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审美意蕴
2022-11-22陶琦
陶 琦
引 言
钢琴作为舶来品自20世纪初期就在我国生根发芽,通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经历了萌芽、发展、壮大、突破、创新的各个历史时期,完成了钢琴音乐本土化的进程,在中国形成了稳定而巨大的受众群体。钢琴这一乐器在中国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发展离不开一大批拥有娴熟钢琴理论作曲技法的中国作曲家群及其创作的大量的钢琴作品,其中,王建中就是在中国钢琴创作史上举足轻重的一位作曲家,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钢琴作品既体现着作曲家本人的音乐审美趋向,又蕴含着作品诞生的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大众审美趋向,对王建中及其音乐作品的审美意蕴解析有助于中国钢琴音乐的当下创作与表演,以及钢琴音乐创作者如何通过自身音乐审美提升民众的大众音乐审美。
一、王建中及其主要钢琴作品概述
(一)王建中生平经历
王建中,1933年9月生于上海,祖籍江苏省江阴县,是中国当代著名的钢琴家、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王建中从小受到家庭氛围浓厚的音乐教育,受其母亲的影响,自幼学习钢琴演奏,接受了西方音乐文化的熏陶。1950年王建中考入上海音乐学院,跟随周路得、阿尔扎马诺娃(苏联)、李翠贞、戴普生、张隽伟等老师学习钢琴,为其以后成为你钢琴演奏家与作曲家打下了坚实的钢琴演奏技巧和理论基础。1958年毕业后留校担任钢琴专业教师,同年响应国家对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号召,先后到过云南、沈阳等地工作,直至1959年再次回到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担任钢琴教师。70年代,王建中担任北京中央乐团的创作员,协助殷承宗创作演出曲目。十年之后,王建中又回到母校工作,先后担任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教授、副系主任、副院长,主管教学、科研等工作。在他的人生经历中几乎从未离开过钢琴和钢琴音乐创作与演奏,为中国、为世界创作了大量的钢琴音乐作品。“魏廷格先生在《论王建中的钢琴改编曲》一文中指出:他是我国为数不多地几乎致力于钢琴曲而又有显著成就的作曲家之一”,①王建中在钢琴作品创作上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也正是他创作的众多具有“本土化”的钢琴作品奠定了他在中国钢琴创作界的地位,他创作的大量优秀钢琴作品既体现了他个人的审美理想,更彰显了不同时期我国钢琴创作的水平,目前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各种钢琴考级的考试曲目,更是专业音乐院校中钢琴专业学生的必学曲目,影响着钢琴学习者和钢琴爱好者对于钢琴音乐的审美趋向。
(二)王建中主要钢琴作品
王建中自幼学习钢琴,涉猎过各种钢琴体裁,在他的钢琴作品创作中也有所反映。在王建中创作的23部钢琴作品中,体裁多种多样,既有钢琴独奏曲,又有钢琴协奏曲,还有根据民间歌曲、民间器乐曲、民间曲艺音乐和民间戏曲的音乐改编而成的钢琴改编曲。根据其创作分期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1、早期钢琴创作时期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是王建中钢琴创作的第一个时期,这个时期的王建中完成了由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刚刚步入教师这一角色的青年王建中响应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文艺政策,特别是对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号召,经常下乡深入群众中去,了解所到之处的风土人情、记录了大量的民间音乐素材,虚心向当地群众学习民间音乐,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这一时期的经历为其以后创作出诸多具有民族性格的钢琴音乐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云南民歌五首》。
2、中期钢琴创作时期
经历了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完成了国家上山下乡的号召,在20世纪70年代,王建中进入了他较为成熟的创作中期。面对70年代特殊的历史时期,王建中在进行钢琴音乐创作时选用既能符合当时政治文化环境又能突出其钢琴音乐审美理想的题材进行创作,为民众创作出了很多由歌曲改编而成的钢琴改编曲,不论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还是在当下的时空里都可堪称精品,可谓中国原创钢琴音乐的突出代表,整个70年代王建中创作了许多人们耳熟能详的钢琴作品,如根据创作歌曲的旋律改编而成的钢琴改编曲《大路歌》(1972年),根据民歌的旋律改编而成的钢琴改编曲《浏阳河》(1972年)、《陕北民歌四首》(1973年),根据中国传统器乐曲的旋律改编而成的钢琴改编曲《梅花三弄》(1973年)、《百鸟朝凤》(1973年)、《彩云追月》(1975年),根据日本民歌的旋律改编而成的钢琴改编曲《樱花》(1974年)、《五木摇篮曲》(1974年),根据曲艺音乐的旋律改编而成的钢琴改编曲《蝶恋花》(1976年)等。
3、晚期钢琴创作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王建中的钢琴音乐创作进入了成熟多产期。彼时的中国刚刚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文艺创作领域的诸多限制被打破,创作者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音乐创作。经过前几十年的创作经验积累,加之更为开放的创作空间,王建中的钢琴音乐创作领域也更加广阔,“他运用现代作曲技法进行创作,并注重古典与现代结合、中国于西方融合,涉及艺术歌曲以及钢琴与管弦乐协奏作品。”②王建中在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更加成熟,审美倾向更加清晰,这一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小奏鸣曲》(1981年)、《钢琴组曲》(1983年)、《诙谐曲》(1985年)、《歌五首》(1991年)、《情景》(1994年)、《小奏鸣曲Ⅱ》(2000年)、《走进新时代》(2001年)、《渔舟唱晚》(2003年,未发表)。
二、王建中钢琴作品的审美意蕴
(一)代表性钢琴作品的风格特征
在王建中众多的钢琴音乐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不仅在当时空中极具典型性,就是在当下的时空中依然受到专业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很多钢琴作品是各种钢琴考级、比赛、专业钢琴教材中的指定选曲,更是专业音乐会中钢琴演奏家青睐的作品。王建中的钢琴音乐作品非常重视不同音乐审美的融合,既有将中国传统音乐审美融入西方作曲技法的部分,又有将现代音乐审美融入古典音乐风格的部分,为当代钢琴音乐创作提供了很好的创作思路与创作经验。
1、钢琴作品《浏阳河》的艺术审美
《浏阳河》原是唐璧光为湖南花鼓戏《田寡妇看瓜》创作的一首歌曲,后由刘叔华作词并移植到歌舞剧《双送粮》中,1963年还被选用为电影《怒潮》的插曲。歌曲通过通俗易懂的歌词和情感真挚、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去掉表达了农民在丰收之后向国家缴纳公粮的喜悦心情以及对社会的爱戴之情,歌曲的旋律取材于湖南地方音乐,旋律优美,朗朗上口,被群众广为传唱。
1972年王建中将歌曲《浏阳河》改编为同名钢琴独奏曲。作曲家将歌曲的四句体乐段结构改编为独奏曲的引子、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散体段落、第三部分和尾声六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分别以歌曲的旋律为基础进行原样重复、装饰加花重复和装饰变奏,使原本单旋律的民歌被丰富、扩充成既有丰富的和声织体又有游走于多个音区的流水般旋律,表现了人们流连忘返于湖南的湖光水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无限珍惜之情。王建中在进行改编时着力抓住了民歌所内涵的神韵与意味,将中国传统民歌的音乐思维巧妙地融入到西洋作曲技法中,以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旋法和弹性的节奏对歌曲的旋律进行创造性的改编与重现,使人在听觉上完成从横向的线性音乐思维到纵向的和声音乐思维转换的同时不失对旋律的亲近感。旋律的曲线美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大特征,大多数地方民歌之所以具有代代相传的能力离不开其旋律的曲线美,让人们在短时间内就能对歌曲的旋律有深深的记忆。王建中在对民歌《浏阳河》进行改编时正是抓住了这一点,在旋律的重复、变化与再现上做足了功夫,使人们熟悉的歌曲旋律始终保持在不同的声部不间断地重复,即使是在节奏上与和声上进行了大幅度的变化和加花,依然可以让人们清晰地辨识出熟悉而又简单的民歌旋律,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
2、钢琴作品《梅花三弄》的艺术审美
梅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梅花的与众不同在于它的“凌寒独自开”,古代文人喜以“梅花”的高洁形象比喻其不畏强权、坚贞不屈的品行,因而古琴曲《梅花三弄》成为流传于文人知识分子阶层的经典传统乐曲。“琴曲《梅花三弄》是自然形象和精神意蕴的浑然合一,也是物与我的浑然合一。”③它与其他类型的中国传统乐曲相比,不仅具有旋律美的特征,更为突出的是其托物寓意的艺术审美特征,将梅花的高洁与人的品行联系在一起,使艺术美与精神美完美融于一体,其每一“弄”都以不同的方式刻画着梅花的形象与象征。起承转合间以散-慢-中-快-散的渐变式速度抒发文人阶层的寄情山水间的思想感情。
王建中对同名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改编依然保留了对原曲旋律的重复、变奏与再现,使相同的旋律线通过西洋作曲技法的处理后出现在钢琴的演奏中,钢琴的音色配合古琴曲的旋律线给人一种似曾相识又稍有陌生的感觉,提高了欣赏者的新鲜度。此外,王建中还利用钢琴的弹奏技法模仿古琴的泛音音色,巧妙地再现了原曲“三弄”的层次感,首先,原曲的“一弄”处于古琴音区的高音区,旋律的速度较为平缓,营造一种静谧中不失优雅的氛围;钢琴曲的“一弄”也选取钢琴小字二组和小字三组的高音区,右手旋律采用明亮而又清丽的音色以平缓的速度将全曲的旋律娓娓道来,左手的伴奏声部则辅以中速的十六分音符组成的分解和弦,使整体音响呈现动静相宜、恬淡适中。余下的“二弄”“三弄”皆是独具匠心地以不同的改编方式重现原曲的意境,以至于魏廷格先生曾评价说“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古曲改编,因为无论是曲体结构、乐音材料、艺术内涵,都已大为超出原曲幅度和范围。”④
3、钢琴作品《百鸟朝凤》的艺术审美
《百鸟朝凤》是流传于河南、安徽、山东、河北等地的传统唢呐曲,其前身是河南豫剧《抬花轿》中的伴奏曲,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与百鸟和鸣的音响表现大自然中飞禽类生物的生机勃勃。这首传统乐曲中模仿了公鸡、知了、百灵鸟、燕子、鹧鸪等飞禽类叫声,乐曲欢快爽朗,逼真动人。“凤”是中国民间神话故事中的百鸟之王,乐曲表达诸多飞禽对凤朝拜时的欢乐、庄严、祥和景象,寓意人们对太平盛世的无限期盼,这也正是该乐曲渊源流传的重要因素之一。
王建中的同名钢琴作品没有对原曲进行完整的改编,而是保留了唢呐曲的基本形式和旋律发展脉络。此外,作曲家在改编中还注重钢琴音色对唢呐音色的模仿以及对唢呐演奏技法的模仿,以此增加欣赏者在听觉上对乐曲的亲近感。唢呐是高音高亢嘹亮的乐器,王建中常用装饰音对唢呐高音区音色的模仿,如使用小二度的前倚音模仿唢呐惯用的演奏技法。王建中在对唢呐中音区音色模仿时擅长使用八度音增加音响的饱满度,以达到唢呐中音区音色浑厚的音响效果。
(二)王建中的审美理想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传承,音乐传统也在其中被不断创造、发展、成型,进而影响到被中国传统文化滋养的每一个人。王建中在形成自身音乐价值观的过程中既受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思想体系的滋养,又有机会接触到西洋音乐文化思想,因而在他的音乐价值观中就有着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洋音乐文化相互交融的可能性。通过王建中的人生经历不难发现,他的求学时期接受了学院派专业的西洋作曲理论教学与实践,在他最初步入社会的几年中又有机会接触到散落于民间地道的民间音乐文化,因而在他早期和中期的钢琴音乐创作中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思想为指导的作品都相当成功,不仅在当时空中成为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即便是在当下的时空里依然是具有中国音乐性格的代表性钢琴音乐作品。音乐作品之所以能够经受住时间的检验成为经典不仅是因为这样的作品是对中国传统音乐作品的移植与改编,更是因为这些能称之为经典的钢琴音乐作品中蕴含着作曲家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审美理想,即以钢琴音乐为纽带,成为中西方音乐文化思想沟通的桥梁,一方面让国人丰富自己的音乐审美和音乐价值观,一方面让中国以外的各国人民通过他们所熟悉的钢琴音乐认识、了解我们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让具有中国气派的钢琴音乐作品可以屹立于世纪音乐文化之林。
在王建中钢琴音乐创作的数十年间,他通过自己对西洋作曲技法的理解与实践加之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解,逐步探索钢琴音乐的“中国化”,他的钢琴音乐作品中既可以看到严谨而又丰富的钢琴音乐语汇,又能时时处处彰显民族音乐文化的风貌,为当下学界形成体系完整的中国钢琴乐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
注释:
① 卓达吉久美.王建中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性特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21:4.
② 卓达吉久美.王建中钢琴作品中的民族性特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21:5.
③ 林颖.古琴曲《梅花三弄》的艺术特征[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10):177.
④ 魏廷格.论王建中的钢琴改编曲[J].中国音乐学,19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