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高职物理课程开展“三教”改革探究

2022-11-22

山西青年 2022年5期
关键词:物理高职教材

严 萍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南京 211100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迫切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因此对人才的培养要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就业,职业院校责无旁贷。“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问题是高职院校每一个从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三教改革应运而生,从三个维度全面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

一、五年高职物理教学现状

(一)教师动力不足

教师作为“三教改革”的关键,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教材的编写还是教法的改革,都离不开教师。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师生比例严重失调,部分院校师生比例达到1:30。教师严重缺编,教学压力大,作为文化基础课程,在专业为先的教学中,经常作为选修课出现在人才培养方案里。在部分职业院校中还表现为:教师发展目标不明确、教师专业素养不高、教师创新能力不足、教师下企业实践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二)教材内容陈旧

专业建设的落脚点就是课程建设。在各职业院校教学改革过程中,教材的改革深度相对弱一点,主要表现为多数教材还是以传统的模式编排,内容更新缓慢[1]。五年高职物理教材大多采用指定规划教材,时效性弱,内容陈旧;参编教师基本上是学校教师,结构参差不齐,缺乏企业背景;教材注重逻辑性、系统性,缺乏实用性和趣味性,教材已不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三)教学模式单一

通过对物理课程随堂听课来看,重点表现在:部分教师仍坚持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一支粉笔和一本教案打天下的现象仍然存在;未按课标进行授课,平行班级进度不一样,选授章节也不同;学情分析不够,平行班级分为五年高职、中高职“3+3”分段培养、职业中专三个类别,以系部为单位通常安排同一个老师任教不同类别的学生;教师创新性不够,不能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存在“满堂灌”的现象。

(四)实践教学不足

五年高职物理教学主要模式还是单一的传授知识,根据既定的教材,按照既定的计划,完成既定的课堂传授教学任务。根据高职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高职录取分数线不高,被动的学习态度,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待理论知识欠缺学习热情。而物理教学起码的演示实验也或缺,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教学做不到理论联系实际,不利于技能人才的培养。

(五)评价机制不完善

目前五年高职物理教学评价形式单一,还是采用传统的评价方法,即笔试获得成绩,学生参加期中、期末考试,外加平时作业等成绩,以各占比例3∶4∶3计算得出学科综合成绩。这种评价模式不能适应学生的成长需求,难以培养高素质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二、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内涵

(一)教师、教材、教法三者之间的关联

教学活动构成要素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场景等,各要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其中教师是核心,教材(教学内容)是基础,教法是手段。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策划者、协调者和评价者;教材是知识的文本,是教师施教的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教法是教师运用教学手段,将教材知识通过不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有利于学生学习,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教学是为了学,要让学习真实的发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不同类型学习者的需要。

(二)“三教”改革的定位

国务院“职教20条”提出对高职校“三教”改革的具体要求: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要组建精品课程建设和认定,国规教材必须“双元”开发,提倡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新型教材开发,教材明确根据产业动态和信息技术发展三年需修订一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应用,利用网络技术加快空间资源建设和普遍应用。

三、五年高职物理教学中三教改革途径

教职成〔2015〕6号文件重点研究了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明确提出了职业精神与职业技能的高度融合是公共基础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应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对接,积极探索物理基础课程与电类课程的有效衔接。

(一)完善文化课教师队伍的培养机制

制定文化课教师专业标准,加强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具有“匠心”的文化课师资队伍。

一是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物理作为一门理论基础课,有非常强的实践操作性,和专业基础课相提并论。鼓励此类文化课教师到企业实践(每年一个月以上),了解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提升教师业务素养;推动“双元制”师资培训,鼓励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一样参加企业学习和实践。

二是建立教师成才机制。学校通过成立名师工作室,要一批业务能力强、科研能力强的骨干教师作为领衔人,组建教学团队。也可以聘请企业高级技师、工程师等高技能人才参与团队教学管理、教材开发、师资培养等。改革教师引进制度,顺应职业院校从企业引进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特殊要求,完善职业教育教师准入制度,畅通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双向流动路径,破除职业院校高技能人才引进的制度障碍[2]。

三是推进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绩效工资要向“双师型”一线教师倾斜,绩效奖励中要有充足的资金,用制度保障教师培养奖励。建立科学的“双师型”评价标准,完善教师开合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上激发教师内在动力,从制度上确保教师队伍不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加强。

(二)构建教材开发新机制

教育即生活,杜威指出最好的教学是寻找教材和生活的接触点。五年高职物理课程与生活息息相关,与日常生活最紧密。除选用适合本专业的特色的物理教材,还需要考虑学情,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和学习现状,整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大和专业课融合,形成活页教材。物理和电类专业融合度高,物理电学知识和电类基础知识要融合,求解物理电学知识,不能单纯的用初中学生的认知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将电工知识融入进来。可以用电工基础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突破学生既有思维,利用新知识解决老问题。

建设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就是顺应“信息技术+专业”的时代需求,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和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推进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专业整体水平[3]。大力开发资源库,建设“网络课程+电子教材”移动互动教材,推进新教材融入新材料、新技术,加强资源库建设是每个老师的义不容辞的任务。例如针对某一特定的课例—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不能直接给出结论,最好事先做好微课,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结论,让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反复观看,及时复习,学习时效性高。让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找好资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教师要从自身做起,改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始终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结合现代教育技术,采用互动式、项目式、探究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让他们发现物理并非枯燥乏味,真正懂得学习物理的必要性,学习物理是一个十分快乐、十分享受的过程,并真正学会学习。

一是以课程思政为抓手,三全育人理念下,全面打造优质课堂。深化课堂改革,实现德技并修的育人目标。物理知识体系严密、架构清晰,教师要挖掘、发挥物理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且有效地融入教学中[4],实现课程思政对物理课程通篇的全覆盖。

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互联网+”教育,着力打造物理金课。教师要借助网络、现代信息技术、AR技术、人工智能等,将教学内容重新设计,将教学内容通过现代化手段丰富、多元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实现以学生的“学”为重心实现教法手段的革新。如力的合成与分解通常采用实验任务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方法;牛顿定律重点采用实验任务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方法;学习电容器章节时,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把电容的特性、参数、应用合成一个项目来完成等。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平台,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充分地调动自我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建构知识能力。

三是抓好线上线下教学,线下课堂教学是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授模式,在老师的主导下,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完成教学任务。线上教学体现学生主动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根据学科网络资源,完全自发自主学习,资源可提供课前复习和课后练习资料,供学生有选择地学习。

四是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双元教学。五年高职物理课程是一门动手操作性非常强的一门文化基础课。根据高职校生源素质和人才培养特点,依托产业学院,引入企业的工作任务单,推广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法、案例实践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等。围绕典型产品组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度。

(四)促进与专业深度融合

作为一门文化课程,可以与专业基础课程相提并论,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根据学科特点、教材编制逻辑、专业类别,将五年高职物理课程进行模块化和层次化设计。将课程分为必修课模块、专业模块和选修课模块。必修模块就是物理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让学生明白物理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运用科学的手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思维看待自然现象;专业模块主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有选择性地学习相关性专业基础知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基础;选修模块主要让学生了解世界物理学发展方向和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前沿,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电学为例,五年高职物理课程电学必修模块包含:库仑定律、电场、电势、等势面、电容器、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静电的利用与防止、电流、欧姆定律、电阻定律、电阻率、电功、电功率、电阻的连接、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阻的测量等等;专业模块为电学基础知识模块,具体包含:交流电知识、安全用电常识、二极管特性及其应用、整流滤波电路、传感器及应用等等;选修模块包含现代通信技术、纳米技术应用、高速铁路技术简介、5G技术简介、量子通信技术简介等等。

(五)完善评价机制

教学评价涉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课程、教师的授课质量、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智能、品德发展等各个领域[5]。教学评价重点在课堂,重点是教师,对教材的评价就是对教师业务能力的综合评价,教法评价其实也是对教师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研究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它关注的是教学工作过程的评价和学习效果的评价。方法多样、主体多元,才能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调节、诊断等功能[6]。本文借助斯塔弗宾(L.D.Stufflebeam)提出的CIPP评价模式,使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过程监控、师生成长四个突出环节与CIPP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四个阶段相对应。CIPP模式不只是事后的评价,而是涵盖教学的整个过程,形成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使教学管理决策更为合理,并在教学管理中不断调整、改进、完善,以提高教学管理质量。

课前准备。上好一节课,功夫在课外,课前要备好课、备教材、备学情、备教法等,要熟知教学要素,这节课的重难点,达成的目标,学生要及时预习本节内容,观看教师课前准备的微课,了解知识点,做好老师下发的导学案。

课堂教学。教师要熟练掌握课堂教学环节,转变教学模式,由教师主讲转为教师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对知识掌握来构建。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互联网技术,围绕有效课堂组织教学活动。教师要改进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过程监控。过程监控分为教师教的监控和学生学的监控,侧重于学生学的监控。教师教的监控重点评价教师导入能力、情景设计能力、板书能力、对课堂的掌控力等等;对学生学的监控重点考察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否掌握了方法,课堂目标达成度多少。

“三教”改革是高职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破解当前高职校教学效能低下的有效手段,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突破口,以培养高素质双师型教师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核心,以教材建设为基础,以教法改革为突破口,深化“三教”改革,有力推动职业院校教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物理高职教材
只因是物理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教材精读
留言板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