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尾草的形态特征及栽培管理技术
2022-11-22李效娟丁以珍杨小花
李效娟,丁以珍,杨小花
(甘肃省兰州市生态林业试验总场,甘肃 兰州 730085)
鼠尾草为唇形科、鼠尾草属草本植物,一年生灌木,耐旱、喜温暖、适应性强。茎秆直立,植株丛生状,有木质茎,叶片灰色、对生、呈长椭圆形,叶脉清晰。原产于欧洲南部及地中海沿岸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地区,但在内陆也有栽培。野生鼠尾草常生长于路旁、水边、山坡及阴凉的草丛中或树木下[1]。鼠尾草用途广泛,有极高的栽培价值,既可用作观赏,栽植于花坛、公园、庭院等,还可作为花镜的材料背景,营造蓝色梦幻氛围[2],此外,还可作香草,制作香包,亦具有药用价值[3-5],用于杀菌解毒、驱瘟除疫,同时鼠尾草酚具有抗癌作用[6],鼠尾草提取物具有治疗风湿病的作用[7]。近年来,随着人工栽培研究的越来越深入,培育出了更多种类的鼠尾草,使得株型更美观,花朵更繁茂、花期更长。
1 形态特征
鼠尾草通常株高0.3~0.7 m,最高达1 m,茎秆直立,植株丛生状。茎呈四棱形,棱间有凹沟,棱上见细小柔毛,毛下部略木质化。茎下部具叶,且呈二回羽状复叶,有较长的叶柄,长7~10 cm,叶片近圆形或椭圆形,长6~10 cm,宽5~9 cm。茎上部亦具叶,但不同于下部,为一回羽状复叶,叶柄较短,长3~5 cm;顶部生长有小叶,呈披针形或菱形,叶长较长,长度可达10 cm,宽度约2~3 cm,先端逐渐变尖或尾部逐渐变尖,叶边缘呈齿状,基部为较长的楔形,两面通常具有柔毛。侧生叶片更小,呈披针形,长1~5 cm,宽0.7~2.6 cm,基部近圆形。根为须根,比较密集。
花絮为总状花序,顶生,长度最短15 cm,最长可达30 cm。花呈紫蓝色,花苞片较小,为披针形,长3 mm 左右,宽0.5~1 mm,基部呈楔形,先端逐渐变尖,表面光滑无毛。花梗长1~1.2 mm,表面附着蓝紫色短柔毛。花萼为筒形,长5 mm 左右,表面着生柔毛,二唇形。花冠唇形,大多为淡紫、淡蓝、淡红或白色,长10~12 mm,表面着生较长柔毛,靠内部有倾斜生长的疏柔毛环。冠筒长为8~9 mm,呈筒状,开口较大,基部较小,基部宽约2 mm,开口宽度可达3.5~4 mm。冠檐为二唇形,上唇长 2~2.5 mm,宽2 mm 左右;下唇较上唇稍大,长3 mm 左右,宽约4 mm,上下唇呈椭圆形或卵圆形。有2个雄蕊,外伸,长度约6 mm。花丝短,长度约1 mm。花盘前方略膨大。开花期为每年6—9月,花后结实,果实为小坚果、褐色、表面光滑、呈椭圆形,宽约0.5 mm,长约1.6 mm。
2 生长环境
鼠尾草喜欢生长在温暖、光照较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耐旱、较耐寒、不耐涝,主要分布在海拔200~1 100 m 的范围内,常见于山坡、路边及林荫下,最适生长温度为16~23 ℃,喜石灰质丰富的土壤,尤其在土壤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沙质中性或微碱性壤土中生长最好。
3 栽培方法
3.1 种子采集
鼠尾草播种后前2年内只开花不结籽,因此采集种子需选择生长2年以上的植株。种子表皮颜色变为褐色时即刻采集,以防脱落。采集的种子需阴干。
3.2 繁殖
鼠尾草的繁殖方式有2 种,既可用种子繁殖,又能扦插繁殖。
3.2.1 种子繁殖 种子繁殖通常用穴盘育苗,而后置于育苗棚内培养,该方法生产周期短,易于管理。
3.2.1.1 种子处理。鼠尾草种子具有坚硬的外壳,为了快速出苗并提高发芽率,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处理,可用清水浸泡24 h,或用40 ℃的温水浸泡10~20 min,然后置于25 ℃恒温箱中进行催芽,待种子露白后播种。
3.2.1.2 基质消毒。将泥炭、珍珠岩、蛭石等比例混合后,喷洒甲醛稀释液(0.4%的甲醛溶液)进行消毒。边翻动基质边喷洒,以使消毒液与基质混合均匀,喷洒结束后用塑料薄膜将基质覆盖严实,1~2 d 后揭去塑料薄膜,待药味散发完后淋水充分搅拌至基质潮湿,然后装入育苗穴盘,并适当按压。
3.2.1.3 播种。将处理好的种子点播于育苗穴盘的基质中,每穴1 粒,播种深度0.5~1 cm,播种后将穴盘置于育苗棚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每天给穴盘喷水,以保持穴盘内基质湿润,确保出苗率。
3.2.1.4 苗期管理。出苗后要严格控制温湿度,当幼苗生长至2~3 片真叶后,基质要“见干见湿”;待幼苗生长至10 cm 高时,要适当通风炼苗,此时育苗棚温度需控制在20 ℃左右,避免温度过高。炼苗时每天要移动穴盘,以防幼苗根外扎。当室外气温达到15 ℃以上时,可进行移栽。
3.2.2 扦插 扦插一般在每年5月份进行,插穗选用生长1年左右的半木质化茎稍,剪取5~10 cm,摘去较大叶片,下端斜切,用生根粉溶液浸泡后插于苗床,扦插所用苗床以沙土或珍珠岩为好,扦插深度3~4 cm,株行距5~8 cm,扦插后要及时浇水,并遮阴或覆盖薄膜保温,每天喷水,保持苗床湿润,约3~4 周后生根,根长达3~5 cm 时便可移栽。
3.3 定植
由于鼠尾草喜欢生长于土壤质地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因此移栽时最好选择高燥不受水涝、土质疏松的砂壤土,栽植前对地块进行深翻,同时结合翻地施入有机肥45 000 kg/hm2作基肥。深翻后耙平地块,然后进行移栽,移栽株行距为30 cm×45 cm或30 cm×50 cm,移栽后及时浇水。盆栽鼠尾草,选择直径15 cm 以上的花盆,每盆移栽一株,基质选择花土或疏松的园土,并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或复合肥。
3.4 栽后管理
3.4.1 水肥管理 鼠尾草在生长期间,叶面喷施1 500 倍的硫铵溶液,可保持叶色碧绿。为使植株根系健壮和枝叶茂盛,每2 周施用1次钙镁复合肥。开花前增施磷肥和钾肥,或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稀释液。当气温低于15 ℃时,切忌施用尿素。水分管理以“见干见湿”为原则。
3.4.2 温光管理 鼠尾草生长对温度较敏感,若移栽后温度低于15 ℃,会出现叶片发黄甚至脱落现象。若温度高于30 ℃,植株会停止生长,开花后花叶较小,因此在夏季天气炎热时要适当遮阴。幼苗阶段,为了防止徒长应适当增强光照。
3.4.3 整形修剪 当植株长出4~6 对真叶时,可留2对真叶后摘心,促进侧枝生长。枝条长至25~30 cm时,剪掉1/3 左右的枝条,待分枝重新长到30 cm 左右时重复修剪,促使枝条均匀生长、株型稳定。
3.4.4 田间管理 鼠尾草长大成株后,为了增加光照和通风,可对成株进行1次间苗。定植后要勤除杂草多松土,保持土壤疏松。鼠尾草定植当年生长叶片较少,随后逐年增加。花蕾采收时间以花蕾未现为最佳,可采收新鲜叶片用于提取芳香油。每年7月中下旬收割1次,9月中旬进行第2次收割,10月下旬进行最后1次收割。每次收割后应及时灌水、施肥。北方地区入冬前可用稻草或塑料薄膜覆盖,以保次年产量。
4 病虫害防治
鼠尾草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猝倒病、立枯病、蚜虫、白粉虱等,多发生在幼苗期。
4.1 虫害防治
4.1.1 蚜虫 一般在通风不良的地方易发生蚜虫侵害,蚜虫主要吸食叶片,导致叶片发黄枯萎,最后脱落。防治方法:应早防早治,蚜虫较少时可在鼠尾草生长地悬挂黄板进行诱杀,或者进行人工杀虫(用刷子刷掉),或者释放天敌等。蚜虫数量较多、危害较严重时,可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如喷施40%快灵可湿性粉剂2 000~2 500 倍液。
4.1.2 白粉虱 白粉虱是一类较为顽固的害虫,主要危害鼠尾草的花和叶,为刺吸式害虫,经常在鼠尾草叶片的北部刺入口器,然后吸食叶片汁液,导致叶片干枯、发黄,最后脱落。此外,其排泄物还会黏着在鼠尾草的叶片及茎秆上,极易引发病害,严重影响观赏性和经济价值。防治方法:喷雾25%蚜虱净粉剂1 500~2 000 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由于此害虫的抗药性较强,所以防治时要经常交替使用农药,切忌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
4.1.3 红蓟马 红蓟马的危害广泛,在鼠尾草上可危害叶片、幼芽、嫩枝和花。最喜食幼嫩的叶片和枝芽,啃食后常导致植株生长不良,甚至枯萎。啃食叶片后,会使叶片表面出现被色斑纹,或棕色斑点,严重时使叶片扭曲变形,花被损坏。防治方法:一旦发现蓟马,须立即防治,及时将其杀死。发生时期可喷施防治蓟马的专用农药,若农药防效不佳,应将病株拔除。
4.1.4 红蜘蛛 红蜘蛛主要危害叶片,发生后可导致叶片变形,使叶片失去绿色。防治方法:喷施10%的苯丁哒螨灵1 000 倍液,或5.7%甲维盐乳油2 500 倍液。
4.2 病害防治
4.2.1 立枯病 立枯病是一种真菌病害,感染后对鼠尾草的幼苗影响最大,可使幼苗基部变成褐色或暗褐色,并出现病斑。发病后如果不及时防治,病斑会持续扩大,严重时植株枯死。防治方法:喷施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 2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 倍液进行防治,每隔6 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3次可消灭立枯病。
4.2.2 叶斑病 叶斑病的寄主非常广泛,感染鼠尾草后对其茎、叶、叶柄等部位造成危害,导致发病部位失绿,出现褐色或黄褐色病斑,发病严重时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喷施4%氟硅唑1 000 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7~10 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3 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