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产业机械化技术路线探讨
2022-11-22重庆市农业机械鉴定站
重庆市农业机械鉴定站
□ 岳高峰 李军 吴高华
我国蚕桑产业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来,呈现出“东桑西移”的发展格局。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桑蚕既是农业主要支柱产业,也是扶贫主导产业,蚕茧产量连续9年位居重庆市第一,但黔江区蚕桑产业机械化面临着发展不力的系列问题。为促进传统桑蚕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成本风险、增加蚕农收入以及巩固产业基础等一提就提上议事日程。
一、产业发展现状
截至2019年底统计,黔江区21个乡镇135个村5500余农户桑园面积近0.5万hm2,小蚕共育室300个,市外养蚕大棚2万余个,产茧300万kg,蚕农收入1.12亿元。其中,85个村(社)222个组482户贫困户1967人栽桑近0.04 万hm2,年养蚕6821张,产茧24万kg,年养蚕售茧总收入850余万元,户均增收近1.8万元、人均增收4355元,带动贫困户586户2200余人实现增收目标。
黔江区蚕桑产业机械化迫在眉睫,当下痛点、难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业人员年龄偏大,安全问题堪忧。蚕桑生产从业人员多以50岁以上中老年妇女人群为主,学历不高且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雇方担心采叶等环节的人员安全问题。
二是各类成本快速上涨,净收益不乐观。蚕桑产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近年来来动力工资上涨过快,产茧市场价格浮动大,蚕农净收益趋低,少部分有废桑弃蚕想法。
三是蚕农缺乏发展生产意愿。由于收益有限,蚕农不愿进一步加大投资,现有设施设备(如立体式养蚕饲育机、小蚕共育室)以区林业部门扶持为主。
在扶贫力度加大情况下,黔江区提出栽桑养蚕向机械化发展,通过机具引进、桑农企业合作等方式,实现了部分养蚕环节(如切桑、采茧、小蚕共育室温湿度控制)机械化,但是,部分桑园管理(如除草、施肥、施药)、桑园种养管理(如畜禽粪污处理)以及蚕桑深加工(如桑葚酿酒与冷藏)等环节,机械化程度仍滞后。截至目前,全区拥有电动枝剪、切桑机、高效消毒机、喷雾器、旋耕机等农机具3500余台(套)。
二、现行机械化技术路线
(一)桑园生产管理
桑园生产管理主要包括施肥、除草、防治、采叶、剪枝等。
1.施肥:多数采用人工雨前直接撒施尿素。调研中,桑户对长期使用化肥,可能造成土壤板结等问题无明显认识;对土壤灌施有机肥了解甚少。
2.除草:多数采用人工直接喷施除草剂,少量采用人工割草。调研中,桑户对使用除草剂,认为方便快捷、节本;对长期过度使用除草剂,可能造成的危害无明显认识;对机械化除草(如除草机)了解甚少。
3.防治:多数采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施敌敌畏,少量大户采用推车式机动喷雾机施药,个别大户尝试过无人机施药,但对施药效果怀疑,暂不接受。桑户反映,背负式喷雾器对近距离喷施高约1.8米的桑树桑叶,很担心人药物中毒。因此,一般尽量不选择晴天、闷热、多风时施药。
4.采叶:几乎全部采用人手工采叶。据调研,现行桑叶采集机将带叶桑枝直接割下,不适合采叶。主要原因:一是重庆热量、光照气候条件不具备,桑枝伐后不能及时长出,叶片大小、厚薄等均受影响,桑叶质量产量大幅下降;二是桑枝伐后,要尽快催生长枝长叶,必将大量增加化肥施用量,导致化肥成本急剧增加。桑户反映,面对高约1.8米的桑树,需人先拉弯桑树再采摘中、顶部桑叶,桑园地多为坡地甚至部分桑树长在坎边,采桑人多为中老年妇女,桑户很担心人员安全问题。重庆某企业研制了简易式采桑器,推广应用不乐观,引进矮化树种也在考虑中,桑叶采摘仍是一大技术难点。
5.剪枝及枝条处理:多数采用传统剪刀人工剪枝,少量电动枝剪;多数枝条处理直接堆弃,少量作为燃料,个别粉碎还田。据桑户反映,电动枝剪价格1500—3500元,价差太大,剪枝后能直接粉碎还田为好;枝条集中处理也在考虑中,如集中收购作食用菌、生物质燃料等。
(二)桑园种养管理
桑园种养管理主要包括栽桑树、间套种农作物、养殖等。
1.栽桑树:几乎全部人工用锄头打窝栽植。当前,重庆某企业研制了栽桑树的打孔机,但由于资源有限,推广应用不乐观。调研中,桑户反映,现有桑园的桑树品种,以服务养蚕为主,饲料桑、果桑等几乎没有。
2.间套种:间套农作物的种、管、收等仍以人工为主。调研中,桑户反映,现有桑园间套种农作物的少,即便是有间套种,也主要是豆类、蔬菜之类的农作物,由于现有桑园立地条件差,间套农作物的种、管、收等几乎全部靠人工。
3.搞养殖:在桑园养鸡、养鸭、养鹅等以小散户为主,专业户、大规模养殖的少;对于生态循环养殖技术模式几乎不了解,对畜禽粪污肥料化、能源化加工处理设备几乎不使用。
(三)养蚕生产管理
养蚕主要包括切桑、给桑、消毒、上簇和采茧等。其中,切桑、采茧及小蚕共育室温湿度控制等养蚕环节基本实现机械化。
1.小蚕共育室:小蚕多为集中养殖。小蚕共育室多数配有空调、除湿机、温湿自动控制器,个别大户配置有环境智能测控系统。
2.大蚕饲养台:蚕台育比地蚕育节约空间,现行大蚕饲养多数为蚕台育,占地面积小、蚕房利用率高。
传统立体蚕台:多为木材制成,层间高约60cm,一般为4层,不可升降,不易换位。养蚕过程中,给桑、消毒等均需人站在凳子上,效率较低,也易从凳子上摔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可升降立体蚕台(立体式养蚕饲育机):蚕台长高宽3×3×1.5米,有四层和八层,层间可自动升降,顶层最高可升到2.8米,最低可降到1.2米,方便加桑、消毒、上簇等;蚕台下方有定向轮、万向轮各2个,棚内可自由移动换位,确保蚕台内光照均匀,适应昼夜温差。
据蚕农反映,多数为四层蚕台,人站地上就能方便给桑、消毒、上簇等,与传统立体蚕台相比,效率有一定提升,尤其是饲蚕人员安全性有较大改善。
3.切桑:多数采用切桑机,蚕农反映,切桑机是小蚕共育室必备,大蚕饲养也配地多,切桑效率是人工切叶的3倍,节本增效明显。调研中也发现,切桑机桑叶进出口安全防护罩较短,出桑叶口与刀片距离又较近,使用中有人用手直接去掏出口堵塞的桑叶,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4.给桑:几乎全部为人工。据蚕农反映,有自动化水平高的智能化饲蚕系统,能够实现自动给桑,但该系统价格高,投资回收周期长,一般的饲蚕大户不太愿意购买。
5.消毒:多数采用电动撒粉机、高效消毒机等。
6.上簇:多数采用吊装木制方格簇或纸板方格簇,实现自动上簇。
7.采茧:多数采用采茧机。调研中,蚕农反映,采茧机的适用性好,效率一般为人工的4倍,节本增效明显。但调研中也发现,采茧机无自动出茧口,需打开下蚕茧储仓人工捡茧,方便性不太好。
三、存在问题分析
1.基础设施与栽植农艺较差,宜机条件缺乏
一是现有桑园栽植多在坡地。坡大地小路窄,栽植株距、行距杂乱,机具进不去、也难作业。据蚕农反映,有部分桑园还在25度以上荒山野岭、土地贫瘠的坡耕地。
二是坡地宜机化改造成本高,自筹资金难度大。坡地改后可减少栽桑株数,降低桑叶产量,蚕农接受度不高。据调研,坡地宜机改造3000—4000元/亩,减去政府补贴后,自筹资金缺口仍较大。
2.关注度不高,缺乏政策支持
一是蚕农对蚕桑机械化认知度和参与度不足。现有蚕桑机械多以林业部门扶持为主导(如购置立体式养蚕饲育机、升级改造小蚕共育室等)。蚕农对机械知之甚少,尤其像无人机施药怀疑药效不接受,加之养蚕收益不乐观,先进设施设备投资大、回收周期长,蚕农没有投资机械化的意愿。
二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作用发挥不充分。已列入购机目录的机具,因对政策不清晰,未能及时享受到优惠;对于蚕农必备且节本增效的机具(如切桑机、采茧机等),又未列入补贴目录。
3.科研基础薄弱,适宜装备缺乏
一是缺乏蚕桑新机具、新技术。从事蚕桑机械化技术研发的机构很少,公益性研发机构几乎没有,政府立项和资金少,几乎全靠市场机制调节。
二是新机具、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难。据调研,蚕农潜意识认为没有政府扶持(如购机补贴)的机具可能不好,就不愿意用,更不愿意买,企业也就缺乏研发积极性。
4.蚕桑产业链条有待延伸,缺乏综合效益
现有蚕桑产业以栽桑养蚕为主,在饲料桑、果桑、桑园间套种与养殖等环节没有专业化,在桑叶制茶、桑葚酿酒、蚕沙制药等领域没有铺开,没有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因此,关于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桑葚酿酒与冷藏等机械设备,也就没有研发价值。
四、推进蚕桑机械化的主要途径
1.发挥政策优势改善宜机条件
以“市级加大宜机化改造财政专项投入”为契机,新建桑园应优先宜机化改造,旧桑园先易后难稳步推进,加强农机农艺技术融合。同时应用好购机补贴政策,健全产品标准、鉴定大纲等技术质量评价体系,将技术成熟、节本增效、用户急需的蚕桑机具(如切桑机、采茧机)纳入购机补贴目录。
2.熟化蚕桑机具延伸产业链
引导一切研发力量,加快蚕桑生产机具与技术熟化;以“市级加大农机研发财政专项投入、黔江区蚕桑扶持专项资金”为引领,争取政府项目立项及资金支持。推进饲料桑、果桑、桑园间套种经济作物与生态循环养殖示范,开展桑+茶、桑+酒、桑+药、桑+旅等生态模式研究,延伸提升蚕桑产业链和价值,加快推进畜禽粪污加工处理、桑葚酿酒与冷藏等环节机械化。
3.注重发挥好社会化服务
通过自建、购买服务等方式,健全蚕桑机具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蚕桑机具社会化服务组织集约化经营,拓展社会化服务能力,强加服务收益。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