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需在创新上下功夫
2022-11-22何应洋
文_何应洋
随着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的迅猛发展,新业态劳动者已成为我国劳动力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如何最大限度把这一群体组织到工会中来,维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将其紧密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是党中央交给工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去年,全总与人社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就如何保障其劳动报酬、社会保险、劳动安全等权益提出明确要求。全总还先后出台《关于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意见》,部署推进新业态劳动者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工作。各地工会积极响应,及时跟进,一体推进新业态劳动者建会入会、维权服务工作。
同时,我们要看到,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之“新”,“新”在平台企业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新”在从业人员个体化、分散化、灵活化;“新”在劳动关系认定难、权利救济难、建会入会难等方面。这些新特点,决定了维护新业态劳动者权益时,简单照搬过去的做法行不通。必须突破思维定势,更新思想观念,加强工作创新,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做到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何种方式能推动维权服务落地见效就采取什么样的方式。
比如,在建会入会方面,不墨守成规,不拘泥于先入会再提供维权服务的固有模式。针对一些对于工会性质宗旨、职能作用认识还不够了解的新业态劳动者,可先为他们提供所需所急所盼的维权服务,让他们从身边解决的一桩桩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小事中,真正感受到工会组织确实是信得过、靠得住、离不开的“娘家人”,从而发自内心地主动要求加入工会。
比如,在维权服务方面,不先入为主,不想当然地认为新业态劳动者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推出服务“清单”,为他们提供更加精准贴心的“点单”式维权服务。江苏省总工会今年开展的“8+X”综合服务集市活动,以健康服务、专项保险、入会服务、暖“新”礼包、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法律援助、心理咨询为基础服务,同时市县结合实际,加载本地区新业态劳动者需要的“X”特色服务项目,以“流动体检车”为载体,开设服务集市,把服务送到新业态劳动者身边,就是一个创新的举措。不同需求的新业态劳动者,都能在集市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一款服务。
再比如,在了解诉求方面,不能大而化之,要克服以主观想象代替新业态劳动者真实诉求的倾向。工会干部要放下身段,走到新业态劳动者身边去,感知他们的酸甜苦辣,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真正摸清弄准他们到底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希望工会干什么。实践中,为了解网约车司机工作情况,一些地方的工会干部专门申请注册成为兼职司机,利用周末时间接单,来体验网约车司机的工作日常。这样的体验才是最真切的,了解到的情况也是最真实的,对新业态劳动者的诉求把握方是最准确的,由此推出的维权服务就会更精准更贴心。
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工作,没有现成经验可循,我们只有主动顺应变化,突破传统思维窠臼,打破条条框框束缚,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主动创新,才能从容应对工作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有效破解工作中碰到的各种难题,从而推动新业态劳动者权益维护工作走深走实,实现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作者系中工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