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团体辅导在高职院校主题班会中的应用探究

2022-11-22

山西青年 2022年14期
关键词:班会团体辅导

马 婧

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江苏 南京 210000

心理团体辅导也叫做团体辅导、集体辅导或集体咨询。在20世纪90年代由欧美传入我国,主张以团体活动情境的建立渗透心理辅导。其中团体内的人际互动交流作为心理辅导与干预活动的主要支撑,能推动学生发现、挖掘自身的心理问题,激发学生在心理问题干预中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在活动交流中开启对自我的观察、探索,并在动态的情境中不断修复、改善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帮助其建立健康的行为方式与学习态度,令其更能适应新的环境,同时在自我发展的同时触发同学、同伴之间的相互帮助。这一心理辅导一般由专业人士组织,分为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展开,且可以同时面向10~40人的被辅导对象,比较适合在高校(高职院校)开展。将其融入到学生的主题班会中,既能丰富主题班会的题材、内容,又能凸显班会的教育作用,同时又可为学生带来身心发展的辅导与帮助[1]。高职院校辅导员应加强主题班会组织中对团体心理辅导的运用,以让高职学生的身心发展都得到促进。

一、心理团体辅导的意义

(一)心理团体辅导面向高职学生的优势

心理团体辅导与传统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面向的人群数量可以达到40人左右,这也为其在高职、高校中的开展和应用奠定了基础。由此总结心理团体辅导在高职学生中的展开优势,主要分为三点。一是这种辅导模式参与人数多,对高职院校众多的学生有着普遍的适应性,不论哪个专业的学生都可以较好地参与到团体辅导活动中,进而与熟悉的同学、朋友展开自然的互动交流,可以减小部分学生对心理辅导的抵触心理;二是这种辅导展开形式多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保证这一活动的长期可持续性;三是这种辅导整体耗时较少,可以呈现出较高的效率,尤其是高职学生正处于成长的转折时期,对心理辅导与干预的需求较大,一对一的辅导不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同时会耗费较高的人力、时间成本,相比之下,心理团体辅导就更为便捷和有效[2]。

(二)心理团体辅导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高职院校之所以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一方面是响应教育改革、加强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注;另一方面,高职学生也确实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一是很多高职学生对自己缺乏自信,高考失利后要面对就业的竞争压力,绝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做好准备,未来的目标也不很明确,很容易陷入自我怀疑,学习、生活中难以集中注意力的情况;二是部分高职学生对于社交并不在行,从高中到人数众多的高职,很多学生还没有完全适应转变,在与人交际时难免出现唯唯诺诺的情况;三是如今的高职学生大部分出自独生子女家庭,学习生活缺乏团体意识,情绪把控能力较差,在复杂的环境中容易产生较大的情绪起伏[3]。心理团体辅导恰好能针对这些问题给出帮助。因为团体辅导是在多人交流互动下进行的,可帮助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在相互配合时提高自身的社交能力,更好地把握自身情绪,因而从这一角度,其确实能促进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

二、心理团体辅导在高职院校主题班会中实施与效果分析

(一)心理团体辅导中高职院校主题班会中的实践

以某高职院校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为例,笔者为招募的40名志愿者设计了团体辅导方案——方案围绕学生的自我认知、人际交流、情绪管理三个主要内容展开,分别对应着“自我探寻”“相识即缘”“提升自我(情绪管理)”三个班会主题,意在让学生于三个连续的班会活动中从了解伙伴、探索自己,到相识、相知凝聚团队,再到接受自己、赏识他人,完成对自身心理问题的干预。班会活动固定在每周六的活动室展开,所获得结果与未经辅导的40个学生相对照,进而对实践活动的效果做出总结与评价。经历了长达三个礼拜的辅导、观察,得出“自信心”“人际交往”“情绪智力”这三项指标中参与辅导干预的学生在接受辅导后各方面能力素养要远高于对照组学生,可以说差异显著。由此不难看出,心理团体辅导在“自信心”“人际交往”“情绪智力”三方面的针对性干预还是颇具效果的[4]。

(二)高职院校主题班会应用心理团体辅导的效果

从“自信心”“人际交往”“情绪智力”三个层面分析互动过程中发现,团队成员在“认识自我”“认识自我的独特性”“悦纳自我”的探索过程都积极地展开了自我反思与暗示,不仅挖掘出了自身的优势潜力,更是对自身的缺点进行了认知与接纳,并在同伴(团员)的鼓励中不断提升了自信心;同时在团体活动的过程中,团员之间从陌生到熟悉,从敞开心扉相互交流到大方分享自己、收获反馈,其在与人交流交往方面也更加游刃有余,不仅改善了以往的社交关系,还收获了很多朋友,这也是普通的一对一心理辅导无法达到的效果。此外,参与辅导干预的学生们在“心有千结”“同舟共济”等团队活动中也尝试了走出“小我”,融入到团体当中去,提升了自身的团体意识、集体归属感和荣耀感,而其自身的情绪也在实现团体大目标的过程中被自然弱化,进而解决了其情绪不稳定、起伏变动大等的问题。

三、心理团体辅导在高职院校主题班会中应用存在的不足

(一)心理团队辅导方向与学生问题不相符

虽然在以上主题班会中,心理团体辅导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但其施行仍存在不足。首先,辅导员教师在设计辅导目标和内容时没有在学生之间展开充分的调研,只是根据每年的高职学生心理普查SCL-90等的结果直接展开辅导方案的设计,而这一数据对参与实践与对照的学生并不具有针对性,使很多学生的问题没有得到体现,最终呈现出来的干预效果虽然客观,但有局限性,简而言之就是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反映不足[5]。而在学生问题缺乏充分反映的情况下,辅导员给出的辅导策略也不能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一旦学生在接受干预过程中出现其他的心理状况,如干预目的以外的心理问题,整个主题班会的效果就有可能被干扰,进而影响活动的评价与分析。

(二)心理团队辅导方式相对单一

虽然此次心理团队辅导在高职主题班会中的应用贯穿了不少团队活动,如“我说你画”“生命蜘蛛网”“小天使的秘密”等,但这些基本都属于游戏活动范畴,而心理团队辅导的活动远不限于这些,像是团体沙盘、OH牌这些都可以丰富心理团队辅导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辅导活动的专业的同时,还能吸引更多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发挥主动性,通过加强对活动的投入,深入开发自身的潜能,升华学生与同伴、学生与团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此次活动的分析,可知辅导员教师在辅导方式的拓展方面能力有限,相比于灵活运用各种辅导方式,其在理论讲解上更加擅长,而这大大降低了学生作为主体的表现力。要对心理团队辅导的这一情况进行调整,还需要辅导员教师加强自身的相关能力素养,掌握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并能根据教学所需不断拓展辅导方法,以为学生带来不同的体验。

(三)对个体的关注不足,学生主体性得不到发挥

最后的问题,也是心理团体辅导的一个最显著的“硬伤”,即对个体学生的忽视。所有团体辅导的优势几乎都是关于一次面对学生多、整体效率高、能够适用于各种多人团体,但其在对应的人数多这一方面取得优势必然就会在个体的针对性上呈现出劣势。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如活动中一旦个别学生出现退缩、逃避的行为,整个活动就没办法正常推进,而为了让活动正常进行,教师有时候只能忽视学生的个体性问题,而这不仅不能让学生的问题反映得全面、具体,还可能会对参与积极性不高的学生造成二次的伤害。毕竟一旦心理辅导、干预对个体没有了针对性,其效果虽不至于等同于滥用干预措施,却也足够让部分学生感到挫败,从而深化自卑心理。虽然要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保持高度自主性,但也需要教师体现出较高的共情能力,只有这样,学生们对活动的推进才能更自然、顺畅。

四、心理团体辅导在高职院校主题班会中应用不足的改善措施

(一)深入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明确辅导目标

将心理团体辅导运用在高职院校的主题班会中,辅导员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的问题,确立好辅导干预的目标、目的。而这一过程除了要结合各项心理普查大数据提供的信息,也要对参与到干预辅导的志愿者进行深入的交流,以引导提问的形式从多角度深入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细化落实到每一个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对搜集数据进行分析与总结,最终确定团体辅导的目标、内容,再以此确立班会的主题和具体的流程环节。如此、教师不仅能掌握高职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还能明确实践调查学生之间的心理发展差异,以为应对活动的开展与突发状况做好铺垫。具体的教学目标、环节的设置,辅导员教师可在班会课上增加心理危机识别、了解心理危机干预措施的内容(理论),以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有更清晰的掌握。

(二)增强辅导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灵活展开辅导

对于高职院校主题班会的心理团体辅导模式单一的问题,辅导员教师要从两个方面予以针对性的改善。一是建立相应的活动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反馈、最终的效果都纳入评价指标,进而认识到辅导模式单一的问题和学生对不同辅导模式的倾向性,以为其更好地选择辅导模式提供参考。二是提升自己的心理辅导专业能力、水平。毕竟心理辅导工作需要专业人士引领展开,而专业人士往往能够根据被干预对象的不同而采取不一样的辅导方案,这一点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观察分析能力,还需要其具备系统的心理专业知识,如能够引导学生完成团体沙画,开展OH排活动模式,对待学生的不同问题要保持稳定的情绪,提供包容的反馈,具有一定的共情能力,以让学生在贴合于自身发展需求的心理辅导环境中获得能力与心理素质的提升。而学校方面也要加强对辅导员教师的培训,以促进其能力的提高。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维护学生主体地位

要改善心理团体辅导对被干预个体的忽视问题,教师可以从自身角色的调节角度着手。通过灵活转变其在各项活动中的参与角色,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使学生放下防备心理,学生才能向同伴和教师敞开心扉,而教师也可在这一过程中明确学生的具体问题,并对症下药,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干预、疏导措施。例如沙盘游戏和OH牌就是容易让学生全情投入并卸下防备的活动措施,教师可以在其中扮演活动的引领者、陪伴者、支持者,帮助学生在完成游戏的过程中逐渐探索自我,找到其内心深处的能量源泉,进而在与学生相互促进之间推动活动的顺畅开展。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引领者、支持者还是陪伴者都属于旁观者,虽然这样的角色有益于激发学生在活动中的自主性,但不容易使学生产生共情,教师要明确这一点,并在适当的时机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去,真正以同伴的身份与学生建立信任,并给予关怀与温暖。

(四)增进与相关专家的学习交流,科学评价完善团体辅导

学校的心理辅导师资毕竟有限,尤其高职院校开启心理团体辅导的教学实践不长,缺乏经验,许多情况的解决还要依靠其自主摸索,如果单凭辅导员教师自己去提升、实践,不仅效率不高,其效果也未见得会一直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为保证主题班会(心理辅导)得到有序、有效的开展,学校方面还要加强对心理辅导干预的专家的引入,或与相关社会机构展开合作,定期将专家请到学校里面开办讲座,有针对性地提升辅导员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并对已展开的辅导实践展开评价,通过与辅导员教师的交流讨论,帮助后者化解心理辅导活动中的心理危机现象,令其能快速找到表现有异的学生,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而对现有的评价指标,专家也能根据其丰富的经验提出一定的建议,可帮助辅导员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对主题班会(心理团体辅导)的改进。

五、总结

心理团队辅导以其团体互动交流的模式能支撑起对10~40人的心理问题干预,能够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带来有效指导。将这一心理辅导模式放在高职院校的主题班会中,可为学生带来自信心、社交能力、情绪控制素养等的提升。对于当前高职院校在主题班会中运用心理团队辅导的不足问题,辅导员教师应当积极反思、全面总结、科学梳理,并从辅导目标、辅导方式、自身的能力提升、与学生的相处等方面切入改进,通过增加与专家交流讨论的环节,不断完善相应的课程评价,以让心理团队辅导对高职学生的干预和教育落实得更为彻底。

猜你喜欢

班会团体辅导
中国队获第63届IMO团体总分第一名
最新出版团体标准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美团体打广告抗议“中国制造”
和谐班子——团体活力的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