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务”撬动社区“大治理”
——广东佛山禅城区探索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路径
2022-11-22樊文通讯员叶金鑫张海潮
☉ 本刊记者 樊文 通讯员 叶金鑫 张海潮
2019年3月,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以“打造社区微服务综合体系,提升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为主题,被民政部正式确定为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这也是全省唯一的实验区。经过两年的创建,禅城区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打造覆盖区、街道、社区三级社区微服务平台,形成“党建引领、社区主导、社工参与、情感治理、数据赋能”五大机制,构建起以“大数据、微服务”为主要特色的社区治理和服务综合体系,使社区治理更有效能,为社区工作减轻负担,让社区居民乐享服务。
党建引领 打造“心连心”社区服务模式
“白天孩子上班去了,我们老两口年纪大了,做饭不容易,吃饭是个难题。现在‘长者饭堂’三菜一汤才10元,还给送到家里,方便、干净、好吃、实惠,挺好的!”石湾镇街道惠景社区88岁的徐瑞意老人满意地说到。
“长者饭堂”只是禅城区“微服务”体贴入微、科学便捷的一个缩影。禅城区将社区“微服务”作为探索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创新的核心,通过党建引领,汇聚多元社会力量,共同把精细化、定制化与常态化的社区服务,精准送达社区居民。
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同时,禅城区还加大了对社区党员的发动力度,大力推进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机制。禅城区在“和谐共享社区”小程序上,开发党员线上报到功能板块,在职党员可通过小程序,主动认领党组织发布的“微心愿”,积极参与帮扶服务困难群众。依托该平台,党组织也可实现对辖区党员线上报名、线上签到、线上公布活动实况的全链条监管。目前全区已有约1.8万名党员实现线上报到,占全区党员数量的90%以上,实时记录了900多场、5万多人次参加的党员活动。
除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广大居民也被充分发动起来。在推进“共享社区”建设的过程中,禅城区在各居民区内,因地制宜建设的共享小屋,作为居民共享物品、技能的固定场所,受到居民积极响应。在塔坡社区,自建成共享小屋以来,累计吸引了过千名居民参与共享活动,期间共享物品超2000件,开展技能共享活动200多场次,儿童助托100多场次,直接受益居民2000多人次。
数据赋能 构建社区民生“一门式”服务
信息化程度高,是禅城区三级社区微服务综合体系的重要特征,禅城区通过“数据赋能”进一步擦亮智慧便民新底色,推动基层治理智能化建设高质量发展。
在区层面,禅城区打造了区级微服务“云”平台,通过与禅城区大数据中心、共享社区小程序、养老、救助等系统对接,微服务“云”平台接入了全区7个民生服务系统共28万条民生服务数据,并生成了“社区需求图”与“社区资源图”,让全区社区服务运行情况一目了然。该平台还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社区服务进行实时汇总、统计、分析,为实现多样性民生需求与多元化服务供给之间的精准配对,提供强大而精准的数据支撑。
在镇街层面,依托“云”平台的数据支持,禅城区在2017年以祖庙街道为试点,建设镇街“微服务”中心,并搭建起祖庙街道社会服务信息化平台。在该平台上,居民可根据自身需求,通过热线电话、网络、APP等多种方式线上“点单”,让社区服务像点外卖一样触手可及。同时,该平台还包含有紧急救援、申请审批、定位功能、信息发布等功能模块,在协助党群微服务中心提供服务的同时,还能同步完成民生需求信息的动态采集分析,从而让有限的服务资源,精准地投入到居民需要最迫切的地方。自社会服务信息化平台正式运营以来,链接的合作资源单位超过248家,提供服务达25大类、208项,打造特色服务品牌36个,完成服务近万项,累计服务近350万人次。
在社区层面,2018年,禅城区以祖庙街道塔坡社区为试点,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启动创建“共享社区”党建项目。线上开发共享社区微信小程序,将居民群众“需求清单”和党员“服务清单”在小程序上精准对接,共享行为简化为“掌上动作”,实现“随时点击、对接需求”。线下打造“一屋一特色”的共享小屋,搭建以共享小屋为主体的共享物理空间,发布可共享的物品、技能和活动信息供有需要者取用,每月定期举办小区活动。自项目启动以来,线上“共享社区”小程序平台注册人数超14万人,超12万人次小区党员群众参与,提供共享物品近19万余件,受益人数超10万人次。线下建成共享小屋158个,共举办6300多场次的共享活动。
整合资源 提升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
为了保障社区“微服务”在精细化落实的同时,也能够达成常态化的实施,禅城区社区“微服务”注重引入社区外的专业力量。
坚持社区主导,整合治理资源,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格局。禅城区依托社会工作联合会、社会组织实践基地、街道社会组织联合会等孵化网络,大批兼具队伍规模与服务质量的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成为社区服务专业化的生力军,催生了“和乐村居”“长者饭堂”“社会服务创投大赛”等服务品牌,形成了良性的社区服务生态圈。建成家庭综合服务中心21个,举办了4届禅城区公益社会服务节及“和乐村居”社区服务大赛,带动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联动参与社区治理,全区现有持证社工2280人,登记和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 593个,累计培育孵化志愿服务队伍62支、志愿者人数约2500人,累计服务时数超42万小时,累计服务居民超45万人次。
坚持社工参与,激活社会组织,提升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禅城区进一步推进“家禅城议事厅”智慧化建设,建立健全“以块为主,条块并行”的社区联动服务模式。疫情防控期间,各村(居)创新推出“大网格”内划分“小网格”“楼长+三人小组(社区工作者、民警、社区医生)”等周密防控模式。充分发挥小区党支部和党员在社区治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超14万社区居民注册使用“共享小屋”小程序,充分调动社区党员、楼长、下沉工作队等力量,焕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新活力。
坚持情感治理,营造温度社区,加强居民归属感和身份认同。禅城区大力推进“乐善村社互助基金”项目,以社区为单元,在区慈善会捐赠善款并冠名设立互助基金,区慈善会根据捐赠金额进行1:2比例配套,从需求出发着力帮扶社区有突出困难的群体,营造了社区温度,激发了社区建设工作的内在动力和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