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高原夏菜种植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2-11-22马占荣
马占荣
(康乐县农业农村局,甘肃 康乐 731500)
高原夏菜种植指借助西北高原地区气候特点即夏季凉爽、阳光充足而且有较大的昼夜温差,在高海拔地区种植并加工蔬菜。甘肃省高原夏菜种植区域已从兰州周边向张掖、银川、陇南、临夏半径500 km 范围内延伸。康乐县川塬区水温、土肥条件更适合高原夏菜种植生产,康乐县高原夏菜的种植生产,对7 月—9 月蔬菜外销断档问题有很好的缓解作用。作为西菜东调重要生产基地,到2020 年,康乐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约330 hm2,实现产量2×104t,主要销往浙江、贵阳、重庆、同安、济南、西安等地,少部分销往临洮、康乐、甘南等周边区域。稳定的销售渠道促使高原夏菜产业布局实现了区域、生产规范、集约管理、产品标准、市场多元与经营产业化的发展目标。
1 高原夏菜种植发展优劣势
1.1 种植优势
1.1.1 地域优势
康乐县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农牧交汇地带,县内有温凉半湿润区的虎关、流川、附城、康丰、苏集、胭脂、上湾、莲麓的川塬区,海拔1 900~2 900 m,无霜期140 d,降水量500 mm 左右,夏季温度16.3℃~20.7℃,植被良好,生物群落多样,地形复杂,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土地农业污染较轻,为高品质夏菜种植创造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同时,县内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能保障产品运输。
1.1.2 政策优势
康乐县为调整产业结构,成立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攻坚领导小组,2020 年设立了康乐县果蔬种植服务研究中心;调配技术人员、引进专业人才成立了专业技术小组;制定了《康乐县2021 年产业奖补方案》《康乐县2021 年高原夏菜种植方案》《康乐县2021 年高原夏菜种植设施奖补方案》,为高原夏菜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对经营主体修建育苗大棚、日光温室、冷藏室、土地流转实行奖补。同时在高原夏菜种植区,实施滴灌设施建设项目,配套蓄水池、滴灌、田间道路等基础设施。印发了《康乐县高原夏菜种植乡镇及企业联系手册》《康乐县高原夏菜宣传手册》《康乐县高原夏菜种植区域企业分布版图》《康乐县2021 年高原夏菜种植宣传资料》《康乐县2021 年发展林下经济宣传资料》。组建了高原夏菜种植交流群。
1.1.3 品质优势
康乐县昼夜温差比较大,所产高原夏菜含有一定有机物,相较之普通蔬菜其蛋白质与维生素C 含量分别高出31%与28%;夏菜种植病虫害少而且农药使用量小,保障了产品的绿色安全性。同时,康乐县海拔高且地形、气候多样,使得蔬菜种类比较丰富。
1.1.4 品牌优势
康乐县所产的甘蓝、娃娃菜、大白菜等蔬菜深受消费者喜爱,消费群体比较稳定,市场份额比较大。如甘肃康晖农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成为康乐县集生产、加工、冷藏、销售为一体的高原夏菜种植重点省级龙头企业,在脱贫攻坚、东西协作中,与厦门市、济南市、杭州市、宁波市等沿海地区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为康乐县高原夏菜的销售奠定了良好基础。
1.1.5 规模优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康乐县已成为重要的高原夏菜种植基地,2021年建成20 hm2育苗基地1处,培育、引进、成立了蔬菜种植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18 家,逐步实现了规范化农业生产目标。
1.2 发展劣势
1.2.1 信息化水平不高
当前,康乐县农产品物流信息化设施配置不足,经营主体不能有效利用媒体发布与传播相关信息。信息化人才配置少,对农产品信息化发展造成了阻碍。当前,蔬菜专业批发市场缺乏完善的信息服务功能,还未与全国大中城市形成快捷、顺畅而有效的销售网络体系。
1.2.2 龙头企业无法充分发挥带动作用
虽然种植经营主体较多,但规模都比较小而且实力差,市场控制能力不强及风险应对力差等,获利方向以冷藏室建设与出租为主,菜品市场真正参与主体比较少。市场营销过程中重视采购、保鲜与运输,不重视蔬菜加工。龙头企业与生产者相互分离,市场开拓能力比较低,产品经营集约化与规模化程度不高,大多数都以分散种植为主,还未形成规模化种植。相较之大型蔬菜企业,小散农户进入高原夏菜市场有很高的成本,产业壁垒现象比较明显,无法稳定蔬菜商品质量。
1.2.3 较高的运输成本
康乐县与沿海城市相距较远,长距离跨省运输缺乏畅通的线路,不通铁路,高速在建,靠汽车运输,回程没有货源,大多是单程运输,因而成本投入大。
1.2.4 标准化水平不高
高原夏菜种植中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产业还未形成价值链。种植生产过程中,现代化机械设备应用效率低,无法保障生产效率。产品种植、生产、加工、运输、仓储等环节,缺乏标准化流程。高原夏菜种植还未形成相应的品质标准,产品个头大小不一,而且生长时间与营养成分参数不够明确。
2 高原夏菜种植发展概况
2.1 产业化发展格局形成
近年来,高原夏菜种植地区已初步形成以加工运销为龙头,市场纽带依托生产基地,农户为基础,融合产加销为一体的信息化发展格局。2020 年,康乐县种植高原夏菜330 hm2,总产量达到2×104t,产值超2 500×104元;2021 年全县种植高原夏菜580 hm2,总产量达到2.64×104t,产值超4 400×104元。建成蔬菜育苗基地1 处,面积20 hm2,建成千亩(1 亩=0.067 hm2)示范基地1 处,推广甘蓝、西兰花、红笋、散花等新品种6个,全县果蔬保鲜库总容量达到3 050 t。
2.2 内外市场稳定
康乐县海拔高且蔬菜播期为梯次变化,采收上市周期长,从5 月下旬—10 月上旬可向市场持续供应,以此弥补了东南沿海地区夏季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随着蔬菜需求量的逐步增加,加上康乐县农业污染少等优势,所产高原夏菜品种较好。如大白菜、西兰花、菜花、甘蓝、娃娃菜、西葫芦等高原夏菜深受消费者认可,全国形成了很高的知名度与品牌影响力,消费群体稳定,市场份额比较高。
2.3 帮助农民走上致富道路
高原夏菜作为康乐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崛起的新兴产业,农业经营主体在政府的倾心扶持下,坚持抓特色、建基地、扩规模、强产业与创品牌的思路发展高原夏菜种植。将高原夏菜特色产业视为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有效提高了农民收入,并拉动第二、第三产业发展,为康乐县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推动力。按照“经营主体+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种植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带贫能力,不断健全利益联结机制,促使周边农户参与到高原夏菜产业发展中,增加了群众就近打工创收的渠道,提升了群众全面致富的信心。2021 年高原夏菜种植经营主体累计带动超5.2×104人(次),发放劳务工资超690×104元。
3 产业发展现存问题
3.1 品种比较简单
康乐县川水塬区种植高原夏菜起步迟、品种少、规模逐步形成,品质也在逐渐提升。但高原夏菜品牌单一,难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制约了康乐县高原夏菜市场发展。
3.2 生产方式落后,劳动力成本高
农业生产方式对整体生产劳动成本、生产效率及质量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大多数经营主体成员、农户种植以传统生产方式、家庭小规模生产为主。因生产种植方式缺乏科学指导,高原夏菜种植、管理与收获缺乏科学性,蔬菜保鲜存储受到制约。所以,落后的生产方式与保鲜储存模式会增加菜农劳动力成本,从整体上降低了高原夏菜种植收益。
3.3 品牌意识淡薄,加工水平不强
高原夏菜种植活动中,部分经营主体、种植户缺乏品牌理念,思想落后而且没有充分认识高原夏菜的种植价值,简单地认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鲜蔬菜,没有意识到可在改善包装、构建品牌等方面增加蔬菜附加值,实际生产中一味追求高产量,忽略了种植质量,没有做好精选与分类。另一方面,高原夏菜加工中,龙头企业规模小且缺乏雄厚实力,没有紧密结合当地生产基地。所以,无法保障产品的整体性,没有很高的加工水平,缺乏先进技术与设备,高原夏菜加工附加值比较低,由此对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3.4 销售渠道有待拓宽
缺乏便利的销售条件,高原夏菜销售模式主要是经营主体借助当地菜贩子售卖,再由其供向市场或大型蔬菜公司。因缺乏正规与畅通的销售方式,导致经营主体比较被动,菜贩子决定着夏菜整体价格。夏菜价格变动大,直接影响生产效益。
3.5 综合使用效率不高
每年夏菜收割结束后,地里有很多遗留剩菜、尾菜与农用废弃薄膜。随着时代的进步,可利用先进技术二次加工并应用此类剩菜与尾菜,但夏菜残留量比较大,最终在田里腐烂。还要注意,因没有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综合回收加工农用废弃薄膜,直接散落于田地,长时间不会实现腐烂与分解,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污染。
4 产业发展应对策略
4.1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
实际生产中,充分利用当地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强高质量、高效益、标准化示范基地扶持力度。结合市场需求发展订单种植,以销定产,调整优化品种结构,及时引进与推广新品种,加强培育特优品种,积极开发养生蔬菜、膨化蔬菜与速冻蔬菜等产品,保障蔬菜品种销量对路。提出地方特色,针对沿海等地区“硒”元素不足的情况,发展“富硒”蔬菜,密切结合露地蔬菜与设施蔬菜种植,形成资源优势前提下保障提高产业效益。
4.2 构建绿色品牌,发展无公害品牌
未来发展中农业经营主体要增强品牌意识,合理应用高原夏菜“子母商标”,加强品牌培育与宣传,规范产品种植,维护品牌权益前提下规范种植,统一包装销售夏菜产品,不断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地区夏菜品牌形象。同时,政府要积极引导农业企业,基于品牌加强资源优化配置,联合兼并,经济增长中加强品牌建设。高原夏菜种植中,地区质量标准体系认证与建设也不容忽视,有效构建质量追溯体系。而且,还要进一步完善检验检测体系,有效构建完整质量监控体系。实际生产中,引导经营主体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检查限用与禁用农业投入品,严厉打击有害物质超标蔬菜,进一步扩大无公害基地生产规模。
4.3 对经营主体做好培训
通过新型职业农业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建立健全推广体系。对经营主体成员、科技示范户和农民技术员做好培训,确保广大菜农以科学技术种植蔬菜,提高蔬菜产量。实际工作中,科学设置培训内容,及时更新培训教材与技术规范,做好传统蔬菜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等培训内容,还要增加网络营销与休闲农业等实用性课程。提升当地农广校师资素养,邀请农业大学与农科院专家定期开展讲座。还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技人员队伍,加强科技示范户培育,构建“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为一体的科技成果体系,促进成果转换,保障农机推广效能,强化各类新品种与技术的应用。
4.4 构建信息化网络,完善营销网络
高原夏菜种植中,要积极应对市场蔬菜价格波动,开拓多元化销售渠道,促进蔬菜生产基地衔接大型蔬菜市场,降低种植销售风险。加快冷链设施建设,积极构建冷链物流平台,完善提高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水平。加强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互联网+蔬菜”平台,发挥专家信息服务与行业信息作用,准确掌握并发布国内外市场信息,加强发布农产品产销、新技术与新品种等信息,确保企业与农民及时获得准确而专业的信息服务,保障市场中农产品稳定发展。
4.5 扩大产业发展链
蔬菜产业中,要重视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引进,促进高原夏菜实现产业化发展。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扶优扶强环境下促使高原夏菜实现精加工与深加工的发展目标,积极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出台税收减免扶持政策,加强建设高原夏菜龙头加工企业,提高企业档次、规模与辐射带动能力,保障生产收益。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原夏菜种植过程中,要严格依照质量标准种植,结合市场需求调整并优化产业,更好地满足高原夏菜绿色生产市场发展需求,保障产业种植经济价值与生产效益,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