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中西部青贮玉米绿色栽培技术研究

2022-11-22陈新华张秋颖

耕作与栽培 2022年3期
关键词:株距籽粒品种

王 岩, 王 绎, 陈新华, 宋 伟, 张秋颖

(1.沈阳市现代农业研发服务中心(沈阳市农业科学院), 辽宁 沈阳 110034;2.内蒙古自治区生物技术研究院, 呼和浩特 0100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饮食结构中肉、蛋、奶的需求比例日益提高,带动了我国畜牧业的快速发展。自2015年粮改饲项目实施以来,粮改饲政策以推广青贮玉米的种植与养殖业高效利用为核心,粮改饲试点省区玉米青贮收贮量和收贮面积逐年增加。“双30”(全株青贮玉米干物质含量达鲜重的30%;淀粉含量达全株青贮玉米干物质的30%)是当今规模化、规范化奶牛养殖牧场对全株青贮玉米品质的基本要求。内蒙古中西部地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复杂,冷凉、早晚温差大、多风天气、冻土层厚度等气候条件,常年雨水稀缺,有效积温1 800~3 300 ℃,年平均降雨量90~450 mm。根据其气候特点,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出配套栽培技术方法。

1 备耕整地

备耕整地,选用良种,肥料准备,是保证全株青贮玉米苗全、苗齐、苗壮,实现高产、高效、优质规范化栽培的基础。

1.1 选 地

选择无工业三废污染,土壤肥力中等以上,有机质1%,全氮含量≥0.085%,有效氮80~100 mg/kg,速效磷10~15 mg/kg,速效钾100 mg,有效锌0.6~0.8 mg/kg,有效硼0.5 mg/kg以上的地块。地势平坦,土层深厚(50 cm以上),熟土层30 cm以上。保水、保肥较好,井渠配套,可保证全株青贮玉米生育期间灌溉、排水的要求。

1.2 肥料制备

选择重金属含量不超标的肥料,一般施优质有机肥30 000~45 000 kg/hm2、磷酸二铵225 kg/hm2、尿素375 kg/hm2、氯化钾或硫酸钾105 kg/hm2、硫酸锌15 kg/hm2, 也可选择养分数量相当的复合或和复混肥。耕翻、整地7~10 d前,将有机肥洒水润湿与磷肥、钾肥(氯化钾或硫酸钾)、氮肥(尿素)以及硫酸锌充分混合均匀后苫盖堆放即成。

1.3 耕翻、整地

秋收后及时灭茬,施用上述制备好的肥料翻入土壤下层;耕翻后及时耙碎坷垃,平整土地,修成畦田,并达到埂直、地平。11月下旬土壤封冻时进行冬灌,灌水量150 000~600 000 kg/hm2。第二年3月上、中旬,土壤昼化夜冻的顶凌期,要及时耙地、耱(耢)地使耕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以上,使耕层上虚下实,为适期早播、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

1.4 选用良种

具体可以选择比所在区域籽粒玉米成熟期长4~6 d(生育期有效积温2 000~3 000 ℃)的品种,并且适应性强、植株高大、籽粒高产、抗病、抗虫、抗倒伏、持绿性好的杂交品种。例如:沈玉33、先玉1225、垦玉1608、先玉1341、欣玉4609、五谷265等玉米品种。

2 适时播种

适时早播,是保证全株青贮玉米苗全、苗齐、苗壮,实现高产、高效、优质规范化栽培的前提。

2.1 精量点播

用绿色种衣剂(适乐适+锐胜)包衣精选种子,以防治地下害虫以及苗枯病、黑穗病的危害。4月20日至5月5日,当5~10 cm土层温度稳定在8~10 ℃,耕层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进行精量点播。播深5~6 cm,播后及时覆土镇压,确保全苗。

2.2 深施种肥

结合播种,将10%的磷酸二铵22.5 kg/hm2、10%的尿素37.5 kg/hm2,随播种机深施入种子下方旁侧5~6 cm处,与种子分层隔开,以防烧苗。

2.3 宽窄行种植

宽行垄距65 cm,窄行垄距35 cm。株距依品种特性确定,平展型品种株距27 cm,紧凑型品种株距23 cm,中间型品种株距25 cm。

2.4 苗前化学除草

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土壤较湿润时,进行封闭除草。选择低残留的“田普”作为除草剂,喷药时,不重喷,不漏喷,以使土壤表面润湿形成药膜为原则。

3 精巧管理

3.1 苗期管理

苗期指玉米出苗至5~7片展开叶,为期30 d左右(5月10日至6月10日前后)。苗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全苗、齐苗、匀苗,促根育壮苗。该期气温较低,玉米地上部生长相对缓慢,根系生长迅速。

3.1.1中耕松土灭草

一般进行1~3次,第一次在4~5叶时进行,深度3.5~5 cm;第2、3次在拔节前进行,深度8~15 cm。

3.1.2苗后化学除草

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选择精玉农乐加使它隆除草剂,在3~5叶时进行。苗后除草剂使用不当,容易出现药害。应当严格避免误用除草剂、盲目加大用药量、重叠用药、高温炎热时喷药、自行混配药物、药械没有洗刷干净、与其他农药施用间隔过短。注意品种不同,对除草剂成分的敏感程度有差别。6叶期后,玉米耐药性变差,如果必须用药,一定要在喷头加装防护罩,在行间进行定向喷洒。

3.2 穗粒期管理

玉米从拔节期至抽雄期为穗粒期(6月中旬至7月下旬),为期40 d左右。壮杆促穗,保证植株营养体生长健壮、果穗发育良好,达到茎粗、叶茂、根深,力争穗大、粒多。

3.2.1追 肥

在拔节前的“大喇叭口期”(8~10片完整叶),将尿素以225 kg/hm2量追入。追肥时,应在行侧距植株10~15 cm开沟施入并覆土。追肥可以与中耕培土配合进行,培土高度以7~8 cm为宜。

3.2.2浇 水

追肥后,若无大量降水,要尽快灌溉,灌溉时间不能晚于10片完整叶,需水量750 000~900 000 kg/hm2。如遇水涝,要及时排水。

3.2.3病虫草害防治

穗粒期是多种病虫害的盛发期。主要有叶斑病(大斑病、小斑病、灰斑病)、褐斑病、锈病、黏虫、玉米螟、桃蛀螟、双斑萤叶甲、玉米蚜虫、红蜘蛛和棉铃虫。主要防治措施:玉米螟可采用Bt颗粒剂(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白僵菌、高效氯氟氰菊酯或绿虫苯甲酰胺在“喇叭口”期防治。辛硫磷喷雾可用于兼治黏虫、棉铃虫、玉米蚜虫等。玉米蚜虫和红蜘蛛可用吡虫啉和啶虫脒喷雾防治。叶斑类病害可用井岗枯芽菌、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等药剂防治;褐斑病和锈病可用环丙唑乳油和三唑酮防治。

3.3 花粒期管理

花粒期是指玉米从抽雄至籽粒成熟(7月下旬至9月中旬),为期50 d左右。进入花粒期,玉米根、茎、叶生长发育逐渐停止,继而转向以开花、授粉、受精和籽粒灌浆为核心的生殖生长阶段。是全株青贮玉米干物质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青贮玉米花粒期田间管理要点是保证授粉良好,维持较高的光合作用能力,防止后期倒伏、早衰,争取粒多、粒饱,实现高产。

3.3.1防止受旱

玉米在抽雄至吐丝期耗水强度最大,对干旱胁迫的反应也最敏感。是玉米一生的水分“临界期”。干旱发生的时间离吐丝期越近,玉米籽粒减产的幅度越大。此期内蒙古中西部降水较多,要根据天气情况灵活掌握灌溉,切忌玉米受旱。同时,花粒期遇涝也要及时排水。

3.3.2病虫害防治

花粒期是各种叶斑病加重危害时期,穗腐病易在此时发生,丝黑穗病、瘤黑粉病、茎腐病以及疯顶病均在此时显症,也是果穗害虫和红蜘蛛危害的高峰期。此时,田间玉米植株较高,茎叶繁茂,加之夏季酷热高温,现有的化学农药喷雾措施虽有明显效果,但田间操作困难,防治成本较高。所以,玉米花粒期的病虫害防治主要是选用抗病品种。

4 适时收获

全株青贮玉米要达到“双30”目标,必需准确掌握玉米的收获期。全株青贮玉米收获的最佳时期是在籽粒含水量为61%~68%时,这一阶段出现在半乳线至1/4乳线阶段。一般根据不同类型品种籽粒成熟度确定收获期,平展型品种在蜡熟初期,即籽粒乳线下移至1/2时收获。紧凑型品种在乳熟末期,即籽粒乳线下移至3/4时收获。另外要注意,青贮玉米在收割后就应立即切割、贮存。

猜你喜欢

株距籽粒品种
2PZ-4000A 型果树栽植机栽植株距试验分析
氮素对高温胁迫下玉米籽粒发育的调控效应
山西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形态性状分析
蚕羌种植最佳移栽密度研究
3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预测
2月水产养殖品种市场预测
撒落成星星
“这小狗是啥品种?”
寒地水稻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玉米籽粒机械直收应注意的问题