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丰富幼儿生活经验 促进社会性发展
——以“小磨坊”主题活动为例

2022-11-22许寿凤

好家长 2022年4期
关键词:磨坊石磨黄豆

文 许寿凤

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积累生活经验,经验的积累是个体的亲身经历,强调的是对事物的直接感知、参与活动和生活积累。因此,个体只有亲力亲为,才能形成一定的经验。在教育实践中,我园以活动为载体,关注幼儿活动过程中的种种体验,充分发挥幼儿自我发展的能动作用,帮助幼儿获得丰富的生活经验。为此,我园开辟了“小农人生活园”,生活园里有“小磨坊”“木工坊”“农贸坊”“编织坊”“面点坊”,旨在让幼儿通过参加这些活动,获得相关的生活经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一、活动背景

幼儿进入大班后,好奇心特别强,已经不满足于表面现象,什么都要尝试,什么都要追根问底;在参与活动中,他们的表现欲较强,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相互交往中,他们有了合作意识,会选择自己喜欢的同伴,与其共同游戏,逐渐增强公平意识和规则意识……鉴于这些特征,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小农人生活园”,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开展“小磨坊”活动。

二、活动开展

(一)活动一:环境创设

案例一:整理环境

幼儿来到“小磨坊”后,对这里的环境进行了打扫。小凯发现材料盒中的黄豆坏了,对同伴说:“坏的东西不能吃,吃下去不健康。”辰昕说:“上面有很多洞洞,肯定是不能吃的。我家里有好的,我明天带过来。”这时一旁的东东叫了起来:“老师,我想洗一下石磨,可是搬不动,你能帮我一下吗?”阳阳说:“我帮你一起抬。”为了安全,石磨由保育老师与幼儿合作清洗。

幼儿的言行无形中凸显了他们的优良品质,如爱劳动、互相商量、健康意识强、懂得合作、愿意帮助同伴。

案例二:制定游戏公约

游戏前,师幼需要制定游戏公约。教师采用竞选方式,鼓励幼儿用图画表现“小磨坊”的游戏公约。

“小磨坊”游戏公约竞选开始了。每个幼儿都在开动脑筋,画出自己设想的公约。15 分钟后,他们将设计的公约展示在黑板上,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设想。“游戏时要爱护材料。”“游戏时不能大声说话。”“游戏时不能在里面追逐打闹。”“游戏后要把工具洗干净。”……最终,师幼通过投票,选择了8 条游戏公约,张贴在区域墙面上。

其实,由幼儿自己商定出来的游戏规则,会比教师提出的规则更有效。

(二)活动二:材料准备

案例一:挑黄豆

第二天,幼儿带来了黄豆,都想尽快尝试磨豆浆。但是,磨豆浆必须要选择品种好的豆子。幼儿打开装黄豆的袋子时,发现黄豆里有很多杂物。“我们赶快把脏东西挑了吧。”程程说罢,和东东、皓皓、蔓清动起手来挑拣。10 分钟过去了,程程、东东感到没乏味。皓皓说:“我看见过奶奶时用筛子晒的,把豆壳摇到一起,然后把豆壳扔掉。”程程说:“我们没有筛子。”东东又找来然然、阳阳一起挑豆子。阳阳用的方法与他们不一样:从一把豆子中挑杂物和坏豆子,效率更高。

幼儿通过此环节,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中找到了挑豆子最快的方法。在游戏分享环节,他们还说出了用电风扇吹、用簸箕簸等方法。这些方法都源于幼儿身边的资源,也就是身边成人的经验。在第二轮游戏中,教师提供了不同的分离工具供幼儿选择,明显缩短了幼儿的挑拣时间,但幼儿未减弱兴趣。

案例二:泡黄豆

吃完早点后,教师给幼儿提供一盆热水、一盆冷水,让他们为下午磨豆浆做准备。“黄豆究竟是在冷水里泡得快,还是在热水里泡得快?”幼儿好奇地将黄豆分别放在冷水和热水中,期待豆宝宝的变化。10分钟、20 分钟、60 分钟、120 分钟……“咦!豆宝宝没有那么硬了,也变大了一点。”“热水里的豆子好像更大一点。”幼儿都很惊喜。瑞泽用手在盆里搅了搅,发现有几个豆子浮到水面上。业业好奇地问:“老师,这几个豆子为什么会浮上来?”小凯抢着说:“这几个豆子有点小,很轻,所以浮上来了。”皓皓用手拿起豆子,看了看:“好像是坏的,有点烂。”

活动进行到这里,教师发现,幼儿对自己发起的活动非常在意,他们在活动中善于观察,遇到问题能够主动寻找答案。

(三)活动三:制作过程

磨豆浆的工具“石磨”对幼儿来说,既陌生又熟悉,之前他们看过但没有使用过。“石磨里到底藏了什么密码?”带着这个问题,我园带领幼儿展开讨论。“上面有花纹。”“上面还有个小洞洞。”“石磨怎么把豆子磨成豆浆。”“推这个还可以转。”……最后,通过查阅资料,幼儿了解到,石磨分为上盘和下盘,上盘的孔是用来装豆子的,可以推动的圆木棍是把手;下盘有一个缺口,是豆浆流到容器里的出口。上盘和下盘的平面都有纹路,这些纹路就是用来碾碎豆子的。

案例一:磨豆浆

第一批尝试磨豆浆的凡凡、瑞泽、浩然、骏博等4名幼儿,来到了“小磨坊”。他们每人使用一个石磨,用勺子舀了几粒豆子放在上盘的圆洞里,推着把手转动上盘,期待豆浆从出口流出来。两分钟左右,浩然兴奋地叫起来:“我的豆浆出来了!我的豆浆出来了!”确实,他的石磨上盘和下盘中间流出了一点点白色水,其他3名幼儿还未见到(教师在一旁提醒幼儿继续磨,继续加豆子,适当加水,耐心等待)。5 分钟过去了,凡凡、瑞泽、骏博也磨出了豆浆。这时,问题又来了:豆浆里怎么有碎豆子,还有很多渣?带着这些问题,幼儿把厨房里的阿姨请到现场。阿姨告诉他们,磨出来的豆浆不可以直接饮用,还需要过滤,把里面的渣过滤出来。于是,幼儿将磨出来的豆浆倒在纱布上,使豆浆流到干净的盆中,豆渣留在纱布上面。幼儿开始品尝磨出来的豆浆,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这个豆浆是凉凉的?没有家里的豆浆甜?教师及时引导,抛出新的问题:怎样才能做出甜甜的、热的豆浆?磨出的豆浆除了喝还可以干什么?

幼儿从对小石磨感兴趣,到观察、研究石磨的结构,再到研究如何用石磨磨出豆浆,由兴趣牵引的学习不停发生着。接下来,他们以调查的方式解决新问题,一场探究就此展开。

案例二:做豆腐

幼儿经过调查,了解到,磨出来的豆浆一定要煮熟了再喝,个人根据口味,再往豆浆内添加适量的糖。他们对“用豆浆做豆腐”非常感兴趣。为此,教师带领幼儿尝试“做豆腐”。为了保障幼儿的安全,本次活动以集体分享的形式进行,在教师的全程指导、监护下分组探索。首先,幼儿将幼儿过滤好的豆浆放在电饭煲煮熟(电饭煲放在办公室里,以防幼儿烫伤);接着,教师将煮熟的豆浆拿到电饭煲的面前(安全位置),组织他们分享“做豆腐的方法”调查结果。“妈妈说要有一个盒子,把豆浆倒进去。”“要在豆浆里先放一个东西,让豆浆变稠。”“放到一个做豆腐的模具里,然后用东西压一压就变成豆腐了。”……幼儿说罢,教师帮助他们梳理、归纳制作方法。为了能够让他们体验这种感觉,教师将幼儿分成三组,每组有一小盆煮熟的豆浆、一个磨具、一小杯盐卤,幼儿合作体验。第一组幼儿将盐卤全部倒进豆浆中;第二组幼儿只倒了一点点豆浆;第三组幼儿倒了三分之二的豆浆。10 分钟之后,三组的效果各不相同:第一组的豆浆形成了豆腐块,但触感较硬;第二组的豆浆未形成豆腐块;第三组的豆浆形成了豆腐块,富有弹性。

三、活动反思

由一个小石磨开启的“磨坊故事”还在生发着。教师非常乐意和幼儿一起充满好奇心、共同探究、共同经历、共同感受,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在这样一种亲力亲为的活动过程中,幼儿不仅了解豆腐的制作过程和初步技巧,还学会发现问题、解读问题以及分享合作。虽然有的小组最后没有成功,但是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能力有了显著提升,诸如热爱劳动,有责任心,在劳动过程中,幼儿能有始有终地做完每件事,愿意接受有难度的任务,尝试新活动,独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等。

后续的故事中,教师想与幼儿一起探索,哪些豆子可以磨出浆汁,是否也能做出豆腐……这些生活经验需要幼儿探索、实践,从而获取相关知识。

杜威曾说过:“教育应当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教育并不是强制幼儿静坐听讲和闭门读书,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的改造。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可见,教育与生活不可分离。教育是人不断更新与丰富生活经验的过程,是人不断获得生活能力的过程。教育源于幼儿的生活,也应回归幼儿的生活。

猜你喜欢

磨坊石磨黄豆
石磨
老磨坊:山沟沟里飞出金凤凰
石磨:乡愁的老唱片
磨坊
数黄豆
推磨
穿靴子的猫
黄豆枕头
浊流中的一粒豆
浓浓石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