒,随证治之”的辨治思路。这一思路胎息于《内经》所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及“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思维、中医主张的“带瘤生存”理念以及国医大师何任倡导的“不断扶正,适时祛邪,随证治之”的肿瘤中医辨治策略,崔师结合前列腺癌的发病特点,将其运用到前列腺癌的治疗之中,确立并细致阐发了其具体内涵,包括“持续扶正”当重视补脾、以善其肾,肝肾同求、益精壮骨;“适时清毒”当把握时机、脉证合参,以清除湿热痰瘀为要;“随证治之”当治疗尿路及疾病进展症状,调治放化疗及手术后遗症。此外,崔师临证还注重少用抗癌中药,以防加重机体损耗;少用类雄激素样中药,以防促进前列腺癌邪生长;提倡正确对待手术,以尽可能减少并发症;不因为确诊而坚持穿刺以防加重患者心理负担等,这些临证经验均为前列腺癌的临床辨治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